670 likes | 879 Views
报刊管理概述. 姓 名:林忠娜 工作单位:长春图书馆 报刊部 电子邮箱: lznlucy@126.com QQ:787191013. 报刊出版现状. 1. 报刊评价现状. 2. 报刊管理. 3. 大 纲. 2008年7月2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 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 结果。 本次调查样本城市56个,覆盖了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E N D
报刊管理概述 姓 名:林忠娜 工作单位:长春图书馆 报刊部 电子邮箱:lznlucy@126.com QQ:787191013
报刊出版现状 1 报刊评价现状 2 报刊管理 3 大 纲
2008年7月2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8年7月2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样本城市56个,覆盖了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调查结果显示,报纸是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 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其中,报纸阅读率为73.8%,位于首位(2005年未调查报纸阅读率);杂志阅读率为58.4%,排第二位,比2005年的47.9%提高了10.5%;图书阅读率为48.8%,排第三位,比2005年的48.7%略有回升;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17.1%。
我国的报刊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国的报刊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 从发展趋势看----蓬勃发展,以期刊为例: • 1950年以来,我国期刊品种从整体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我国期刊的最低潮,到1970年全国只剩下21种期刊,是50多年来期刊品种最少的年份。1975年以后,期刊业开始恢复,发展最快的时期是1978年到1986年,每年增加期刊数百种,年增长率超过10%。从1987年开始,随着期刊品种基数的扩大,期刊品种增长率开始低于10%,以个位数的增长率发展。从1987年到1996年,每年期刊数量仍然增加数百种,期刊品种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从1997年开始,期刊品种增长率下降,除1999年至2001年的这3年仍有较大增加外,期刊品种每年增加不到100种,中国期刊业进入理性发展期。
2007年报刊业基本情况 期 刊 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 (含高校学报、公报、政报、年鉴1742种)各类期刊的出版数量、所占比重如下: 1.综合类479种,占期刊总品种5.06% 2.哲学、社会科学类2339种,占期刊总品种24.7% 3.自然科学、技术类4713种,占期刊总品种49.78% 4.文化、教育类1175种,占期刊总品种12.41% 5.文学、艺术类613种,占期刊总品种6.47% 6.少儿读物类98种,占期刊总品种1.04% 7.画刊类51种,占期刊总品种0.54%
2007年报刊业基本情况 报 纸 2007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种,报纸的出版数量、所占比重百分比如下: 1.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037种,占报纸总品种53.51%, 其中: 全国性报纸221种,占报纸总品种11.4% 省级报纸816种,占报纸总品种42.11% 2.地、市级报纸882种,占报纸总品种45.51% 3.县级报纸19种,占报纸总品种0.98% 4.综合报纸809种,占报纸总品种41.74% 5.专业报纸1129种,占报纸总品种58.26%
期刊品种的空前丰富“十五”期间,我国期刊的种类已经遍及各种学科、行业及社会活动领域,其专业分工之细、社会覆盖面之广,超过了其它种类的传媒。这是我国期刊在发展中逐步成熟的表现,也是期刊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结果。特别是一些生活消费类期刊,为扩大市场份额,从期刊内容到期刊形式都不断进行改革,经济实力较强的期刊提高纸张和装帧质量,引起这类期刊出现高档化、豪华化的趋势,还带动了整个期刊的装帧设计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术类期刊的编排更加规范、严谨,也更加注重提高学术水平;期刊由大众化向小众化转变,使得刊物的定位更加准确,分工更加明确;期刊的编排手段、选题策划、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手段更是多种多样;此外,随着新技术在期刊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期刊、手机期刊等新期刊类型纷纷出现。期刊品种的空前丰富“十五”期间,我国期刊的种类已经遍及各种学科、行业及社会活动领域,其专业分工之细、社会覆盖面之广,超过了其它种类的传媒。这是我国期刊在发展中逐步成熟的表现,也是期刊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结果。特别是一些生活消费类期刊,为扩大市场份额,从期刊内容到期刊形式都不断进行改革,经济实力较强的期刊提高纸张和装帧质量,引起这类期刊出现高档化、豪华化的趋势,还带动了整个期刊的装帧设计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术类期刊的编排更加规范、严谨,也更加注重提高学术水平;期刊由大众化向小众化转变,使得刊物的定位更加准确,分工更加明确;期刊的编排手段、选题策划、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手段更是多种多样;此外,随着新技术在期刊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期刊、手机期刊等新期刊类型纷纷出现。
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召开期间,中国期刊协会、期刊研究所和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联合发布《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 报告认为,21世纪中国期刊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主要竞争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这三大地区是我国期刊量最多,期刊市场最活跃的地区,共出版期刊4716种,占全国期刊品种总数的49.81%。 • 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5年5月1日,全国共出版科技期刊5387种(港澳台地区除外),占期刊总数的59.4%。其中北京的科技期刊数量最多,达1580种,占科技期刊总数的29.33%。其次是上海,占7.18%。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文化的繁荣极大推动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和谐。期刊作为传统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承科学文化、传播实用信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透过一本本杂志,世界各地的读者不仅可以获取所需的资讯,而且可以深刻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众多期刊折射出了一个多样性、多元化、丰富多彩的世界。
按照《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期刊出版业到2010年将达31亿册,全国人均年消费期刊2.5册。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期刊业还有较大差距。从期刊种类、总量来看,我国堪称“期刊大国”,但还远远不是“期刊强国”。比如,我们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的期刊集团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媒集团,还缺乏形成体系的期刊研究理论,缺少培养期刊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机构,学术期刊数量虽然多,但是缺少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品牌刊物。相对于国内期刊的总量,真正叫得响的品牌期刊数量还不够。按照《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期刊出版业到2010年将达31亿册,全国人均年消费期刊2.5册。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期刊业还有较大差距。从期刊种类、总量来看,我国堪称“期刊大国”,但还远远不是“期刊强国”。比如,我们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的期刊集团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媒集团,还缺乏形成体系的期刊研究理论,缺少培养期刊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机构,学术期刊数量虽然多,但是缺少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品牌刊物。相对于国内期刊的总量,真正叫得响的品牌期刊数量还不够。
马丁·沃克说过,“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一家报纸的历史就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马丁·沃克说过,“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一家报纸的历史就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 • 在结构上,我国报业逐渐形成了以党报为主体的多样化报业结构。
全国性报纸减印 地方报区域化强劲 中国的报纸结构是中央、省、市、县四级网络,全国性报纸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主力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以及广告、发行市场的成熟,渐渐的全国性报纸的地位优势不复存在,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地方性报纸在崛起。2007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性报纸221种,与上年相比种数持平,平均期印数下降5.14%,总印数增长0.35%,总印张下降7.36%。也就是说,在发行层面仍然处在下降通道,尽管一些全国性报纸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且得到了政策强力扶持,但是在发行上仍然回天乏力,不仅印数少,版面也在缩减。 相比之下,省级报纸816种,平均期印数增长2.57%,总印数增长3.26%,总印张增长2.74%。地、市级报纸882种,平均期印数增长14.56%,总印数增长4.32%,总印张增长5.31%。县级报纸19种,平均期印数增长6.83%,总印数增长16.32%,总印张增长14.06%。说明报纸的区域化发展趋势强劲,因为省、市、县级报纸包括各级党委机关报所办的各种都市报、晚报、商报、生活报,几乎全都是集中在特定城市或区域的。
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快速发展,日趋丰富,有数据表明,至2004年,全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晚报都市报方阵,数量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14.8%,已成为拉动全国报纸出版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生活服务类报纸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些大城市相继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生活服务类报纸,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服务。行业专业类报纸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良好出版势头。工青妇农等对象类报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型财经报纸脱颖而出。行业产业类报纸市场定位更加准确,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对报刊市场的变化,一位报纸的管理者感慨,现在的报纸越来越难办,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用一位读者的话说是,“报刊越来越厚了,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也越来越好看了。”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快速发展,日趋丰富,有数据表明,至2004年,全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晚报都市报方阵,数量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14.8%,已成为拉动全国报纸出版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生活服务类报纸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些大城市相继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生活服务类报纸,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服务。行业专业类报纸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良好出版势头。工青妇农等对象类报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型财经报纸脱颖而出。行业产业类报纸市场定位更加准确,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对报刊市场的变化,一位报纸的管理者感慨,现在的报纸越来越难办,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用一位读者的话说是,“报刊越来越厚了,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也越来越好看了。”
报刊内容 • 我国报刊的报道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中纵横驰骋,报刊的策划性,可读性日益增强。 •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引导舆论的党报,近年来不仅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提高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在报纸内容上也加强了贴近性、服务性和可读性,在着力做好时政报道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性新闻,加强与读者受众的联动和互动。专家认为,在新闻竞争上的你追我赶,首先体现在重大新闻报道的时效明显提高。近年来,每一次重大活动报道,如两会召开,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等,每一次重大主题宣传,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等;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如防治非典、神舟六号等,我国各大报刊都不仅及时充分报道有关消息,而且纷纷推出专题、专栏、特刊等,对有关信息进行全面整合与深入的解读,充分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同时,各类报刊日益重视独家新闻的挖掘和报道,以及报刊日益变厚等,同样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享受 。
中国期刊市场的成熟是随着人们财富持有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理念变化而分步实现的,在过去的二十年,期刊热在中国出现过两次:第一次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政论期刊、青年期刊为主角,特征是中国开始了思想解放,需要更多的空间让大家自由的表达意见,人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期刊没有太多功利色彩,多为综合性的,期刊出版异常活跃。第二次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正向经济社会转型,这一轮的期刊热,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更大一些,功利色彩较重。由女性期刊率先发起。特征是,商业社会在营造大众文化的同时,也有一种营造小众文化的趋向,市场进一步细分,期刊的商业化倾向很浓,功利色彩重。一些比较著名的的期刊都积极地同国际知名期刊进行版权合作,使用其内容,土生土长的很难受到读者的青睐。2002年创办了不少新刊,旧刊纷纷进行改版。
13亿人口的市场基数,持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GDP处于1000-3000美元时,社会的中产阶层会成规模地出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化会导致传播市场上以往同质化的共性需求主导模式转型为分众的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选择为主导的供给模式。而期刊本质上是最适合于分众化的情感纸、专门纸,最适合进入人们的私人空间,最适合于和人们的情感产生亲密接触。资讯和资讯渠道的激增,为以整合资讯、细分受众为特色的期刊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传媒生态环境。13亿人口的市场基数,持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GDP处于1000-3000美元时,社会的中产阶层会成规模地出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化会导致传播市场上以往同质化的共性需求主导模式转型为分众的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选择为主导的供给模式。而期刊本质上是最适合于分众化的情感纸、专门纸,最适合进入人们的私人空间,最适合于和人们的情感产生亲密接触。资讯和资讯渠道的激增,为以整合资讯、细分受众为特色的期刊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传媒生态环境。
中国财经期刊这几年的发展走势,基本上符合分众时代媒体的发展规律。那就是财经期刊定位越来越细分化,越来越专门化。 什么是分众时代呢? 简单的说,就是原来市场上关于财经类的期刊种类比较少,读者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到了后来,市场的发展,财经类期刊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候成了读者的市场,为了维持住读者,办刊者开始重视读者的感受,重视读者的要求,读者就是上帝,服务越来越好,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读者的要求,市场一步一步的分化,分众时代到来。实际上,分众时代就是市场自由竞争的时代。
在主流的财经期刊里,大多都将卖点在封面上直接告诉读者。 比如《中国企业家》昭示自己是“牵挂企业家命运的杂志”,《IT经理世界》说自己是“信息时代的商业与管理”,《销售与市场》告诉读者是“大型营销实战月刊”,《南风窗》称自己为“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新周刊》直接将自己标榜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中外管理》则宣称“开拓视野,理念领先”,而《市场观察》与《经济展望》分别称自己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市场的风向标”和“全国唯一前瞻性财经期刊”。就连新创刊的品牌也把自己叫做是“致力于打造强势品牌的专业期刊”。其实就是这一些简单的诉求点,打动着某一类的群体去购买杂志。
为繁荣我国期刊事业,新闻出版总署从1997年起,先后组织了三次“国家期刊奖”评选工作,通过评选,在期刊界形成了努力提高期刊质量、争创优秀期刊的氛围。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期刊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在期刊业发展中,期刊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国内外期刊界先进的办刊模式,结合刊物实际办刊,出现许多成功的范例,涌现出一批品牌期刊。
为应对入世的挑战,促进期刊业在新世纪的繁荣和发展,2000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组建“中国期刊方阵”,2001年底,从现有的8725种期刊中,确定1528种组成“中国期刊方阵”,名单向社会公布,努力培养一批能够走向世界的大刊、名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期刊的出版水平。分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为“双效期刊”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好的期刊,共1154种,是方阵的基础。 第二层面为“双百期刊”是从历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产生的,192种,是方阵的中坚。 第三层面为“双奖期刊”共107种,是曾经获得过“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的期刊,实际上已经是国内的名牌期刊。 第四层面为“双高期刊”共65种,这些期刊大多在社会或学术界影响巨大,在国际期刊界和学术界也有一定地位,是方阵的最高层面和核心。 “中国期刊方阵”方案的实施,是推动我国期刊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我国期刊的管理模式、产业格局、资源配置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核心期刊的形成 • 在连续出版物中,对科学研究作用最大的是期刊,尤其是学术性专业期刊,是图书馆收藏的重中之重,在采购经费上占有很大比例。期刊是科学家之间的一种正式、公开和有秩序的交流工具,是获得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期刊出版数量与日俱增,呈几何级数上升,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全面收藏其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所有期刊,只能有选择地收藏能满足读者基本需求的那一部分,这就产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 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1934年1月提出“文献离散分布定律”。他通过统计分析地 球物理学领域的文献,发现仅9.2%的期刊包含51.7%的科学论文,其他48.3%的论文分散于另外90.8 %的期刊中。从而说明:少部分期刊包含一个学科的大量论文,一部分期刊包含相当数量的论文,而大部分期刊只包含少量论文。人们称此为“布拉德福定律”。其后,维克利、 莱姆库勒、布鲁克斯等人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使这一定律更加完善,形成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核心期刊的形成 • 特点: • ①信息密度大,发表重要文献多; • ②代表学科或专业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价值, 反映新水平、新动向; • ③借阅率、利用率较高,被其他文献引用和编写文摘较多; • ④出版较为稳定,刊行寿命较长。
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 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 由南京大学研制,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CSSCI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向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各学科学术研究发展的脉搏,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逻辑组配检索,挖掘学科新的生长点,展示实现知识创新的途径。 对于社会科学管理者,CSSCI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对于期刊研究与管理者,CSSCI提供多种定量数据: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期刊影响广度、地域分布、半衰期等,通过多种定量指标的分析统计,可为期刊评价、栏目设置、组稿选题等提供科学依据。CSSCI也可为出版社与各学科著作的学术评价提供定量依据。
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 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此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 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在国内最早进行期刊评估的工作,其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界定了国内核心期刊的范围。该书已于1992、1996、2000、2004年出版过四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该项研究成果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普遍认为它适应了社会需要,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参考工具书。
领军期刊 • 代表国家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群、中国科学院期刊群、中华医学会期刊群等; • 有以突出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的《收藏》、《红楼梦研究》、《文史哲》等; • 有面向广大读者,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式启迪读者心灵,传播健康思想的《读者》、《故事会》《青年文摘》等; • 有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国国家地理》、《家庭医生》、《电脑爱好者》等; • 有走向世界,面向全球华人,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女友》、《东方娃娃》、《咬文嚼字》等。
文学期刊“四大名旦” •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期刊进入继晚清、二三十年代以来的第三个黄金时期。1980年,在一次全国性文学期刊讨论会上,一位编辑如此比喻:“《收获》老成持重,是老旦;《花城》活泼新鲜,是花旦;《十月》文武兼备,是刀马旦;《当代》正宗,是青衣”(大意如此),文学期刊界的“四大名旦”由此得名,并流 传至今。 • 自1957年创刊以来,老成持重的《收获》创刊已五十年。由五十年《收获》,可以看到,1957年以来文学鸣放、停顿、中断、再生的乖张命运与轨迹,《收获》的意义,不止于文学。
文学期刊“四大名旦” • 《花城》以大胆新锐、勇于破除禁忌著称,其创刊号以头条刊登华夏的中篇小说《被囚的普罗米修斯》,连版三次,前后狂卖30多万份,创下文学期刊的发行奇迹。1994年第2期,《花城》头条刊出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引发全国性骂阵,而今,《一个人的战争》在国内已再版八次。 • 上世纪90年代至今,《花城》转向发掘极具实验色彩的新锐文学。不过,近年,《花城》选稿参差不齐,杂志的总体水准有所下降。
文学期刊“四大名旦” • 《当代》杂志显示出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坚硬存在,其收入作品多有时代与历史的厚重感。 • 《当代》于1986年第5期、1995年第5期先后刊出张炜的重要作品《古船》、《家族》;1992年第6期、1993年第1期连载陈忠实的《白鹿原》;1998年第2期刊出阿来的《尘埃落定》,这些作品,都已成为当代文学抹不去的重要记忆。此外,王安忆、王蒙、尤凤伟、张欣、方方、贾平凹、张抗抗等作家,也分别在《当代》杂志上发表过作品。 • 《当代》的尴尬在于,其获得大奖的一些作品,确实很主流,但口碑实在平平。
文学期刊“四大名旦” • 《十月》的办刊取向比较靠近世俗生活,所收作品多对世情敏感。《十月》对有新人新作向来不吝版面,近年,有争议的陈希我、初露锋芒的乔叶,陆续有作品进入《十月》的视野。创刊号连收几个中篇小说,引发中篇小说的刊行热潮。有些引发全国性争论的话题甚至直接进入思想领域。它收入的《蝴蝶》(王蒙)、《沉重的翅膀》(张洁)、《黑骏马》(张承志)、《没有钮扣的红衬衫》(铁凝)等作品触动了文学变革的神经,这些作品由形式到题材,极大地开拓了当代文学的出路。 • 《十月》近年世情化趋势日强,杂志的趣味有窄化倾向。
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出版社与杂志揭晓《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的一部分,每两年进行一次。2006年9月1日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出版社与杂志揭晓《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的一部分,每两年进行一次。2006年9月1日 • 读者最喜爱的十家杂志 本次调查中,读者提名的杂志共有500多种,2005年排在前十名的读者经常购买的杂志依次是:①《读者》,②《知音》,③《家庭》,④《青年文摘》,⑤《家庭医生》,⑥《女友》,⑦《故事会》,⑧《爱人》,⑨《瑞丽》,⑩《时尚》。 • 从几次调查来看,《读者》和《知音》一直占据着读者最喜爱的杂志排行榜前两位,而《家庭》、《青年文摘》、《故事会》、《女友》和《家庭医生》也一直处在前七名的位置。这七本杂志应该是近年来国内最受读者喜爱和最畅销的杂志。2005年《瑞丽》和《时尚》这类时尚消费类杂志也挤进了前十位,可见,有相当一批国内杂志读者已不仅满足于生活知识和情感上一般内容的诉求,开始转向与国际时尚潮流接轨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格调。他们已经开始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生活品质追求。
2006年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揭晓http://www.sina.com.cn • 2006年08月05日17:03 新浪财经 • 1、南方都市报2、钱江晚报 3、齐鲁晚报4、华商报 5、华西都市报 6、扬子晚报7、羊城晚报8、成都商报 9、都市快报10、楚天都市报 11、大河报 12、北京青年报13、北京晚报 14、新民晚报 15、新闻晨报16、现代快报 17、今晚报 18、海峡都市报19、金陵晚报 20、宁波晚报
中国最具竞争力行业报排名 • 排名报纸名称 综合指数 标准化得分 • 1中国计算机报 2.127 1000.000 • 2计算机世界 1.511 741.257 • 3中国纺织报 0.957 508.348 • 4中国信息报 0.666 386.203 • 5中国汽车报 0.415 280.77 • 数据来源:《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竞争力10强出炉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4:21 新浪财经 • 1申江服务导报 2精品购物指南 • 3上海壹周报 4房地产时报 • 5人才市场报 6上海星期三 • 7假日100天 8渝州服务导报 • 9周末画报 10海峡消费报
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图书。报刊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报刊管理的发展。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图书。报刊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报刊管理的发展。 • 在报刊发展的前期,由于其数量、品种等相对不多,图书馆采用图书的管理方式管理报刊,充其量做一点改良。随着报刊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其信息需求的迫切,原来的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已总结出一套较为可行而系统的报刊管理办法。 • 图书馆的报刊管理经历了从与图书混管到单独“一条龙”管理,从简单到复杂系统管理的过程。
“连续出版物”(serials)一词,是引进的外来语,对我国的图书馆工作者来说,引进之初其概念是比较模糊的。70年代末,为统一我国文献标准,在国家标准局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改名为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中文连续出版物的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serials)一词,是引进的外来语,对我国的图书馆工作者来说,引进之初其概念是比较模糊的。70年代末,为统一我国文献标准,在国家标准局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改名为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中文连续出版物的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792.3—85的定义,连续出版物是“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年鉴、指南等)以及成系列的报告、学会会刊、会议录和专著丛书。” “连续出版物”一词,目前已成为标准化的文献工作的专业词汇,成为表达包括期刊、报纸、年鉴等在内的一类文献的概念。
综合性连续出版物 普及性连续出版物 专业性 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的种类 以内容划分
非印刷形式:缩微品、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印刷形式 连续出版物的种类 以出版载体划分
译文 外文 中文 连续出版物的种类 以使用文字划分
不定期 定期 连续出版物的种类 以出版周期划分
日报、晨报、 • 季刊、年刊(鉴) • 半月刊、月刊、双月刊、 • 周刊(报)、旬刊 • 上午报、下午报、晚报
按“学术”标准分 学术期刊、半学术期刊和非学术期刊(时事、大众、生活性、消遣性、普及性期刊等)三大类; 按“内容所属的学科”的标准划分,则有文、史、哲、政、经、法、社、教、管、图书情报等各类。 按文献级别分,则有一次期刊、二次期刊(检索期刊)和三次期刊(以综述、评论为主的期刊) 按出版频率划分,则有周刊、旬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等 按语种划分,有中文、少数民族语言和外文期刊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类分方法
邮局发行 非邮发发行 新华书店发行 自办发行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发行港澳台中文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发行渠道
资源共享 加强馆际协作 采访范围和重点 掌握读者需求 收集出版信息 了解出版发行情况 采访方针 原则 熟悉采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