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1.59k Views
半杯水引发的思考 桌上放着半杯水,你们想到了什么?. 有人担忧地说:“半杯水被喝了,杯子空了一半。” 有人乐观地说,“别担心,杯子里还有一半水,渴了还有半杯水可喝。” 也有人说“杯子容积是水的 2 倍。” 其实人生就像这杯水。. 哲学的魅力 —— 周国平谈哲学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但请不要把智慧与知识混同起来,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请不要忘掉这个“爱”字,哲学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
E N D
半杯水引发的思考 桌上放着半杯水,你们想到了什么? 有人担忧地说:“半杯水被喝了,杯子空了一半。” 有人乐观地说,“别担心,杯子里还有一半水,渴了还有半杯水可喝。” 也有人说“杯子容积是水的2倍。” 其实人生就像这杯水。
哲学的魅力——周国平谈哲学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但请不要把智慧与知识混同起来,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请不要忘掉这个“爱”字,哲学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 一个好的哲学家不向人们提供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答案是没有的。他是一个伟大的提问者,他自己受着某些根本问题的苦苦折磨,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倦的寻找着答案,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他的问题。她也许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找到了,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他的答案只属于他自己,而他的问题却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
老子《道德经》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相传孔子问教于老子,老子“大音希声”,一言不语,只张开掉了牙的嘴,伸出舌头,向孔子示意齿亡而舌存,告诫孔子以柔胜刚的道理。
哲学的魅力——周国平谈哲学 哲学是枯燥的吗?哲学是丑陋的吗?哲学是令人生厌的东西吗? 那些空洞干瘪的冒牌哲学,那些概念的木乃伊确实是丑的,令人生厌的。 一个人从哲学中仅仅看到若干范畴和教条,当然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我们可以补充说,他是枉学了哲学。只有那些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着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哲学的魅力。 哲学关乎人生的根本,岂能不动感情呢?哲学探讨人生的永恒问题,又怎么会没有永恒的魅力?
苏格拉底以幽默而著称,而他妻子却是出了名的泼妇。苏格拉底以幽默而著称,而他妻子却是出了名的泼妇。 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待客,妻子为了一件小事大吵大闹起来,他好言相劝,她都不听,竟然当着客人的面,将半盆凉水劈头浇在苏格拉底身上。 客人以为这回苏格拉底一定要发火了。 然而苏格拉底却心平气和地对客人笑笑说: “我就知道,雷霆过后,必有大雨。”智者的幽默消解了客人的尴尬。 事后,妻子很后悔,向他道了歉,决心改掉自己的缺点。
材料: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到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纷争的“理想世界”。问:这样的“理想世界”存不存在?材料: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到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纷争的“理想世界”。问:这样的“理想世界”存不存在? 提示: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回避不了的,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客观的。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严师出高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 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对人的作用) 1、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philosophia)的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意思。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真正哲学的意义和任务 (1)意义:真正的哲学是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注: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错误的哲学虽然也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会将人引向歧途。) (2)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堂练习 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 B.哲学家的思考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对世界的思考 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 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D
3.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A D
C 5.哲学的任务是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 • 6.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这说明 • 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 B惊讶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 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 • 7.哲学的本意是指: •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 D爱智慧或追求真理 D
8生活中,哲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是8生活中,哲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是 • ①哲学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 ②哲学总是自觉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③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 ③ 9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人生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为生活提供有意的指导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A① ②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④ D③ ④ A C
A • 10.关于哲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 • C哲学决定生活 D哲学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厦 • 11.有人认为:哲学是高深莫测的,它只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一观点 • A肯定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C否认了哲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 • D看到了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到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C
6.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所寄,废寝食者。”6.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所寄,废寝食者。” 杞人忧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的火花。(1)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的火花。 (2)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的运动有自己特有的规律,不会随时崩坠。杞人不懂这一哲学道理,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故事之一:有知与无知 在西方哲学史上,流传着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一次,一位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 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人类知识呈现出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人类理性包括哲学思维提出了严峻挑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人们:一定要自知其无知。哲学就是在人类理性思维对无知进行不懈追问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人类知识呈现出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人类理性包括哲学思维提出了严峻挑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人们:一定要自知其无知。哲学就是在人类理性思维对无知进行不懈追问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故事之二:有用与无用 据说哲学始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世界史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一次走在路上,看着深邃的太空,茫茫的宇宙,思考着一个我们都无法猜得但肯定十分深奥的哲学问题。 这时,在他的前面有一个井口。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泰勒斯依然在抬头看天。“咕咚――”,不用说,他掉进井里去了,样子要说多狼狈有多狼狈。但如果这属于隐私,纯粹的个人隐私,也不会进历史,我们也就无从知晓,但问题出在阿Q头上的癞疮疤有了历史见证人――泰勒斯的一个女佣恰巧经过这里,目睹了他的狼狈,不禁掩嘴葫芦而笑――大哲学家竟然连走路都不会,掉进了井里!
于是一个结论一夜之间走遍全城:大哲学家研究天上的事情,结果连地上最简单的事情都处理不了。 这话挖苦够深刻了。 据说,这一次“掉井事件”确实让泰丢尽了面子。为了挽回损失,他决定花点时间来研究地上的事情。掉井的当年,他潜心对天文星象进行观测,推算出年成不错,当地的橄榄会丰收。于是他提前承包了所有的榨油机。后来果然橄榄丰收,来租机器的人很多,他这一次赚了许多的票子。泰见好就收,挽回了面子,他又重新潜回去研究他那“百无一用”的哲学了
故事三:会与不会 船夫和哲学家在江心。 哲学家:“你懂数学吗?” 船夫:“不懂。” 哲学家:“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 哲学家:“你懂物理吗?” 船夫:“不懂。” 哲学家:“那你又失去了生命的一半。” 一阵大风过来,小船翻了,哲学家、船夫双双落水。 船夫:“你会游水吗?” 哲学家:“不会。” 船夫:“你将要失去生命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