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26 Views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 陶琳丽. 概论. 绪论. 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过程 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配合饲料工艺基本流程. 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过程. 18 10 年 德国 Thaer 现代配合饲料生产的动物饲养学技术基础——饲养标准 1864年 Wolff 第一批可消化养分饲养标准。 20世纪前半叶 美国多数饲料厂使用 Henry 和 Morrison 所制订的饲养标准体系。 1944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 NRC) 制订出系列畜禽饲养标准。
E N D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 陶琳丽
绪论 • 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过程 • 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状况 •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配合饲料工艺基本流程
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过程 1810年 德国Thaer 现代配合饲料生产的动物饲养学技术基础——饲养标准 1864年 Wolff 第一批可消化养分饲养标准。 20世纪前半叶 美国多数饲料厂使用Henry和Morrison所制订的饲养标准体系。 1944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NRC)制订出系列畜禽饲养标准。 1986年 中国 肉鸡、奶牛饲养标准, 1987年 瘦肉型猪饲养标准。
1.饲料工业的起步阶段: • 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 • 1875年,John Barwell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沃基根市创建了 Blatchford‘s犊牛饲料加工公司,全球第一家饲料厂,它的建立标志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开始。 • 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饲料加工设备主要有:对辊式磨粉机,分批卧式混合机,商品制粒机,立式混合机、糖蜜饲料制粒机等。
2. 饲料工业的成长发展阶段: •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外饲料工业开始从农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产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开始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在这一时期,冷却机、颗粒膨化机,集调质、喂料以及分别或混合添加糖蜜、脂肪的多功能混合机等问世。
由于饲料机械制造业、加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工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由于饲料机械制造业、加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工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 1940年代 美国 附属于面粉加工厂的饲料工厂,不适于复杂配方饲料工厂化养鸡场的出现)的生产,经过重组和激烈竞争兼并,建立了独立的大型化配合饲料工厂。 • 1950年,美国配合饲料产量已达2600多万t;60年代,美国的饲料工业进入全国最大的20个工业部门之列。 • 20世纪进入50年代,饲料厂(年产3万吨~5万吨)出现了第一个穿孔卡控制混合工序系统(Attala,1955) • 日本l960~1970年配合饲料产量由243.3万t增加到1499.7万t。 • 饲料预加工、添加剂和膨化等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3.现代化的饲料工业稳定发展阶段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浓缩饲料和预混料增长迅速,饲料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一体化企业逐渐成为主流。 • 饲料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与电子计算机工业等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位于工业部门经济的前10位。 • 现代的饲料加工机械设备集团,可提供粉碎机、计算机控制配料系统、批量式混合机、颗粒机等系列配套设备。
二、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状况 1、发展初期 • 1956年我国农业部在湖北召开农村饲料加工现场会,在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和一些大城市郊区,建立起奶牛、牛和大型养猪场的饲料加工调制车间和少量商品饲料加工厂。 • 1956年建成的天津宜兴埠饲料加工厂,月产300t混合饲料。 • 1965年 河北省涿县农场建成时产2t的容积配料连续混合的饲料加工厂。 • 1978年 混配合饲料仅几十万吨; • 1983年 发展到800万t;
2、我国饲料工业的兴起 我国饲料年产量由1978年的60万吨,增长为1998年的5526万吨,20年来增长了921%,年递增11.8%,远远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在饲料生产黄金时期的发展速度。 1998年还生产了浓缩饲料886万吨和添加剂预混合料138万吨。1992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居世界第2位。饲料加工业1998年产值1328亿元。饲料加工工业从业人员约40万人。
质的飞跃 1996年与1980年相比,饲料转化率有很大提高 : 肉鸡料肉比由3.6降低到2.2,先进水平达1.9; 猪料肉比由5.8降至3.5,先进水平达3.1; 蛋鸡料蛋比则由3.6降至3.0,先进水平为2.7。
3、我国饲料装备工业的发展 饲料工业包括五大部分: 原料与饲料资源工业 饲料添加剂工业 饲料加工工业 饲料加工机械(装备)工业 教学与科研技术服务体系
饲料加工机械设备 • 配合饲料厂中的生产设备常包括: 贮存与输送、清理与粉碎、配料与混合、制粒与挤压、成品包装等多个工段与单元操作的相应机械设备。 此外还有中央监控系统、通风与除尘系统,公用设施(锅炉蒸汽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工厂电气系统等),以及备有必要检测化验仪器设备的工厂化验室。
与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同步,我国饲料加工机械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同步,我国饲料加工机械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997年我国饲料加工业的年双班装备生产能力达到10769万吨,其中时产5t(年双班产2万吨)以上的饲料厂1567座,大部分采用国产设备。 1998年,装备时产20t以下的饲料厂,国产设备在品种、规格、性能质量和价格诸方面均可满足国内需要,还有少量出口。
1970年以前,我国仅有少量饲料加工机械生产,如供城市近郊奶牛场使用的有圆盘磨粉机、万能粉碎机和青贮料切碎机等,又如供养猪业使用的通用型切向喂入锤片式饲料粉碎机。1970年以前,我国仅有少量饲料加工机械生产,如供城市近郊奶牛场使用的有圆盘磨粉机、万能粉碎机和青贮料切碎机等,又如供养猪业使用的通用型切向喂入锤片式饲料粉碎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饲料加工机械设备成套性要求的提出,愈来愈多地使用粮食加工设备;并发展小型饲料加工机组,由混合与粉碎两个操作单元和料仓、输送和除尘等辅助设备组成。原料称量配合和成品包装均用人工,只能生产粉状饲料成品。 小型机组至1984年年产达7634台套。 与此同时各地县以上城市纷纷新建或在粮油加工厂的饲料加工车间基础上改建成小型或中型饲料厂,年单班生产能力多为3000~10000t。
1984年之后,引进了美、瑞士、意、德、澳、日、匈等国家数十座现代化饲料加工厂(10000~40000t)和预混合饲料厂。1984年之后,引进了美、瑞士、意、德、澳、日、匈等国家数十座现代化饲料加工厂(10000~40000t)和预混合饲料厂。 1986年国家组织了对上述饲料厂的调研、测定、使用与消化吸收。我国饲料机械制造企业也纷纷进行技术革新改造、研制新产品、引进专用机加工和热处理设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由单机生产向综合配套“交钥匙工程”转变。 至90年代初,国内一些知名的饲料机械企业完成了上述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至1999年又向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和向用户全方位服务发展。
我国现有大小300余个饲料机械制造企业,年产10000余台套饲料机械设备。我国现有大小300余个饲料机械制造企业,年产10000余台套饲料机械设备。 江苏正昌集团公司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大同农牧机械厂 郑州粮机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阜新牧业机械总厂 上海申德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华达集团 辽宁雄风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三江航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通县燕京牧机公司 江西红星机械厂 无锡布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
饲料加工装备知名企业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共同的特点是:饲料加工装备知名企业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共同的特点是: 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制造质量好、性能优胜; 成套性好,可向用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并实行全程技术服务; 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与监控手段。
三、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饲料工业用量大的饲用氨基酸、维生素和药物添加剂,不得不大量进口。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对维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破坏较大,造成浪费。 2. 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低 我国饲料工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但与养殖业巨大的饲料消耗量相比较,工业饲料占所有饲料的比例较低,仅为30%,其余为农家饲料。 3. 单个工业饲料企业的生产规模小
四、配合饲料工艺基本流程 • 配合饲料是应用现代营养学原理,根据畜禽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和不同饲养方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并根据饲料资源、原料价格、原料特性等情况,经数学方法优选出营养完善平衡全面,且价格最优的科学配方,从而将多种饲料原料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经工业生产工艺配制生产出均匀度好、能直接饲用的商品饲料或特殊用途的饲料。
基本加工工艺的确定 配合饲料加工的基本工艺,根据粉碎和配料的组合形式分为三种: • 先粉碎后配料工艺——把粉碎工段放置在配料工段之前; • 先配料后粉碎工艺——把粉碎放置在配料工段之后; • 先粉碎后配料再粉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