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79 Views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品德与社会 》 (四年级) 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程标准介绍和教材 体系、特点及教学建议 教材编写组 吴红明. 一、 《 品德与社会 》 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 二、 《 品德与社会 》 教材编写原则、结构、特色; 三、 《 品德与社会 》 实施教学建议; 四、 《 品德与社会 》 教书用书及配套材料简介 。. 一、 《 品德与社会 》 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 在标准中作了如下的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E N D
江苏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中国地图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程标准介绍和教材 体系、特点及教学建议 教材编写组 吴红明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二、《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原则、结构、特色;三、《品德与社会》实施教学建议;四、《品德与社会》教书用书及配套材料简介。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二、《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原则、结构、特色;三、《品德与社会》实施教学建议;四、《品德与社会》教书用书及配套材料简介。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一、《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及创新。
在标准中作了如下的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如果将本门课程的性质作一种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设置这两门课是为了什么?它们是什么课?它承担了什么样的教育任务?概括说: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㈠课程设计的背景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㈡课程性质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综合性。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1、综合性。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2、经验性。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3、基础性。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3、基础性。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㈢基本理念 •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㈣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1、一条主线: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2、点面结合: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 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3、综合交叉:综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一是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综合。 4、螺旋上升:由于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㈤内容标准的呈现特点 • 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 按照综合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 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 •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 • 内容标准与教材呈现、课时之间的关系。
二、《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原则、结构、特色。二、《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原则、结构、特色。
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 •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㈡教材的体系结构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下册)教材体系结构
㈢教材的特色 1、见物见人,以物及人; 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 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我们的取向是: ⑴以“真实”的生活事件来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 ⑵以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 ⑶以日常生活事件为主 ⑷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 ⑸以首属群体中生活为主
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 4、在个体经验中融入类的经验; 5、体现新的教育目的观。
㈠ 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㈡ 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㈢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㈣ 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㈤ 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更新观念 ㈠现代的儿童观 1、平等原则 2、差异原则 3、激励原则 4、创造性 5、主动性
㈡现代教育观 1个过程 2个任务 3个服务 4个权利 5种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种类: 讨论交流 资料调查 现场调查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游戏 参观访问 欣赏 练习 辩论 讲授 合作式学习 对话式教学 活动中学习
㈢评价观 • 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 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 ——强化与教育功能
评价的内容 1、学习态度 2、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3、学习结果
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的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 社会评价 2、评价的方法 教师观察记录 描述性评语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作品评价 个案分析 书面考试和测验
㈣ 教材观 教材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课程文化是儿童文化。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我们力求在我们所提出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使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
课程文化是儿童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教材是一个与儿童对话的文本,是与儿童朝夕相伴的伙伴。教材是一种文本,过去我们对这种文本的功能,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以为它只不过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㈤ 教师观 1、找准自我 2、批判自我 3、超越自我 4 、悦纳自我
它们有可能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 它扎根于儿童生活 假大空的课程不仅是损害了课程的可信和权威,更主要的是它伤害了儿童的心灵,它会使儿童遭到“腐蚀”,使他们渐渐地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只是为了迎合课程所设定的一切,而不是面对生活中的真实。他们在不真实课程的导引下,也可能学会说空话、套话,在这些话语中往往找不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感觉。语言的“空壳化”是以往背离生活的课程所留下的灾难。课程和教材回归生活也就是要回归真实。把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给儿童,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他们才会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他们的真心朋友,愿意跟它讲真心话。我们的课程才能真正返魅。
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 什么是稻草人和锡樵夫对话中的脑子和心?它们显然不是指称生理上的头脑和心脏,它喻示的是:人所具有的理性思维(脑子)和各种非理性的情感、态度、愿望等等(心灵)。我们认为,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只有脑子而没有心灵的人是一个机器人。我们常说“缺心少眼”,其实缺少的就是一种人性,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根本弊病。我们所说的心灵,它涉及人格的更深层面,它关系到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待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态度。
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 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在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等,在这种种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新课程、新教材有许多要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作出的表达等等的主动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这种自我实现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生活中也易于得到他人(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许。 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都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他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儿童快乐的事。
它倡导人性化的道德 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生态关系; 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为了你的利益我就非要做出牺牲不可; 分享观: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对话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面谈、对话、沟通、认同、理解等;“我一你观:也即是把其他人都看作和我同样的、与我相对等的人,一个与我面对面的你,而不是与我无关或只是被我当作工具的他者; 我们观:也即是“我在集体中,集体在我中”的那种观念和感觉,而不是把个人和集体看作是相互分离和对立的两极。
1、教学挂图 2、补充读本 3、教学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