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高雄港的發展及其海權價值

高雄港的發展及其海權價值. 第十組報告. 一、歷史過程. (一)明清時代 清初 高 屏地區商品集散之 樞紐 1858 年 開放通商 1863 年 成立海關 1865 年 英國在旗後山設 領事館. 一、歷史過程. (二)日治時代 1895 年 臺灣割讓 日本 1905 年 成立打狗港灣改良工程 事務所 1912 年 完成 築 港 工程 ,歷時五年 1922 年 第二期築港工程 完工 1937 年 第三期築港工程. 一、歷史過程. (三)光復 之後 1945 年 中華民國 成立 「高雄港務局 」 1955 年 恢復本港正常 營運

roanna-mo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雄港的發展及其海權價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雄港的發展及其海權價值 第十組報告

  2. 一、歷史過程 • (一)明清時代 • 清初高屏地區商品集散之樞紐 • 1858年開放通商 • 1863年成立海關 • 1865年英國在旗後山設領事館

  3. 一、歷史過程 • (二)日治時代 • 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 • 1905年成立打狗港灣改良工程事務所 • 1912年完成築港工程,歷時五年 • 1922年第二期築港工程完工 • 1937年第三期築港工程

  4. 一、歷史過程 • (三)光復之後 • 1945年中華民國成立「高雄港務局」 • 1955年恢復本港正常營運 • 1959年高雄港展開十二年擴建計畫 • 1980年四個貨櫃中心 • 2000年世界貨柜吞吐量第三大港 • 2005年吞吐衰退

  5. 一、歷史過程 • (四)近年發展 • 高雄港將啟動碼頭戰力大改造計劃,首波選定第四貨櫃中心的三座碼頭,準備砸下20億元,浚深碼頭水深由現有的14公尺至17公尺,未來可供1萬TEU (折合20呎貨櫃)大船靠泊,爭取航商櫃源。

  6. 二、運輸優勢及其定位 • (一)運輸優勢 • 地理位置 • 腹地大

  7. 二、運輸優勢及其定位 • (二)經濟定位 • 全球第6大貨櫃港 • 環太平洋航線與歐洲航線之主要接駁港口 • 中國大陸沿海港口與主航線連接之最佳轉運港 • 為境外航運中心之港口(1997年4月啟用) • 可節省運輸成本、運輸時間

  8. 二、運輸優勢及其定位 • 1966年成立全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 1976年高雄港第二港口峻工 • 每年約可為中央政府挹注2000、3000億元稅收 • 2005年自由貿易港區正式營運 目前有85%以上均為高科技廠商

  9. 三、侷限與因應 • 高雄港本身係自潟湖改建而來,因此有嚴重的淤積 • 無法直接與大陸交通使得高雄港發展受限

  10. 三、侷限與因應 • 侷限:碼頭水深不夠 • 2008年12月,兩岸直航上路,當時對岸航運業龍頭中遠集團派出旗下1萬TEU貨櫃船「中遠大洋洲輪」抵高港必須減少載重才能進港靠岸,成為業界一大缺憾。

  11. 中遠大洋洲輪

  12. 三、侷限與因應 • 因應:碼頭改造行動 • 租用115至117號三座碼頭的長榮海運協商,決定進行第一階段浚深工程,預計今年8月動工。

  13. 三、侷限與因應 • 施工是採「半座」碼頭局部作業方式 • 經費:20億元 • 水深:14->17M • 起重機軌距:18->22排 • 第二港口主航道16->17M

  14. 三、侷限與因應 • 下階段改造範圍: • 第三貨櫃中心內由陽明及美國輪船(APL)租用的三座碼頭 • 第四貨櫃中心內長榮、韓國韓進租用的六座碼頭

  15. 三、侷限與因應 • 未來定位: • 全球性綜合國際商港 • 亞太地區貨櫃運輸之樞紐港 • 主要能源原料及重石化原料進口港 • 自由貿易港區 • 製造與加工退場門及物流中心 • 境外航運中心指定港 • 兼具觀光及親水性港口

  16. 三、侷限與因應 • 具體的發展策略: • 採取營運競爭策略 (調整費率租金、獎勵優惠措施) • 強化硬體措施 (興建深水貨櫃中心及浚深碼頭船席) • 改善軟體措施 (棧埠民營化) • 提升港埠物流環境

  17. 四、海權價值及其運用 • (一)與外交、軍事的關聯 • 高雄港以其運輸、貿易之優勢,可能成為我國與外國之間的談判籌碼 • 高雄港係聯絡南海島嶼的重要據點。惟高雄距離南海十分遙遠,此一運輸補給線之內必須有一中介據點

  18. 四、海權價值及其運用 • (二)與產業、都市的結合 • 建立產業聚落對外招商提升發展能量 • 強化南、高、屏二市一縣的區域整合力量 • 產業環境的強化 • 就重點產業尋求技術開發 • 配合經濟部兩兆雙星產業、通訊產業、綠色能源產業、服務業等關聯效果大的產業

  19. 參考書目 • 一、近人論著 • 王克尹,《高雄港在亞太樞紐港之競爭力分析》,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西元2008年。 • 二、網路資源 • 交通部高雄港務局:http://www.khb.gov.tw/ • 高雄市政府:http://www.kcg.gov.tw/ • 高雄港歷史: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0/johndick/kaohsiungporthistory_page.htm • 聯合理財網:http://money.udn.com/

  20.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