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47 Views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Injury Epidemiology. 伤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卫生威胁. 840 万. 900. 800. 65%. 9%. 700. 600. 全球死亡人数.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90. 2020. 伤害每年夺走五百多万生命,造成许多暂时和永久性的伤残,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 年龄:. 范围:. 伤害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
E N D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Injury Epidemiology
840万 900 800 65% 9% 700 600 全球死亡人数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90 2020 伤害每年夺走五百多万生命,造成许多暂时和永久性的伤残,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
年龄: 范围:
伤害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伤害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 伤害的定义 • 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
我国的伤害诊断标准 • 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 • 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一日以上
伤害的分类 • 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 • 故意伤害: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 非故意伤害: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
按照伤害的性质 •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 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ICECI • 中国疾病分类 :CCD
表13-1 ICD-10 伤害发生部位分类表 (WHO, 1993)
表13-2 ICD-10 伤害发生的外部原因分类表 (WHO, 1993)
图13-1 核心模块与附加模块的关系 (ICECI,WHO ,2004)
表13-4 CCD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表 (吴系科 ,1996)
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致病因子 • 动能 • 热能 • 电能 • 辐射能 • 化学能
宿主 • 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 • 心理行为特征 饮酒、安全带、心理因素 • 其他 如疲劳、疾病等
图13-2 2002年中国不同人群佩戴安全带的情况 (刘娜 ,2005)
表13-5 2001年重庆部分地区不同交通事故类型驾驶员安全带使用情况(人数) (赵新才 ,2005)
环境 • 社会环境 • 自然环境 • 生产环境 • 生活环境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2008年的资料显示,全球伤害总死亡率约为76.1/10万。 • 全球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表13-6 2008年世界各地区不同种类伤害的估计死亡人数 (WHO,2011)
表13-7 2008年部分国家的伤害标化死亡率(1/10万) (WHO,2011 )
人群分布 伤害的发生有年龄依赖性,表现为0~14岁伤害发生率较低,1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攀升,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6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则再次攀升。其中0~14岁的儿童期,伤害死亡率变化规律呈现反向趋势,即0~1岁最高,伤害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图13-3 2003年美国分年龄性别伤害死亡率(1/10万) (CDC,2005)
表13-8 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分性别年龄伤害死亡人数 (WHO,2011)
时间分布 图13-4 美国1981-2003年年龄调整伤害死亡率变化趋势 (CDC,2005)
我国的流行特征 图13-5 中国居民伤害谱模式图
地区分布 • 在城乡分布上,城市与农村的伤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位,农村高于城市。 • 城市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中毒、他杀、溺水、火灾和烧伤; • 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坠落、中毒、他杀、火灾和烧伤。
表13-9 2005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伤害死亡率(1/10万) 表13-9 2005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不同性别、年龄 人群的伤害死亡率(1/10万)
注: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资料注: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资料
人群分布 • 除自杀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别最大,农村和城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1和2.56∶1 • 女性的伤害死亡率以自杀为首位,农村和城市分别达12.64/10万和11.13/10万。 • 不同年龄阶段,主要的伤害致死原因各异。
时间分布 • 1995-2008年间中国伤害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自杀率的下降比例最高; • 中国前5位伤害死因排序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表13-10 1995-2008年中国主要伤害类型的死亡率(1/10 万)
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 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 • 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 • 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 其中自杀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大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特点 • 由个别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预防与控制 正在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 建立各类各级监测系统 • 研究呈现一般死因分析和伤害描述扩展到各类伤害研究的趋势 • 多学科交叉 • 开展社区伤害研究
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的进展 • 萌芽期(1986-1998年) • 形成期(1999-2005年) • 发展期(2006-至今)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 资料的收集 • 死亡资料 • 发病资料
测量指标 • 伤害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 • 伤害发生率 进行伤害研究与监测常用的指标 ‰
伤害死亡率 可以计算伤害的总死亡率,也可以按照伤害的种类计算分年龄别、性别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
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的测量指标 • 潜在减寿年数 对不同地区的PYLL进行比较时可用PYLL率(PYLLR),即每1000人口的 PYLL ‰ ‰ ‰ i: 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其中, 表示标准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构成; 表示观察人群各年龄组人口构成;N 表示某人群总人口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伤残引起的健康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LD)两部分。
表13-11 2004年世界不同种类伤害的男女DALY (WHO,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