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主要讨论的是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化学力 —— 原子与原子间的某种强烈相互作用。. 典型的化学键:离子键 —— 静电相互作用 共价键 —— 轨道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 —— 自由电子与原子或离子间相互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共价键。共价键理论 —— VB 理论 MO 理论 MOT 理论. 由于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对分子模型进行数学处理 时,一般采用近似方法。. § 3-1 H 2 + 的结构和共价键的本质.

rob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主要讨论的是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化学力—— 原子与原子间的某种强烈相互作用。 典型的化学键:离子键——静电相互作用 共价键——轨道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或离子间相互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共价键。共价键理论——VB理论 MO理论 MOT理论 由于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对分子模型进行数学处理 时,一般采用近似方法。

  2. §3-1 H2+的结构和共价键的本质 H2+是双核单电子体系,是最简单的分子。 量子力学研究H2+的结构是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 一、 H2+的 方程: . e 采用定核近似 + + R a b 也可采用原子单位 方程

  3. 该方程可在椭球坐标下求解。下面介绍的是普适的近似方法。该方程可在椭球坐标下求解。下面介绍的是普适的近似方法。 二、线性变分方法; 如 ,如 已归一,则 问题是, 不知道? 也无法用上式去求!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1、变分原理;对于给定体系的 量,如果存在任一满足该 体系边值条件的合格波函数(品优函数) , 则有

  4. 成立, 式中, ——试探函数, ——体系基态能量, 上式称为变分积分。 [证明] 将 的一组正交归一完备的本征函数记为 相应的本征值依次为 ,即 将试探函数用上述本征态展开 那

  5. 证毕。 2、线性变分方法: 具体处理步骤 ①对试探函数 做精明的选择。往往用体系 中各单粒子态的线性组合 组合系数 单粒子态 ② 把上式代入变分积分 ,(关于 的参变 数函数)

  6. 对参变数分别进行一次微商 令 通过解久期方程组, 得到 的极小值 —近似基态的能量 ④ 把 代入,最后得近似基态波函数 e . 三、 H2+的变分法处理; 1、 的选择: 电子只属于 a 电子只属于 b + + R a b

  7. 2、久期方程组: 代入变分积分 因为 的厄米性,且H核是等同的 又 是归一化波函数

  8. 两边乘以Z,且 那久期方程组为 3、解久期方程组:上面的方程组是含 的齐次方程组

  9. 为得到非零解,其系数行列式必为零,即 展开 那 把E1代入久期方程组,得 把E1代入久期方程组,得

  10. 利用归一化方法,求 ,得 四、几个积分的意义和H2+的结构: 1、 ——重叠积分: 椭球坐标下 当 2、 ——库仑积分: 椭球坐标下 在平衡核间距时,后一项很小

  11. 3、 ——交换积分: 椭球坐标下 当 和 有显著重叠时, 有显著值,且 4、 H2+的能量: 作 图 E 理论计算,得 E2 R 实验测得 E1 理论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理论方法还是可信的。

  12. E1有能量最低值,表明H和H+倾向于结合——吸引态;E1有能量最低值,表明H和H+倾向于结合——吸引态; E2没有能量最低值,表明H和H+倾向于分离——排斥态。 能级图 如忽略 ,那 五、 H2+的两种状态和共价键的本质 成键态 . . H2+ + . . 的状态 + + . . _ + 反键态

  13. . . 几率密度 电子在两核间几率密度大 . . 电子在两核间几率密度小 且出现节面 共价键的本质:当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相互叠加组成 分子轨道(成键和反键分子轨道)。电子进入 成键分子轨道,体系能量下降,形成稳定分 子;反之,电子进入反键分子轨道,有利于 分子的分裂。 在成键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密集于两核间,而把两核紧紧连在一起;反之,使两核相互排斥,分子分裂。

  14. §3-2 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H2+线性变分处理结果的推广,1932年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 一、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可由体系中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得到(LCAO) 式中, 分子轨道 组合系数 原子轨道 分子轨道——分子中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即单电子波函数)。 二、分子轨道形成的原则: MO可由AO线性组合得到: 设 双原子分子AB, 为AO

  15. 应用线性变分方法,则 且忽略 令 解 展开 如

  16. 解之,得 式中 分子能级图 E2 由上式可知,U的数值决定了 E1和E2,对分子的形成起着重 要作用。 E1 A AB B

  17. 讨论U,令 对上式的讨论,得到AO—LCMO三原则。 1、对称性匹配原则: 的表达式中, 的有无,决定 的有无 如 的对称性一致, 不为零;反之, 的 对称性不一致,那 为零。 即原子轨道重叠时,要+对+,-对-,才是有效重叠。 这是首要的、根本的原则。

  18. 2、最大重叠原则: 从 的表达式中可看出,当 一定时, 如 愈大,则 小, 愈大 使得 大。说明 轨道重叠程度愈大,愈有利于。 有效分子轨道的形成。 3、能量相近原则: 在 中, 一定时, 愈小,即 愈小, 愈大。说明两原子轨道的能量差愈小,愈有利于有效分 子轨道的形成。 当 时,即 , 最大,对成键最有利。

  19. 三、分子轨道的类型和符号: 分子轨道棵按其对称性及特定的节面加以分类 通常分为 等类型。 1、 分子轨道:对键轴呈圆柱形对称的分子轨道。 呈中心对称的轨道—成键 轨道 轨道 呈中心反对称的轨道—反键 轨道 成键 如 反键 2、 分子轨道:对于一个含键轴的节面呈反对称的轨道。 呈中心反对称的轨道—成键 轨道 轨道 呈中心对称的轨道—反键 轨道

  20. + . . 成键 如 - - + . . 反键 - + 3、 分子轨道:含有两个键轴节面的分子轨道。一般在某 些过渡金属化合物中存在。 4、分子轨道的能量:如用 (中心对称)和 (中心反 对称)来表示分子轨道,那么,在符号前面冠以数字以 示能量高低。 如是同核的 如是异核的,失去中心对称

  21. 四、同核双原子分子: 电子在分子轨道上填充形成共价键( 键, 键或 键等) 1、氟分子:F2 一个 键( )。氟分子中,由于反键作用很强,氟氟 键能很小(1.59 ),化学性质很活泼。 2、氧分子:O2: 一个 键( ) 两个三电子 键( ) 氧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22. 3、氮分子:N2 : 一个 键( ) 两个 键( ) 中 导致 分别具有弱成键和弱反键性质,且 所以,氮分子很稳定。 五、异核双原子分子: 1、氢化锂: 的 轨道是非键轨道 能级图

  23. 2、羰基: 一个 键,一个 键,一个 配键。 3、一氧化氮: 一个 键,一个 键,一个三电子 键。 1992年被选为“明星分子”。 六、键的极性:双原子分子 令 当 无偶极矩,为非极性键—同核双原子分子 有偶极矩,为极性键—异核双原子分子 极限,为离子键—离子型分子

  24. §3-3 H2结构和价键理论 1927年 首次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 H2的结构。1930年 等推广——价键理论。 . e2 . 一、 H2的结构: e1 的处理 双核双电子体系,位能为 + + a R b 方程 不能精确求解 的处理:近似把H2看成由两个H原子组成。

  25. 选择基函数 一种 电子1只属于 核 电子2只属于 核 a b 基函数 另一种 电子1只属于 核 电子2只属于 核 b a 基函数 那 试探函数为 应用线性变分方法,得久期方程组

  26. 解之,得 —吸引态(成键态) —排斥态(反键态) 且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虽有偏差,但能很好地 从理论上解释H2的稳定存在的本质。 二、价键理论(VB): 1、要点:①把两个孤立的原子状态作为分子状态的近似, 其分子状态可用 函数描述。

  27. ②在 双电子轨道中,两个电子必须以自旋反平行配对, 其自旋波函数为 ③双电子的完全自旋—轨道函数描述为 满足反对称要求。 2、基本内容: ① , A—B , A= B , A B 原子的化合价与原子未配对的电子数相当

  28. ②如果 ,那 某一原子形成单键数目一定—共价键的饱和性。 ③ 由 如 愈大, 愈负, 愈低,键合愈牢。 说明,两个原子轨道沿其角度分布最大方向的重叠能达 到最大重叠—共价键的方向性。 ④ 杂化轨道理论 ⑤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 3、VB法对简单分子的处理: N N

  29. . . . O2:O—O CO: C O . . . 三、MO和VB的比较: 双电子波函数 离子项 共价项 其中,后两项 与 函数一样,相当于每个电子在一个原子轨道上,其中心不 在同一核上,这意味着两原子间等同享用电子—共价项。 前两项 相当于电子1,2要么属于 要么属于 ,电子所占的原子轨道其中心在同一核上— 离子项。

  30. 这种既考虑共享项,又考虑离子项的方法—分子轨道理这种既考虑共享项,又考虑离子项的方法—分子轨道理 论方法。该方法比较全面,但较复杂;而价键理论方法 比较直观,且简便些,化学工作者较喜欢。

  31. 习题: 1. 写出O2+, O2, O2-和O22-的键级、键长长短次序及磁性。 解:以O2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其键级为: 键级= (成键电子数-反键电子数) 键级越大,两原子核之间电子云的密度越大,原子结合越紧密。 则相应键的键长越短。 该体系有两个三电子 键,故为顺磁性

  32. 微粒 O2+ O2 O2- O22- 键级 2.5 2 1.5 1 键长次序 O2+ < O2 < O2- < O22- 不成对电子数 2 1 0 1 磁性 顺磁 顺磁 顺磁 反磁

  33. 2.按分子轨道理论写出NF+, NF和NF-基态时的电子组态,说明它们的键级、不成对电子数和磁性。 解: NF+, NF和NF-分别是的等电子体它们的基态电子组态、键级、不成对电子数和磁性等情况如下 “粒子” 基态电子组态 键级 不成对电子数 磁性 NF+ 2.5 1 顺磁 NF 2 2 顺磁 NF- 1.5 1 顺磁

  34. 3. 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发现. • 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原子的2P轨道和H原子的1s轨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 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 此轨道是由O和H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域于某个原子上? • 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HF为16.05eV,它们的差值几乎与O原子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15.8eV和18.6eV)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35. 解:(1) H原子的1s轨道和O原子的2pz轨道满足对称性匹配、能级相近(他们的能级都约为-13.6ev)等条件,可叠加形成 分子轨道。OH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 。 实际上是O原子的 ,而 实际上是O原子的 或 。因此OH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亦可写为 , 和 是非键轨道,OH有两对半非键电子,键级为1。 (2)在1轨道上有不成对电子。 (3) 1轨道基本上定域于O原子上。 (4)OH和HF的第一电离能分别是电离它们的1电子所需要的

  36. 最小能量,而1轨道是非键轨道,即电离的电子是有O和F提供的非键电子,因此,OH和HF的第一电离能差值与O原子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差值相等。最小能量,而1轨道是非键轨道,即电离的电子是有O和F提供的非键电子,因此,OH和HF的第一电离能差值与O原子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差值相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