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11 Views
第二节 世界土地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1.耕地减少 (全世界每年减少耕地近500万 hm 2 , 即每天14000 hm 2 。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 2.砍伐森林.
E N D
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1.耕地减少(全世界每年减少耕地近500万hm2,即每天14000hm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
2.砍伐森林 • 全球每分钟森林被砍伐近2hm2。 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间,热带地区每年毁林1540万公顷,比1980年公布的1140万公顷多了400万全顷。以各洲而论,拉丁美洲每年绥林740万公顷,亚洲390万公顷,非洲410万公顷。近10年的热带地区毁林速率是0.89%,其中拉丁美洲0.8%,亚洲1.1%,非洲0.7%。1990-1995年减少森林5630万hm2(相当于整个法国的面积).相当于森林总面积的0.33%(或者说每3年损失1%),而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量可达到森林总面积的0.65%。
3.水土流失 全世界每年有700万-900万hm2因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10亿吨以上(1.2万hm2);印度每年流失的土壤达80亿吨,养分多达600万吨以上。
世界土地资源的质量变化 1.土壤盐渍化 盐渍土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该区面积的39%,其中前苏联达7500万hm2,印度6920万hm2,巴基斯坦600万hm2。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灌溉还存在次生盐渍化土壤。
2.地力衰退 主要表现在养分的亏缺上。世界上养分不足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3%。热带地区表现为磷、钙、镁和硼不中,南美洲10亿hm2酸土,磷和氮不足占90%,缺钾占70%,缺锌占62%。
3.开垦草原 1973年全球永久性草地和放牧地为32.23亿hm2,1978年下降到32.02亿hm2 。1973 年人均0.86hm2,1992-1994年下降为0.58hm2。我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草地面积39829万公顷,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2.05%,为耕地的3.7倍,林地的3.1倍。是我国六大自然资源(土地、森林。草地、矿产、水、海洋)之一。我国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面积已达8600万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与60年代初相比产草量下降30%-50%.草地退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4.围垦湿地
4.水资源贫竭 当前全球的水体总储量为1386×107亿m3。其中海洋储量为1338×107亿m3,占总量的96.58%;其它各种水体储量只占3.42%(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各占50%左右)。在地球水体总量中,含盐量<1g/l的淡水仅占2.5%,即35×l07亿m3,其余97.5%均为咸水。在淡水储量中,有68.7%复盖在两极地带和高山冰川中;有30.9%蓄积在地下含水层和永久冻土层中;只有0.4%容纳在河流、湖沼、土壤之中。全球年均降水量1130mm,陆地年均降水量805mm,陆地的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6.8万亿m3。
5.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缠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抄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日前我国沙化土地为168.9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7.6%。全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广大干早和半干旱,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带。
6.土地污染 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OOO万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OOO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己达330多万公顷。 我国是世界上受醛雨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欧洲和北美,每年因酸雨造成经济损失达140亿元。现在酸雨区己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地区,超过了国土面积的40%。
11.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 4.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5.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6.加强土地保护,防止生态恶化 7.控制人口,实施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