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45 Views
心净则国土净 —— 佛教如何以改变人心来改变世道 王雷泉 (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佛教观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大纲. 解题 一、环境问题是人类的共业 二、佛教环保思想的基本原理 三、“从心开始”的实践意义. 解题:心眼与境界. 菩提心 清净心. 心 - 佛:开佛知见、见与佛齐。 心 - 众生:量周法界,度众生永无休息。 心 - 境:依报随正报转,心净国土净。 心:把握当下,自净其意。. 境 心 界 眼. 佛. 佛眼 法眼 慧眼 天眼 肉眼. 境. 众生. 心.
E N D
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如何以改变人心来改变世道王雷泉(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如何以改变人心来改变世道王雷泉(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佛教观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大纲 解题 一、环境问题是人类的共业 二、佛教环保思想的基本原理 三、“从心开始”的实践意义
解题:心眼与境界 菩提心 清净心 • 心-佛:开佛知见、见与佛齐。 • 心-众生:量周法界,度众生永无休息。 • 心-境:依报随正报转,心净国土净。 • 心:把握当下,自净其意。 境心 界眼 佛 佛眼 法眼 慧眼 天眼 肉眼 境 众生 心
一、环境问题是人类的共业 • 当今世界的环境恶化,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是人类毫无节制的活动所导致的结果。 • 前者,属于天灾;后者属于人祸。 • 佛教能对治的主要是人祸。 • 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牧歌式格局。人类所开发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但这个进步,是以对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工业社会“文明化”的过程,对万物和环境是一个赤裸裸的“野蛮化”过程。
“野蛮化”过程的恶果 • 在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加速下,极大地膨胀了人的贪欲和虚荣心,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主导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时尚。 • 滋生出极其可怕的哲学——人定胜天。在这种思维定势中,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丧失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无所忌惮地向自然界索取一切。 • 即便知道环境恶化的后果,也在自私自利的心态下,以邻为壑,向其他族群和地区,夺取资源和能源,转嫁经济与环境危机。 • 导致各种“生态反弹”,即自然界对人类不当行为的报复。特别是当核武器、生态武器、基因武器等产生之后,光凭人类自身的能力,就可以毁灭地球无数次。
从“万物之灵”到“万物之零” • 人类所面对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毫无节制地贪婪愚昧,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当自以为是的人类具有几乎如上帝一般的能力时,却没有上帝的智慧和德性,环境问题就突显出“人祸”的性质。这使人类意识到以前自诩的所谓“万物之灵”,极有可能变成“万物之零”,走向自我毁灭。 • 半个世纪以来,从《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关注并反思人类行为所造成的恶果,到宗教界提出“宗教的绿化”(Greening of Religion)。环境保护成为不同宗教传统所共同关心的课题,东方佛教传统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日益引起世人的重视。
二、佛教环保思想的基本原理 • 在佛教哲学中,环境称作“境”,是人类主体活动的产物(依报)。“境由心造”,即外境是由我们内心所决定、所变现。 • 人类所面对的依报世界,由人类的共业造成。因此,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改变我们的内心开始。 • 佛教要为当代环境哲学和环保事业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就必须提供最深层的理论支持。 • 佛教哲学的两大支柱为“缘起论”和“业力论”,二者都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及发展运动的解释。
从缘起论推出原理之一:普遍联系 • 法不孤生,仗缘而起。以普遍联系的观念,如实地观照世界,要对天命对自然充满敬畏感。 • 按照这个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独的,在江河源头所投的污水,经过大自然的循环,迟早有一天又会回到我们身上。 • 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消失,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非洲的饥饿同我们未来的和平也是息息相关。
从缘起论推出原理之二:性空无我 • 在万法缘起的观照下,必然否定有独立的精神主宰“我”的存在。 • 在佛教看来,当今人类所有的问题都由自我中心主义所导致。世界本来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构成的世界,任何个人、族群、国家都只是网络中的环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膨胀,就扭曲了这个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结果就形成种种冲突、痛苦、苦难,造成鱼死网破的局面。 • 因此,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状态。
从业力论推出原理之一:依正不二 • 业,是有意志、有意识的行为,此行为能带来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众生善恶染净的行为,按照因果律而产生相应的苦乐果报。 • 正报,从天堂到地狱的六道众生,都是因为造了一定的业而形成相应的生命主体。 • 依报,每一层级的生命主体所形成相应的生存环境。 • 正报随着依报转。环境由生命主体的活动所决定,有什么样的生命主体,就会有相应的生存环境。 • 人类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业力论推出原理之二:自他同体 • 自,生命主体的行为,即别业。 • 他,他人及社会群体共同所造的共业。 • 生命不仅受个体别业的制约,还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共业的制约。所以,佛教的社会责任感,就从共业与别业的辩证关系里推导出来。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都是人类的共业所成,层层放大,层层递进。 • 菩萨以他为自,只有解脱一切众生的苦难,菩萨才能最后圆满成就佛果。由此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和菩萨愿行。
心是实践的枢纽 • 从佛教哲学的两个基本点推导出的两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与慈悲两轮。连结悲智两轮的主轴,则是每个众生之心。 • 心物一元是从终极本体上说,而心能转物则从实践的功用上说。 •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 从心开始,即自净其意,表现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横净国土的菩萨道实践。恰可对治当前人欲横流、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病。 • “心”,是我人的生命主体及当下的生活世界。 • “始”,含目标于过程之内,具有实践和向上之义。
心的座标,纵轴最高点是佛,这是生命的高度;横轴则连着我们与众生和环境,这是生命的广度。心的座标,纵轴最高点是佛,这是生命的高度;横轴则连着我们与众生和环境,这是生命的广度。 学佛的过程就展开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生命实践。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的生命境界,净化我们的社会,改善生存的环境。 生命的高度与广度 缘起论 业力论 普遍联系 依正不二 性空无我 自他同体 智慧 慈悲 佛 境 心 众生
三、佛教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 烦恼心所 51 • 环境既是心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又是心变革和改造的对象。导致环境恶化的世道,根源在于人心的贪婪与无知。 • “七佛通戒偈”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基础: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这里最重要的是“自净其意”,主体精神的道德净化,成为佛教个人修行和社会变革的实践枢纽。 心
(一)一切唯心造,说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根源(一)一切唯心造,说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根源 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杂阿含经》第267经 “心净”,要净化什么?这就一直归结到我们人心中最阴暗的层面——贪嗔痴,这是生命痛苦和世界动荡不安的总根源。具体来说, 贪欲是自私的根源,导致对他人和自然的掠夺; 瞋恚是仇恨的根源,导致冲突与战争; 愚痴是认识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被物欲异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当今的环境问题,由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说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源头都是对物的强化,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文化生活,都被物欲异化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现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为特点的生产方式。 • 佛教要以自己的批判功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人心的深处来改变贪欲导向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佛教的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 • 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
(二)唯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行环保事业的实践基础(二)唯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行环保事业的实践基础 • “心能转物”,这是佛教推动环保和护生的实践动力。具体来说,就是佛教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带动广大众生一起变革社会。 • 要做到整个社会的清净,带动整个国土的清净,就要从现在、从自己、从心开始。引领社会风气,改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 从人性的更深层次,把贪婪之心,把那种勾引人感觉欲望的乃至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扭转过来,变成惜福节欲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个遭透了的环境和社会。
《维摩经·佛国品》:“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经·佛国品》:“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段经文提出“心净则国土净”的命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心净则行净”,即菩萨行者带领广大众生修各种度生的实践。 如是,同行众生聚集,在将正报“众生”净化成“菩萨”的同时,则作为依报的“器世间”,亦庄严成菩萨将来成佛之国土。 自心净 ↓ 众生净 ↓ 佛土净 “心净则佛土净”主张的关键点在于众生净。 “成就众生”的菩萨行实践是“净佛国土”的关键
让有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 • 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也必须通过人心的变革得以化解。佛陀当年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变革社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实现心能转物,在人间创建净土。佛法并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力量。 • 复旦大学禅学会发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讨论,并把环保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实践中。如我们会员所领导的一家印染厂,投放上千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心能转物”作了有力的见证,被誉为当代“放生池”。(《人成则企业成,助人者必自助》,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四期,2009年5月;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三)心净国土净,这是佛教在人间创建净土的理想目标(三)心净国土净,这是佛教在人间创建净土的理想目标 • 创建人间净土,是佛教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目标。 • “随缘消旧业,任运穿衣裳”。在“生存发展是硬道理”与“为子孙万代谋利益”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张关系。如何化解,需要用佛教的中道智慧,指导我们在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持长久利益间找到平衡。 • 如果我们能减少一半以上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费的话,那么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会得到相当有效的扭转。然后靠我们人类自己的智慧,发展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通过科学手段来加速治理我们的环境,那么人类还是有救的。
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 • “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这是我对佛教在新世纪融入主流社会发展的概括。因特网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佛教传播的影响范围,亦改变着佛教自身的发展形态。知识与经济,这两种巨大的力量,只有在佛教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极大地推动人间净土的实现。 • 总而言之,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要让有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社会人群掌握佛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扬真正如理的佛法,从而形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