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21 Views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 第一章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免疫的功能及失常.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出现排斥反 应 , 如器官移 植. 出现自我免疫病 , 如类风湿关节炎。. 出现过敏反应 , 如花粉的过敏。. 肿瘤形成. 免疫缺陷综合症 , 如艾滋病. ( 一 )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 ---- 过敏反应.
E N D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 第一章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免疫的功能及失常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出现排斥反 应,如器官移 植 出现自我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出现过敏反应,如花粉的过敏。 肿瘤形成 免疫缺陷综合症,如艾滋病.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有的人吃过虾、蟹等食物后或接触了某种物质后,一到两小时就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浑身瘙痒难忍等症状。这时只要到医院静脉注射50毫升葡萄糖酸钙,十来分钟就几乎完全好了。甚至不作任何处理,也往往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失症状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1. 什么是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 过敏反应有何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3.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常见类型有哪些?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4. 过敏反应中的过敏原与抗原有何区别? 抗原对所有的人来讲都是一样,即不具有个体差异性,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对某个人来讲是过敏原,但对另一个人来说不一定是,即具有个体差异。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5.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免疫反应中的抗体有何不同?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6. 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 ◆ 预防: 过敏反应是由接触过敏原引起的,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防止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如自己不能找出可请医生用医学方法进行测定。 ◆ 治疗: 极轻微的过敏可以不治疗,分散注意力一段时间就可消失;较轻微的过敏可静脉注射含钙药物或口服扑尔敏治疗;严重的过敏须上医院对症救治。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二----自身免疫病 • ◆ 阅读思考题: • 什么自身免疫病?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哪些? • 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有何相似之处? 3.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因免疫反应过强而造成的免疫失调症,但过敏反应通常不损伤组织细胞;而自身免疫病因不能识别自我成分而患病。 酿脓链球菌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很相似。人感染该菌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在清除病菌时错误地与心脏瓣膜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这种由酿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叫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 1.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并出现症状。此类疾病称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三----免疫缺陷病 1. 概念: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2. 类型: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 低下,对疾病抵抗力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疾病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药物、手术、烧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典型病例。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二、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其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uman意为人类,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Virus即病毒。简称为HIV。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二、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 “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 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 (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 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三、HIV如何使人患ADIS? 艾滋病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内,或侵入其他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进行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没被消灭,此时人无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可以通过血液或性分泌物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三、HIV如何使人患ADIS? 半年至数年后艾滋病毒便猖狂、活跃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病毒,四面出击,大肆迫害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 人体内总的CD4T淋巴细胞约有1000亿,艾滋病人约有250亿被艾滋病毒感染。在他们体内每天可产生10—20亿病毒颗粒,也产生相当数量的CD4T淋巴细胞。他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和病毒进行持续的殊死搏斗,最终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景蚀”,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于是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是艾滋病了。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在世界,…… 2003年11月25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一份 全球艾滋病情况调查报告,在即将过去的2003年里,全球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另有500万人新感染上艾滋病,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峰。全球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已经上升到了约4200万人,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250万人。2003年,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6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8000多人死于艾滋病。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据专家估算,目前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近100万,居亚洲第4位和世界第17位,其中艾滋病人数累计20万人以上,现仍存活者8-10万。 在中国,……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从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从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 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 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 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 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河南某村爱滋遗孤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四条: 血液途径传播 性途径传播 母婴途径传播 医源性传播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七、艾滋病的预防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中学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七、艾滋病的预防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中学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七、艾滋病的预防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中学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七、艾滋病的预防 有能预防艾滋病感染的疫苗吗? 目前,研制疫苗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艾滋病病毒不同于一般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也给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极大困难。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八、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红丝带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 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 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 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 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 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 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 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 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八、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和历届艾滋病日的口号 1994年,艾滋病和家庭 AIDS and the Family…… 2000年,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Man make a difference 2001年,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I care, do you?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Live ,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Live ,let Live.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费翔 濮存昕 蒋雯丽 八、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AaIiDdSs 艾滋病知识ABC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年1月14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 《关于加强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1995年) 《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 (1999年4月 ) 《中国预防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 八、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相关法规
因免疫系统功能不正常引起的疾病。 概念: 过敏反应:机体受过敏原刺激引起的发作 快、反应强烈但消退也快的免疫反应。 免疫失调疾病 自身免疫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免疫系统 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抵 抗抗原的侵染而导致的疾病。 小结 免疫预防:输入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特异性免疫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治疗:输入抗体免疫增强因子提高病 人免疫能力,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 器官移植: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以保持移植器官的存活。
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 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国际上把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统称为疫苗。)有:百白破三联针(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糖丸、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及牛痘(预防天花,已消灭,70年代停止接种)等。
例1.(04年江苏生物第17题)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 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D]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例2.(04年天津理综第4题)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 类疾病是[C]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例3.(2005江苏高考第36题)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 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1) 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尊麻疹的起因是在过敏原的 刺激下,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_________;当同一种过 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有关细胞释放出的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___________,进而出现红肿现象。 (2) 器官移植时、异体器官常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的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攻击。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医院 建议保留婴儿的脐带血,以便必要时___________ (3) 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地患流感, 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__ ;_。
例4.(03年上海高考生物第34题,9分)艾滋病病毒(HIV)是 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 的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细胞的是病毒 的。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 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 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 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 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 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的结果,这种变异 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其原因是。
例4.(03年上海高考生物第34题,9分)艾滋病病毒(HIV)是 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 的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5)2002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 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 的病原体可能是。它 和HIV一样,遗传信息是按照的规律进行的(可以 用简图表达) (1)RNA(2)逆转录(3)转录和翻译(4)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 单链RNA结构不稳定(5)世界艾滋病(6)SARS冠状病毒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 ◆ 阅读思考题: • 什么是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有何特点? •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常见类型有哪些? • 过敏反应中的过敏原与抗原有何区别? •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免疫反应中的抗体有何不同? • 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