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 陈坤. 《孟子》. 原文.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 陈坤 《孟子》

  2. 原文 •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 译文 • (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 孟子说:“我懂得言辞(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 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4. 译文 • 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充满于上下四方)。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义和道,它就会萎靡不振了。这气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这气产生于做每一件事情都合乎义),而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义的事情就可以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这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一定要做集义养气的事),不能停止下来(但又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里时刻不能忘记它,但也不妄自助长它成长。

  5. 译文 • 不要像那个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很疲倦的)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他家里的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6. 原文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 【注释】 •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8. 译文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事(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9. 译文 • 孟子说:“这些人哪里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训导她,——去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去到了你婆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的时候,就同人民一起遵循仁义道德,不能实现理想的时候,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富裕和显贵不能惑乱他的思想(心),贫穷和低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节),权势和压力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0. 原文 •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②,管夷吾举于士③,孙叔敖举于海④,百里奚举于市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 【注释】 • ①傅说(yuè):传说是商代一位贤人,因罪服刑,在傅险筑墙;后被商王武丁访求到而提拔为相。版筑:古代筑墙的方法,用两版相夹,填入泥土,用杵捣实,拆版后即成土墙。 • ②胶鬲:传说是商纣王的臣,他怎么被提拔、被谁提拔,已不见于记载。 • ③管夷吾:即管仲。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后逃至鲁国而遭杀;管仲也被鲁人囚禁押回齐国。后由鲍叔牙推荐,被桓公提拔为相。④孙叔敖:楚国隐士,后被楚庄王提拔为令尹。 • ⑤百里奚:见本书《万章上》第九章注。 • ⑥拂:违背,不顺。 • ⑦拂(bì):通“弼”,辅佐。

  12. 译文 • 孟子说:“舜从田野间劳动者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奴隶苦役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劳动者中)被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卖的场所提拔出来。

  13. 译文 •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担子给予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意和志气痛苦难受,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肚子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所做的事情都不能如意、不能成功,通过这些来惊动他的心、使他性格变的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才能。

  14. 译文 • 一个人常常犯点错误,此后才能接受教训,痛改前非。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显露于形貌,流露于言谈,然后才能被人了解。国内没有执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国外没有敌国干涉和侵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宁快乐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15. 通假字 • 行有不慊于心 • 往送之门,戒之曰 • 曾益其所不能 • 困于心,衡于虑 • 入则无法加拂士 通“惬”,理解为快心,满意 通诫,理解为告诫 通增,理解为增加 通横,理解为横塞 通弼,理解为辅助

  16. 古今异义 •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古义:男子 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17. 古今异义 • 人恒过,然后能改 古义:这样以后,此后 今义:连词,指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18. 词类活用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丈夫之冠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意动用法,以……为外,把……当做心外之物 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 使动用法,使……扰乱,使……改变,使……屈服 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

  19. 词类活用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然后能改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 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 动词作名词,当“内”讲 动词作名词,当“外”讲

  20. 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21. 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举”表被动,被举荐、被提拔

  22. 特殊句式之状语后置句 • 行有不慊于心 “于心”状语后置,应在“不慊”之前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畎亩之中”后置,应在“发”之前

  23. 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有……者”后置作定语,应在“宋人”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