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83 Views
仰韶文化 和 龍山文化. 中華民族的起源 吳美雄 31-5-2001. 舊石器時代的特徵. 由250萬年前開始 ,至一萬年前止 生產工具以打製的石器為主 從猿人逐漸進化為直立人 靠捕獵野獸、魚類和採集果實為生 男女關係鬆散(雜婚). 舊石器時代較重要的階段. 元謀人 170萬年前 雲南省 (西南部) 藍田人 100萬年前 陝西省 (中西部) 北京人 70 – 20 萬年前 河北省 (東北部). 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約由1萬年以前開始 ,至5千年前結束 懂得自行磨製石器以作生產工具
E N D
仰韶文化 和 龍山文化 中華民族的起源 吳美雄 31-5-2001
舊石器時代的特徵 • 由250萬年前開始 ,至一萬年前止 • 生產工具以打製的石器為主 • 從猿人逐漸進化為直立人 • 靠捕獵野獸、魚類和採集果實為生 • 男女關係鬆散(雜婚)
舊石器時代較重要的階段 • 元謀人 • 170萬年前 • 雲南省 (西南部) • 藍田人 • 100萬年前 • 陝西省 (中西部) • 北京人 • 70 – 20 萬年前 • 河北省 (東北部)
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 約由1萬年以前開始 ,至5千年前結束 • 懂得自行磨製石器以作生產工具 • 由小規模的人群發展為規模較大的氏族社會 • 有畜牧業和農業的產生 • 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
距今約五千年至1萬年 懂得自行磨製石器以作生產工具 由小規模的人群發展為規模較大的氏族社會 有畜牧業和農業的產生 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 距今約一萬年至250萬年 生產工具以打製的石器為主 從猿人逐漸進化為直立人 靠捕獵野獸、魚類和採集果實為生 男女關係鬆散(雜婚) 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比較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文化 • 仰韶文化 • 龍山文化 • 良渚文化 • 幾何印紋陶文化 • 紅山文化
仰韶文化 和 龍山文化 •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 距今 4千年 —七千年 • 分佈黃河流域一帶 • 發現大量陶器及生產工具 • 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起源
仰韶文化的要點 (一) • 距今約六千、七千年 • 分佈黃河的中、上游地區 • 1921年 ,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首先發現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物
仰韶文化的要點 (二) • 彩陶特色 彩繪 : 多繪黑色、紅褐色或紫色的 圖案 , 紋飾 : 幾何紋、植物紋、人面紋、 魚紋、鳥紋 標刻 : 部分有刻畫符號
仰韶文化的要點 (三) • 居住狀況 • 聚族而居 : 以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為代表 • 村落佈局 : 分為居室 、陶窯場及公共墓地三部分 ,也有壕溝 、氏族活動場地 • 房屋樣式 : 有方形和圓形兩種 ,用泥土築牆 ; 用木柱支撐
仰韶文化的要點 (四) • 生產工具 • 主要工具為磨製石器,還有打製石器、骨器、角器等 • 有石斧、石鏟、石刀、石球等 • 有骨製的魚叉和箭頭
仰韶文化的要點 (五) • 社會經濟 • 以農業為主 ,粟為主要糧食作物 ,還有發現高梁、稻穀、芥菜和白菜的種籽 • 也有飼養家畜 ,以狗和豬為主 , • 也有以魚獵維生 • 也有紡織、縫紉的手工業
龍山文化 的要點 (一) • 距今約四千五百年 • 分佈黃河中、下游一帶 • 1930年,在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首先發現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物 • 證實夏、商文化就是在龍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龍山文化 的要點 (二) • 黑陶特色 • 以黑陶、灰陶和白陶為主,彩陶的數量很少 • 採用輪製 ,器型多樣 ,器型端正 ,壁薄而堅 • 以黑色的陶器最多, 外表漆黑光亮 , 手工也最精緻 • 黑陶的紋飾以方格紋、繩紋、縷紋為主
龍山文化 的要點 (三) • 生產工具 • 以磨製的石器為主 ,如半月形石刀 • 大量使用蚌器 ,如可裝木柄的蚌鎌、蚌刀等 • 雙齒木耒 —新的掘地工具 • 發明及使用水井
龍山文化 的要點 (四) • 農業、手工業及漁獵均有很大的進步 • 畜牧業 —除了豬、狗外 ,還飼養牛、羊、馬和雞 • 居住習慣 —群居生活 ,大多住在村落裏 ,也逐漸形成市鎮的雛形 • 房屋建築技術 —已有運用構築台基、掘溝、打地基、設置護坡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