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40 Views
籼型杂种稻“汕优 63”. 2004 年江浦. 第五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二) ----- 杂种稻的选育 一、杂种稻简史 (一)杂种稻选育简史 1964 年袁隆平开始从胜利籼品种中寻找不育株。 1970 年李必湖在海南崖县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花粉败育株。 1972 年育成野败型珍汕 97A 、二九南 1 号 A 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3 年测得 IR24 等恢复系,实现 “ 三系 ” 配套。. 目前我国育成的不育系有 5 大类: 野败型( WA 型),如珍汕 97A 、 V20A 等; 冈型( G 型)和 D 型,如冈 46A 、 D 汕 A 等;
E N D
籼型杂种稻“汕优63” 2004年江浦
第五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二)-----杂种稻的选育 一、杂种稻简史 (一)杂种稻选育简史 1964年袁隆平开始从胜利籼品种中寻找不育株。 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崖县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花粉败育株。 1972年育成野败型珍汕97A、二九南1号A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3年测得IR24等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
目前我国育成的不育系有5大类: 野败型(WA型),如珍汕97A、V20A等; 冈型(G型)和D型,如冈46A、 D汕A等; 包台型(BT型),如黎明A、六千辛A等; 滇一型(DI型),如滇29A等; 红莲型(HL型),如HL型粤丰A等。 生产上应用的以野败型为主。
(二)杂种稻的生产潜力 1.杂种稻比常规稻显著增产20%左右。 2.杂种稻优势主要表现在 发芽快、分蘖强、生长势旺盛; 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 穗大粒多; 光合同化和物质积累能力强; 遗传背景广,适应性强,尤其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在低产地区增产幅度大。
二、产生杂种稻的途径 (一)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1.孢子体雄性不育(P25,详细讲解) 2.配子体雄性不育(P25,详细讲解) 3.籼稻育性恢复性状的遗传控制(2对恢复基因,P25表1-4) 4.粳稻育性恢复性状的遗传控制(1对恢复基因)
Chang you 1 — three-line japonica hybridwith good quality and late maturity
(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1.农垦58S的发现及其育性转换特点(14小时不育,12小时可育,敏感时期3-6期); 2.用农垦58S转育的核不育系育性稳定现状。 光敏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温光敏不育系 温敏不育系(抽穗前10-18天)
(三)化学杀雄剂的应用 1.对化学杀雄剂的基本要求:不伤雌蕊,不影响正常开花。 2.现有较好的水稻杀雄剂: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钠。 3.杀雄剂导致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请看P26)。 4.杀雄剂的处理方法。浓度0.015%~0.025%;喷洒时期:始穗前10天;7天后减半药量喷洒第2次。 缺点:不易得到纯度高的种子。优点?
三、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 优良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1.雄性不育系 ①雄性不育性稳定; ②可恢性好; ③良好的花器和开花习性(图示柱头外露情形)。
2.保持系 ①一定的丰产性和良好的配合力; ②花药发达花粉量大; ③具有一定的抗性和较好的稻米品质。
(一)BT型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回交核代换,详细解释P27图)(一)BT型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回交核代换,详细解释P27图) (二)野败型不育系的选育 (三)冈型不育系和D型不育系 (四)红莲型不育系的选育 实践表明,远亲杂交较易产生不育的后代,如野栽交、籼粳交。
(五)不育系的分类及核质互作效应 1.按不育花粉的形态分类: 可分为典败型、圆败型和染败型。 2.按遗传特点分类:可分为孢子体不育类型和配子体不育类型。 3.按恢保关系分类:可分为野败型和红莲型。 4.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性状, 表现一定程度的负效应。但核质互作现象比较复杂。
汕优63F2代分离表现(2004,江浦) 小青棵 不育株
四、恢复系的选育 (一)优良的恢复系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恢复性强而稳定; ②配合力高, 不但超亲而且超过对照品种; ③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性; ④植株略高于不育系,花药发达花粉量多。
(二)恢复系选育方法 1.测交筛选。 (1)具体做法。首测F1要有10株;复测F1要有100株以上的群体。 (2)测交父本的选择要考虑: ①亲缘关系。凡与不育系原始母本亲缘较近的品种,往往具有该不育系的恢复基因。 ②地理分布。低纬度、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品种具有恢复力的较多。
2 .杂交选育 ①恢复系×恢复系:因双亲都有恢复基因,低世代可以不测交,待其它性状稳定后再与不育系测交。这种方式较易成功。如明恢63(IR30/圭630),桂33和桂34(IR36/IR24)。
②不育系×恢复系:可以减轻测交工作,育成同质恢复系。②不育系×恢复系:可以减轻测交工作,育成同质恢复系。
六千辛A/9/77302-1 BC8F6
武3A/9/4482 F5 BC8F5
③恢复系×保持系:从其稳定的杂交后代测交筛选也可以育成恢复系。如C堡(C57/城堡1号)。③恢复系×保持系:从其稳定的杂交后代测交筛选也可以育成恢复系。如C堡(C57/城堡1号)。
④多亲本复交选育恢复系。如湖南的二六窄早(IR26/窄叶青F2//早恢1号)。④多亲本复交选育恢复系。如湖南的二六窄早(IR26/窄叶青F2//早恢1号)。
五、杂种组合的选配 1.选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双亲的亲缘关系;地理来源和生态类型的差异; ②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③双亲的丰产性、抗性和稻米品质。
汕优63 F1 (2004,江浦)
特优559 F1 (2004,江浦) 丰优香占 F1 (2004,江浦)
2.选配组合的一般做法: ①初测时组合数要多,每组合F1株数可少,选择少数组合进行复测。 ②复测组合小区对比试验时,对估计有希望的组合进行小规模制种。 ③探索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RI on Hybrid Rice FANGMING XIE Hybrid Rice Program IRRI DAPO Box 7777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f.xie@cgiar.org
3.杂种稻的育种程序(见P31)。 品种资源 品种鉴定 具保持能力者 连续回交转育不育系; 具恢复能力者 杂交转育恢复系。
不育系 × 恢复系 配合力测定(优势、抗性等) 新组合比较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繁殖制种推广
第六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三)-----诱变育种和花药培养技术 一、诱变育种 我国水稻诱变育成的品种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0。种植面积的品种有原丰早、浙辐802,皆为长江中下游早稻主栽品种。 水稻诱变育种仍以γ射线为主,占80%; 其次为快中子(6%)、激光(4%)。另外还有β射线、微波、化学诱变剂、电子流、离子束。
(一)诱变处理方法 1. 适宜照射剂量:在一定的照射剂量范围内,突变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但照射的损伤效应也相应提高。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致死剂量,即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在50%左右,结实率在30%以下。60Coγ射线处理干种子所用的剂量范围为150-600Gy(1Gy=100R), 但以300Gy育成的品种数最多,约占58%。
籼稻和粳稻对辐射敏感性不同,籼稻抗辐射能力较强。品种间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相差也很大,可参考表1-6(P33)采用2~3个不同剂量处理。一般γ射线处理籼稻干种子采用300Gy的剂量,粳稻干种子为250Gy,剂量率为0.83-0.415Gy/min。中子处理则以3×1011中子数/cm2左右为好。籼稻和粳稻对辐射敏感性不同,籼稻抗辐射能力较强。品种间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相差也很大,可参考表1-6(P33)采用2~3个不同剂量处理。一般γ射线处理籼稻干种子采用300Gy的剂量,粳稻干种子为250Gy,剂量率为0.83-0.415Gy/min。中子处理则以3×1011中子数/cm2左右为好。
如果以发芽种子或秧苗进行处理,剂量为干种子处理剂量的1/10-1/12左右。如果以发芽种子或秧苗进行处理,剂量为干种子处理剂量的1/10-1/12左右。 处理种子数量视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率,以及照射剂量的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00-250克,最低限度需要500粒。
2. 化学诱变及复合处理。P32。 化学诱变如用NMU(N-亚硝基-N-甲基尿烷)处理水稻干种子,据报告0.15%和0.03%的溶液浸渍6小时均有效。 九州大学佐藤光教授用MNU(N-methyl-N-nitrosourea)处理水稻受精卵引发突变改良稻米品质(略加介绍)。 用射线与EMS复合处理水稻种子比单独处理的效果好。
Amylose content 15.58% 0.76% 5.32% 6.48% 7.22% 3.80% 5.32% Mutants modifying amylose content WT wx du1 du2 du3 du4 du5 I2・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