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650 Views
四福音書宣教觀的鑰節經文.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路加的兩本著作 (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 ) 是新約全書中最明確的傳達普世宣教信息的著作 : 福音書記載耶穌的故事和耶穌的救恩 使徒行傳延續這個主軸,將救恩從以色列家擴及外邦人,比較下列兩組經文 : 路 1:1-4 , 24:45-49 徒 1:1-2 和 1:7-8 「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 確實 (certainty) 的」 (1:4) 為兩卷書的共同序言及寫作精神.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耶穌的童年 (luck ch.1-2): 上帝在舊約的計劃已在耶穌身上實現 :
E N D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路加的兩本著作(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是新約全書中最明確的傳達普世宣教信息的著作: • 福音書記載耶穌的故事和耶穌的救恩 • 使徒行傳延續這個主軸,將救恩從以色列家擴及外邦人,比較下列兩組經文: • 路1:1-4 ,24:45-49 • 徒1:1-2和1:7-8 • 「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certainty)的」(1:4)為兩卷書的共同序言及寫作精神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耶穌的童年(luck ch.1-2): • 上帝在舊約的計劃已在耶穌身上實現: • 延續舊約宣教-比較路1:30-35和撒下7:12~13 • 尊主頌(1:47-55)~非政治性的普世新國度 • 耶穌-復興以色列成就創12:1-3宣教(54-55) • 以色列人新定義~敬畏、謙卑、飢餓者 (50-54) • 撒迦利亞頌(1:68-79)~舊新約一致的事奉觀 • 耶穌-大衛後裔亞伯蘭之約成就(69-73) • 施洗約翰-至高者的先行預備者(76-77) • 被救贖的百姓在無懼與聖潔公義中事奉(74-75和出19:3-6比較)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西面頌(2:29-32)~雅威之僕耶穌是救恩中心 • 明確提及外邦救恩(32cf31)/使人興使人跌的主 • 以色列的安慰者,彌賽亞成就亞伯拉罕之約 • 祂的救恩帶來分裂 卻終是外邦人的光 • 耶穌的童年記事是路加兩本著作的序言,為要讓讀者明白,耶穌是舊約所言復興以色列的那位,也是福音傳外邦的的應許。祂的救恩依循以色列救恩歷史,循序漸近:亞伯蘭-大衛-以賽亞義僕…。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耶穌服事的預備(luck ch.3:1-4:15): • 生在世界歷史中,卻是「神的話」成就(v1-2),讓普世見其救恩。 • 耶穌受洗(3:21-22)是祂神聖受職起點(詩2:7),也証其「義僕」身份(賽42:1) • 耶穌的譜系直達於亞當(3:23-38),說明救恩不單在以色列譜系中,而是為萬民。 • 受試探(4:1-13),新出埃及的成功,不像曠野中的試探而倒,也是救恩成就預示。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耶穌在拿撒勒會堂服事(luck 4:16-30): • 祂 的宣告(16-20)與祂的受洗相關,說明祂的身份是「上帝的兒子」及「義僕」。 • 核心信息(18-19)出自以賽61:1-2滿,並將58:6插在其中。將「報仇」段落拿掉: • 傳福音( preach good news)給貧窮人/宣告(proclaim)被據的得自由/宣告瞎眼得看見/釋放(release)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主的恩年 • 宣告(宣講)與釋放是耶穌福音的方式。 • 貧窮人~經濟弱勢/被歧視/被剝削者/亡國受苦/忠誠餘民(詩9:/68:10/49:13)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百夫長的信心(luck ch.7:1-10): • 第一次與外邦人會遇(敬畏神的人),挑以色列人的特殊選民觀, 預示普世救恩。 • 耶穌差遣12門徒(ch.9:1-6): • 為上帝所差的耶穌,為耶穌所差的12門徒 • 6:13選立與賦權差派9:1-2 • 12門徒與以色列12支派的重組隱喻(22:30) • 耶穌所行/被拒,使徒門也須經歷 • 宣教的循序擴大-72門徒(10:1-24)-萬民(24:46-49)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耶穌差遣72門徒(ch.10:1-24): • 被差往以列家的門徒 • 皇家先遣與最後向以色列家的邀請(9) • 接受者與拒絕者的屬性特質(21) • 保羅向外邦宣教的先驅(徒13:46-51) • 外邦人參與彌賽亞筵席(ch.13:28-30/14:23-24): • 以色列的拒絕救恩,將由外邦人得著。 • 拒絕耶穌即拒絕那差祂來的 • 重新定義天國成員的資格(外邦宣教之鑰)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拒絕耶穌耶路撒冷(ch.19-23): • 門徒的彌賽亞為法利賽人否定(19:37-40) • 以色列的拒絕救恩,將由外邦人得著。 • 撒旦也同時在工作(22:3,31,53) • 路加式的大使命(ch.24:44-49): • 門徒奉祂的名傳講、見証悔改赦罪的福音(4748) • 耶穌應驗亞伯拉罕之約(創18:18/22:18/26:4) • 以賽亞的義僕預言(52:10-14)及萬民敬拜上帝,因耶穌而實現(賽2:2/66:18-20/25:6-7/56:7/52:10-14) • 耶路撒冷對宣教的意義~OT成就、福音達萬邦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使徒行傳的序言(Acts1;1-11): • 40天談天國的事(3)-門徒延續宣教 • 循序漸擴大的宣教(1:8)-天國、信耶穌 • 神學性、種族性、地理性的宣教意義 • 五旬節與聖靈恩賜(ch.2:1-41): • 末後的日子、耶穌受聖靈與賜聖靈預言 • 聖靈降臨前的萬民聚會(v5.14.36) • 彼得講道中心~基督(v21.22-23.38)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外邦赴耶城朝聖意義? • 起初是選民之城、聖城福音起點、平安之城的向心力,為得福而引萬民來朝 • 等候聖靈之地(1:8)外展之始,福音產生離心力,耶穌是那殿,上帝的話不被限。 • 在耶城的見証(3:1-8:1) • 彼得的聖靈神蹟與亞伯蘭之福(13.25-26) • 唯獨信靠及悔改,未信將被剪除(21.23) • 司提反之死~以色列國成為猶太教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福音從猶大到撒瑪利亞(8:4-40): • 內部逼迫形成福音廣傳成就(1:8)之言 • 福音外展不是從耶城信徒而是腓利(8:5) • 第二幕宣教由信徒領袖帶起(8:4-5.12) • 保羅的歸正及宣教 • 宣教的關鍵人物三度被記載(ch9.22.26) • 既猶且外的使徒(9:15/22:15)-神作為(14) • 未和使徒同時蒙召但傳相同之道與受苦(1:8/26:20)(26:22-23/Luck24:46-48)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哥尼流和外邦人(10:1-11:18) • 66節內容成就福音傳外邦關鍵 • 猶太人對外邦的排斥與歸化要求 • 上帝自己的宣教與(10:44-46/11:15) • 哥尼流事件典範(10:36/11:18/15:7-11) • 宣教新都安提阿(11:19-30): • 信徒北逃至安提阿仍向猶太人傳福音(11:19) • 塞浦路斯及古利奈人向臘人傳福音(1:20-21) • 安提阿的復興(11:24-25,29-30)如同早期的耶城(2:41,47/5:14)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耶路撒冷會議(15:1-35)割禮爭議三見解: • 彼得(7-9)-10年前哥尼流歸正的往事 • 保羅、巴拿巴(12)-神蹟的佐証 • 雅各(15)-舊約(摩9:11-12/何3:5/Is45:21/Jer.12:15-16耶城會後保羅宣教先猶太後外邦(18:4/19:8-10) • 保羅的宣教旅程與被囚 • 第一次(13:-1~14:28)-福音傳外邦、三重信息 • 第二次(15:36-18:22)-馬其頓、亞該亞與審判 • 第三次(18:23-20:38)-教會拓植最有效的時期
宣教觀點看路加著作 • 保羅的被補與下監(21-28) • 保羅被捕的真象(ch13-20 cf. 21-28) • 以色列盼望的緣由(23:6/24:14-15;21/26:6-8/28:20) • 保羅見証耶穌是舊約應許的實現,光,瞎眼得見…(26:16-18 cf. 路4:16-20) • 未竟的宣教事業路加著作與今日教會 • 前傳記載耶穌和祂的救恩,後傳將之達於外邦 • 耶穌為中心的宣教~差傳模式 • 耶穌為中心的宣教~福音內容 • 未竟的宣教~直到地極的使命
路加著作的宣教觀-救贖與解放 • 使徒行傳:新出埃及 • 從弱勢者到圈外人 • 救恩與救主 • 基層到外邦人 • 救恩為萬民預備 • 寫作特色 • 家譜及於圈外人 • 從耶城到地極 • 外邦人的餐筵團契 • 見証基督 • 聖靈同在 • 路加福音:宣教即解放 • 基層優先(4:16-30) • 以賽亞書 • 五件宣教標誌 • 持續應驗 • 寫作特色 • 論福也論禍 • 6件獨特陳述 • 15個 餐筵團契 • 逆轉(理)的福音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