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10 Views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语篇 连贯. 姚尧 外国语学院 06 级硕士研究生. 国内外语篇连贯研究现状. 1. 从功能语法观出发,利用平行、重复等显性衔接手段探讨语篇连贯,若某诗歌语篇缺乏足够显性衔接特征,则提出“零衔接”。 2. 注重分析诗歌中相邻小句的连贯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语篇连贯。 3. 分析过程中注重探讨语义的客观逻辑关系,忽视诗歌中大量的意象、隐喻、转喻等现象对构建语篇连贯的作用,更鲜有提及作者和读者头脑中主观认知知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贡献。. 研究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平行、重复还是“零衔接”,本质上都是衔接和连贯结合起来处理。
E N D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语篇连贯 姚尧 外国语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
国内外语篇连贯研究现状 1. 从功能语法观出发,利用平行、重复等显性衔接手段探讨语篇连贯,若某诗歌语篇缺乏足够显性衔接特征,则提出“零衔接”。 • 2. 注重分析诗歌中相邻小句的连贯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语篇连贯。 • 3. 分析过程中注重探讨语义的客观逻辑关系,忽视诗歌中大量的意象、隐喻、转喻等现象对构建语篇连贯的作用,更鲜有提及作者和读者头脑中主观认知知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贡献。
研究存在的问题 • 无论是平行、重复还是“零衔接”,本质上都是衔接和连贯结合起来处理。 • 仅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小句关系,没有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分析层面很狭窄,常给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 诗歌语篇极具关联性和创造性,主要是靠心智上的连贯取得的,需要调动较多的认知运作才可以理解,其中大量的意象、隐喻、转喻等现象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激活相关知识、与作者的认知世界知识达成共鸣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性,这是传统的客观语义学分析方法无法满足的。
理论基础 • 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简称ICM)是Lakoff 在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中提出的认知理论术语。Lakoff 认为, ICM是特定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CM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具有格式塔形性质。 它的哲学基础为体验主义,其产生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通过概念化升华成民俗理论(folk theory),是当代体验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对传统客观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的扬弃。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概念化导致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在“世界——经验——概念化——范畴化——语言形状化”的思辨模式中,关键的概念化结局是ICM。以往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在解释模糊的语言结构时,特别是对边缘语言形式,如:独白、诗歌,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ICM理论,由于其概念化的特征,更能现实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概念化导致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在“世界——经验——概念化——范畴化——语言形状化”的思辨模式中,关键的概念化结局是ICM。以往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在解释模糊的语言结构时,特别是对边缘语言形式,如:独白、诗歌,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ICM理论,由于其概念化的特征,更能现实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
ICM的基本模型 命题-结构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转喻映射模型 隐喻映射模型 体验性 完型性 创造性 开放性 动态性 关联性 典型性 ICM的特征与诗歌语篇
体验性 • 人类从出生就开始与外界世界产生互动,通过身体体验、现实感知和认知推理掌握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形成许许多多的认知模型(CM),进而构建理想认知模型(ICM)。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CM1+CM2 + CM3 + CM4 + CM5 + CM6 = • ICM →→ 苍凉、凄冷、孤寂
关联性 • 各个CM之间的相互关联,同一个CM中各成分相互关联; • 同一小句中,每个词、词组或者字都可以形成一个CM,相互激活,填补缺省的信息; • 同一小句中无法填补的信息就需要其他小句中的某个CM来激活,需要转喻映射和隐喻映射; • 题目是一个完型性的ICM,为诗歌语篇提供已知信息。 • My Love is a Red Rose • "rose"的ICM→“爱情”、“美好”、 “表白”、“思念”、“永恒” ……
创造性 • 通过转喻和隐喻原则将具体概念投射到抽象概念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平时的日常对话语言那么通俗、易懂,而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读者在理解时,会根据诗歌中的某个词或小句建立CM,结合背景知识和想象力,将已知和未知信息进行“搭桥”操作,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情感表达。
Virtue Sweet day, so cool, so calm, so bright, The bridal of the earth and sky! The dew shall weep thy fall to-night, For thou must die. Sweet rose, whose hue, angry and brave, Bids the rash gazer wipe his eye, Thy root is ever in its grave, And thou must die. Sweet spring, full of sweet days and rose, A box where sweets compacted lie, My music shows ye have your closes, And all must die. Only a sweet and virtuous soul, Like seasoned timber, never gives, But though the whole world turn to coal, Then chiefly lives.
命题激活 • 命题结构模型可以详细解释CM中所涉及的概念、特性及概念间的关系,具有判断性的特点,是外界事物在心智中事实性映射,不需要运用任何想象手段。 • 任何一个CM都是由命题+结构组成,命题即本体,属于基本的概念层次,我们的知识就存在于本体之中。这些命题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即结构。在词汇层面上,本诗的任何两个句子之间,句子内部各成分间的连贯不是建立在衔接手段上,而是依靠命题的激活。这与ICM的“体验性”紧密相关。
水 滴 傍 晚 露 珠 白 昼 花 朵 The dew shall weep thy fall to-night Sweet day “dew”—— “露珠”
“hue” + “angry” + “brave” →ICM • 从色彩体验和特征两个方面为“rose”构建了一个ICM,即“迎风怒放”、“色彩纷呈”,从视觉空间的角度就会激活“bids”、“gaze”、“eyes”等概念。
命题一:清爽的白昼,虽然美妙,却会消逝; • 命题二:美丽的玫瑰,虽然炫目,终将凋谢; • 命题三:美妙的春天,虽然芬芳,万物终归; • 命题四:美好的心灵,圣洁崇高,却能永恒。
意象连贯 • Lakoff认为意象图式是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比表象更为概念和抽象。在同一语言社区中,不同的成员对同一语言形式会有不同感知,在不同语言社区中,这种感知差异会扩大。理解诗歌语篇时,读者会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百科知识对语篇形成不同的解读,诗歌中出现的每种事物都会突显一个或者多个意象,产生不同的意象意义。
读者在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能够获得对事物意象意义的理解,不同的意象意义形成的ICM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当诗人选用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关联性的事物时,这些事物所产生的意象意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诗歌主旨的正确表达和语篇中意象的连贯,从而构建语篇的连贯统一性。读者在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能够获得对事物意象意义的理解,不同的意象意义形成的ICM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当诗人选用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关联性的事物时,这些事物所产生的意象意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诗歌主旨的正确表达和语篇中意象的连贯,从而构建语篇的连贯统一性。
白昼、玫瑰、春天,体现了生机勃勃、热烈而欢乐的意象意义;白昼、玫瑰、春天,体现了生机勃勃、热烈而欢乐的意象意义; • 夜晚、坟茔、结局,给人以悲凉的感觉,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事物终将消亡。 • 这些意象具体,极具创造性,相互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如“白昼”和“夜晚”、“春天”和“结局”都是属于“时间”的范畴;“玫瑰”和“坟茔”属于“地点”的范畴;“松柏”和“煤层”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这样就不会给读者造成“意象断层”的感觉,反而可以在读者心中构建一个认知模型。
美 自然之美 心灵之美 白昼、夜晚 玫瑰、坟茔 春天、结局 松柏 煤层 美妙、短暂 终将消逝 圣洁、崇高 却能永恒 回归主题
隐喻映射 • Lakoff认为,一个意象图式或者命题模型可以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相应的结构上,隐喻模型是ICM中最基本的一个模型。Lakoff & Johnson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前三节,大自然的事物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作比,在实体域的范畴内进行概念的映射,保证句子间的意义连贯,属于实体隐喻。前三节,大自然的事物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作比,在实体域的范畴内进行概念的映射,保证句子间的意义连贯,属于实体隐喻。 • 第四节,将抽象的概念——美好心灵与可感的具体事物——松柏作比,将概念从抽象域投射到实体域,保证了第四节的内容连贯。该隐喻是抽象的ICM和具体的ICM之间的映射,选择松柏作喻体,体现了ICM的创造性。 • 两类隐喻相互联系,前三节的隐喻构建起CM1,即: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第四节的隐喻构建起另一个CM2,表达诗人的观点:唯有圣洁崇高的心灵将永恒,CM1在意义上可以激活CM2。
语篇的结构上,CM1的隐喻映射有清晰的结构,即每节前两个小句描写大自然的事物很美好,后两句说明它们很短暂。语篇的结构上,CM1的隐喻映射有清晰的结构,即每节前两个小句描写大自然的事物很美好,后两句说明它们很短暂。 • 通过隐喻投射,CM1的这些概念和结构被移植到了CM2上,于是读者在理解第四节的隐喻时也会获得清晰的结构,感知全诗的主题:心灵的美,美好且永恒。
具体事物 CM1 实体←→实体 白昼←→婚礼 土壤←→坟茔 春天←→宝箱 音乐←→诗篇 抽象事物 CM2 实体 ←→ 抽象 松柏 ←→ 心灵
转喻映射 • 体验主义认为,我们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型来构建知识,在范畴内部结构中所观察到的原型结构和各种原型效应都是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产物。 Lakoff提出的转喻相邻性就是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型实现的。和隐喻映射一样,转喻映射也是强调将概念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进行不同域间的“搭桥”,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诗共涉及到两种类型的转喻关系模型,对代词的所指、意象的连贯和语句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畴——成员ICM • 本诗中选用“白昼”、“玫瑰”和“春天”了三个意象,表达大自然之美。根据范畴——成员ICM, 我们可以把“短暂的美妙”看作一个范畴,其中“白昼”、“玫瑰”和“春天”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并具有典型特征。 • 由于这三个意象在人们的心中都具有“美丽却稍纵即逝”的特点,而诗歌的主题“美德”不具有该范畴的典型特点,因此诗歌用“白昼”、“玫瑰”和“春天”这三个典型意象与诗歌的主题意象“美德”形成对比,构成意义上的连贯,若选用其他非典型成员,比如“水流”,就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语篇意义脱节。
部分——整体ICM • 本诗第二节用“gazer”一词代表“行人”,用人身体的视觉感知代替人的整体,意义上与前句表达的“玫瑰绚丽多彩”的视觉感知构成连贯,形式上使“his”一词的所指明朗化,不是指“玫瑰”而是“匆匆的行人”。 • 第三节中的“root”与“rose”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此处虽然没有用“root”来代替“rose”,但是这两者间的转喻模型可以帮助读者明确“Thy root is ever in its grave, and thou must die”中“thy”和“thou”的所指。
第四节中用到了“coal”一词,与上句的“timber”构成连贯。第四节中用到了“coal”一词,与上句的“timber”构成连贯。 • 在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中,有这么一句话“the whole world will be burned to ashes on the doomsday”,本诗作者用“coal”一词代替“ashes”,整体代替部分。因为在读者看来,“timber”(松柏)在被埋葬千万年后会形成“coal”(煤层)而跟“ashes”(灰烬)没有直接的联系。用“coal”一词可以激活“timber”的意义,该转喻模型构建了“coal”和“timber”之间的连贯,实现两个小句之间意义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结论 • 1)研究者们对诗歌语篇的研究往往将衔接和连贯结合起来讨论,实际上是对衔接的研究。本文只讨论意义连贯,不谈形式衔接,将二者分开处理。 • 2)以往的研究只偏重于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诗歌相邻小句的连贯和衔接,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本文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的特征着手,从宏观层面整体探讨语料Virtue 的连贯,为诗歌语篇连贯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3)汉英语篇存在异同,以往研究者们探讨英语语篇时,偏重句子结构,而探讨汉语语篇时,偏重小句意义,造成汉英语料的分解。3)汉英语篇存在异同,以往研究者们探讨英语语篇时,偏重句子结构,而探讨汉语语篇时,偏重小句意义,造成汉英语料的分解。 •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结合体验、激活等基本认知方式,仅仅以连贯作为标准和判断,指出作者和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构建诗歌语篇连贯的不可或缺性。虽然本文选用的是英语诗歌语料,但研究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分析汉语语篇。
未来的研究方向 • 本研究为探讨诗歌语篇连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当然此研究并非唯一的,也不是穷尽性的,研究的语料应涉及更多的汉英诗歌语篇。此外,诗歌语篇是独白型的语篇,是否可以将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扩展到互动型语篇的层面,如:日常对话、访谈等,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