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724 Views
第二十一章 p 区金属. Chapter 21 p -metal. 第21章 P 区金属. 3学时 本章要求: 1、掌握铝、锡、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其用途 2、了解锗分族、锑和铋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3、了解铝的冶炼原理及方法. 21-1 p 区金属概述. 铝族锗分族Ⅲ A. p 区金属 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锗分族 ⅣA. 砷分族 ⅤA. 21-1 p 区金属概述. 价轨道: ns 2 np 1 (ns np nd 共9个). 主要氧化态:1, 3. 铝族锗分族Ⅲ A. 价轨道: ns 2 np 2
E N D
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 Chapter 21 p-metal
第21章 P区金属 • 3学时 • 本章要求: • 1、掌握铝、锡、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其用途 • 2、了解锗分族、锑和铋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 3、了解铝的冶炼原理及方法
21-1 p区金属概述 铝族锗分族ⅢA p区金属 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锗分族ⅣA 砷分族ⅤA
21-1 p区金属概述 价轨道: ns2np1(ns np nd共9个) 主要氧化态:1, 3 铝族锗分族ⅢA • 价轨道: ns2np2 • 主要氧化态: 2,4 锗分族ⅣA • 价轨道: ns2np3 • 主要氧化态: 3,5 砷分族ⅤA
金属性:总的变化规律是由上而下逐渐增强 温度 / ℃22 0 k(As)/kS·cm-1 35 38 k(Sb)/kS·cm-1 24 26 k(Bi)/kS·cm-1 8.6 9.5 As, Sb Bi的电导率 ● 金属铋象水一样可以归入为数不多的一类物质中,它们由液态变 为固态时体积膨胀而不是缩小 ● 不规则变化的 13 族金属的熔点 元素 Al Ga In Ti 镓的反常熔点与其存在Ga2有关m.p./℃ 660 30 157 303 概述
21-2 铝 镓分族 • 一.通 性 • 1.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稳定 • 2.Al, Ga两性①与酸反应(氧化性酸钝化)Tl成+1价 • 2Tl+2HCl=2TlCl↓+H2↑ 3Tl+4HNO3=3TlNO3+NO↑+H2O • ②与碱反应 2M + 2OH- + 6 H2O = 2M(OH)4-+ 3H2↑ • 3.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碱性:从上到下酸性减弱,碱性增强,从酸性到两性再到碱性(高氧化态酸性强于低氧化态) • 氧化物 Al2O3白 Ga2O3白 In2O3黄 Tl2O3棕红 Tl2O黑 • 氢氧化物Al(OH)3白 Ga(OH)3白 In(OH)3白Tl(OH)3红褐TlOH黑 • 酸碱性 两性 两性偏酸 两性 弱碱性 碱性 • 其它性质 →碱性增强,氧化性增强,热稳定性减少
一.通 性 • 4.成键能力从上到下依次减弱(半径依次增大),Ge, B, Al的亲氧亲氟能力特别强 • MX3卤化物为共价型,易水解 ;Tl3+具氧化性 • TlCl3=TlCl+ Cl2 2Tl3++3S2-=Tl2S+ 2S↓ • Tl+具极化性 • ①当阴离子变形小时接近碱金属:如TiOH强碱、吸收CO2 • Tl2SO4 易溶于水、易成矾 • ②当阴离子变形大时接近银:如TiCl难溶、光敏性 • Tl+ K+ Rb+ Ag+ • 半径/pm 144 133 147 126 • 5.Ga, In, Tl制半导体材料 • ①半导体掺杂元素成P型半导体;②制半导体化合物GaAs、InSb
二.铝突出的化学性质(亲氧性) • 1.接触空气或氧气 •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覆盖阻止内层铝被氧化 • 铝不溶于水和酸、在空气中或水中稳定。 • 2.放入汞盐 • 形成铝汞齐,在潮湿的空气中即长出胡须状的“白毛”立即放出大量的热,投入水中,放出H2。 • 3HgCl2+2Al=2AlCl3+Hg Al+Hg=Al(Hg) • Hg占据Al表面,使Al疏松 • 4Al(Hg)+3O2+2xH2O →2Al2O3•XH2O (白毛)+ (Hg) • 2Al(Hg)+6 H2O →2Al(OH)3↓+3H2↑+ (Hg)
3、铝热法 • 铝热法的基本原理, 2Al + 3/2 O2 = Al2O3 • ΔfHø=-1669.7kj/mol ΔfHø1000k=-3339kj/mol • 氧化物 CaO MgO NiO Cr2O3 SiO2 Fe2O3 • ΔfHø /kj•mol-1 -635.5 -601.8 -245 -1129 -859.4 -822.2 • 2Al + Fe2O3 = Al2O3 + 2Fe ΔrH<<0 (-847.5kj/mol) • 温度可达3273K,使铁熔化,焊热铁轨,冶金上冶炼Ni、Cr、Mn、V等难熔金属。 • 4 .两性 • ①高纯铝(>99.95%)不与一般酸作用,只溶于王水; • ②普通铝能被冷浓硫酸或浓、稀硝酸所钝化; • ③2Al+6HSO4=3Al2(S04)3+SO2↑+6H2O • ④Al2O3、Al(OH)3具两性
低温、快速加热 刚玉,硬度大,不溶于水、酸、碱 活性氧化铝,可溶于酸、碱,可作为催化剂载体, 有些氧化铝晶体透明,因含有杂质而虽现鲜明颜色. 红宝石(Cr3+)蓝宝石(Fe3+,Cr3+)黄玉/黄晶(Fe3+) 5. Al2O3的变体 α-Al2O3、β-Al2O3、γ-Al2O3 a-Al2O3 g -Al2O3
● 铝(Aluminum):最重要的有色金属. 全世界每年生产在 1.5×107 吨以上. 铝土矿储量约 2.3×1010 吨. 2 Al2O3 4 Al + 3 O2 (阴极) (阳极) 三.金属铝的冶炼 • Hell-Heroult法:1886年美国霍尔、法国厄鲁尔(两人均出生在1863年,死于1914年,发明时22岁)分两步进行: • 1.从铝钒土中提取Al2O3: Al2O3+2NaOH+3H2O=2Na[Al(OH)4] • 2Na[Al(OH)4]+2CO2 = Al(OH)3↓+Na2CO3+H2O • Al(OH)3 = Al2O3+ 3H2O
铝土矿 CaO 加热 浸 渍 水 冷却 NaOH 蒸 发 澄 清 洗 泥 加热 红泥 沉 淀 晶种 Al(OH)3 洗 涤 水 煅 烧 Al2O3 生产Al2O3和水合氧化铝的流程图
金属铝的生产车间 金属铝电解池 • 2.电解Al2O3得Al: • 电解质:Al2O3 ,2%-8%冰晶石Na2AlF6 10%CaF2作助熔剂,降低电解质的溶融温度(Al2O3bp2273K, 电解质bp1173-1273K) • 阴极(铁质槽壳):4Al3+ + 12e = 4Al(沉淀于槽底,定时放出) • 阳极(石墨):6O2- -12e = 3O2
四.氢氧化铝的两性 • 3 OH - + Al3+→←Al(OH)3→←Al(OH)4- • 存在形式:Al3+ (酸性介质pH<4.7) • Al(OH)3(pH:3.7-11.9) • Al(OH)4-(碱性介质pH>11.9) • 解释:1、Al(OH)3+3H+= Al3+ +3 H2O • K=[Al3+]/[ H+]3=Ksp/Kw3 [H+]3= [ Al3+] Kw3/Ksp • pH 4.7 4.4 4 3.7 • [ Al3+]/mol/L 10-5 10-4 10-3 10-2 • 2、Al(OH)3+OH-= Al(OH)4- • K=[ Al(OH)4-]/[ OH-]=KspK稳 • pH=lg[ Al(OH)4-]-lg KspK稳Kw • pH 8.9 9.9 10.9 11.9 • [Al(OH)4- ]/mol/L 10-5 10-4 10-3 10-2
五.铝盐水解 • Al2Cl6→[Al(H2O)6]3+ • [Al(H2O)6]3+ + H2O→[Al(H2O)5OH]2++H3O +- • [Al(H2O)5OH]2++H2O→[Al(H2O)4(OH)2]++H3O +[Al(H2O)4(OH)2]+ +H2O→[Al2(H2O)8(OH)2]4 (多核) • ①[Al2(OH)n(Cl)6-n]m具有吸附作用,絮凝剂; • ②不能湿法制Al2S3 Al2(CO3)3 • ③湿法只能制AlCl3•6H2O ④灭火器原理
AlF3 AlCl3 AlBr3 AlI3 离子键 共价键 共价分子:熔点低,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形成双聚物 水解激烈: AlCl3 + 3 H2O Al(OH)3 + 3HCl Al2Cl6 ● 用干法合成AlCl3 2Al+ 3Cl2 (g) 2AlCl3 2Al+ 6HCl (g) 2AlCl3 + 3H2 (g) Al2O3 + 3C + 3Cl2 2AlCl3 + 3CO 潮湿空气中的 AlCl3 六 铝的氯化物 ● 路易斯酸性:以氧为给予原子时 BCl3 >AlCl3 >GaCl3 以硫为给予原子时GaX3 >AlX3 >BX3 (X=Cl, Br) 符合软、硬酸碱结合规律的.
Question 1 • AlCl3的结构?为什么存在BF3、AlF3不存在AlCl3 、BH3 ? • BF3分子中存在л46(BH3分子中不存在л46); AlF3存在离子键;AlCl3为共价键,其组成为Al2Cl6,为三中心二电子氯桥键;B2H6存在三中心二电子氢桥键。 • Al2Cl6因为三中心二电子氯桥键在水中发生强烈水解成[Al(H2O)6]3+,在盐酸中形成[AlCl4]-。
对角线规则 • 对角线规则:周期表中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它“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元素性质相似称对角性规则。 • 如Li、Mg; B、Si; Be、Al相似性。 • Si B • 单质结构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 与酸作用 溶于HF、HNO3混酸 溶于氧化性酸 • 与金属作用 硅化物 硼化物 • 与碱作用 放出氢气 放出氢气 • 氧化物 亲氧元素、玻璃体 亲氧元素、玻璃体 • 氢化物 硅烷 硼烷 • 卤化物 易水解 易水解 • 氢氧化物 弱酸 弱酸 • 原因:极化力相近(半径、电荷、结构)
21-3锗分族 • 一、 单质 • 1、锡的同素异形体 • α-Sn→(>286K)β-Sn→(>434K)γ-Sn • 灰锡(立方) 白锡(四方) 脆锡(正交) • 原子晶体,键能小,易粉碎 金属晶体(常见) • 锡制品若长期处在低温(<286K)会自行毁坏,由于一旦开始毁坏,迅速蔓延,称为“锡疫”。 • 锡:银白色金属,质软,延性不佳但展性好(锡箔),作包装材料(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能长期保存其光泽;价格便宜,又无毒) • 铅:很软的重金属,易形成一层碱式碳酸铅,保护其内层金属不被氧化,主要用作X射线、原子能工业用的防护材料(能挡住X射线);用于制合金特别是低溶点合金。 • 焊锡:67%Sn 33%Pb—450K/bp铅字合金:82%Pb 15%Sb 3%Sn青铜:78%Cu 22%Sn用于制日用器材、工具。
2、化学性质 • 中等活泼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 Ge Sn Pb • 与氧气反应 (-) (-) PbO或Pb2 (OH)2CO3 • 与碱反应 Ge>Sn>Pb • Ge+2NaOH+H2O=Na2GeO3+2H2↑ • R+2NaOH(浓) =Na2RO2+2H2↑(R=Sn、Pb) • 与酸反应 (稀HCl )(-)(-) PbCl2↓+H2↑ • (浓HCl) (-) SnCl2 H2 [PbCl4] • (稀H2SO4) (-) (-) PbSO4↓+H2↑ • (浓H2SO4) Ge(SO4)2 SnSO4 Sn(SO4)2 Pb (H SO4)2 • (稀HNO3) (-) Sn(NO3)2 Pb(NO3)2 • (浓HNO3)xGeO2•yH2O↓xSnO2•yH2O↓Pb(NO3)2
酸碱性递变情况如下 Sn(OH)4 Sn(OH)2 Pb(OH)4 Pb(OH)2 碱性增大 碱性增大 二 锡和铅的化合物 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重要的氧化物 SnO2(锡石) Pb2O3 Pb3O4 PbO +4 +3 +8/3 +2 棕色 橙色 红色 橙黄色 PbO2 酸碱性:氢氧化物都是两性的,M(OH)4 和 M(OH)2 两类氢氧化物都可溶于合适的酸和碱. • RO R(OH)2 GeO Ge(OH)2 SnO Sn(OH)2 PbO Pb(OH)2 • 酸碱性 两性 两性(略偏碱) 两性偏碱 • RO2 R(OH)4 GeO2 Ge(OH)4 SnO2 Sn(OH)4 PbO2Pb(OH)4 • 酸碱性 弱酸性 两性偏酸 两性略偏酸 溶于酸: Sn(OH)2 + H+ == Sn2+ + H2O 过量 溶于碱: Sn(OH)2 + OH- == [Sn(OH)3] - 过量 Sn(OH)2 + 2OH- == [Sn(OH)4] 2- Sn(OH)2 + 2OH- == SnO22-+ 2H2O
锡酸: • α-锡酸Sn(OH)4由氯化锡水解得到,可溶解于酸碱,具两性。 • β-锡酸xSnO2•yH2O:由锡与硝酸受热得到,不溶于酸与碱。 • 相互转化: • α-锡酸Sn(OH)4久置转变成β-锡酸xSnO2•yH2O; • β-锡酸xSnO2•yH2O于浓盐酸中长时间煮沸成α-锡酸Sn(OH)4。 • PbO2 Pb2O3 Pb3O4 PbO相互转化:PbO2→(563K-593K)Pb2O3 →(663K-693K)Pb3O4(铅丹、红丹)→(803K-823K)PbO(密陀僧)
氧化还原性 • 氧化性:Pb(IV)>>Sn(IV)>Ge(IV) • 5PbO2 +2Mn2+ + 4H+ = 5Pb2+ + 2MnO4- + 2H2O • PbO2+4HCl = PbCl2+Cl2↑+2H2O • 2PbO2+2H2SO4 = 2PbSO4+O2↑+4H2O • 还原性(低氧化态有): Pb(II)<<Sn(II)<Ge(II) • SnCl2+2HgCl2=SnCl4+Hg2Cl2(白)↓ SnCl2+Hg2Cl2=SnCl4+2Hg(黑)↓
Question 2 用什么方法可证明Pb3O4的组成? ● Pb3O4 与稀 HNO3 共热: Pb3O4 + 4 HNO3 == 2 Pb(NO3)2 + PbO2 + 2 H2O ● 过滤后,溶液中可检验出存在 Pb2+,证明成分中有 PbO ● 沉淀洗净后,在酸性溶液中与 Mn2+ 反应: 2 Mn2+ + PbO2 + 4 H3O+ == 2 MnO4- + 5 Pb2+ + 6 H2O 证明成分中有 PbO2 ● 因此 Pb3O4 的组成为 2 PbO · PbO2
2其他化合物 • (1)氯化物SnCl2•2H2O • 配制:加锡粒及盐酸 • 制取:(1) Sn+2HCl= SnCl2+H2↑(速度慢,淬成“锡花”并加热) • (2)Sn+2HCl= SnCl2+H2↑ SnCl2+Cl2=SnCl4 SnCl4+Sn= SnCl2 • 应用:作还原剂H2 • (2)SnCl4 • 性质:水解冒烟 • 制法: Sn+2Cl2=SnCl4(关键SnCl4 SnCl2分离,利用其沸点,SnCl2沸点 623℃, SnCl4沸点114.1℃,)
2其他化合物 氯化亚锡 SnCl2 及其盐都是较强的还原剂: 2HgCl2 + SnCl2 == Hg2Cl2 + SnCl4 (白色沉淀) Hg2Cl2 + SnCl2 == 2Hg+ SnCl4 过量 (黑色沉淀) 用于检验 Hg2+ 或 Sn2+ 碱性介质中的 [Sn(OH)4]2- 可将 Bi(OH)3 还原为黑色金属铋: 2 Bi(OH)3 + 3 [Sn(OH)4]2- == 2 Bi + 3 [Sn(OH)6]2- 用来鉴定溶液中是否有Bi3+离子存在. 但酸碱介质中的 Pb(Ⅱ) 物种都不能用做还原剂. 常见的可溶性铅盐有 Pb(NO3)2 和 Pb(Ac)2,绝大多数 Pb(Ⅱ) 盐难溶于水. 有时是因生成配离子而溶解: PbCl2 + 2HCl == H2[PbCl4] PbI2 + 2I- == [PbI4]2-
锡和铅的硫化物 SnS2 SnS PbS 黄色 棕色 黑色 它们均难溶于水和稀酸,但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配合物而溶解: SnS2 + 6HCl == H2[SnCl6] + 2H2S MS + 4HCl == H2[MCl4] + H2S SnS2 能溶于 Na2S 或 (NH4)2S 的水溶液生成硫代锡酸盐: SnS2 + Na2S == Na2SnS3 SnS 和 PbS 在同样情况下不溶解,偶而观察到 SnS 发生溶解的现象是由于 Na2S [或(NH4)2S] 中的多硫化物杂质首先将其氧化成了SnS2之故: SnS + S22- ===SnS32-
铅盐溶解性:醋酸铅、硝酸铅溶于水。 • Pb(PbO PbCO3)+HNO3→ PbO(Pb+O2) +HAc→ • 颜色:用于制作油漆颜料 • 化学式 PbCrO4 PbSO4 PbI2 2PbCO3•Pb(OH)2 • 颜色 黄色颜料 白色颜料 金黄色颜料 红色颜料
21-4 锑和铋 • ⅤA包括元素:N,P,As,Sb,Bi • 典型的非金属渐变到金属的一个完整过渡。 • 元素 N P As Sb Bi • 金属性 非 非 准 金 金 • 砷分族:As,Sb,Bi • Ns2np2次外层18个电子,对核屏蔽效应较强 • 氧化数:主要氧化态:-3, 3, 5 • M3-很难形成, 可形成M3+离子化合物,如Sb2(SO4)3和Bi(NO3)3,,,,,但Sb3+,Bi3+水解成SbO+,BiO+ • +5价氧化态的氧化性较强,易被还原成+3价 • 一、单质 • 稀的非氧化性酸及碱对它们不起作用,仅硝酸、浓硫酸和王水能与之反应 • 2Sb +6H2SO4(热、浓) = Sb2(SO4)3 +3SO2 + 6H2O
21-4 锑和铋 • 2、氢化物 • AsH3 SbH3 BiH3 • 胂 极不稳定(无色有恶臭的气体) • 3、氧化物: • 氧化性:Bi(V) >Sb(V)>As(V) • 5Bi2O5 + 4Mn2+ + 18H+ = 10Bi3+ + 4MnO4- + 9H2O • As2O5 +4I- + H2O + 4H+ = 2H3AsO3 + 2I2 • 在碱性介质中用较强的的氧化剂,能把Bi(Ⅲ) 氧化成Bi(Ⅴ) 生成NaBiO3 • Bi(OH)3 + Cl2 + 3NaOH = NaBiO3+ 2NaCl +3H2O
二 砷、锑和铋的化合物 1 氧化物 族氧化态的氧化物 As2O5 Sb2O5 Bi2O5 氧化值为族序减 2 的氧化物 As2O3 Sb2O3 Bi2O3 As2O3 (arsenic flowers) 最重要的砷氧化物,也是最重要的砷化合物. 白色粉末状剧毒物,微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稍大,溶解后生成亚砷酸溶液 . 主要用于制造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砷的药物.
三氧化二砷、锑、铋的某些性质 溶解度 (g/100g水) 2.04 (298K) 0.002 (288K) 极难溶 熔点/K 588 (单斜) 548 (立方) 929 109.3 沸点/K 738 1698 生成热 kJ·mol-1 914.62 696.64 576.97 氧化物 As4O6 Sb4O6 Bi2O3 酸碱性 酸性为主 的两性物 碱性为主 的两性物 弱碱性 溶液中存在的形式 酸 中 浓酸中有As3+ 离子,稀酸中 极易水解 生成碱式盐 如(SbO)2SO4 生成碱式盐或 正盐,如 (BiO)2•SO4和 Bi(NO3)3 碱 中 亚砷 酸盐 亚锑 酸盐 氢氧 化铋
2 含氧酸及其盐 As2O3和As2O5对应的酸分别为亚砷酸H3As2O3和砷酸 H3As2O4 . 亚砷酸在水中有如下平衡: 加酸时平衡左移生成As(Ⅲ)的盐,加碱时平衡右移生成亚砷酸盐. 碱性溶液中的亚砷酸盐是一种还原剂,能将碘这样的弱氧化剂还原为I-: 该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向相反方向进行,即砷酸将I-氧化为I2.水溶液中族氧化态含氧酸氧化性的变化趋势为: AsO43- 的性质与 PO43- 相似,因而也容易进入细胞里,在细胞里易被还原为有毒的 As(Ⅲ) 物种,毒性可能产生于 As(Ⅲ) 这个软原子对含硫氨基酸中 S 原子的亲和力. Bi(V)是上述系列中最强的氧化剂,NaBiO3 在酸性溶液中可将 Mn2+ 氧化生成 MnO43- :
3 与氢的化合物 砷、锑、铋与同族的氮和磷一样形成EH3型氢化合物. 均为 无色气体,都具有NH3分子那样的锥形结构 . 其重要性质包括: ● 热不稳定性 NH3 PH3 AsH3 SbH3 BiH3 减小 马氏试验 (Marsh test) As2O3 + 6Zn +12HCl == 2AsH3 + 6ZnCl2 + 3H2O 2AsH3 === 2As↓ + 3H2 △ 无O2 ● 强还原性 加热的玻管形成亮黑色“砷镜” 古氏试验 (Gooch test) 2AsH3+12AgNO3+2H2O==As2O3+12HNO3+12Ag ↓(“银镜”) ● 配位性 EH3(E=N,P,As,Sb,Bi)中的E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因而都可作为电子对给予体与金属原子配位. 膦、胂以及它们的烃基取代衍生物都是低氧化态金属原子的重要配位体.
4 硫化物和卤化物 • 硫化物 • 砷、锑、铋在自然界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盐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或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可得两个系列的硫化物沉淀: As As4S3 ---- ---- As4S4(红色) 593 838 As2S3(黄色) 583 980 As2S5(淡黄) ---- ---- Sb ---- ---- Sb2S3(黑色) ---- ---- Sb2S5(橙黄) Bi ---- ---- Bi2S3(黑色) 硫化物类型 M4S3 熔点/K 沸点/K M4S4 熔点/K 沸点/K M2S3 熔点/K 沸点/K M2S5 熔点/K 沸点/K 砷、锑、 铋的硫化 物的某些 性质 ● 难以制得 Bi2S5 是因为 Bi(V) 具有太强的氧化性 ● 由于 M(Ⅲ)与 S 2- 间的“极化效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 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及变化规律与相应的氧化物相似 ● 3Na2S + M2S3 == 2Na3MS3 (M=As, Sb), Bi2S3无酸性 ● 3Na2S + M2S5 == 2Na3MS4 M=As, Sb)
Question 3 为什么As,Sb,Bi硫化物的颜色依次加深? 由于 S2- 离子是一个易变形的大阴离子,与18电子结构或18+2电子结构的阳离子相结合组成硫化物时,随着Mn+离子半径增大,离子间的相互极化和变形作用强烈,产生了所谓的 “附加极化力”. 结果依 As,Sb,Bi 的离子半径增大,化学键的共价性逐渐增加,颜色就逐渐变深 . 阳离子极化力 As3+ > Sb3+ > Bi3+ 离子半径 /pm 58 76 103 附加极化力 As3+ < Sb3+ < Bi3+ 总极化力 As3+ < Sb3+ < Bi3 M2S5 的共价性 As2S3 < Sb2S3 < Bi2S3 硫化物的颜色 黄 橙黑
② 卤化物 Sb As Bi 制备:2M + 3X2 == 2MX3 (M = P,As,Sb,Bi) M2O3 + 6HX == 3MX3 + 3H2O (M = Sb,Bi) 性质: ● MX3均能发生水解 MCl3 + H2O == MOCl↓+ 2HCl (M = Sb, Bi) 依P, As, Sb, Bi 顺序减弱 ● BiF5已被制得
砷、锑、铋 MX3 化合物的某些性质 X F Cl Br I 颜色、形态* 熔点/K 颜色、形态* 熔点/K 颜色、形态* 熔点/K 颜色、形态* 熔点/K AsX3 无色液体 267 无色液体 256.8 无色固体 304 红色固体 413 SbX3 无色固体 565 无色固体 346 无色固体 370 红色固体 444 BiX3 灰白色固体 9981003 白色固体 506.5 黄色固体 492 固 体 681 * 指常温下的形态
5 氧化还原性质和惰性电子对效应 • 即同一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态渐趋于稳定(惰性电子对效应) • 惰性电子对效应:表现在ⅣA、ⅢA族,重元素价电子中ns2不易成键 • 原因:①原子序数大的重元素成键能力较弱(原子半径大,电子云重叠程度差;内层电子数增多,内层电子与其键合原子的内层间斥力增大) • ②Sb,Bi :ns2 (n-1)d10np3 ,ns np电子钻穿效应差异相对变大,ns钻得深,ns比np电子能量低得多,N、P:ns2np3钻穿差异相对少。 (1) 惰性电子对效应强烈地影响着本区元素的性质 Tl, Pb 和 Bi 的族氧化态化合物往往不稳定,要么是极强的氧化剂 (如 PbO2, NaBiO3 ),要么难以制备出来 (如 Bi2S5, PbS2, PbBr4, PbI4 ). Ga, Ge, As 形成稳定的族氧化态,而Ga(Ⅰ), Ge(Ⅱ), As(Ⅲ)的化合物则是还原剂 (如 AsO33-).
(2) “小元素群”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在 p 区元素每族下方3个元素组成了“小元素群”. 它们有着共 性及 一些规律,例如氧化还原性: 还原性增强 Ga (Ⅰ) Ge (Ⅱ) As (Ⅲ)Se (Ⅳ) 还 原 性 增 强 In (Ⅰ) Sn (Ⅱ) Sb (Ⅲ)Te (Ⅳ) Tl (Ⅰ) Pb (Ⅱ) Bi (Ⅲ)Po (Ⅳ) Ga (Ⅲ) Ge (Ⅳ) As (Ⅴ) Se (Ⅵ ) 氧 化 性 增 强 In (Ⅲ) Sn (Ⅳ) Sb (Ⅴ) Te (Ⅵ) Tl (Ⅲ) Pb (Ⅳ) Bi (Ⅴ) Po (Ⅵ ) 氧化性增强
Question 4 N (Ⅴ) 和 Bi (Ⅴ) 的氧化能力比本族中介于它们之间的三种元素在 +5 氧化态时都要强. 试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变化趋势对此作解释. p 区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重元素, 而且往往不宜被氧化, 氮在正氧化态时一般是个好氧化剂. 铋的电负性小得多, 但惰性电子对效应使之更有利于形成 +3 氧化态. 磷、砷、锑的电负性小于氮, 而且不显惰性电子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