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775 Views
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的起源 民俗文化分类 民俗文化的特点. 授 课 老 师 刘 红 星. 民俗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民俗? 科学定义 :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 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众中传承的 物质生活文化 ( 如衣、食、住、行习俗,生产交易习俗) 民众中传承的 社会生活文化 ( 如家族结构、婚丧礼仪习俗 ) 民众传统的 思维方式、心理习惯 ( 如民间信仰、节日习俗 ) 民间传承的各种 语言艺术、游艺竞技习俗. 以上摘自 《 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 王献忠著 1991 年 10 月.
E N D
中国民俗文化 • 民俗文化的概念 • 民俗文化的起源 • 民俗文化分类 • 民俗文化的特点 授 课 老 师 刘 红 星
民俗文化的概念 • 什么是民俗? 科学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如衣、食、住、行习俗,生产交易习俗) 民众中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如家族结构、婚丧礼仪习俗) 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如民间信仰、节日习俗) 民间传承的各种语言艺术、游艺竞技习俗 以上摘自《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王献忠著1991年10月
民俗文化的起源 • 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存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长河,它的产生不拘于一时一地,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受到经济、政治、宗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 由于居住的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往往形成的某一地域的人们所遵守的民俗也不同。 • 许多传承民俗的事象还和宗教信仰有关。 • 民俗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的制约。
民俗文化分类 民族服饰 饮食习俗 居住民俗 • 日常生活民俗 • 劳动生产民俗 • 婚丧礼仪习俗 • 中华传统节日
生活民俗 1、民间服饰 苗族 花苗服饰是苗族服装系列中色彩最为艳丽的一种。整套服饰就如同一座座无字的民族服饰丰碑,其中的条纹、图案、色彩无不展示出苗女的智慧与灵巧
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 .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花苗
红头苗 素苗
苗家的姑娘的百褶裙 •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 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藏族银盾 • 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彝族 • 阿妈的服装以黑、蓝为主色,庄重含蓄,雍容典雅火把场的服饰绚丽多彩,花纹图案繁多,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彝族服装 • 彝族女青年的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黑、绿、白、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 服装
白族 •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饮食文化 2、饮食文化 面花俗称“花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甚广。
面花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生动,既可食用又可观赏,是关中等地农村红白喜事的必备之物,又是四时八节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面花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生动,既可食用又可观赏,是关中等地农村红白喜事的必备之物,又是四时八节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3、传统民居 • 福建土楼在中国福建的西部,北部一带耸立着一座座世界独一无二,古朴雄厚奇的土楼。外围为4米厚的土筑围墙,内部是合院式的布局。在主轴线上排列层层厅堂,两侧是厢房。可以说池宅的布局是围廊式土楼与厅堂为中心的院落式民居的综合。
楼中的居、储、炊、饮等设备一应俱全,数百人的家族聚集而居。楼中的居、储、炊、饮等设备一应俱全,数百人的家族聚集而居。
有圆有方,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楼高墙厚,结构精巧。具有防风抗震,集体防御,避暑抵寒等多种功能。有圆有方,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楼高墙厚,结构精巧。具有防风抗震,集体防御,避暑抵寒等多种功能。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角楼也很多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角楼也很多 • 吊角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劳动生产民俗 • 一 、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这部分习俗主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 二 、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许多谚语里还能窥见旧时这一习俗的概况。 • 三 、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人们还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与超自然力相关,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观察他们一向中的超自然神灵。 • 四 、农业禁忌、祭祀习俗。例如在有些地区,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风除灾,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等等; • 五 、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土家油坊 • 茶油为食用油之上品,湘西的土家山民因当地出产油茶树素以茶油为主食油品。秋末寒露,土家人身背扎笼,腰系竹篓,上山采摘油茶果球,晾晒于稻场坪、堂屋及走廊,并脱球取籽。严冬腊月,土家油坊开榨。 • 将茶籽置于炕笼里,慢火烘烤至干燥
尔后将油茶粉蒸熟,乘热用稻草铁箍包成油饼,放入整棵巨木挖制的油榨内,轧入数十块杂木楔 • 四名油匠把握二丈余长的油锤之尾,全力撞击木楔,使油榨紧缩,金色的茶油潺潺顺着油槽小孔流入油桶。随着现代油料加工机械的应用,整个湘西的土家油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几全部消亡,
百里雪峰中,有着沅水一霸——天坑岭山脚下的排帮,他们是以放排为生的水上汉子们,数百年结帮成团,武力强悍,水性又好,于是掌管了整个西凤河。所以所有要经过排帮地界的货物都要和排帮打过招呼方可运输, 排帮又是以帮派管理,统一的头型,统一的服装。于是排帮有了涉“黑”的影子。
“秦椒” • “秦椒”人称椒中之王,陕西耀县楼村乡和下高念乡是秦椒的重要产地。加工干椒的方法一是用燃煤烘炉烘干,二是靠日光晒干,椒农多采用后者,既节约能源,又确保辣椒为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本色。 • 每年秋分前后采摘辣椒,又常是雨水较多的时期,所以椒农们必须起早贪黑抢收赶晒干椒。这时红椒散落在房上地下,有用丝绳捆扎成串,挂在屋檐下,墙头边,也有搭起架子成架晾晒,村村都是红彤彤的
中华传统节日 •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民俗文化的特点 • 1、民族性 • 2、集体性 • 3、变异性 • 4、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承和空间上的传播性 • 5、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