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02 Views
集合的基数. §9.1 集合大小的比较 — 等势与优势. 定义 9.1 集合的势是一个用来度量集合所含元素多少的量。集合的势越大,所含的元素越多。对两个集合 A 和 B ,如果存在从 A 到 B 的双射,就称 A 和 B 是等势的,记为 A ≈ B 。否则,称 A 与 B 不等势,记为 。 注: 1. 集合 A 与 B 等势当且仅当 A 的元素与 B 的元素一一对应。 2. 有些文献将 A 与 B 等势记为 A ~ B. 例 9.1 证明下列命题:. Z ≈ N ,其中 Z 和 N 分别是整数集和自然数集。
E N D
§9.1 集合大小的比较 — 等势与优势 定义9.1集合的势是一个用来度量集合所含元素多少的量。集合的势越大,所含的元素越多。对两个集合A和B,如果存在从A到B的双射,就称A和B是等势的,记为A≈B。否则,称A与B不等势,记为 。 注: 1. 集合A与B等势当且仅当A的元素与B的元素一一对应。 2. 有些文献将A与B等势记为A~B.
例9.1证明下列命题: • Z≈N,其中Z和N分别是整数集和自然数集。 • N≈M,其中N是自然数集,M是非负的偶数集。 • N×N≈N,其中N是自然数集。 • N≈Q,其中N是自然数集,Q是有理数集。
y <0, m+n> . <0, 3> <m, n> <0, 2> <0, 1> x <0, 0> <1, 0> <2, 0> <3, 0> <m+n, 0> (3) N×N≈N,其中N是自然数集。为建立边N×N 的元素与N的元素间的一一对应,将N×N的元素排列在平面坐标系中,如右图。 按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从<0,0>出发数所有的点,便得到从N×N到N的如下对应 f :
一般地,设<m,n>是图上的一个点,我们来考察它所对应的自然数 f (<m,n>). 首先,<m,n>所在的斜线下方的点数为: 其次,<m, n>所在的斜线上按照箭头顺序位于<m, n>之前的点数有m个(可顺着x轴数)。故 易见 f 是 N×N 到 N 的一个一一对应。
(4) N≈Q,其中N是自然数集,Q是有理数集。 为建立 N 到 Q 的双射,将所有有理数 (形为p/q,p, q为整数且 q >0 ) 按一定规律排成一张表(见教材 P169 图2)。然后按表中箭头所示顺序数所有有理数,在计数过程中,如果一个已被计数的数字重复出现,则跳过它继续计数后续的数字。这样就建立了 Q 到 N 的一一对应。从而 N≈Q。
例9.2证明下列命题: 证:
构造[0,1]与(0,1)间的一一对应如下:首先令 而 [0,1] 中其余的数自己对应自己,则得到一个双射函数 f : [0,1] →(0,1), 因此,[0,1] ≈ (0,1)。
定理9.1 设A、B、C是任意集合 • (1) A≈A • 若A≈B,则B≈A • 若A≈B,B≈C,则A≈C • 证明留作练习。 • 这个定理说明,集合的等势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 • 和传递性,因而是一种等价关系。 • 注:由前面的例题可知: • N≈Z≈Q≈N×N; (0,1)≈[0,1]≈R。
定理9.2 (1)N≉R; (2) 对任意集合A, 都有A≉P(A). 证:(1) 由于R≈[0,1],我们只需证明 , 为此只要能证明任何函数 f : N→[0,1]都不是满射即可。 对x∈[0,1], x总可写成 x=0.a1a2…, (ai是自然数且0≤ai≤9)的形式。设 f : N→[0,1]是从N 到[0,1]的任意一个函数,列出 f 的所有函数值: 构造数字 y=0.b1b2…, 其中 bi 是自然数, 0≤bi ≤9 且 bi≠ai(i) (i=1,2,…), 则 y∈[0,1], 但 y 与上述 f 的任何一个函数值都不相等, 故 y ran f , 这便说明 f 不是满射。
证: (2) 对任意集合A, 都有A≉P(A). 我们来证明任何函数 g: A→P(A)都不是满射。 设 g: A→P(A) 是从 A 到 P(A) 的函数。如果对x∈A, 都有 x∈g(x), 则Φ∈P(A) 在 g 下无原像,从而 g 不是满射。 下面假设 x∈A, 使x g(x), 此时, 集合 B={x| x∈A∧x g(x)} 非空, 且 B∈P(A). 但对 x∈A, 都有 x∈B x g(x). 由此可见,对x∈A, 都有 g(x) ≉B. 从而B在g下无原像.
定义9.2设A、B是集合, 若存在从 A 到 B 的单射,则称 B 优势 • 于A,记作 . 如果 但 , 则称 B 真优势于A, • 记作 . • 注:B 真优势于A,通俗地说,就是集合B大于集合A,即 B 含 • 元素的量多于A含元素的量。但应注意这并不是说 B 包含A . • 定理9.3 设A、B、C是任意集合,则 • 证明略
§9.2 集合的基数 定义9.3设 A 为集合,如果存在自然数 n,使得从 A 到集合 {0, 1, … , n–1} 有双射,则称 A 是有限集。如果一个集合不是有限的,则称为无限集。 注:A 是有限集当且仅当A与某个自然数集{0, 1, …, n –1}等势。有时用n代表自然数集{0, 1, …, n–1},因此一些文献上定义 A 是有限集当且仅当 A 与某自然数 n 等势。
定义9.4设A 为 无限集,若A到自然数集合 N={0,1, 2,…}有双射,则称A为无限可数集(或无限可列集)。有限集和无限可数集统称为可数集(或可列集)。 • 例如:A={a, b, c},整数集Z,有理数集Q,N×N等都是可数集;但实数集R及与R等势的一切集合都不是可数集。 • 注: • A 是无限可数集当且仅当它与自然数集N={0,1,2,…}等势。 • 一些文献中将无限可数集称为可数集,而有限集不算作可数集。
定理9.4无限集合A为可数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的全部元素可以排成无重复项的序列: a1, a2, …, an, …. 证:若A可排成上述形式,则将A的元素 an 与其下标 n 对 应,就得到 A 与自然数集N之间的一一对应,故A是 可数集。 反之,若A为可数集,则A的元素与自然数集 N 的元 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 f ,将与 n 对应的元素记为 an, 则 A 的元素可排列成的 a1, a2, …, an, … 的形式。
定理9.5任何无限集A必含有无限可数子集。 • 证:从A中任取一个元素,记为 a1,因 A 是无限集,故A-{a1} 仍是无限集,从 A-{a1} 中再取一个元素,记为 a2 . 一般地,记已取出 a1, a2, …, an,则因 A-{a1,a2,…,an} 仍是无限集,故可从A-{a1,a2,…,an}中再取出一个元素,记为an+1。如此继续,便可得到 A 的一个无限可数子集 M={a1, a2, …, an, …}。 • 定理9.6 (1) 可数集的任何子集都是可数集; • 两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 • 两个可数集的笛卡尔积是可数集; • 可数个可数集的并是可数集; • 无限集A的幂集P(A)不是可数集。 • 证明略
定义9.5 (1) 对任何集合A, 其所含元素的量称为A的基数(势), 记为Card A。等势的集合有相同的基数(势) ; (2) 对于有限集A,A的基数(势)定义为它所含元素的个数; (3) 对于无限可数集A,其基数(势)用0表示,即Card A=0 (4) 所有与实数集合 R 等势的集合A,其基数 (势) 用表示,即 Card A= . 注:自然数集N及与N等势的一切集合的基数都为0 , 特别地,
定义9.6设A, B为集合, 若从 A 到B有一个单射, 则称Card A ≤ Card B, 即:Card A ≤Card B A ≼ • B;若 Card A ≤Card B 且 Card A≠ Card B,则称 Card A<Card B • 定理9.7(1) 对任何有限集A,Card A< • (2) 对任何无限集A, ≤Card A • (3) < 证: (1) 设Card A= n , 则 A≈{0, 1, 2, …, n-1}. 定义函数 f : {0,1,2,…,n–1} → N, f (x)=x . 则 f 是单射,故 Card A≤ . 另一方面,设 g 是任意一个从{0, 1, 2, …, n –1} 到 N 的函数,记 则 k∈N,但对 x∈{0, 1, 2, …, n–1}. g(x)≠k,即 k 在g下 无原像, 故 g 不是满射。由g的任意性,不存在{0,1,2,…,n–1}到N的满射,故 Card A≠ ,从而Card A < .
定理9.8 (Cantor定理)设A是集合,则Card A<Card P(A)。 证明:构造函数 f : A→P(A), f (x)=x , (x∈A). 易见 f 是一个单射,故 Card A≤Card P(A); 另一方面,由定理9.2, ,故 Card A<Card P(A)。 注:由Cantor定理知,不存在最大的基数。 注:定理9.7 说明:
例9.4求下列集合的基数: • T={x|x是单词“baseball ”中的字母} • B={x|x∈R∧x2=9∧2x=8} • C=P(A), A={1,3,7,11} • 解:(1)∵ T={b, a, s, e, l }, 故 Card T = |T| = 5。 • (2)∵ B=Φ, 故 Card B = 0。 • (3) ∵ |A|=4, 故 Card C = Card P(A)= |P(A)| = 24 =16。
解法1: 令A={a0,a1,…}, B={b0, b1, …, bn–1}. 对<ai, bj>∈A×B和<ak , bl>∈A×B, 有 <ai, bj> = <ak , bl> (ai = ak)∧(bj= bl) (i=k)∧(j=l)。 定义 f : A×B→N, f (<ai, bj>) = i• n+j , ( i = 0,1, …; j=0,1, …, n–1)。 则可以检验 f 是 A×B 到 N 的双射函数,故 解法2: 因A和B都是可数集,由定理9.6,两个可数集的笛卡尔集 仍是可数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