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1.01k Views
第二章 先秦美术.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从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角度,主要了解夏商周青铜艺术造型和纹饰的特征,及其所呈现的社会意义,以及其它门类美术的状况。.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夏商周 ( 春秋、战国)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的特征、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夏商周 ( 春秋、战国) 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的特征. 第一节 概 述. 先秦美术是指夏、商、周三代美术 夏代是阶级社会的起点,自此,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的大同之世被凶残暴虐的奴隶制代替。
E N D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从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角度,主要了解夏商周青铜艺术造型和纹饰的特征,及其所呈现的社会意义,以及其它门类美术的状况。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的特征、代表作品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的特征、代表作品 •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夏商周(春秋、战国) 青铜器艺术造型、纹饰的特征
第一节 概 述 • 先秦美术是指夏、商、周三代美术 • 夏代是阶级社会的起点,自此,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的大同之世被凶残暴虐的奴隶制代替。 • 在奴隶制时代,随社会分工的出现,美术也有了类别之分,建筑、雕刻、绘画、工艺既有文献记载,也有出土实物的印证。 • 特别是青铜工艺,是继原始时代的彩陶之后,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一、关于青铜 • 青铜是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不同的器物,其合金的配比不同,铅锡成分越大青铜越硬脆。 • 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 •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历经15个世纪。
1.武器和工具 • 1.1武器 • 戈——用于钩杀的兵器;矛——用于冲刺的兵器;
钺——砍伐兵器,有的有权杖的性质; • 剑——可斩可刺的兵器
1.2工具 青铜镰 青铜铲
2.生活用品 • 2.1酒器
斝——灌酒器,盛酒行灌礼,洒酒于地祭祀祖先神灵;觚——饮酒器;斝——灌酒器,盛酒行灌礼,洒酒于地祭祀祖先神灵;觚——饮酒器;
盉——调酒器, 用水调和酒的浓淡
2.2 水器 • 鉴——大型水器,盛水或冰;
2.3 食器 • 鼎——肉食器,炊煮或盛放肉食;鬲——肉食器,一说炊粥或盛粥;
甗yan——蒸食器,上部放食物,下部盛水 蒸煮;簠——饭食器,盛放煮熟的稻;
簋、盨——饭食器,盛放煮熟的黍、稷、豆、粱;簋、盨——饭食器,盛放煮熟的黍、稷、豆、粱;
铺——盛食器;盂——大型盛饭器,兼可 盛水盛冰;
3.乐器 • 铙、钲——打击乐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所谓“失蜡”法,是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涂上一层蜡,在蜡上雕刻花纹后,再加上一层粘士,然后进行整个加热,蜡熔化后留下空隙,然后将青铜注入空隙。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所谓“失蜡”法,是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涂上一层蜡,在蜡上雕刻花纹后,再加上一层粘士,然后进行整个加热,蜡熔化后留下空隙,然后将青铜注入空隙。 • 在古代希腊、埃及都曾使用这种方法铸造青铜器。在我国失腊法有使用仅见于楚国。
二、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 以上这些器皿有的是贵族阶层的生活用品, 反映其奢侈豪华的生活;有的是奴隶制国家 典章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标志奴隶主贵族等 级权威的“礼器”。
青铜礼器在各种礼仪场合,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青铜礼器在各种礼仪场合,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 • “夏人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 青铜礼器在祭祀活动中成为连结凡界和天神的媒介。
青铜礼器是三代青铜器的主要部分,这也是 中国青铜器铸造史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三代青铜器的“礼器”性质,也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三代青铜器的“礼器”性质,也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
中国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则决定了它把人鬼神化,把人置于鬼神威严之下。它是在极端贬抑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中国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则决定了它把人鬼神化,把人置于鬼神威严之下。它是在极端贬抑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 • 青铜工艺具有如此大的社会意义、宗教意义和政治意义,这在世界各民族艺术中是罕见的。
正因为如此,形成了青铜艺术的特殊风格,李泽厚将这种风格称之为“神秘狞厉美”。正因为如此,形成了青铜艺术的特殊风格,李泽厚将这种风格称之为“神秘狞厉美”。
青铜器纹饰的制定规范者,应是“宗教性、政治性的大人物。”青铜器纹饰的制定规范者,应是“宗教性、政治性的大人物。” • 青铜器纹饰“主要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李泽厚认为青铜器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 “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 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 象征”。
饕餮(taoˉ tieˋ)纹,也称兽面纹,是 一些被夸张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 饕餮这一名称是沿用古人的称呼。《吕氏春秋》云:“周人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李泽厚认为,“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李泽厚认为,“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 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 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 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人面钺 人 面 钺
商和周初青铜器动物纹饰都是采取夸张而神秘的风格。即使是驯服的牛、羊之类的图像,也多是塑造得狰狞可怕。这些动物纹饰巨睛凝视、阔口怒张,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像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残的咆哮。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中,有助于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气氛,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商和周初青铜器动物纹饰都是采取夸张而神秘的风格。即使是驯服的牛、羊之类的图像,也多是塑造得狰狞可怕。这些动物纹饰巨睛凝视、阔口怒张,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像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残的咆哮。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中,有助于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气氛,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枭尊 商
今天看来虽然有些野蛮,但在当时却有着历 史合理性。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 古代诸氏族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和艺术作品,包括荷马史诗、非洲面具,尽管非常粗野、狞厉可怖,却有着极大的美学魅力。
三、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 商周青铜器由于“礼器”的性质,在造型和纹饰上并非仅从日常生活实用要求进行设计,而是以能否体现一定的政治主题和宗教观念为基准进行设计。所以,造型大都端庄凝重,纹饰富丽怪异。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饕餮、夔龙、夔凤纹样和云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饕餮、夔龙、夔凤纹样和云 纹、雷纹、乳钉纹最多,蝉纹次之,此外,还有蚕 纹、鱼纹、象纹等。 云纹与雷纹 兽面乳钉纹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