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60 Views
中華金融創新與財務工程學會研討會 EXCHANGE TRADED FUND 在台灣發行交易之可行性 臺灣證券交易所 徐樹滋 九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簡報大綱. 商品介紹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 發展 芻議. 商品介紹. 商品介紹-概述.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 又稱 : Index Shares 中譯:交易所買賣基金、指數交易基金、指數股票基金。
E N D
中華金融創新與財務工程學會研討會 EXCHANGE TRADED FUND 在台灣發行交易之可行性 臺灣證券交易所 徐樹滋 九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簡報大綱 • 商品介紹 •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 • 發展芻議
商品介紹-概述 •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又稱:Index Shares 中譯:交易所買賣基金、指數交易基金、指數股票基金。 發軔於90年代,知名產品如美國之SPDR、QQQ及香港之盈富基金等。以股票交付信託並以其為實物擔保,分割成眾多單價較低之投資單位,發行受益憑證。可在交易所上市買賣,可隨時以實物創造贖回,兼具開放及封閉式基金特色之混合式基金型態。
商品介紹-結構特徵 標的指數之選擇及複製 信託機構不會隨經濟、金融或證券市場環境之變化而更動其信託財產之組合→「被動式管理」
商品介紹-結構特徵 單位淨值 • 每一單位憑證淨值設計為標的指數的某一百分比,以符合投資人交易習慣,不致太高或太低。如SPDR:1/10,QQQ:1/40,TraHK:1/1000。 • 將ETF之淨值和股價指數連動起來,ETF之損益與指數之走勢直接相關。 • ETF之發行數量,係取決於每單位憑證淨值之高低。
範例 假設標的指數組成樣本 A:7500股 B:3500股 PAo=20元 PBo=30元,指數 Io=1000 PAt=30元 PBt=34元,指數 It=1528.88 假設以20%之A,B 組成ETF 即ETF資產 A:1500股;B:700股 每一單位憑證淨值設計為標的指數之1/10 則發行量=450單位 每一單位ETF轉換 A:3.33股 B:1.55股 每單位ETF淨值即 30*3.33+34*1.55=152.88元
商品介紹-結構特徵 創造與贖回 • 創造贖回基數:如:SPDR為5萬個單位,TraHK為1百萬個單位 • 創造程序(Creation ):與標的指數樣本組合一樣的一籃子指數股份存入信託機構,由該機構發行相應數量的ETF。 • 贖回程序(Redempetion):只要持有創造基數或其整數倍之ETF,投資人可在任何時間將ETF轉換為標的指數之成分股票。 • 創造或贖回只能以實物形式,並以大宗數量進行。
ETF 信託 投資者 投資者 商品介紹-結構特徵 創造與贖回(續) 贖回 創造 基金單位 一籃子股票 基金單位 一籃子股票 降低基金之交易成本 促進套利活動
基金價格>淨值 基金價格<淨值 (即,溢價時) (即,折價時) 投資者 .在市場上買入一籃子股票 .創造單位 .在市場上賣出基金單位 投資者 .在市場上買入基金單位 .贖回單位 .在市場上賣出股票 基金價格緊貼資產淨值 實物創造贖回機制降低基金折溢價情形
ETF之初級與次級市場 散戶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 參與證券商 次級市場 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 創造單位 參與證券商 贖回單位 參與證券商 受益憑證 受益憑證 成份股 ETF Trust (初級市場) 成份股
商品介紹-與其他指數型商品比較(續) • ETF兼具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之特性 • 價格表現比指數基金更緊貼市場或產業走勢 • 流動性比開放式指數基金高 • 風險管理比指數期貨和指數選擇權更便利
商品介紹-ETF優點 (一)經濟性 (二)流動性 (三)交易彈性 (四)價格穩定性 (五)透明度 (六)成本效益 (七)賦稅利益
各種投資工具風險/報酬比較表 高風險 高報酬 彩券 期貨 低風險 低報酬 股票 E T F 共同基金 債券 銀行存款 現 金
指數化已成全球趨勢 指數基金在主要國家之基金市場占有率: • 2000年第四季流入ETF市場之資金淨額已超越流入共同基金市場之金額。 • ETF成為跨國交易之首選商品。
全球ETF現況 • 全球ETF總數: • 2001年 173支 • 2000年 96支 • 全球ETF資產總值: • 2001年 830億美金 • 2000年 740億美金
ETF全球資產成長趨勢 us$million SPDR Midcap SPDR Webs DIAMOND Sector SPDR QQQs iUnits 60 TraHK LDRs, iShares streetTRACKS DJ CN 40, Xact OMX, SATRIX 40 DAX,TALI 25, M-S CAC 40, TSE300, XMTCH(SMI), Nomura…… Source: ETFR/SSgA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美國 ETF 追蹤型ETF: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有限樣本數(100支) 包裹型ETF:無特定指數為標的(18支) 市場指數 國家指數 產業指數 SPDR,QQQ Mid-Cap SPDR, Diamond, iShares S&P Series, iShares Russell Series Select Sector SPDR, iShares DJ Series iShares MSCI Series HOLDRS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香港 • 1999年11月於香港聯交所上市之盈富基金,順利售出了333億港元官股組合,並確定未來可以陸續發行的機制,至2000年底,共發行了842億港元之盈富基金。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歐洲及南非 • 德國交易所於2000年成立了「XTF」市場,迄2001年11月計有18支ETF交易。 • 倫敦證券交易所於2000年設立一個「extra MARK」市場,迄2001年11月計有14支ETF交易。 • 新泛歐交易所(Euronext)亦於2000年設立了一個「 NextTrack」市場,迄2001年11月計有23支ETF掛牌交易。 • 南非於2002年推出SATRIX 40以追蹤市場之指標ALSI 40指數,並於2002年另外推出SATRIX FINI及SATRIX INDI以追蹤FINI 15金融指數及INDI 25工業指數。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日本、澳洲、新加坡 • 日本以NIKKEI 225、NIKKEI 300、TOPIX及S&P/TOPIX 150四種指數作為ETF商品之標的,並可於東京及大阪證交所上市。2001年7月迄今計推出NIKKEI 225、TOPIX及S&P/TOPIX 150為標的之8支ETF。 • 澳洲交易所於2001年8月推出StreetTRACKS ASX 50及StreetTRACKS ASX 200。 • 新加坡於2002年4月推出以新加坡海峽指數為基準的Street TRACKS STI。
世界各國發展狀況-大陸、韓國 • 大陸 • 擬利用ETF解決政府超過1000億美金的國營企業持股問題。 • 預計編製China National Index Benchmark,規劃在2002年推出ETF 。 • 韓國:據悉亦有興趣推出ETF商品,並著手相關法制之修改。
跨國交易ETF • 香港於2001年5月2日以其現有之「Pilto Program」系統,跨國交易AMEX之iShares MSCI-Taiwan 及iShares MSCI-South Korea。 • 新加坡於2001年5月4日上市交易AMEX以下五種ETF:S&P 500 SPDRs、DJIA DIAMONDS 、iShares S&P 500 Index Fund 、iShares MSCI Singapore Index Fund 、 iShares Dow Jones U.S. Technology Sector Index Fund 。 • STOXX 50 LDRS,EURO STOXX 50 LDRS 在德國、倫敦、瑞士、Euronext跨國交易;STOXX 50 EX, EURO STOXX 50 EX 在德國、Euronext跨國交易;iFTSE 100, iFTSE top 100,iFTSE Euro Top 100在倫敦、Euronext跨國交易。 • Euronext已與AMEX簽約,合資成立一家公司以跨國交易ETF。 • 日本於2001年6月與AMEX策略聯盟,擬推動跨國交易二地之ETF商品。
ETF交易概況表 美金
期貨市場 證券現貨市場 可行性評估-市場面 • 預期產生之效益 • 建構市場之完整性 ETF市場 • 提供投資人另類之選擇
台灣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台指期貨、摩指期貨現況比較台灣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台指期貨、摩指期貨現況比較 及預期ETF上市之情形
可行性評估-技術面 • 標的指數 • 商品開發時之挑戰 • 創造與贖回機制之建立 • 創造與贖回之時程起碼與一般有價證券之交割循環週期一致。 • 財政部賦稅署洽商豁免交易稅之可能性。 • 允許當日證券現貨及ETF之避險/套利交易。 • 管理成本之控制 • 依據國外經驗,ETF基金的管理成本最好控制在0.2%以下。 • SPDR:0.12%, ivv:0.09% v.s. S&P 500 Index Fund:0.47% 。 • TraHK:0.20%,v.s. Hang Seng Index Fund:1.5%。 • ETF操作績效須每日被檢驗。
發展ETF芻議-追蹤型ETF • 台灣初期應以發展一至二種追蹤型ETF為重點 • 先推出市場指數之追蹤型ETF,再推出產業指數之追蹤型ETF。 • 與國外洽談跨國交易其ETF,由於涉及外匯管制、交易結算交割體系之建立及資訊傳輸揭露之方式等諸多障礙須克服,故應發展本土型之ETF為優先考量。 • 仿照世界各國之作法,引進有ETF開發經驗之合作夥伴,俾減少許多摸索時間之試誤階段。
簡報完畢恭請指正 http://www.tse.com.tw/ 統計及研究/研究報告/其他相關研究報告 /證交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