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73 Views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調查 新聞發佈會. 鍾偉成先生 總主任 ( 教育 ) 香港心理衞生會. 黃富強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原文為 Mental Health Literacy ,這是指「個人對精神及情緒病患的知識和信念,包括辨別,管理或預防。例如能夠辨別具體的精神及情緒病患症狀,知道與病患有關的風險因素、病因,並懂得如何尋求專業協助。」.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市民的精神健康辨識能力不足 ︰ 將影響求診者對藥物及心理治療的信任程度 引致不必要的延誤求診
E N D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調查新聞發佈會 鍾偉成先生 總主任(教育) 香港心理衞生會 黃富強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 原文為Mental Health Literacy,這是指「個人對精神及情緒病患的知識和信念,包括辨別,管理或預防。例如能夠辨別具體的精神及情緒病患症狀,知道與病患有關的風險因素、病因,並懂得如何尋求專業協助。」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 市民的精神健康辨識能力不足︰ • 將影響求診者對藥物及心理治療的信任程度 • 引致不必要的延誤求診 • 求診者的精神健康辨識能力的不足,往往使他們接受了多次不必要的身體檢查,這無形中增加了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 西方國家(例如澳洲及加拿大)的研究顯示,有超過六成市民能有效地辨識抑鬱症狀 • 亞洲地區,例如日本及中國,市民能有效地辨識抑鬱症狀的百份比分別只有22.6%及12.2%
香港市民的 「精神健康辨識能力」?
研究方法 • 由2010年至2011年透過不同的訓練班或講座,收集了1044份問卷 • 受訪者來自全港各區 • 自願參與研究 • 問卷由受訪者自己填寫,需時約20分鐘
問卷設計 • 已於多個國家使用 • 加入了符合中國文化的元素 • 提供了一個符合《精神科診斷手冊》抑鬱症診斷標準的個案︰ • 小娟 • 三十歲 • 近數星期,感到異常悲哀和痛苦; • 幾乎每晚都有睡眠困難; • 不想進食,體重下降; • 無法集中精神工作,並拖延做任何的決定。 • 小娟無法應付每天她認為太多的工作量,促使老闆開始留意她的表現
問卷設計(續) • 受訪者需指出個案中的當事人有否受到困擾,如有,是甚麼樣的困擾 • 問卷提供了三種類別的的治療︰ • 「專業人士協助」,例如普通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 • 「非專業人士協助」,例如直系親屬,宗教人員 • 「醫藥及心理治療」,例如抗抑鬱藥,輔導 • 「調節生活模式」,例如做運動,停止飲用酒精飲品 • 受訪者需指出那一類人士或那一項治療方式是有效於抑鬱症的治療。 • 以不同的生活處境,測試受訪者對抑鬱患者的接納程度。
認同下列醫藥或心理治療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的百份比認同下列醫藥或心理治療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的百份比
認同下列專業人員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的百份比認同下列專業人員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的百份比
認同下列人士能有效地協助抑鬱症患者的百份比認同下列人士能有效地協助抑鬱症患者的百份比
認同以下活動能有效地改善抑鬱症症狀的百份比認同以下活動能有效地改善抑鬱症症狀的百份比
對抑鬱症患者的歧視指數(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對抑鬱症患者的歧視指數(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對抑鬱症辨識能力的改善程度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對抑鬱症辨識能力的改善程度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對抑鬱症辨識能力的改善程度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對抑鬱症辨識能力的改善程度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對精神症患者的歧視指數的改善程度(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
分析 • 香港市民的對抑鬱症的辨知能力的程度極需關注。 • 在超過一千名受訪者當中,低於20%的人能準確辨認抑鬱症的症狀, • 澳洲及加拿大,數字分別達67%及75% • 本港及外國的研究顯示,中國人較傾向將情緒病患的問題,表達成個人能力的不足,又或只是身體出現一些毛病 • 患者或會四處求醫,治療「身體毛病」,延誤接受正確治療的時間,並加重醫療系統的負荷
分析 • 香港政府衞生署發出的《基層護理的抑鬱症治理指引》,鼓勵由普通科醫生處理輕度至中度成人抑鬱症。 • 研究顯示,只有64%的受訪者認同普通科醫生能有效地協助抑鬱症患者 • 澳洲及加拿大,數字分別達87%及89%
分析 中國文化多年來受著儒家及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的思潮影響,家庭成員及朋友視為重要的個人支援網絡 研究反映出受訪者較西方國家人口傾向認同家人及朋友能有效地支援抑鬱症患者 研究同時反映出受訪者對「觀察他人」、 「出外閒逛」、 「學個放鬆方法」等具「個人參與」背景的項目,其認受性普遍較西方國家人口為低。
建議 政府應進一步宣傳普通科醫生在處理抑鬱症患者的角式,優化基層醫療的效率。
建議(精神健康急救訓練) 政府應提供資源,鼓勵市民,尤其抑鬱者患者的家屬,接受系統化的精神健康課程,例如「精神健康急救訓練課程」,增強他們對抑鬱症狀的辨識能力,以及明瞭那些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應向誰人求助。
精神健康急救訓練源起 「精神健康急救」概念源自澳洲,至今已於加拿大、英國、蘇格蘭、芬蘭、美國、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推行。 香港心理衞生會自2004年引入「精神健康急救」培訓,成為粵、港、澳唯一授權頒發「精神健康急救」訓練證書的機構。
精神健康急救訓練目的及內容 「精神健康急救」目的並不是徹底治療患者,而是在危急的情況下,向當事人提供急救措施。 內容包括︰抑鬱症、焦慮症、物質濫用及重性精神病等常見精神病的病徵; 辨識精神問題及危機的表徵; 學習「精神健康急救」處理原則及認識社區資源。
精神健康急救訓練成效 各國多份研究指出此訓練對學員有所裨益,包括提昇精神健康知識,改變對精神病的態度和敢於幫助他人。 經過7年的推廣之後,本港共逾12,000名市民已經接受培訓。
精神健康急救訓練的未來發展 本會今年引入並發展「精神健康急救(關懷青少年版)」,讓與青少年一起生活的成人學習如何處理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 本會亦將於明年開展「精神健康急救(關懷長者版)」,全力支持護老者,辨識長者的精神健康問題及協助他們的方法。 期望政府須提供資助及鼓勵市民學習精神健康急救,將現時香港精神健康急救員的滲透率由700︰1提升至100︰1。
建議(認知行為治療) • 研究反映出受訪者較傾向接受輔導方式,及輔導人員的協助。 • 抑鬱並非病患,是壓力或身體毛病,只需要一些渠道表達內心的困擾 • 從正面分析,社會工作員,輔導員或臨床心理學家,是較為容易獲得認受的專業人士,以協助抑鬱症患者。
建議(認知行為治療) 美國及香港衞生署的臨床指引均認同對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病人來說,單單接受心理治療,與服用抗抑鬱藥物一樣有效,因此心理治療可用作第一線療法。 在各種心理治療的介入服務之中,認知行為治療有明文依據對治療抑鬱症最為有效。如病人出現扭曲和負面的思想時, 便應該給予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亦是一種有效的康復治療,適用於間歇發作但已停止用藥的抑鬱症病人。
不良的情緒主要從三方面產生出來 思想陷阱 這是個人面對壓力時出現的即時想法我們稱之為「思想陷阱」。 不良思想規條 這是個人從小透過經驗學回來的一些僵化或不理性的規條及假設。 核心信念 這是個人對自己及別人作出的一些整體負面評價。
建議(認知行為治療) 過去數年,認知行為教研中心以自負盈虧的方法,為前線社工、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護士,教師提供培訓 中心的多項研究報告均指出,認知行為治療是適用於華人社會,並可有效地改善個人情緒 建議政應增撥資源,讓更多前線精神科工作人員,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訓練。
參考資料 Fava GA, Rafanelli C, Grandi S, Conti S, Belluardo P. (1998)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depression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preliminary findings. Arch Gen Psychiatry; 55: 816-20. Gloaguen V, Cottraux J, Cucherat M, Black burn IM. (1998)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therapy in depressed patients. J Affect Discord; 49: 59-72. Jorm AF, Christensen H,Griffiths, KM (2006).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z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reatment: changes in Australia over 8 year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1): 36-41 Lam, Y.K.A(2009) Mental Health First Aid Train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n Hong Kong: Evaluating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ttitudes about Mental Health and Belief about Treatment. Conference on "Promoting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Issues, Achievements and Visioning into the Future", Hong Kong Phillips MR, Li YY, Stroup S, Xin LH: Causes of schizophrenia reported by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in China. Br J Psychiatry 2000, 177:20-25.
參考資料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00)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 J Psychiatry ;157(4 Suppl):1-45 Wang J, Adair C, Fick G, Lai D, Evans B, Perry BW, Jorm A, Addington D. (2007)Depression literacy in Alberta: Findings from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Can J Psychiatry; 52(7):442-449. Wong FKD, Tsui HKP, Pearson V, Chen EYH, Chiu SN: Family burdens, Chinese health belief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caregivers in Hong Kong.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2004, 41:497-513. Wong, F. K. D. (2007).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group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waitlist control desig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5, 2, 142-148. Wong, F. K. D. Chau, P., Kwok, A. &, Kwan, J. (2007).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group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illnesses in Hong Kong: Reflections on culturally sensitive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57, 3, 367-385. 衛生署2005《基層護理的抑鬱症治理指引》香港︰香港政府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