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10 Views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 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E N D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观的演变 1、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 上个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文明福利。 • 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核心,成为评价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和衡量国民生活水准的象征。 • W.A.刘易斯(W.Arthur Lewis)把增长和发展看作同义词,他在《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人口平均的产值问题。 • W.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增长阶段》一书,按照经济增长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 • 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 • 这一时期的发展经济学家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加速落后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这一主题上。认为资本积累和工业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促进资本积累和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战略
2、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2、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 在发展文献中.对发展含义的解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把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对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定义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必要条件,经济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包括了产品结构、经济结构以及非经济结构的变化。 3、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强调分配不公、失业和贫困问题的改善 英国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l969年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发展协会第ll届世界大会上的演讲,明确地反对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来说,应该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变得较不严重,无疑这个国家就经历了发展。如果这三个中心问题中一个或两个恶化了,特别是三个问题都恶化了,那么,即使人均收入成倍增长,把这种结果称为是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
4、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4、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口膨胀、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范式提出了挑战。 (1)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环境资源基础是可以随意利用的资本库,并据此向政策决策者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不断鼓励人们提高消费水平,似乎物质产品的增长可以是无限的。关于长期生产和消费的宏观经济模型很少提及环境资源,其隐含的假定为自然资源是不稀缺的,而且在将来也不会稀缺。 (2)新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旧的理论范式: ①改变经济行为模式 新的理论范式则认为经济系统只是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随着经济子系统的不断增长,生态系统从一个“空的世界”转变为一个“满的世界”,这时候自然资本代替人造资本成为稀缺要素(图1-1)。在新的理论范式下,人类的经济行为也必须改变。图1-1
②转变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新的经济学范式认为,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将自然资本转化为人造资本的过程。但是,随着这种转化的进行,自然资本日益从相对丰裕变得稀缺,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应是充分利用并投资于自然资本。要投资于自然资本,就必须改变国家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首先,要取消各种对资源消费补贴的政策,加大对自然资源流量和环境征税,提高自然资源的价格。其次,为了保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人类需要放弃美国式的“奢侈性高消费模式”,而转向一种新的适度消费模式,不能为消费而消费。 ③修正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将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所造成的影响及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考虑在内,也就是说,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反映经济增长的真正成本,也不能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经济学家开始对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纷纷进行修正。把污染、交通堵塞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NP中扣除,产品价格应反映环境成本,1993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出版了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将环境资源核算正式列入了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始进行绿色GNP的核算的实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经济学家开始对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纷纷进行修正。把污染、交通堵塞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NP中扣除,产品价格应反映环境成本,1993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出版了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将环境资源核算正式列入了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始进行绿色GNP的核算的实践。 5、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发展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当然需要有社会总产品的增加.需要有经济增长。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有可能不断增加生产性就业和收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使一般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没有经济增长,这些能力的扩大是有限的。但是,有了经济增长,不等于就自动地导致人类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本理论 •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最初是从国外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常用的理论模式主要有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等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1、均衡发展理论(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中,产业间、区域间及区域内各地区基本保持同步和同一水平。它不仅强调产业间的协调平衡发展,而且主张区域间及区域内各地区的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均衡发展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有大推动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1)大推动理论 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罗丹认为必须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大推动理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 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 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 存在不足之处:大推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可分趋势,而且忽略了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其次,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再次,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因此,大推动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拉格那·纳克斯(R.Nrukse)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提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定高度,人均收入增长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突破低收入所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足之处:该理论提出后,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储蓄能力和水平低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市场容量不足也有其片面性,这是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前景抱有相当悲观的态度。
(3)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的有关论点,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互补性”的作用,也强调取得工业、农业、消费品与资本品等各经济部门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它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的比例全面发展,以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该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增长理论。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地增长,只有依靠政府宏观经济的计划,才能担当平衡增长的重负。
2、非均衡发展理论(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1)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认为,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进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的稀缺性,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无法突破,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平衡增长,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性地投入到关联度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即首先发展主导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他指出,发展的路程好比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产业通向其他产业。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板的推进形式,从一种不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 • 因此,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限的资源在社会公共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某种替代性,这就会产生两种不平衡增长的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即首先增加直接生产的投资,这会引起社会公共资本的短缺,并增加直接生产的成本,进而会迫使投资向社会公共资本转移,以取得二者的平衡,随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一轮的不平衡增长过程。二是“过剩的发展”,即首先增加对社会公共资本的投资,这会降低直接生产投资的成本,从而促使投资转向直接生产资本,当二者达到平衡后将重复下一个不平衡的增长过程。
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即极点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极点的竞争能力。二是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促进腹地经济的增长。两种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即极点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极点的竞争能力。二是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促进腹地经济的增长。两种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等,这些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佩鲁将它称作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坦·弗农(Ruttan Vernon)等人创立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2)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 (3)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梯度推移理论被引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中国“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将中国经济发展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重点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在东部发展起来后,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而后又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这正体现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思想。梯度推移理论的前提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梯度。实行梯度推移的目的是随着梯度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胡佛—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 •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Hoover)和约瑟夫·费雪(Fisher)于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为: (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 • 在这一阶段,区域投资和区域间贸易很少,区域产业几乎全为农业,区域人口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经济活动均随农业资源而分布。 (2)乡村工业兴起阶段 •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乡村工业及其相关产业随之产生。由于乡村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来源于农业区域和农村人口,因此,乡村工业的分布与农业人口的分布直接相关。 (3)农业生产结构转移阶段 • 随着区域间贸易的日益扩大,区域产业开始趋向于由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集约型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4)工业化阶段 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迫使区域不得不谋求工业化,发展制造业。区域工业化前期主要以农、林、矿产加工业为主,如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纺织工业等。后期则以炼钢、石油炼制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制造业、建材工业等为主。由于矿业和制造业的兴起,工业逐渐代替农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5)服务业阶段 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产业专业化生产,大量输出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惠特曼·罗斯托(whitman 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和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两本书中,依据工业发展水平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具有以下特征:①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极低。②产业结构单一,只有原始农业,进行单一的作物栽培。③社会生产组织以家庭、民族、种族和集团为单位,以此维系着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生产组织难以创新。④人们的价值观是典型的“宿命论”,对进入更高等级和增加收入失去信心,缺乏现代产业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 (2)起飞准备阶段 主要特征为:①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家庭手工业、商业等逐渐发展起来。②人们开始摆脱“宿命论”,树立起追求高生活水平的价值观,向往现代化生活。为此,人们的储蓄欲望开始增强,资本市场逐渐发育。③产业活动出现了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④以劳动技能为基础的雇佣关系不断发展,而且不顾风险并不懈追求利润的企业家势力增强,因此,投资和就业机会也开始增加。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经济起飞所必需的条件。
(3)起飞阶段 这是产业革命时期,是经济成长序列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罗斯托认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高投资率,净投资率一般必须达到10%左右。②一个或几个具有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部门诞生,这些主导产业部门对整个经济产生扩散效应。③制度的变革,即有保证经济起飞的政治制度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制度。这一阶段最基本特征是人均国民收入迅速而持续增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 (4)成熟阶段 主要特征是:①由于现代工业技术日益实用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纺织业)被其诱发而发展起来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工业”所取代。②农业人口减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加大,新产业部门大量发展,经济持续增长。③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劳动力质量发生变化,劳动者走向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 (5)高额消费阶段 基本特征是: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产生了超过生活必需品以上的消费需求。随着高消费倾向的增大以及工资收入的大量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结果引起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爆炸性需求。②在生产领域,主导产业部门由原来的生产资料产品生产行业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行业上来,汽车工业成为该阶段代表性的主导部门。③生产能力超过需求成为一般现象,必须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诱导需求增长,进行必要的市场调节,导致产生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模式。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人们不再满足对高档耐用品的追求,而开始追求生活上的安逸、环境上的舒适、精神上的享受。主导产业不再是生产有形产品的工业部门而转为服务业,如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住宅、旅游休闲、社会福利等。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强调了物质资本积累和确立主导产业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对落后地区如何打破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贫穷恶性循环”,该理论并没有给予进一步的展示,而且广大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单一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并不成功的。
四、区域分工理论 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者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区域分工和经济活动区域分布,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1、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最早提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拥有自身的优势,不同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用以交换其他产品;市场范围的扩大会促进分工并带来规模经济,从而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增进。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提出和阐述了比较成本优势学说。论证了在资本和劳动不能在国家之间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不可能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而只能按照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大优,两劣取小劣”。
3 要素禀赋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F.Heckscher)和俄林(C.Ohlin)提出,又称为H—O模型。H—O模型把区域分工、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禀赋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差异,并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两国或两个地区在同一产品生产上的成本差异,是由于各自的要素价格不同,而后者又是由于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造成的;不同产品生产的要素配置比率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产品对不同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由于各国或各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相对而言是不同的,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工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便具有比较优势。 在生产要素使用具有替代性的前提下,一国或地区密集使用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就拥有由成本优势所决定的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国际贸易或区际贸易,各自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充裕,适合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产品;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缺乏资本,而劳动力或自然资源充裕,适合生产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
H—O模型在分析方法上首先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区位理论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认为地域对经济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区位的特殊性是产生区域贸易的一般原因,也是引起专业化分工并产生贸易福利的重要依据。在政策建议上,主张应实行自由贸易,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严格的理论假设前提下的,诸如两个区域、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即所谓的“二维假定”);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两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完全同质;每个区域的要素禀赋是固定不变的等等。这些与国际和地区间贸易的现实不太相符,因此在实证检验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H—O模型在分析方法上首先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区位理论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认为地域对经济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区位的特殊性是产生区域贸易的一般原因,也是引起专业化分工并产生贸易福利的重要依据。在政策建议上,主张应实行自由贸易,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严格的理论假设前提下的,诸如两个区域、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即所谓的“二维假定”);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两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完全同质;每个区域的要素禀赋是固定不变的等等。这些与国际和地区间贸易的现实不太相符,因此在实证检验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不平衡性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发展的静态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的动态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不平衡性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发展的静态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的动态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它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上的量的差异,这包括上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另一方面表现经济发展上的质的差异,这包括劳动生产率、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高低。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1、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一个规律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长期的、绝对的,经济发展总是由旧的不平衡不断地向新的不平衡演变,呈现波浪式上升过程。 这一规律具体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不发达区域长期并存。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发达区域如果停滞不前就可能转变为落后区域,而落后区域经过跨越式发展可能会超过原来的发达区域,后来居上,进而出现新的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区域,产生新的不平衡;二是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区域各自内部都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小区域。经济发达区域内有经济不发达的小区域,经济不发达区域内有经济发达的小区域,其各自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现象;三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度,有时发展快,有时发展慢。
2、度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指标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通常用来观察家庭之间、个人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图2-1 基尼系数几何图100 图中横轴表示地区所占百分比的累计分布,纵轴表示收入分配的累计百分比。对应于一定累计百分比的地区,有一个特定的累计收入的百分比,这种对应性形成一条从原点O到对角点D的曲线,被称为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由图可见,当洛伦茨曲线与对角体OD重合时,代表一种收入分配完全均等的情形;当洛伦茨曲线与两个边线所组成的直角线OCD重合时,代表一种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的情形。显然,反映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处于完全均等与完全不均等情形之间,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G=A/A+B。面积A占面积A+B的比例越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就越大;反之,面积A占面积A+B的比例越小,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就越小。因此,按照基尼系数的定义,其取值在0-1之间变动,反映收入分配从绝对均等到绝对不均等的变化。
(2)评价指标的选取 研究者们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时,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和多项统计指标。 采用单一统计指标进行界定和评价,比较方便直观,简单明了,而且其结论可比性很强。如以人均GDP/GN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唯一指标,并据此进行分类。世界银行主要采用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GNP作为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划分的唯一标准。 单一统计指标评价的明显缺陷是无法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 采用多项统计指标进行界定和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克服单一统计指标片面性缺陷。但采用多项统计指标比较复杂和困难。 (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服从研究目的 ②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从现实需要出发 ③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有代表性、综合性 ④注意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 ⑤指标体系中应突出投入绩效指标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03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的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排名也逐步下降。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00年达到4027.0元,2003年达到5850.0元。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2)区位条件 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条件优越,中部地区同样也有一些大城市作依托,但在地理区位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对外联系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另外,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严重,生态恶化,土地贫瘠,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 (3)制度因素 中国自1978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
(4)政策倾斜效应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99.50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9.5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127.06亿美元和62.88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和4.2%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①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 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势必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关系不协调和发展差距,实质上是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在区际关系上的反映和体现。 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收入水平高,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导致落后地区的人才大量向发达地区转移,形成所谓的“人才效益外溢”;发达地区又由于投资回报率高,具有资金上的优势,又导致落后地区的资金大量地向发达地区转移,形成所谓的“投资效益外溢”。这两者都使得落后地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造成发达地区变得愈发达,落后地区变得更落后,从而扩大区域经济的矛盾,产生区际冲突。
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是引发社会稳定的根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及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族问题和地方主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地方主义行为泛滥,甚至区域间的冲突,从而危害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③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如果在一国中长期存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公平得不到实现,则无法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性,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4.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弥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创造软(制度等方面)、硬(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1、落后地区的界定 (1)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这一范畴相通用的名词,如“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第三世界”(third world)、“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ies)等,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美元的国家。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其划分的标准逐年变动。以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为例,低收入国家是指那些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20美元左右的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是指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950美元左右的国家。 认识“发展中国家”还须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分析,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呈现出来更大多样性,而且在国土、人口、自然资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作为发展中国家,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收入水平低下,而且收入差距较大;生活水平低下,贫困人口较多;管理能力差,生产率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就业不足,失业率较高;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初级产品(主要为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品种单一;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异大;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 贫困和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和根本特点。
(2)关于“落后地区”的界定 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认为:“所谓不发达地域(underdeveloped regions)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地区或边缘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到内部循环看,低水平陷井依旧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杭州商学院的陆立军指出:“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本人认为,从发达程度来看,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②落后地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落后地区往往具有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迅速发展,可以摘掉落后地区的冒子,转变为欠发达地区,甚至为发达地区。③落后地区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言,但并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的落后,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观念、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落后,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④落后地区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并不完全等同。这要看以什么作为参照系。
2、落后地区的发展基础与条件 (1)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落后地区(或后发地区)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 一般来说,落后地区所拥有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力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其经济发展的起步就往往缺乏连续性,从而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突然起动。 ②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知识和经验。 发达地区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后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能避免走许多弯路,从而减少制度成本。发达地区往往是先行者,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说明肯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和管理知识,这些就是后发地区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这笔财富是后发地区的优势所在。 ③有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供利用。 落后地区作为后来者,有很多现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利用,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与开发,同时也缩短了时间差距从而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源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并且还可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和高起点自主创新技术,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
④可以吸收大量的外来资金,加快资本积累。 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存在着资本相对过剩,必然产生资本外溢。落后地区正好可以吸收这批资金,借助外来力量加快自身发展。 ⑤有利于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 落后地区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缺乏现代型的人才。借助于某些适当方式,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途径,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现代型人才的。 ⑥有利于提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利用先发地区已有先进科学技术,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区际分工,建立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产业部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也可以通过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后发劣势 a、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水平低下 b、经济关系上的依附性 落后地区的这种依附性主要表现在:①落后地区多数粮食不能自给,要从发达地区调进粮食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②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轻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基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自给程度很低,要依赖于区外输入;③落后地区输出的产品主要是初级资源型产品,而输入的是工业制成品,不平等的区际贸易使得落后地区存在价格上的“双重流失”;④落后地区投资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高,投资来源相对单一,对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投资依赖度极大;⑤落后地区的财政收不抵支,赤字较大,长期依赖国家和上级政府的补贴;⑥落后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经济发展自主性以及技术创新势头减弱,从而成为依附性地区。 c、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d、市场发育程度低,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从总体上看,落后地区市场体系存在着:①残缺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②封闭性,追求本地区自成体系,阻止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③落后性,市场网络不健全,交易方式和手段落后,市场组织效率低下;④垄断性,市场集中度和产业进入壁垒较高;⑤混乱性,市场组织管理松散,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 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少量现代工业与大量传统农业和原始手工业并存,凋敝和闭塞的农村与日益膨胀的城市并存,现化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并存。这种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是落后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又要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将会导致城乡差异过大和城乡严重分割,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e、人们思想保守,价值体系紊乱,文化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