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52 Views
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 相关知识 离心试管和离心机的使用规范 离心试管:只用于 有沉淀生成且需分离 时的 反应器 。 不能直接加热 ; 振荡无用 ,只能用 尖 嘴玻璃棒 搅拌 。. 离心机. 离心机:利用密度差异将物质分离的仪器(最常用于固液分离,特殊情况下气体分离也可以)。 原理:高速旋转将 密度大 的物质 甩向试管底部 。 使用注意事项:平衡( 对称 放置 同质量 物质, 2 、 4 、 6 、 3 );运行时盖盖; 慢加速,慢减速 ;适宜速度 2000 - 3000 转 /min 。. 溶液的查找. 状态(固态: 广品瓶 ;液态: 细口瓶或滴瓶 )
E N D
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 • 相关知识 • 离心试管和离心机的使用规范 • 离心试管:只用于有沉淀生成且需分离时的反应器。不能直接加热;振荡无用,只能用尖嘴玻璃棒搅拌。
离心机 • 离心机:利用密度差异将物质分离的仪器(最常用于固液分离,特殊情况下气体分离也可以)。 • 原理:高速旋转将密度大的物质甩向试管底部。 • 使用注意事项:平衡(对称放置同质量物质,2、4、6、3);运行时盖盖;慢加速,慢减速;适宜速度2000-3000转/min。
溶液的查找 • 状态(固态:广品瓶;液态:细口瓶或滴瓶) • 颜色(有色,无色) • 热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或挥发的物质(好:无色瓶;差:棕色瓶) • 强碱性:橡皮塞;其它:玻璃塞
实验原理 • 配位平衡:M + nL == MLn • 阳离子 配体 配合物 • 阳离子=酸,配体=碱(酸根),配合物=酸碱复合物
配合物的生成降低了阳离子浓度和酸根的浓度。配合物的生成降低了阳离子浓度和酸根的浓度。 • 改变溶解度 • 改变氧化还原能力 • 改变酸碱性:使酸的酸性增强,也使碱的碱性增强 • 改变了电子的能级,从而改变物质的颜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很大。
实验原理 • 沉淀-溶解平衡: • AmBn(s) = mAn+ + nBm- • Ksp= [A]m[B]n • 沉淀的溶解度差异很大。
增大阳离子或阴离子浓度都产生同离子效应,降低溶解度;降低阳离子或阴离子浓度都增大溶解度。增大阳离子或阴离子浓度都产生同离子效应,降低溶解度;降低阳离子或阴离子浓度都增大溶解度。 • 降低方法有: • 生成配合物:阳离子生成配合物、阴离子生成配合物 • 改变氧化态:阴阳离子的氧化态改变 • 生成弱电解质:让阴阳离子生成弱电解质(酸、碱、盐) • 生成更难溶沉淀。
提示与提醒 • 若未指明用量,起始试剂用量的一律用0.5ml,而加入的试剂通常逐滴加入,除非特别指明,则观察到变化即可。 • 8(1)中的Al3+和Fe3+如何分离? • 8(2)中的四种离子Ba2+、Fe3+、Pb2+、Zn2+,后两种的氢氧化物有两性,Zn2+的氢氧化物溶于氨水。 • 溶液使用完后必须马上还原! • 同桌同学一半从内容中间开始做! • 实验报告纸使用性质报告纸。
注意:每组实验都要小结,得出规律。 1、配合物形成与颜色变化 (1)2D 0.1mol/L FeCl3 + 1D 0.1mol/L KSCN 血红色溶液 + 0.1mol/L NaF 红色褪出成无色。 Fe3+ + nNCS- = Fe(NCS)n3-n (血红色) Fe(NCS)n3-n + 6F- = FeF63- + nNCS- (无色) …… (3)0.5ml 0.1mol/L CuSO4 + 6mol/L NH3.H2O至过量蓝,后溶解得深蓝色溶液A;溶液A + 2 mol/L NaOH 无变化;溶液A + 0.1 mol/L BaCl2白 Cu2+ + 2NH3.H2O = 2NH4+ + Cu(OH)2 蓝 Cu(OH)2 + NH3 = 2OH- + Cu(NH3)42+(深蓝) Cu(NH3)42+ + OH- = X SO42- + Ba2+ = BaSO4 白 …… ——————————————————————————————— 小结:配合物生成因为配位场的改变而颜色改变,同时降低了离子浓度。
相关反应方程式 • 1(1) Fe3+ + nNCS- = Fe(NCS)n3-n (血红色) Fe(NCS)n3-n + 6F- = FeF63- + nNCS- (无色) 1(2) [Fe(CN)6]3- + NCS- = X Fe3+ + nNCS- = Fe(NCS)n3-n 1(3) Cu2+ + 2NH3.H2O = 2NH4+ + Cu(OH)2 蓝 Cu(OH)2 + NH3 = 2OH- + Cu(NH3)42+(深蓝) Cu(NH3)42+ + OH- = X SO42- + Ba2+ = BaSO4 白 1(4)
Cl- + Ag+ = AgCl Br- + Ag+ = AgBr I- + Ag+ = AgI AgCl + 2NH3 = Ag(NH3)2+ + Cl- AgBr + 2S2O32- = Ag(S2O3)23- + Br- AgI + I- = AgI2- 3 H2Y2- + Ca2+ = CaY2- + 2H+
4(1) Co2+ + H2O2 = X • 4(2) 2Co2+ + H2O2 + 12NH3 = 2[Co(NH3)6]3+ + 2OH- • 5(1) Pb(Ac)2 + I- = PbI2+ 2Ac- PbI2 + H2O = X 2PbI2 + (NaNO3)= Pb[PbI4] PbI2 + 2I- = [PbI4]2- 5(2) Pb2+ + S2- = PbS PbS + 4HCl =H2[PbCl4]2- + H2S 3PbS + 8HNO3 = 3Pb(NO3)2 + 3S + 2NO + 4H2O 5(3) Mg2+ + 2NH3.H2O = Mg(OH)2 + 2NH4+ Mg(OH)2 + 2H+ = Mg2+ + 2H2O Mg(OH)2 + 2NH4+ = Mg2+ + 2NH3.H2O
6(1) Pb2+ + S2- = PbS (10-29) • Pb2+ + CrO42- = PbCrO4(10-13) • 6(2) Pb2+ + CrO42- = PbCrO4 • 2Ag+ + CrO42- = Ag2CrO4(10-12) • 7 2Ag+ + CrO42- = Ag2CrO4 • Ag2CrO4 + 2Cl- = AgCl + Cr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