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898 Views
現代修復理論與應用. RESTAURO. 歐洲修復概念之流變. RESTAURO. 早期的錯誤示範. 古羅馬與中古時代 文藝復興時期 17 ~ 19 世紀. RESTAURO. 古羅馬與中古時代. RESTAURO. 主觀的修復觀念. 古羅馬帝國時代的修復概念,目的是為了 「讓不完整的藝術品重新變為完整」 。 以極為主觀的想法,去 重整 或甚至 全部重建 破壞的藝術品。 宗教勢力的變遷與影響 掩飾藝術品的時間痕跡,或是彰顯主位者的權勢光榮,甚至有時只是為了配合一個不相稱的新放置地點。. RESTAURO. 布雷莎勝利女神 青銅 西元前 1 世紀 義大利
E N D
現代修復理論與應用 RESTAURO
歐洲修復概念之流變 RESTAURO
早期的錯誤示範 • 古羅馬與中古時代 • 文藝復興時期 • 17~19世紀 RESTAURO
古羅馬與中古時代 RESTAURO
主觀的修復觀念 • 古羅馬帝國時代的修復概念,目的是為了「讓不完整的藝術品重新變為完整」。 • 以極為主觀的想法,去重整或甚至全部重建破壞的藝術品。 • 宗教勢力的變遷與影響 • 掩飾藝術品的時間痕跡,或是彰顯主位者的權勢光榮,甚至有時只是為了配合一個不相稱的新放置地點。 RESTAURO
布雷莎勝利女神 青銅 西元前1世紀 義大利 這件作品原來是一尊美神維納斯的青銅雕像,卻被添加了翅膀而成為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外表的添加使得作品本身被創作時的意涵都被徹底改變了。雙翅以及頭環,為羅馬皇帝維斯巴西安在建造羅馬神殿時所添加。
聖索非亞教堂君士坦丁堡,土耳其 這是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 325~360 年建造的一座希臘正教教堂,到1453年鄂圖曼帝國消滅拜占庭帝國為止,一直都是基督教的教堂。當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帝國入侵時,在教堂四周添加朝聖所需的尖塔,使其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座清真寺。
當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帝國入侵時,因為欣賞聖索非亞教堂的氣勢而未將其破壞,僅將壁上的聖像用水泥覆蓋,然後加上回教的圖繪及可蘭經文。當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帝國入侵時,因為欣賞聖索非亞教堂的氣勢而未將其破壞,僅將壁上的聖像用水泥覆蓋,然後加上回教的圖繪及可蘭經文。
聖索非亞教堂內部,是為了修復工程施作而搭起高達54公尺的鷹架。聖索非亞教堂內部,是為了修復工程施作而搭起高達54公尺的鷹架。
五百年後,到了二十世紀土耳其共和國成立,為避免人民再因宗教鬥爭,便將教堂改為博物館,恢復那些被覆蓋在水泥下金光閃爍的鑲嵌畫。五百年後,到了二十世紀土耳其共和國成立,為避免人民再因宗教鬥爭,便將教堂改為博物館,恢復那些被覆蓋在水泥下金光閃爍的鑲嵌畫。
文藝復興時期 • 考古的熱潮與藝術品私人市場的興起,成為修復工作的一大刺激。 • 修復師由藝術家擔任。 • 新技術被高度應用,造成作品被完全地重造,移花接木地被組合起來。 • 首度出現了反對重建式修復的批評聲音,但是並未發展成正確的修復觀念,這時的批判只是針對補筆者繪畫技術的抨擊。 RESTAURO
西紐雷利 耶穌割禮(局部) 1490-91 根據瓦薩里的說法,原作聖嬰部份因為受潮損壞,而由索多馬補筆。
勞孔 大理石 42-20 BC 這一件仿希臘的羅馬雕像,在1506年於羅馬發掘出。失去的斷臂,由競賽勝出者Montorsoli修復。
勞孔雕像一直保持著文藝復興遺留下來的姿勢,保存於梵諦岡,18世紀末拿破崙出征義大利並將它帶到羅浮宮,1813年才又由英國人再帶回教廷。直到1957年又發掘出它的斷臂,文藝復興時期添加的手臂才被去除,還原上它原有的手臂。勞孔雕像一直保持著文藝復興遺留下來的姿勢,保存於梵諦岡,18世紀末拿破崙出征義大利並將它帶到羅浮宮,1813年才又由英國人再帶回教廷。直到1957年又發掘出它的斷臂,文藝復興時期添加的手臂才被去除,還原上它原有的手臂。
17-19世紀 • 繪畫與雕塑的收藏蔚成風尚,許多的繪畫作品因為配合裝飾空間的需要,被加大或是被裁減。 • 義大利著名的傳統修復托裱法(”la foderatura”, lining)開始被使用。 • 新興的美術館成立附屬工作室中。 • 繪畫層移植技術 RESTAURO
此時許多的繪畫作品便因為配合裝飾空間的需要,被加大或是被裁減,像是西西里畫家達.梅西納(Antonello da Messina)的作品就遭到被裁切的命運。
歐洲常用畫布托裱種類 傳統托裱 • 麵糊膠托裱(冷、熱) Foderatura a colla di pasta(calda) • 蠟與樹脂托裱法 Foderatura a cera-resina • 混合托裱法 Foderatura mista 現代托裱 • BEVA 371托裱法 Foderatura a BEVA 371(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莫威利斯托表法 Foderatura a Mowwilith(PVA 聚乙烯醇) • 真空托裱法(suction lining)-繪畫層移轉 RESTAURO
法國修復師羅伯.皮考(Robert Pi-cault)在1752年移植了一件羅浮宮所藏之拉婓爾〈聖米歇爾與撒旦〉,將原繪製於木板上的顏料層移轉於畫布之上。
修復與反修復19世紀衝突的修復理論 • 修復:維歐列公爵(Eugène-Emmanuel Viollet-le-Duc) • 反修復:工藝美術運動領導者英國的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與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RESTAURO
巴黎聖母院中央高聳的錐形塔尖(flèche),便是由維歐列公爵所建造。巴黎聖母院中央高聳的錐形塔尖(flèche),便是由維歐列公爵所建造。
西班牙薩拉曼卡大教堂入口 (Catedral de Salamanca)
「古色」(patina)的偽造 RESTAURO
左圖為19世紀修復師莫特尼(Giuseppe Molteni)所修復的部份;右圖為1968年倫敦國家藝廊修復後
反修復(Anti-restoration) • 作品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能採取最低限的保存動作。 • 寧願保留損毀的原作,也不要完整的的偽造品。 RESTAURO
競技場西北邊的磚造支撐牆,為1807年由史登所建。競技場西北邊的磚造支撐牆,為1807年由史登所建。
尊重原創的時代 -20世紀 • 現代修復理論的統合。 • 政府法令以及國際憲章的制定,文化財產觀念產生。 • 交通發達造成觀光產業的勃興,古蹟與博物館內藝術品有了實際上的經濟價值。 • 公私立修復單位興起,全球修復工作蓬勃進行。 • 修復人才培育成為保存工作傳承的重點 。 • 修復師從畫家的副業成為獨立的專業 。 RESTAURO
現代修復理論的形成 RESTAURO
藝術品與其他工業性的文化產物區隔開,將「修復」的功能性意義,提升到史學與美學的層面上,同時,讓修復從手工技術層次,提昇到一種文化保存的概念以及意識型態。 • 修復應該以藝術品所具備的歷史、美學與物質性等三項基本元素為依歸來進行。 RESTAURO
藝術品的物質型態與圖像 • 藝術品潛在的整體性 • 補筆的執行 • 舊添加物的保存與移除 RESTAURO
藝術品的物質型態與圖像 • 藝術作品,是由它的物質結構(材質)以及外觀(圖像)所組成,修復時,必須兼顧作品兩者的關係。 • 只有藝術品的物質部份是可以被修復的。 RESTAURO
補筆的執行 補筆的添加,必須注意到它的可辨識性和可逆性,補筆處必須在未使用特殊儀器之下以肉眼近距離就可辨識出來。並且讓未來可能再進行的修復執行時,可以容易地去除掉這些添加的補筆,而不至於損傷到作品本身。 RESTA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