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的工作程序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的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 测样的制备. 试验设计. 数据处理. 供试材料的准备. 放射性废弃物处理. 示踪剂引入. 试样采集和预处理. 试验设计. 核素选择. 示踪剂选择. 示踪剂用量. 核素选择. 实验性质. 核素性质. 测量条件. 标记位置. 核素性质. T 1/2. 射线的种类. E. 常用核素性质介绍. N : 11~17. β +. 放射性: 5. 稳定性: 14 、 15. 15 N 0.365 %. γ0.511Mev. 14 N 99.635 %. 13 N T = 9.96m.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的工作程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工作程序

  2. 工作程序 • 测样的制备 • 试验设计 • 数据处理 • 供试材料的准备 • 放射性废弃物处理 • 示踪剂引入 • 试样采集和预处理

  3. 试验设计 • 核素选择 • 示踪剂选择 • 示踪剂用量

  4. 核素选择 • 实验性质 • 核素性质 • 测量条件 • 标记位置

  5. 核素性质 • T1/2 • 射线的种类 • E • 常用核素性质介绍

  6. N:11~17 • β+ • 放射性:5 • 稳定性:14、15 • 15N 0.365% • γ0.511Mev • 14N 99.635% • 13N T=9.96m

  7. P:28~35 • β- • 放射性:7 • 稳定性:31 • 32P T=14.3d • 1.71Mev • 33P T=21.8d • 0.26Mev

  8. K:37~44 • 放射性:6个 • 稳定性:39、41 • 38K T=7.71m β+ 2.68Mev • 40K T=1.17×109a β- 1.31Mev • 42K T=12.4h β- 3.52Mev • 43K T=22.2h β- 0.82Mev • 44K T=22m β- 5.3Mev

  9. Rb:86、82 • 86Rb T=18.66d β- 1.75Mev • Tb=4.5d • 82Rb T=1.3m EC、β+ 0.511Mev • 0.511Mev(189%) 0776Mev(13%)

  10. C:9~16 • 放射性:6 • 稳定性:12、13 • 11C T=20.34m • β+0.97Mev • 14C T=5692a • β-0.155Mev • Tb=10d

  11. H:1、2、3 • 放射性:3H • T=12.26y • β-0.0185Mev

  12. S:29~38 • 放射性:6个 • 35S T=87.4d β- 0.165Mev • 37S T=5.07m • 38S T=2.87h

  13. Ca:37~50 • 放射性:8个 • 45Ca T=165d β- 0.257Mev • 47Ca T=5.54d β- 0.69Mev • 49Ca T=8.71m β- 1.95Mev

  14. I: • 125I T=60.2d EC 0.027Mev • 131I T=8.04d β-(γ)0.606Mev • 123I T=13h EC 0.159Mev • 133I T=20.3h β- 0.418Mev

  15. Fe: • 52Fe T=8.3h EC、 β- 0.511Mev • 59Fe T=44.6d β- 1.566Mev • γ 1.095Mev 1.295Mev • 55Fe T=2.7a EC0.006Mev

  16. 其它: • 64Cu T=12.7h EC、 β+ 0.511Mev • β- 0.573Mev • 65Zn T=243.8d EC、 β+1.115Mev • 18F T=109.8m EC 、β+0.511Mev

  17. 试剂准备 • 标记化合物 • 购买 • 量的计算

  18. 标记化合物命名 • 无机化合物 • 32P-NaH2PO4 有载体 • NaH232PO4 无载体

  19. 标记化合物命名 • 有机化合物 • CH3131I、131I-CH3 • 2-14C-乙酸 定位标记 • 1,2-3H-睾酮 定位标记(>95%) • 1,2-n-3H-睾酮 准定位标记(<95%) • U-14C-C6H6 均匀标记 • G-3H-胆固醇 不定位标记

  20. 购买 • 购买标记化合物 • 自制标记化合物 • 化学合成 • 生物合成 • 同位素交换

  21. 用量估算: • 保证精确度:最低r>3—5rb • 影响因子:①稀释度 • ②吸收率 • ③分布的不均匀性 • ④仪器效率,测量时间 • 无辐射效应

  22. 无辐射效应 • 土培:200 - 400μCi/Kg土 • 水培:〈200μCi/L. • 危害剂量:>500μCi/Kg土(禾本科) • 小白鼠:131I :9μCi/g • 32P :0.8μCi/g • 24Na:0.7μCi/g • 89Sr :0.5μCi/g • 孑孓培养液:32P:0.5μCi/ml

  23. 供试材料 • 保证实验完整:死、丢 • 影响实验的因素:鼠

  24. 示踪剂引入方法: 植物: (1)气体示踪剂引入方法 A、植物营养室。 B、叶室(多用14CO2的引入等)。 (2)液体示踪剂引入方法: A、喷雾法 B、注射法 C、点滴法 D、涂抹法 E、纸粘法 F、土培、水培、沙培法

  25. (3)固体示踪剂引入方法: A、溶解成液体,如上法引入。 B、土培、水培、沙培法(地下部分)。 C、大田施肥。

  26. 动物: A、注射法:皮下、肌肉、腹腔、静脉注射。 B、口腔引入法;食物、水、胃管、投丸。 C、吸入法:通过呼吸道、易挥发示踪剂。 D、涂布法。 E、喷涂法。 F、扦入法:将60Co、182Ta、226Ra金属丝扦入生物体。

  27. 间作 单作 CK 董p134

  28. 植物营养室中14CO2计算 例:已知:营养室总体积V=2L,已有Na214CO3 a=4μCi/ml 要求:营养室内初始比强度为5μCi/L,CO2浓度为1%。 问:需用Na2CO3? Na214CO3 ? 解:∵V=2L ∴CO2总体积为V×1%=0.02L。 ∵1LCO2重1.88g(气压760mm汞柱、气温20℃) ∴0.02LCO2重0.02×1.88=0.0376g

  29. 由反应式: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44 x 0.0376 ∴X=0.09g(即为使用Na2CO3的量) ∵a=5μCi/L(由要求) ∴营养室需用:2L×5=10 μCi 10uCi÷4 μCi /ml=2.5ml(取Na214CO3的体积) 最后再算出H2SO4用量(过量),通常用乳酸反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