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525 Views
台大校園的哺乳動物.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玲玲. 哺乳動物的特徵. 乳腺、毛髮. 哺乳動物多樣性. 29 目 , 153 科 , > 5,400 種 ~ 2 克 - >150 噸 ( 藍鯨 ). 原獸亞綱 單孔目 – 鴨嘴獸、針鼴 獸亞綱 ( 後獸下綱 ) 有袋類 ( 現存 7 目 ) 獸亞綱 ( 真獸下綱 ). 單孔目. 鴨嘴獸、針鼴 哺乳類起源於爬蟲類的活證 哺乳類特徵 : 乳腺、毛髮、內溫,但代謝低 爬蟲類特徵:卵生、泄殖腔、無乳頭、肩帶似爬蟲類. 有袋類. 育兒袋 (Marsupium)
E N D
台大校園的哺乳動物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玲玲
哺乳動物的特徵 • 乳腺、毛髮
哺乳動物多樣性 • 29 目, 153 科, > 5,400 種 • ~ 2 克 - >150 噸(藍鯨)
原獸亞綱 • 單孔目– 鴨嘴獸、針鼴 • 獸亞綱 (後獸下綱) • 有袋類 (現存 7 目) • 獸亞綱 (真獸下綱)
單孔目 • 鴨嘴獸、針鼴 • 哺乳類起源於爬蟲類的活證 • 哺乳類特徵:乳腺、毛髮、內溫,但代謝低 • 爬蟲類特徵:卵生、泄殖腔、無乳頭、肩帶似爬蟲類
有袋類 • 育兒袋(Marsupium) • 胎兒重量 < 1% of 母親體重 • 懷孕期短 • 代謝低、腦容量小 • 生物地理學 • 生殖策略
食蟲目 • 垃圾桶分類群 • 鼩形目、蝟目、非洲鼩目、象鼩目、樹鼩目、皮翼目(鼯猴) • 台灣:鼩形目(> 10種) • 鼴鼠科 • 尖鼠科(鼩鼱)
現存最小的哺乳類 • 內溫的體型下限 • Savi’s pigmy shrew (Suncus etruscus) – 重量最輕(1.2-2.7 g, 頭骨長 13 mm) • Least shrew (Sorex minutissimus) (1.5-4) • Pygmy shrew (Microsorex hoyi) (2-4) • Bumblebee Bat (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 (頭骨長11 mm, 體重 2-3 g)
翼手目 • 第二大目,真正飛行 • 形態特化 • 生態功能 • 台灣( > 30種): • 大翼手亞目 - 大蝙蝠科:狐蝠 • 小翼手亞目 – 葉鼻蝠科、蹄鼻蝠科、蝙蝠科、游離尾蝠科
靈長目 • 原猴類 – 濕鼻 • 猿猴類 • 新世界猴 – 寬鼻、尾可捲曲執握 • 舊世界猴 – 狹鼻、尾不可執握 • 猿 • 小猿 – 長臂猿 • 巨猿 – 猩猩與人 • 台灣:獼猴科 – 台灣獼猴
貧齒目 • 帶甲目、被毛目、土豚目、鱗甲目 • 食蟻特化、代謝率低 • Manidae, Manis, 7 species • 亞非,4.5 ~ 33 kg • 台灣:鱗甲目鯪鯉科 – 穿山甲
食肉目 • 多樣、覓食策略 • 熊、犬、貓、鼬、獺 • 關鍵物種 • 台灣(11種)
熊科;台灣黑熊 • 貓科;雲豹、石虎 • 獴科:食蟹獴 • 靈貓科:麝香貓、白鼻心 • 貂科:黃猴貂、鼬獾、黃鼠狼、高山小黃鼠狼、水獺 高山小黃鼠狼(貂科)
鯨目 • 最大的哺乳類 • 鬚鯨、齒鯨 • 活動、體溫調節 • 潛水生理適應 • 台灣:6科32種 • http://www.whale.org.tw/
囓齒目 • 最大的目 • 一對門齒 • 3 g ~ > 65 Kg (水豚) • 台灣(19種): • 松鼠科:3種松鼠、3種飛鼠 • 鼠科:13種鼠
松鼠亞科:赤腹松鼠、長吻松鼠、條紋松鼠 • 鼯鼠亞科:大赤鼯鼠、白面鼯鼠、小鼯鼠 • 鼠科
住家內外:溝鼠、屋頂鼠、家鼷鼠 • 低海拔草生地:鬼鼠、小黃腹鼠、赤背條鼠、月鼠 • 低中海拔森林:刺鼠 • 中高海拔:森鼠、黑腹絨鼠、高山白腹鼠、高山田鼠 • 低到高海拔均有:巢鼠
兔形目 • Rabbit, hare, pika • 幼體門齒 3/3, 成體門齒數2/2 • 除南美洲南部、西印度群島、馬達加斯加、東南亞一些島嶼外都有分布 • 在澳洲成為外來入侵種 • 台灣:兔科 – 台灣野兔
長鼻目 • 最大型陸域哺乳類 • 與海牛、儒艮、蹄兔為近親 • 低頻叫聲 • 關鍵物種
海牛目、蹄兔目 • 草食 • 海牛、儒艮在淺海覓食水草,生存倍受棲地破壞、污染、人類活動、獵捕等威脅 • 蹄兔多居住在岩石區
奇蹄目、偶蹄目 • 蹄趾數、植食、反芻、叉角與洞角 • 奇蹄目:馬(斑馬)、犀牛、貘 • 台灣(5種):偶蹄目 • 豬科 – 台灣野豬 • 牛科 – 台灣野山羊 • 鹿科 – 水鹿、梅花鹿、山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