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8

成人心肺复苏

成人心肺复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张向阳. 历史. CPR =通气(圣经时代). Isis :口对口通气复苏丈夫(古埃及) Elijah :复苏小孩的故事 200 B.C-A.D 500,Hebrew 人使用口对鼻通气复苏新生儿 A.D 175 , 希腊人 Galen 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机制. Elijah 将自己压在小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苏醒过来. 风箱通气. 公元175 年出现的风箱通气,指出风箱通气可引起肺扩张. CPR =通气+按压 (18世纪). “酒桶”复苏和“马背”复苏

se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成人心肺复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人心肺复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张向阳

  2. 历史

  3. CPR=通气(圣经时代) • Isis :口对口通气复苏丈夫(古埃及) • Elijah :复苏小孩的故事 • 200 B.C-A.D 500,Hebrew人使用口对鼻通气复苏新生儿 • A.D 175 ,希腊人Galen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机制

  4. Elijah将自己压在小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苏醒过来Elijah将自己压在小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苏醒过来

  5. 风箱通气 公元175 年出现的风箱通气,指出风箱通气可引起肺扩张

  6. CPR=通气+按压 (18世纪) • “酒桶”复苏和“马背”复苏 • 1858年,匈牙利人Janos Balassa胸外按压复苏了一名因结核喉水肿而窒息的18岁女性 • 1883年,德国人Franz Koenig在外科教科书首次描述了胸外按压

  7. 酒桶复苏 酒桶滚动时,淹溺者的胸部被动的受压和舒张而引起通气,同时也巧合地产生胸部按压

  8. 马背复苏 患者俯趴在马背上,在马跑动时,患者的胸部得到周期性的按压

  9. 电除颤时代( 1960s之前) • 1899,Prevost和Battelli发现低压交流电可诱发室颤,而高压交流电能终止室颤 • 1940,Wiggers用动物实验证实交流电可除颤 • 1947,Claude Beck成功应用于人体 • 1962,Lown等证实直流电比交流电除颤安全

  10. 现代心肺复苏 (1960s以后) • Kouwenhoven、 Knickerbocker和Jude心肺复苏假说:“胸外按压不仅能够产生血压而且有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 • 1960年他们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施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11. 心肺复苏会议 • 1966,首次召开会议,制定CPR标准 • 1973-1976-1985-1992,AHA会议 • 1993,成立国际心肺复苏联盟(ILCOR) • 2000 ILCOR 主办第一次大型会议,制定CPR 国际指南

  12. 2005年 达拉斯 •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治疗推荐意见国际共识 •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13. 急救者的危险性 • 培训过程中:感染(病毒、口腔炎、气管炎);胸痛,过度通气等 • CPR过程中:极少不良事件 • 推荐意见:人体模型应使用常用消毒剂消毒,至少在1min干燥后可使用 • 急救者不愿或未经培训口对口呼吸,应鼓励只作胸外按压的CPR

  14. 心脏性猝死(SCA) • 美国冠心病死亡约33万人/年 • 北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约0.55/千人,院外死亡约25万人/年 • 大多数SCA病人病因是心室颤动

  15. 心源性猝死者的心律失常 VF 8% 尖端扭转性室速 13% VT 62% 心动过缓 17%

  16. 心脏骤停事件的特征 • 易发时间:白天(8-18点占3/4) • 易发地点:家中(约2/3) • 易发人群:年龄>50岁的男性(约3/4) • 引发原因:室颤引起的心脏骤停占2/3 • 院前和院内SCA的原因基本相同

  17. 呼吸骤停 • 肺部疾病、气道阻塞、溺水、吸入烟雾、中毒、电击伤、窒息、创伤、心肌梗死、电击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 原发性呼吸停止后,心脏仍可在数分钟内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大脑及其它脏器也同样可得到数分钟的血供,此时,尚未出现循环停止的征象 • 心跳骤停 • -意识突然丧失 • -大动脉摸不到搏动 • -呼吸停止(早期可出现 • 无效的“叹气样”或”抽搐样” • 呼吸动作 • -心电图表现:约85%为室颤, • 余为PEA和心室停搏 • -瞳孔固定,皮肤发绀 2014/8/7 17

  18. 病人无反应 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效呼吸),应开始CPR 急救人员应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的表现,特别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搏骤停的标志。 出现VF,PEA,心脏停搏的ECG改变,也可确诊为心脏骤停。

  19. 心搏骤停10~15秒钟,意识丧失。 • 心搏骤停20秒钟,脑电活动呈等电位线。 • 心搏骤停30~60秒钟后,呼吸停止。 • 心搏骤停60秒钟后,瞳孔散大。 • 心搏骤停5~7分钟后,不可逆脑损伤。 19

  20. TIME IS LIFE !

  21. 生存链—CPR成功的关键 尽早识别、呼救: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尽早CPR:可使VF的SCA者生存率增加2-3倍 尽早电除颤:CPR+3-5min内的电除颤可↑生存率49-75% 尽早ACLS:尽早由医务人员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22. 核心内容CPR 三个阶段 ABCD 最初阶段:第一个ABCD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体外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A气管插管 B正压通气 C继续CPR D药物应用 第三阶段:第三个ABCD A气道控制 B高浓给氧 C体征评估 D鉴别预后

  23. 心肺脑复苏的三个基本阶段 ◆ 基础生命支持 ( basic life support, BLS) ◆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 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24.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life support, BLS)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体外除颤

  25. A ( Assessment + Airway )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 1、判断有无意识(<10秒) ①摇动肩部, ②呼唤名字,

  26. 2、呼救 若确定无意识,立即呼救! 同时,拨打120 / 999 注意:告知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如何

  27. 3、放置体位 身体必须整体转动,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 头、颈、躯干呈直线,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解开衣物、领带等

  28. 4、畅通呼吸道 ⑴、仰头举颏法 压前额→头后仰 + 托下颌→颈伸直 + 张口 = 通畅气道 ⑵、清除口腔异物、假牙等(带手套)

  29. B:抬举下颌 A:仰头举颏 ←2005指南不推荐

  30. 清除口腔 异物

  31. B ( Breathing ) 人工呼吸 1、判断有无呼吸(<5秒) 在开通气道的前提下 ①眼看:胸廓起伏 ②面感:有无气流 ③耳听:有无气流的声音 2、若确定无呼吸,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32. ①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闭鼻孔、口对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 海平面,吸入的空气中氧含量为 21%,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 正常的1-2倍,>600~800ml),即可使患者的PaO2保持在 75 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可提供机体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

  33. 口对口人工呼吸术 (2005指南要求事项) ◆ 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 2秒 以上, 以后每次 人工呼吸时间 > 1s,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 ( 2000指南:迅速而强力 ) ◆ 每次吹气量500~600 ml (6-7ml/kg),胸部起伏+ 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 ( 2000指南:800~1200 ml )◆ 按压30次、吹气2次(30∶2) ( 2000指南 15∶2 ) ◆ 呼吸频率 8~10次/分,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 减少对按压的干扰

  34. ③ 口对管人工呼吸

  35. 简易呼吸囊 • 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 一、主要装置: 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 • 二、辅助装置: 面罩、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 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36. 操作程序 — 1 1. 评估: (1) 适应证: 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呼吸机使用前 或停用呼吸机时。 (2) 禁忌证: 如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37. 操作程序 — 2 2. 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10~15L/min( 供氧浓度为 40% ~60%) 3. 开放气道,清除异物,松解病人衣领,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38. 操作程序 — 3 4 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 ⑴ 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39. 5. ⑵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 用右手挤压呼吸球,突然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

  40. 操作程序 — 4 6 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 8~12ml/kg( 通常成人400 ~600ml 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 ),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频率的协调性。 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41. 操作程序 — 5 6. 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I:E等。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ARDS者频率为12~14次/分,I:E为1:2~3,潮气量略少。 7. 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 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

  42. 颈动脉 ★ 体表距离心脏最近的动脉; ★ 桡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血压依次递减 约10mmHg: 即: 能触及桡动脉:表明动脉压 能触及股动脉:表明动脉压 能触及颈动脉:表明动脉压 临界: 脑动、静脉必须 > 、 脑血流(CBF) > 50% 才能维持 和 恢复意识;CBF > 20%,可维持存活。 > 80mmHg > 70mmHg > 60mmHg 50mmHg 30mmHg~40mmHg

  43. 2014/8/7 47

  44. 自身发生完全性FBAO时,患者可一手握拳,用拳头拇指侧抵住腹部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另一只手抓紧拳头,用力快速将拳头向上、向内冲击膈肌自身发生完全性FBAO时,患者可一手握拳,用拳头拇指侧抵住腹部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另一只手抓紧拳头,用力快速将拳头向上、向内冲击膈肌 • 如果不成功,患者应快速将上腹部抵压在一块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然后用力冲击腹部,直到把气道内异物清除为止 2014/8/7 48

  45. 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Heimlich手法) 自救及昏迷者施救的手法 49

  46. 有意识妊娠终末期孕妇或过度肥胖者采用胸部冲击法有意识妊娠终末期孕妇或过度肥胖者采用胸部冲击法 • 方法:站在患者身后,把上肢放在患者腋下,将胸部环绕起来。一只拳的拇指则放在胸骨中线,应注意避开剑突和肋骨下缘,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向后冲击,把异物冲击出来 • 如患者失去意识:启动EMS系统 2014/8/7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