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506 Views
生產要素分配理論. 邊際生產力的衡量. 邊際實物產量 MPP L. 邊際生產收益 MRP L. 邊際產值 VMP L. 邊際生產力的衡量. 廠商決定僱用勞動量多寡時,需從三種角度衡量:. 邊際實物產量 MPP L (1). 定義: 邊際實物產量 MPP L 是廠商每增加一單位勞動僱用量,使產品「總產量」變動的數量。. 公式: 邊際實物產量 MP L =. 總產量變動的數量. =. 勞動變動量. * 邊際實物產量 MPP L 即為第四章所提及的邊際產量( MP L )。. ※ 觀念澄清: 邊際實物產量 = 邊際產量 = 邊際生產力.
E N D
生產要素分配理論 邊際生產力的衡量
邊際實物產量MPPL 邊際生產收益MRPL 邊際產值 VMPL 邊際生產力的衡量 廠商決定僱用勞動量多寡時,需從三種角度衡量:
邊際實物產量 MPPL (1) 定義: 邊際實物產量MPPL是廠商每增加一單位勞動僱用量,使產品「總產量」變動的數量。 公式: 邊際實物產量MPL= 總產量變動的數量 = 勞動變動量 *邊際實物產量MPPL即為第四章所提及的邊際產量(MPL)。 ※觀念澄清:邊際實物產量=邊際產量=邊際生產力
邊際實物產量 MPPL (2) • 範例說明: 大村葡萄園僱用三個工人採收葡萄的產量表 MP 遞減 返回上層
邊際生產收益 MRPL 定義: 是指每增加一單位勞動僱用量,使產品「總收益」變動的數量,又稱「邊際收益產量」。 公式:
假設葡萄在市場販賣,每一斤的邊際收入為10元假設葡萄在市場販賣,每一斤的邊際收入為10元 返回上層
邊際產值 VMPL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簡稱VMPL) 定義: 是指每增加一單位勞動僱用量,使產品「總市值」變動的數量。 公式: 邊際產值 = 產品的價格 × 增加勞動的邊際產量
產品為完全競爭市場時, 邊際產值VMPL與邊際生產收益MRPL的關係 A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B C D E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葡萄10元 F G H 返回上層
結論 當產品為完全競爭市場時,個別廠商為產品價格接受者,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一單位,在價格不變情況下,可得知: 邊際生產收益=邊際產值 MRPL= VMPL MRX×MPL=PX×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