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护 理 学 院

精神科护理学. 护 理 学 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菊英. 情 感 性 精神 障 碍患者的护理 (affective disorder). 第九章. 教学目标. 识记:1、躁狂发作的临床症状 2、 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 理解: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2、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抑郁药:三环类 的特点 应用:1、能运用护理过程于抑郁状态病人的护理 2、能运用护理过程于躁狂状态病人的护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 概述 :. 定义.

seth-brigh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护 理 学 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神科护理学 护 理 学 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菊英

  2. 情 感 性 精神 障 碍患者的护理(affective disorder) 第九章

  3. 教学目标 识记:1、躁狂发作的临床症状 2、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 理解: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2、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抑郁药:三环类 的特点 应用:1、能运用护理过程于抑郁状态病人的护理 2、能运用护理过程于躁狂状态病人的护理

  4. 情感性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 • 又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5. 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 1982年,12个地区,患病率为0.76‰; 1992年,7个地区, 为0.83‰。 同一时期,西方国家为2~25%。 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资料显示:患者病后70%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近10%完全丧失社会生活能力;而20%在较长时间不能工作或从事完整的社会功能。

  6. 根据国内最近颁布的CCMD-3精神疾病分类系统: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形式为根据国内最近颁布的CCMD-3精神疾病分类系统: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形式为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8. 临床症状 【病例】 某男,35岁,工人。患者在1994年2月无明显诱因表现话多,无故指责他人.称自己能升官发财,能当局长,能做生意赚钱,无控制买东西,散发给陌生人。对人一见如故,讲话滔滔不绝,难于打断起语速,内容多为自吹自擂。别人稍不如他意,就发脾气,骂人,有时甚至冲动打人。活动多,爱管闲事,整日忙绿,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划脚,不认为自己有病。经治疗数周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一切正常。 患者出院后1年多,之后5次复发而住院治疗。每次症状基本相同。病情缓解后,自知力恢复,生活劳动基本正常,无残留症状。

  9. 典型的“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 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 • 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眼开; • 自我评价过高; • 患者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 情绪不稳定,易愤怒、易激惹。

  10. 典型的“三高”症状 思维奔逸: • 思维联想过程明显加快; • 思维内容丰富多变; • 表现为言语增多、语音高、语速快; • 讲话内容肤浅,注意力随境转移。有音联、意联

  11. 典型的“三高”症状 活动增多: • 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动作快速敏捷; • 整天忙忙绿绿,爱管闲事,随心所欲; • 注重打扮,社交活动多。

  12. 典型的“三高”症状 躯体症状: • 很少有躯体不适感; • 面色红润、两眼有神; • 心率加快、便秘; • 体力过多消耗,易失水,体重减轻; • 食欲增加,性欲抗进,睡眠减少。

  13. 临床症状 【病例】 某女,32岁,会计。患者首次发病与2003年底,单位领导在总结会上提出要各个部门进行工作考核,对财务工作进行审核。当晚患者难以入眠。几天后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少食少动、自己轻语:“我有罪”,“我不该吃饭”,“我贪污”,“该抢毙”,等。语言缓慢简单,声音低纯。入院后经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005年1月第二次复发,无明显诱因心闷心烦,语言少,语速慢,活动少到整日卧床。给医生和同事下跪,称有罪,夜间不用药不能入睡,早醒。经再次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自知里恢复出院。

  14. 典型的“三低”症状 心境低落: • 患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 • 情绪低沉、 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 伴有焦虑。 • 典型的病例,抑郁心境具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 自我评价低。

  15. 典型的“三低”症状 思维迟缓: • 患者思维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反应迟钝; • 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音低、语速慢。

  16. 典型的“三低”症状 意志活动减退: • 行为缓慢、生活被动; • 兴趣缺乏、回避社交; • 严重抑郁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和行为。

  17. 典型的“三低”症状 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早醒)、乏力、便秘; •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 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 • 躯体不适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

  18. 治 疗

  19. 药物治疗 一、抗躁狂药 • 锂盐----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 • 剂量:发作时600~2000mg/d 维持时500~1500mg/d • 注意: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需监 • 测血锂浓度 •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抗惊蹶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派啶醇、氯氮平、奥氮平

  20. 药物治疗 二、抗抑郁药 •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氯丙咪嗪 不良反应:抗胆碱能反应 心血管反应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剂(SSRI): 氟西啶 、帕罗西啶、舍曲林、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是新一代抗抑郁药,不反应轻

  21. 电休克治疗 心理治疗

  22. 预防复发

  23. 护理---1. 护理评估 • 健康史:个人成长发育史、既往史、生活史、特殊嗜好、家属史、过敏史。 • 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病前个性特点、病前生活事件、应付挫折与压力的行为方式及效果对住院治疗的态度社会支持系统。 • 精神状态:精神检查,心理评定量表。

  24. 护理---2.护理措施躁狂状态的护理 一、生理功能方面 • 维持适当的营养 • 改善睡眠 • 做好个人生活 二、心理功能方面 • 提供简化镇静的环境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社会功能与行为方面 • 合理安置换人的居住环境,减少周围刺激与 干扰 • 协助患者参与建设性的活动,以发泄过剩的精力 • 鼓励患者合作,避免争论和公开批评 •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 保证药物治疗的进行 四、健康教育

  25. 护理---2.护理措施忧郁状态的护理 • 躯体功能方面: • 维持适当的营养、排泄、休息活动和个人生活 • 心理功能方面: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 • 阻断负性思考 • 鼓励抒发感觉 • 训练患者学习新的心理应对方式 • 社会功能与行为方面: •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 做好日常生活的料理 • 健康教育

  26. 病例介绍: • 王某某,男性,21岁,未婚,某军校学员。因情绪低落、少语少动、悲观消极与话多、夸大、易激惹反复交替发作2年,兴奋、话多、夸大2周,于2000年5月14日首次入本院。

  27. 患者缘于2001年高考后认为军校不理想而出现严重失眠,难以入睡,并经常早醒。后渐起情绪低落,认为活着很累,自己没用,不如死了算。自感大脑反应慢,不能胜任学习,故多次写退学申请。不愿讲话,后出现怕见人,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并感到烦躁不安,胸闷。因上述症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期终考试有四门课不及格。患者缘于2001年高考后认为军校不理想而出现严重失眠,难以入睡,并经常早醒。后渐起情绪低落,认为活着很累,自己没用,不如死了算。自感大脑反应慢,不能胜任学习,故多次写退学申请。不愿讲话,后出现怕见人,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并感到烦躁不安,胸闷。因上述症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期终考试有四门课不及格。 (抑郁状态)

  28. 2003年5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有时整夜不能入睡,白天仍感精力充沛。喜外跑, 喜与人交往,给以前很少交往的朋友写信;情绪不稳,易激动,常为小事与人争吵, 话多,并经常用英语和领导讲话,称自己的脑子特别聪明,可以考研究生,又找到了高三时的感觉,有时特别兴奋,手舞足蹈,上课时质问教员;乱花钱,并到处借钱。 (躁狂状态) • 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 • 治疗为碳酸锂、氯氮平

  29. 病例分析: ? ?

  30. 思考题: • 试述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及发病特点。 • 简述躁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简述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试述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

  31. 谢 谢 ! 护 理 学 院 张菊英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