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32 Views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 李小鹰.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卒中的最常见原因. 卒中是由于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1. The stroke Association (UK, 2008), available at: http://www. stroke .org.uk/information/what_is_a_ stroke /index.html; 2. Foulkes et al. stroke 1988. 房颤 是一种高发疾病 1 – 6 抗凝剂与房颤风险因素 (ATRIA) 研究 – 美国的患病率估计在 1 %左右 1
E N D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 李小鹰
卒中是由于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1. The strokeAssociation (UK, 2008), available at: http://www.stroke.org.uk/information/what_is_a_stroke/index.html; 2. Foulkes et al. stroke 1988
房颤是一种高发疾病1–6 抗凝剂与房颤风险因素 (ATRIA) 研究 –美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左右1 在美国,大约有230万房颤患者,在欧洲为450万1,7 在中国, 房颤患病率男 1.4% ,女 0.7 % 8,总共约800万人 房颤的患病率 房颤患病率(%) 岁 1. Go et al. JAMA 2001; 2. Heeringa et al. Eur Heart J 2006; 3. Frost et al. Int J Cardiol 2005; 4. DeWilde et al. Heart 2006; 5. Miyasaka et al. Circulation 2006; 6. Zhou & Hou. J Epidemiol 2008; 7. Fuster et al. Circulation 2006, 8: Chien et al Int J Cardiol 2008
卒中的分类及病因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75%-80%
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 卒中发生率(‰) P<0.001 AF:房颤;CHD:冠心病;CHF:充血性心力衰竭;HBP:高血压 Wolf et al. 1991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 基础疾病的治疗——“上游治疗”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 室率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 消融 转复 AF 无症状 阵发 持续 长期持续 永久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中国的临床现状不容乐观 ≥ (在全国14个自然群体、29079人中进行的房颤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院高龄AF患者华法林应用仅5.7% GuoYT et al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 2010:5 157–162
老年AF患者应用华法林出血风险 时 间 研 究 严重出血率/年 1994年 5项临床随机研究 1.3% 2005年 JAMA、Stroke杂志两项研究 0.1~0.6% 2007年 Hylek研究 7.2% 2009年 Poli研究 2.5% *严重出血:致命性需住院输血2袋以上及致命部位(颅内、腹膜后、脊髓腔内等)的出血.
《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 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1;11:894-908
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十个怎么办? 一、怎样评估老年房颤患者继发脑卒中风险? 二、怎样评估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出血风险? 三、怎样选择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原则与方法? 四、怎样开始规范应用华法林? 五、怎样进行房颤转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六、怎样选择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抗栓治疗? 七、怎样选择房颤接受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八、怎样选择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栓治疗? 九、怎样规范老年房颤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 十、怎样应对与预防老年房颤抗栓治疗严重出血?
一、怎样评估老年房颤继发脑卒中风险? • CHADS2评分 • 充血心衰 1 • 高血压 1 • 75岁以上 1 • 糖尿病 1 • 卒中症状或TIA 2
ESC 2012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 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卒中、TIA或系统性栓塞,以及年龄超过75岁被认为是主要危险因素,其余则为与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的关联性 Olesen JB,et al.BMJ. 2011;342:d124.
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优化CHADS2 得分为0-1分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在CHADS2=0的患者中,c统计量为0.537(0.539-0.608);当包含 CHA2DS2-VASc时,该统计量增加至 0.641(0.610-0.671)。 无卒中/血栓栓塞的患者比例 自出院起的天数 Olesen et al Thromb Haemost. 2012 Jun;107(6):1172-9
美国ACCP 9、加拿大2012房颤指南以及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仍然继续推荐CHADS2评分 CHADS2评分的优点 • 简单实用 • 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CHADS2评分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2 VanWalraven 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936. Nieuwlaat R, et al. Eur Heart J. 2006 Dec;27(24):3018-26.
二、怎样评估老年房颤抗栓出血风险?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二、怎样评估老年房颤抗栓出血风险?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 ESC guideline 2010
ESC 2012房颤指南对出血风险的推荐意见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ACCP 2012房颤指南:抗凝药物的选择 华法林INR目标值 2.5(范围2-3) 阿司匹林: 75-325mg/日 You JJ et al. Chest 2012;141(2 suppl):e531S-75S.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2 在常规监测INR的情况下,中高危房颤患者长期使用华法林的疗效已经 经过多个临床试验证实,要优于安慰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四、怎样开始规范应用华法林? • 华法林 2.5或3.0mg/d,起效2-4天,5-7天血浓度达峰。 • 用药前测定基础INR值, 用药后第3、6、9天复查,根据INR调整剂量,若连续2次INR达2.0-3.0(≥75岁,1.6-2.5),可每周测定2次,稳定1-2周后可每月测一次。 • 华法林疗效受到多种药物、食物、酒精等影响,必须坚持长期随访用药患者,密切观察出血副作用,定期监测INR并调整用药剂量。 • 有条件者,≥75岁房颤患者首次服用最好住院观察。
华法林优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CTIVE-W试验 2009, ACC
五、怎样进行房颤转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复律前准备 (1)房颤持续<48h,可普通肝素负荷量80u/kg后以18u/kg静脉维持(或低分子肝素按体重静脉或皮下给药),同时行复律治疗 。 (2)房颤持续≥48h或持续时间不详、拟择期行药物或电复律的患者,复律前应常规口服抗凝药物3周,然后行复律治疗。 (3)房颤持续≥48h,需紧急复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肺水肿,或因患者要求)者,按(1)准备。
(4) 房颤持续≥48h或持续时间不详、拟择期行药物或电复律的患者,有条件时也可先行食管超声检查,若未发现心房血栓,抗凝治疗可用肝素类药后转复。超声提示心房或心耳有血栓者,抗凝治疗可用3周华法林。 注:华发林用法及目标INR同上。
复律后处理 • 复律后开始口服华法林4周,复律前应用肝素类药物者在INR达2.0时停用肝素类药物。 • 以下患者应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脑卒中高危(CHADS2评分≥2分); 复律前抗凝治疗3周后经食管超声复查血栓仍未消失。
单用华法林 单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华法林 六、怎样选择房颤并冠心病长期抗栓治疗? 老年AF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血栓治疗有三种方案:
(1)单用阿司匹林: • 脑卒中低中危风险(CHADS2评分<2分)者; • 不宜用华法林治疗患者,可单用阿司匹林100mg/d; • 出血高危者(HAD-BLED评分≥3分)推荐剂量75mg/d。 (2)单用华法林: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伴房颤患者,单用华法林应能提供满意的抗血栓治疗。
(3)联合用药: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非PCI): • 应用二联(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三联(华法林+双联)12个月; • 须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 病情稳定后可恢复单用华法林。 应用三联药物期间预防出血: • 目标INR75岁以上1.6-2.5; • 阿司匹林需并用胃粘膜保护剂(PPI、H2R或其他抗酸药); • 出血高危者(HAD-BLED评分≥3分)阿司匹林可用75mg/d; • 若INR>2.0尽量不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七、怎样选择房颤接受PCI者的抗栓治疗? 术前措施 • 术前应停用华法林,改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 用华法林的脑卒中高危患者可不停用华法林(INR达标); • 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 首选挠动脉径路行PCI。
支架选择 • 金属裸支架用于: 稳定冠心病房颤择期 PCI者; 高危出血者。 • 药物洗脱支架 用于: 低-中危出血; 临床可能获益的情况(长病变、小血管、糖尿病等)。
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抗栓治疗原则 短期三联(华法林+双联抗血小板药 1月) 中期二联 (华法林+氯吡格雷 9-12月) 长期单用 (华法林 )
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尚缺乏中国的证据。 普拉格雷更适宜用于立即行PCI且出血风险较低患者。 替格瑞洛可用于接受血运重建和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2013 中国CVD抗血小板药物共识
冠心病房颤PCI后抗栓用药 • 裸支架、择期PCI患者:三联治疗 1月,后改华法 林长期; • 高危出血、裸支架、急诊PCI患者:三联 1月,二 联至12月,后改华法林长期; • 低-中危出血、药物洗脱支架、急诊或择期:三联 3-6月,二联至12月,后改华法林长期。 —— ESC 2010 房颤诊治指南
八、怎样选择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栓治疗?八、怎样选择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 对于非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使用阿司匹林; • 接受溶栓的病人,为避免严重出血风险,应该在溶栓后24h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 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 • 对近期缺血性脑卒中不推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除非是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近期支架治疗的患者。
抗凝治疗 • 对于房颤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不推荐任何形式的抗凝; • 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转为口服抗凝药原则是安全、尽早; • 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或出血风险较高者一般应在卒中后2周左右; • 小卒中则可提前,甚至发病后2-3天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抗凝; • 抗凝治疗前需控制好血压并经影像学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 房颤合并TIA患者在除外出血的情况下应尽早或立即开始抗凝治疗。
九、怎样规范老年房颤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 口服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处理: • 非心脏外科术前华法林停药5 d, • 术前应使INR<1.3, • 术前紧急情况下如INR>1.5可考虑小量应用维生素K11~2 mg,使INR正常。 • 低血栓栓塞风险者,术前可不用肝素桥接,充分止血后当晚或次晨恢复常规剂 量华法林。 • 中高危血栓风险者,需肝素桥接治疗,低分子肝素术前24 h停用,静脉普通肝 素术前4 h停用。 • 需要紧急手术和介入治疗时,静脉或口服低剂量维生素K1 (2.5~5 mg),输注 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能加速逆转华法林的抗凝疗效。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 发生心脏事件低危的患者,术前7 d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后24 h充分止血后重新用药; • 心脏事件高危的患者,建议不停用阿司匹林,而氯吡格雷停用5~10 d; • CABG手术患者术前可以不停阿司匹林,但需停用氯吡格雷5~10 d; • CABG若术前停用阿司匹林,术后6~48 h需重新开始用药。
十、怎样应对与预防老年房颤抗栓治疗严重出血?十、怎样应对与预防老年房颤抗栓治疗严重出血? 严重出血: • 颅内、脊髓或腹膜后出血; • 或可直接导致死亡或需手术治疗; • 或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2个单位; • 或血红蛋白浓度下降≥50 g/L。
严重出血的处理: • 停服华法林; • 立即给予VitK1 2.5~5.0 mg口服或缓慢静脉注射, 6h左右可终止抗凝作用; • 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和/或凝血酶原浓缩物; • 必要时根据INR值重复使用,每12 h给1次VitK1。 • 应用大剂量VitK1后如需重新应用华法林,应给予 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桥接,直到INR达标。
理想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新的抗凝药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抗凝治疗效果应不劣于华法林 出血并发症不多于或少于华法林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服用方法简单 较少的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需频繁监测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药理学性质比较 P-gp=P-糖蛋白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VS. 华法林 (房颤卒中预防领域) RELY、ROCKET AF 和ARISTOTLE研究均已完成 1. Connolly et al, 2009; 2. Wallentin et al, 2009; 3. Oldgren et al, 2010; 4. Patel et al, 2010; 5. Lopez et al, 2010 6. NCT00781391
ESC 2012 房颤指南对新型抗凝药的推荐: 所有新型抗凝药均被推荐用于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且优先于华法林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ESC 2012房颤指南:NOAC得到了优于华法林的推荐 非瓣膜性房颤 瓣膜性房颤 是 < 65岁和孤立性房颤患者,包括女性 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 评分) 0 1 ≥2 口服抗凝药 评估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 考虑患者评价/偏好 维生素K 拮抗剂 不进行抗栓治疗 新型抗凝药;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华法林与新型抗凝药的各自优势 • VKA的优势:不经过肾脏清除,因而能够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其过度抗凝作用很容易被逆转 。相对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 新型抗凝药的潜在优势:起效迅速;与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低;剂量反应性可预测且无需常规监测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