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k likes | 1.69k Views
第 5 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 5.1 存储器概述 5.2 半导体存储器 5.3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系统组成 5.4 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存储器的系统组成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 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等。.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SRAM 和 DRAM 的组成原理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原理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组成结构 难点: 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及内存条的组成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E N D
第5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 • 5.1 存储器概述 • 5.2 半导体存储器 • 5.3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系统组成 • 5.4 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存储器的系统组成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 • 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等。
本章重点、难点 • 重点: • SRAM和DRAM的组成原理 •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原理 •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组成结构 • 难点: •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及内存条的组成 •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5.1 存储器概述 5.1.1 存储器的分类 一、存储器基本概念 存储器由大量的记忆单元组成,记忆单元是一种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可用来表示二进制的0和1,这种物理器件一般由半导体器件或磁性材料等构成。
由若干个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存储一个字,字长有4位、8位、16位以及32位等,在微机中,存储器一律按8位二进制数(一个字节)编址,习惯上把一个地址所寻址的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由若干个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存储一个字,字长有4位、8位、16位以及32位等,在微机中,存储器一律按8位二进制数(一个字节)编址,习惯上把一个地址所寻址的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器容量一般都很大,无论内存还是外存,均以字节为单元,常用的有210字节=1KB,220字节=1024KB=1MB,230字节=1024MB=1GB,240字节=1024GB=1TB。 存储器的容量与微机的地址线有关
CPU(Cache) CACHE 主存(内存) 辅存(外存) 微机中存储器的层次
二、内存和外存 1.内存 内存或称主存,也称半导体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计算机正在执行或经常要使用的程序或数据,CPU可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执行,还可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内存一般由快速的存储器件构成,它与CPU交换数据的速度很快,在共享存储器的多处理机系统中,内存中数据可以共享,并可实现多处理机间的通信。
2.外存或辅存 一般是由磁性材料以及运用激光技术等实现的存储器,分为硬磁盘、软磁盘、光盘等。外存容量很大,但存取速度很慢,通常使用DMA技术和IOP技术来实现内存与外存之间的数据直接传送。
三、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按工艺结构分类 双极型和金属氧化物型存储器 按存储器原理分类 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 按数据传输的宽度分类 并行I/O的存储器,串行I/O的存储器 按存取方式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静态RAM(SRAM) 动态RAM(DRAM,IRAM) 非易失RAM(NV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半导体 存储器 掩膜式ROM 一次性可编程ROM(PROM) 紫外线擦除可编程ROM(EPROM) 电擦除可编程ROM(EEPROM) 只读存储器 (ROM) 图5-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详细展开,注意对比
只读存储器ROM • 掩膜ROM:信息制作在芯片中,不可更改 • PROM:允许一次编程,此后不可更改 • EPROM:用紫外光擦除,擦除后可编程;并允许用户多次擦除和编程 • EEPROM(E2PROM):采用加电方法在线进行擦除和编程,也可多次擦写 • Flash Memory(闪存):能够快速擦写的EEPROM,但只能按块(Block)擦除
5.1.2 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存储容量 微机存储器的容量是指存储器所能容纳的最大字节数 。 • 存取周期 存取周期是指存储器从接收到地址,到实现一次完整的读出和写入数据的时间,也称为存取时间,是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
易失性 指存储器的供电电源断开后,存储器中的内容是否丢失。易失性 指存储器的供电电源断开后,存储器中的内容是否丢失。 • 功 耗 半导体存储器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外部电源保证它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所提供的最大电功率称之为功耗。 • 可靠性 指它抵抗干扰,正确完成读/写数据的性能。
5.2 半导体存储器 5.2.1 存储器中地址译码的两种方式 一、存储器芯片逻辑图
地 址 寄 存 地 址 译 码 读 写 电 路 数 据 寄 存 存储体 AB DB 控制电路 OE WE CS ① 存储体 • 存储器芯片的主要部分,用来存储信息。 ② 地址译码电路 • 根据输入的地址编码来选中芯片内某个特定的存储单元。 ③ 片选和读写控制逻辑 • 选中存储芯片,控制读写操作。
① 存储体 • 每个存储单元具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可存储1位(位片结构)或多位(字片结构)二进制数据。 • 存储容量与地址、数据线个数有关: 芯片的存储容量=2M×N =存储单元数×存储单元的位数 M:芯片的地址线根数 N:芯片的数据线根数 。
0 0 存储单元 1 A2 A1 A0 行译码 A5 A4 A3 A2 A1 A0 1 译码器 64个单元 7 64个单元 0 1 7 列译码 63 A3A4A5 单译码 双译码 ② 地址译码电路 • 单译码结构 • 双译码结构 • 双译码可简化芯片设计 • 主要采用的译码结构
③ 片选和读写控制逻辑 • 片选端CS*或CE* • 有效时,可以对该芯片进行读写操作 • 输出OE* • 控制读操作。有效时,芯片内数据输出 • 该控制端对应系统的读控制线 • 写WE*(WR*和RD*) • 控制写操作。有效时,数据进入芯片中 • 该控制端对应系统的写控制线
二、存储器芯片的存储矩阵与地址译码的两种方式二、存储器芯片的存储矩阵与地址译码的两种方式 1.单译码方式
2.双译码方式 双译码结构存储器示意图如图5-4所示
比较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外部地址线与数据线分别都是11位和8位,而且都是每次只能访问一个字节,内部存储阵列中所存储的二进制总信息也相等。 比较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外部地址线与数据线分别都是11位和8位,而且都是每次只能访问一个字节,内部存储阵列中所存储的二进制总信息也相等。 • 不同之处是:单译码结构只需要一个译码电路,译码输出选择线2048根,而双译码结构需要2个译码电路,译码输出选择线64+32=96根,相比之下,采用双译码结构其译码输出选择线大大减少,所以,许多SRAM及ROM存储芯片都采用双译码结构,在32位微机中也都采用双译码方式。
三、存储器芯片的I/O控制逻辑 存储器芯片的I/O控制逻辑如图5-5所示
5.2.2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基本存储单元一般由六管静态存储电路构成,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无需刷新电路,由于存取速度快,一般用作高档微机中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Intel 6264的引脚图和内部结构框图如图5-6和图5-7所示
tRC :读周期时间 • tAA :地址有效到数据出现到外部数据线上的时间 • tOR :OE*结束后地址应保持的时间 • tRP :读信号有效的时间 • tOE : OE*有效到数据出现在外部数据线上的时间
tCW :片号信号有效的宽度 • tACE :CE*有效到数据出现在外部数据线上的时间 • tRH :地址无效后数据应保持的时间 • tOH :OE*结束后数据应保持的时间
TWC :写周期时间 • tAW :地址有效到片选信号失效的间隔时间 • TWB :写信号撤销后地址应保持的时间 • TCW :片选信号有效宽度 • TAS :地址有效到WE*最早有效时间
tWP :写信号有效时间 • TWHZ :写信号有效到写入数据有效所允许的最大时间 • TDW :写信号结束之前写入数据有效的最小时间 • TDH :写信号结束之后写入数据应保持的时间
5.2.3 只读存储器ROM 一、掩膜式只读存储器ROM 由MOS管组成掩膜式只读存储器的结构图如图5-10所示:
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工作原理是存储阵列除了三极管之外,还有熔点较低的连线(熔断丝)串接在每只存储三极管的某一电极上,例如发射极,编程之前,存储信息全为0,或全为1,编程写入时,外加比工作电压高的编程电压,根据需要使某些存储三极管通电,由于此时电流比正常工作电流大,于是熔断丝熔断开路,一旦开路之后就无法恢复连通状态,所以只能编程一次。如果把开路的三极管存储的信息当作0,反之,存储的信息就为1。
三、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1、 EPROM的基本存储电路如图5-11所示
FAMOS管与MOS管结构相似,它是在N型半导体基片上生长出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通过欧姆接触分别引出漏极D和源极S,在漏源之间的SiO2绝缘层中,包围了一多晶硅材料,与四周无直接电气连接,称之为浮置栅极,在对其编程时,在漏源之间加上编程电压(高于工作电压)时,会产生雪崩击穿现象,获得能量的电子会穿过SiO2注入到多晶硅中,编程结束后,在漏源之间相对感应出的正电荷导电沟道将会保持下来,如果将漏源之间感应出正电荷导电沟道的MOS管表示存入0,反之,浮置栅不带负电,即漏源之间无正电荷导电沟道的MOS管表示存入1状态。FAMOS管与MOS管结构相似,它是在N型半导体基片上生长出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通过欧姆接触分别引出漏极D和源极S,在漏源之间的SiO2绝缘层中,包围了一多晶硅材料,与四周无直接电气连接,称之为浮置栅极,在对其编程时,在漏源之间加上编程电压(高于工作电压)时,会产生雪崩击穿现象,获得能量的电子会穿过SiO2注入到多晶硅中,编程结束后,在漏源之间相对感应出的正电荷导电沟道将会保持下来,如果将漏源之间感应出正电荷导电沟道的MOS管表示存入0,反之,浮置栅不带负电,即漏源之间无正电荷导电沟道的MOS管表示存入1状态。
Intel2764内部有256×256存储阵列,采用双译码方式,用于寻址8KB存储单元,并有输出缓冲器。具有2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中A12~A0是地址线,O7~O0是8根地址线。CE*是片选,OE*是输出允许信号,二者均为低电平有效。Intel2764内部有256×256存储阵列,采用双译码方式,用于寻址8KB存储单元,并有输出缓冲器。具有2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中A12~A0是地址线,O7~O0是8根地址线。CE*是片选,OE*是输出允许信号,二者均为低电平有效。
Vcc是电源电压,工作电压+5V。VPP是编程电压,在编程时接12~25V电压,注意,一定要根据2764芯片上实际标注的电压值外加编程电压,PGM*是编程控制端。Vcc是电源电压,工作电压+5V。VPP是编程电压,在编程时接12~25V电压,注意,一定要根据2764芯片上实际标注的电压值外加编程电压,PGM*是编程控制端。
EPROM • 顶部开有一个圆形的石英窗口,用于紫外线透过擦除原有信息 • 一般使用专门的编程器(烧写器)进行编程 • 编程后,应该贴上不透光封条 • 出厂未编程前,每个基本存储单元都是信息1 • 编程就是将某些单元写入信息0
四、电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 1、EEPROM基本存储电路如图5-13所示:
EEPROM基本存储电路如图5-13所示。与EPROM相比,它是在EPROM基本存储单元电路的浮置栅MOS管T1上面再生成一个浮置栅MOS管T2,将T2浮置栅引出一个电极,使该电极接某一电压VG2,若VG2为正电压,T1浮置栅极与漏极之间产生一个隧道效应,使电子注入T1浮置栅极,于是T1的漏源接通,便实现了对该位的写入编程。EEPROM基本存储电路如图5-13所示。与EPROM相比,它是在EPROM基本存储单元电路的浮置栅MOS管T1上面再生成一个浮置栅MOS管T2,将T2浮置栅引出一个电极,使该电极接某一电压VG2,若VG2为正电压,T1浮置栅极与漏极之间产生一个隧道效应,使电子注入T1浮置栅极,于是T1的漏源接通,便实现了对该位的写入编程。
若VG2加负电压,迫使T1管多晶硅体上的自由电子返回到衬底,复合正电荷,使T1的漏源处于断开状态,便实现了擦除操作。一旦擦除后又可重新写入数据。若VG2加负电压,迫使T1管多晶硅体上的自由电子返回到衬底,复合正电荷,使T1的漏源处于断开状态,便实现了擦除操作。一旦擦除后又可重新写入数据。
EEPROM • 用加电方法,进行在线(无需拔下,直接在电路中)擦写(擦除和编程一次完成) • 有字节擦写、块擦写和整片擦写方法 • 并行EEPROM:多位同时进行 • 串行EEPROM:只有一位数据线
NC A12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I/O0 I/O1 I/O2 G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Vcc WE* NC A8 A9 A11 OE* A10 CE* I/O7 I/O6 I/O5 I/O4 I/O3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EEPROM芯片2864A • 存储容量为8K×8 • 28个引脚: • 13根地址线A12~A0 • 8根数据线I/O7~I/O0 • 片选CE* • 读写OE*、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