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内源激素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内源激素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王清泉.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小结与讨论.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产量形成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同化物的积累(源),然而,结实器官(库)本身在产量形成过程中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激素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参与产量的形成。. 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 小麦体内激素含量 变化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内源激素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内源激素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王清泉

  2.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小结与讨论

  3.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产量形成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同化物的积累(源),然而,结实器官(库)本身在产量形成过程中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激素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参与产量的形成。

  4. 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 小麦体内激素含量 • 变化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5. 材料与方法 • 实验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密度(A)设12万(A1),24万(A2)基本苗两水平;N肥基追比为裂区,基追比(B)设3:7(B1),5:5(B2),7:3(B3)三水平。总施纯氮12Kg/亩,基肥于播前施用,追肥于叶龄余数2.5和0.5时施用,各施50%。氮磷钾配比为。磷钾肥基追比各占50%。三次重复。

  6. 基本苗 N肥基追 比 穗数 (万/亩) 穗粒数 (粒/穗) 千粒重 (克) 理论产量 (千克/亩) 12万 3:7 25.645 42.758 49.335 534.03 5:5 25.943 40.377 50.981 540.96 7:3 26.734 39.805 48.686 518.08 24万 3:7 32.173 38.117 50.539 620.751 5:5 33.161 37.784 49.132 606.763 7:3 35.408 36.685 43.449 564.378 表1.不同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

  7. 从表1中发现,后期肥料充足有利于形成较多的穗粒数和较高的千粒重。同时也可以看出,前期施肥的比例越高,穗数越多;后期施肥比较越高,穗粒数和粒重越高。从表1中发现,后期肥料充足有利于形成较多的穗粒数和较高的千粒重。同时也可以看出,前期施肥的比例越高,穗数越多;后期施肥比较越高,穗粒数和粒重越高。

  8. 穗分化期 IAA GA ZR ABA IAA/ABA 生长锥身长期 831.0 414.0 211.5 193.5 4.29 单棱期 547.1 210.2 501.6 200.3 2.73 小花原基分化期 803.0 275.1 242.2 _ _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960.9 744.2 395.1 514.6 1.86 孕穗期 743.5 83.7 191.0 953.5 0.77 表2.不同生长时期小麦主茎幼穗中激素含量的变化(单位:ng/gFW)

  9. 从表2中看出,IAA和GA对小花分化有促进作用 ,ZR促进小穗、小花分化。 ABA含量总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孕穗期ABA的急剧升高,可能是导致小花退化的主要原因。

  10. 时期 叶位 GA iPA ZR ABA 小花分化期 7叶 1630.1 1094.9 1976.1 640.7 6叶 1449.7 1363.4 1957.8 2691.7 孕穗 期 剑叶 1449.6 1241.5 2090.8 954.0 倒2叶 1765.2 1574.6 1898.8 2838.8 表3.功能叶片的激素含量(ng/gdw)

  11. 表3显示了小麦植株不同功能叶片中的激素含量差异。其中GA、IPA、ZR含量差异不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BA含量上。由此可以认为,ABA与同化物输出能力和叶片衰老有关,ABA可能是通过降低叶片的某些机能,从而限制同化物输出的。

  12. 处理 分化小花数 激素含量变化(ng/gFW) IAA GA iPA ABA A2B1 156.17 960.9 744.2 383.6 514.6 A2B3 144.0 469.6 283.8 77.8 222.0 表4.幼穗中激素含量

  13.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群体的小花分化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肥料充足有利于分化出较多的小花数。说明IAA、GA、IPA、ABA均有利于小花分化。

  14. 花后天数(d) IAA GA iPA ZR ABA 7 1456.4 1793.8 1639.9 2237.8 991.8 14 2966.8 1482.7 1496.2 1813.0 1200.3 21 2098.4 815.1 1018.4 1364.0 2457.9 28 1431.0 548.6 647.7 759.7 3813.6 35 744.7 165.3 188.0 436.3 835.2 表5.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15. 表5说明 ,IAA参与籽粒灌浆过程,其作用可能与促进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转、胚乳细胞的增殖有关。 GA、IPA、ZR可能有促进胚乳细胞增殖的作用。开花以后ABA含量持续上升,花后28天到达峰值,这一阶段与籽粒增重趋势一致,28天后含量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籽粒失水所致。

  16. 图1显示了单株茎蘖发展动态 ,主茎中较高的ABA抑制了幼小分蘖的生长,导致幼小分蘖迅速衰亡。

  17.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灌浆的进行,籽粒重量逐渐增加,鲜重在花后28天到达最大值,28天后籽粒成熟,含水量下降,籽重降低。鲜重增重速率最大期出现在花后14天。籽粒干重持续增加,其灌浆速率最大期在花后14天出现。

  18. 综上所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粒重的形成与植物激素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把握激素与产量因素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一生长调节手段,将可能是高产栽培过程中协调植株个体内部矛盾,促进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19.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