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03 Views
浙 江 省 精 品 课 程. 生 物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第九章 其他物理污染与防治. 环 境 保 护 概 论. 本章主要内容.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9.2 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治 9.3 热污染及防治 9.4 光污染及防治.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9.1.1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放出 α 、 β 、 γ 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 放射性污染是指因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使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放射环境标准,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E N D
浙 江 省 精 品 课 程 生 物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第九章 其他物理污染与防治 环 境 保 护 概 论
本章主要内容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9.2 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治 9.3 热污染及防治 9.4 光污染及防治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9.1.1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 放射性污染是指因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使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放射环境标准,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放射性污染事故:(1)核设施泄露(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放射性污染事故:(1)核设施泄露(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据白俄罗斯政府1997年公布的资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在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大约6000km2的土地无法使用,400多个居民点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和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到目前为止,还有200多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白俄罗斯政府预计,核事故给白俄罗斯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白俄罗斯32个财政年的总和,政府为了消除危害,每年拨款要占整个国家预算的20%~25%。 核事故严重影响了人们健康,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白血病的数量迅速增加,新生儿生理残疾者剧增。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发生核事故前为1:200万,与其他国家相差无几。但到1994年为1:1万,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高达1:1000,上升了2000倍。1997年,白俄罗斯卫生部门对距切尔诺贝利约400km处的一所学校的数百名学生进行体检。几乎没有一个是健康的,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 椐专家估计,完全消除事故影响需要800年的时间,将经过整整40代人。
放射性污染事故:(2)核弹爆炸(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3)其他放射性物质扩散。放射性污染事故:(2)核弹爆炸(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3)其他放射性物质扩散。
(一)天然辐照源 天然辐照源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辐射源,人类从诞生起一直就生活在这种天然的辐射之中,并已适应了这种辐射。 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于: ①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源,主要的有铀(235U)、钍(232Th)核素以及钾(40K),碳(14C)和氚(3H)等; ②宇宙间高能粒子构成的宇宙射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人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的次级宇宙线。 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的组织中。 一般认为,天然辐射基本不会影响人体的安全。 9.1.2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二) 人工辐射源 20世纪40年代核军事工业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50年代后核能逐渐被利用到动力工业中。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物质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构成了放射污染的人工污染源。 (1)核爆炸的沉淀物。 核试验,使地球表面明显地增加了人工放射性物质。核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裂变产物,随同高温气流被带到不同的高度,大部分在爆点的附近地区沉降下来,较小的粒子能进入对流层甚至平流层,绕地球运行,经数天,数月或数年缓慢地沉降到地面,因此,核试验的污染带有全球性。且为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核工业过程的排放物。 核能应用于动力工业,构成了核工业的主体。核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核燃料的生产、使用及回收形成了核燃料的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排放种类、数量不同的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污染。 核动力工业中如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转,可产生放射性裂变产物。目前,全世界核电站已达443座。从一座核电站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虽然其极微量的浓度几乎检不出来,但核电站的温排水排放量很大,经过水生生物的生物链,被成千上万倍地浓缩,成为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一个来源。
(3)医疗照射的射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辐射作为诊断、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广泛应用,且医用辐照设备增多,诊治范围扩大。辐照方式除外照射方式外,还发展了内照射方式,如诊治肺癌等疾病就采用内照射方式,使射线集中照射病灶。但同时这也增加下操作人员和病人受到的辐照,因此医用射线已成为环境中的重要人工污染源。 (4)其他方面的污染源。 某些用于控制、分析、测试的设备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对职业操作人员会产生辐射危害。如某些生活消费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夜光表、彩色电视机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铀、镭量高的花岗岩和钢渣砖等,它们的使用也会增加室内的辐照强度。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一 )进入人体途径 呼吸道-人体-肺,血液全身 消化道-人体-肝脏,血液,全身 皮肤或粘膜-人体-可溶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伤口的吸收率更较高)
(二)危害 1.损伤机理 1)α、β高速带电粒子属直接电离粒子。 2)γ射线等不带电的粒子为间接带电粒子。 ——统称为电离辐射:引起生物组织内原子、分子电离,破坏组织中的大分子结构。 2.影响因素-射线性质剂量、次数、时间、部位、方式。(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 3.损伤方式-急性、慢性(远期效应、躯体效 应、遗传效应)。
①急性损伤 当人体遇到核爆炸、核事故时,一次或短期内受到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体内的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将会遭受严重的伤害,轻者出现病症,重者造成死亡。 急性照射时的机体效应
②慢性损伤 若放射源长期对人体产生辐射,将会引发各种慢性损伤。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外辐射,还将通过物质的循环(如呼吸、饮水及食物链)进入人体内产生内辐射。内辐射的危害程度因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在体内的积蓄量、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危害为白血球减少、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 ③远程效应 远程效应指人体遭受急性照射后经过若干时间或长期遭受低剂量的照射,数年后才表现出的躯体效应或遗传效应的现象。常见的躯体效应有白血病、白内障及各种癌症,常见的遗传效应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在第一代表现为流产、死胎、畸型和智力不全等,在以下几代可能出现变异、变性和不孕等。
9.1.3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由各种辐射污染源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按其物理形态可分为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液)和放射性固体废物。但不同场合、不同设备所产生的这些放射性废物,其放射性水平各不相同。依据1977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可将放射性废物作如表9-2所示分类。在处理这些放射性废物时,针对不同情况可按比放射性进行分类处理。
表9-2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的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表9-2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的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一)防治标准 表9-3我国《辐射防护规定》中有关剂量当量的规定
(1)外照射防护。 ① 为了尽量减少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应使人体远离辐射源,并减少受照时间。 ②在采用这些方法受到限制时,常用屏蔽的办法,利用屏蔽材料对射线的吸收降低外照射剂量。 α射线的防护。 α射线射程短,穿透力弱,因此用几张纸或薄的铅膜,即可将其吸收。 β射线的防护。 β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强于α射线,因此对屏蔽β射线的材料可采用有机玻璃、烯基塑料、普通玻璃及铅板等。 γ射线的防护。 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危害也最大,常用具有足够厚度的铅、铁,钢、混凝土等屏蔽材料屏蔽γ射线。 (2)内照射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阻断放射性物质通过口腔、呼吸器官、皮 肤、伤口等进人人体的途径或减少其进入量。 (二)防治措施
对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将其破坏,以使其放射性消失。因此,目前只是利用放射性自然衰减的特性,采用在较长的时间内将其封闭,使放射强度逐渐减弱的方法,达到消除放射污染的目的。 (二)防治措施 (一)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1) 稀释排放。对符合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浓度的废水,可以采用稀释排放的方法直接排放,否则应经专门净化处理。 (2) 浓缩贮存。对半衰期长或放射强度高的废液,可使用浓缩后贮存的方法。对高放射性的废液可采用玻璃固化。固化物可深埋或贮存于地下,使其自然衰变。 (3) 回收利用。在放射性废液中常含有许多有用物质,因此应尽可能回收利用。
(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指铀矿石提取铀后的废矿渣,被放射性物质玷污而不能再用的各种器物,以及前述的浓缩废液经固化处理后所形成的固体废弃物。 (1)对铀矿渣的处置。目前采用的是土地堆放或回填矿井。这种方法不能根本解决污染问题,但目前尚无其他更有效的可行办法。 (2)对被玷污器物的处置。这类废弃物包含的品种繁多,根据受玷污的程度以及废弃物的不同性质,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 ①去污。用适当的清洗剂进行擦拭、清洗,可将大部分放射性物质清洗下来。②压缩。对容量小的松散物品用压缩处理减小体积,便于运输、贮存及焚烧。③焚烧。对可燃性固体废物可通过高温焚烧大幅度减容,同时使放射性物质聚集在灰烬中。焚烧后的灰渣可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封存,也可进行固化处理。④再熔化。对无回收价值的金属制品,还可在感应炉中熔化,使放射性被固封在金属块内。
(三)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对于低放射性废气,特别是含有半衰期短的放射物质的低放射性废气,一般可以通过高烟筒直接稀释排放。 对于含有粉尘或含有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的废气,则需经过一定的处理,如用高效过滤的方法除去粉尘,碱液吸收去除放射性碘,用活性炭吸附碘、氪、氙等。经处理后的气体,仍需通过高烟筒稀释排放。
9.2 电磁污染与防治 9.2.1电磁辐射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以一定的速度向四周传递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电磁波的功率、密度及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目前,电磁辐射已被公认为是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9.2.1 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与电磁波波长有关。 对人体危害程度:微波>超短波>短波> 中波>长波, 微波对人体作用最强的主要原因: 高频率引起机体内分子振荡激烈,摩擦作用强,热效应大。 电磁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①引燃引爆。如可使金属器件之间互相碰撞而打火,从而引起火药、可燃油类或气体燃烧或爆炸; ②干扰信号。电磁辐射可直接干扰和影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误,控制失灵,如会引起飞机、导弹或人造卫星的失控,干扰医疗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一)天然源 天然电磁辐射污染: (1)大气中由于电荷的积累而产生的放电现象; (2)来自太阳辐射和宇宙的电磁场源。 (二)人为源 人为源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电气和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 (1)工频场源:大功率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污染,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产生的电磁场,也包括放电型污染源如静电除尘器等, 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不是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主要是对近场区产生电磁干扰。 (2)射频场源:无线电、电视和各种射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 这些人工辐射源频率范围宽,影响区域大,对近场工作人员危害也较大,因此已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9.2.2电磁污染的来源
9.2.3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 首先,要加强宏观管理,制定设备的辐射标准并进行严格控制。国家颁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了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要合理工业布局,使电磁污染源远离居民稠密区,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规定的规划限制区域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其次,要从产品设计和使用着手,合理设计使用各种电气、电子设备,努力减少设备的电磁漏场及电磁漏能,对各类高频与微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开,从根本上减少放射性污染物的排量。 第三,对已经进入到环境中的电磁辐射,要采取一定的技术防护手段,以减少对人及环境的危害。
防治措施 (1)屏蔽防护。 电磁屏蔽是使用某种能抑制电磁辐射扩散的材料,将电磁场源与其环境隔离开来,使辐射能被限制在某一范围内,达到防止电磁污染的目的,这种技术手段称为屏蔽防护。 ① 主动场屏蔽(有源场屏蔽)。将电磁场的作用限定在某一范围内,使其不对此范围以外的生物机体或仪器设备产生影响的方法称为主动场屏蔽。 ② 被动场屏蔽(无源场屏蔽)。 (2)吸收防护。 吸收法是利用电磁匹配、谐振的原理,采用对电磁辐射能量具有吸收作用的材料,将电磁能量进行衰减,并吸收转化为热能。吸收防护是减少微波辐射危害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在场源附近将辐射能大幅度降低,多用于近场区的防护上。 常用的吸收材料有以下两类。 ① 谐振型吸收材料。② 匹配型吸收材料。
防治措施 (3)个人防护。 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与发射功率成正比,而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因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必须进入微波辐射源的近场区作业时,或因某些原因不能对辐射源采取有效的屏蔽、吸收等措施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以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有穿防护服、戴防护头盔和防护眼镜等。 (4)区域控制与综合治理。 对工业集中城市,特别是电子工业集中或电气、电子设备密集使用地区,可以将电磁辐射源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便其远离一般工作区或居民区。并设置安全隔离带,如利用绿色植物对电磁辐射能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可采用绿化隔离带,从而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控制电磁辐射的危害。
9.3 热污染与防治 9.3.1热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和危害热环境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热污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热向环境的直接排放; (2)空调等电器设备的排(散)热; (3)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大气温室效应的增强,引起大气增温; (4)由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破坏大气臭氧层,导致太阳辐射增强。
9.3.2 热污染来源及危害 (1)热污染的来源 热污染主要来自能源消费。发电、冶金、化工和其他的工业生产,通过燃料燃烧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产品形式,一部分以废热形式直接排人环境。 以火力发电为例:在燃料燃烧的能量中,约40%转化为电能,12%随烟气排放,48%随冷却水进入到水体中。 在核电站,能耗的约33%转化为电能.其余的67%均变为废热全部转入水中。
9.3.2 热污染来源及危害 (2)热污染的危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热岛效应” ,由于消耗大量的能源,使用大量的空调设备,使得大量的废热向环境散发,使城市的气温升高,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显著增大,可达4~5℃以上,形成所谓的“热岛效应”。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表现为:① 水温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水温升高,影响鱼类生存。在高温条件下,鱼的发育受阻,严重时,导致死亡;水温的升高,降低了水生动物的抵抗力,破坏水生动物的正常生存。② 水温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的降低。③ 水温升高引起藻类及湖草的大量繁殖。藻类与湖草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溶解氧,影响鱼类生存。另外在水温较高时产生的一些藻类,如蓝藻,可引起水味道异常,并可使人、畜中毒。
9.3.3 热污染的防治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热能利用率。 如美国的火力发电厂,20世纪60年代时平均热效率为33%,现已提高到40%,使废热排放量降低很多。(2)废热的综合利用。 ①设置热交换器,利用排放的高温废气预热冷原料气; ②将冷水或冷空气加热成热水和热气,用于取暖、淋浴等。 ③利用电站温热水进行水产养殖,如用电站温排水养殖非洲鲫鱼等; ④作为大棚温室种植的热源; ⑤利用热泵技术增温后干燥谷物等。(3)利用温排水冷却技术减少温排水。 工艺系统中的冷却水,可通过冷却的方法使其降温,降温后的冷水可以回到工业冷却系统中重新使用。(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污染物的排放,又是防止和减少热污染的重要途径。
9.4 光污染与防治 9.4.1光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医学研究发现,人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逾量的或不协调的光辐射下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城市中的夜景灯光由于采用人工光源而非全光谱照射,会扰乱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规律,使人倦乏无力。用强光照射植物也同样会破坏植物体内生物钟的节律,妨碍其正常生长,特别是夜里长时间、用一高辐射能量作用于植物,会使植物的叶和茎变色,甚至枯死。
9.4.2 光污染来源及危害 一般认为,光污染应包括可见光污染、红外光污染和紫外光污染。(1)可见光污染① 眩光污染。人们接触较多的,如电焊时产生的强烈眩光,在无防护情况下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夜间迎面驶来的汽车头灯的灯光,会使人视物极度不清,造成事故;长期工作在强光条件下,视觉受损;其他如现代城市的商店、写字楼、大厦等,外墙全部用玻璃或反光玻璃装饰,所发出的反光会扰乱驾驶员或行人的视觉,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② 灯光污染。城市夜间灯光不加控制,或建筑工地安装的聚光灯,照进住宅,会影响居民休息。③ 激光污染。激光污染是近年来出现的特殊光污染,这是一种可直接造成眼底伤害的污染现象。激光是一种指向性好、颜色纯、能量高、密度大的高能辐射,它的密度通常比太阳光线要高出几百倍乃至几亿倍。
9.4.2 光污染来源及危害 (2)红外光污染近年来,红外线在军事、科研、工业、卫生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由此可产生红外线污染。红外线通过高温灼伤人的皮肤,还可透过眼睛角膜对视网膜造成伤害,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还能伤害人眼的角膜,长期的红外照射可以引起白内障。(3)紫外光污染波长为250~320nm的紫外光,对人具有伤害作用,主要伤害表现为角膜损伤和皮肤的灼伤。如在有些医院的传染病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杀菌灯不可在有人时长时间开着,否则就会灼伤人的皮肤,造成伤害。
9.4.3 光污染的防治 光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防治光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制订必要的法律和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企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一定要对光的污染给予重视: (1)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 (2)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上也要探索有利于减少光污染的方法。在设计方案上,合理选择光源。其次对于个人来说要增加环保意识,注意个人防护。 (1)避免长期处于光污染的环境中; (2)采用个人防护措施: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