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09 Views
5. 4. 1. 汇报 内容. 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投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加强制度创新. 2. 3. 加强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为学校科研发展争取更多资源.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
E N D
5 4 1 汇报 内容 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投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加强制度创新 2 3 加强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为学校科研发展争取更多资源 突出工作重点,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
2011-2012年度,科研处党支部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推进创新型管理。认真贯彻学校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科研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构建学习型党支部,推进创新型管理”这一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扎实开展文明处室创建活动,科研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现总结如下:2011-2012年度,科研处党支部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推进创新型管理。认真贯彻学校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科研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构建学习型党支部,推进创新型管理”这一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扎实开展文明处室创建活动,科研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投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投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一是每月组织一次支部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对照规定找不足,对照先进找差距,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建设。
二是每年确定2-3项重点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对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凝练并提前要求大家思考和研究,在大家认真自学的基础上,已先后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学习活动;二是每年确定2-3项重点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对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凝练并提前要求大家思考和研究,在大家认真自学的基础上,已先后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学习活动;
三是积极参加与业务有关的各项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如技术经纪人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专利管理工程师培训、科技统计培训、科研奖励管理系统培训、科技合同管理培训等,促使“一人多能、一专多能”。三是积极参加与业务有关的各项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如技术经纪人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专利管理工程师培训、科技统计培训、科研奖励管理系统培训、科技合同管理培训等,促使“一人多能、一专多能”。
1、以学习型党支部培育项目为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师生服务满意度为目标,积极推进科研支部首问负责制、科研支部岗位AB角制度等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由于科研处对外头绪较多,而目前基本上是一人一岗,为解决对外交流与对内服务的矛盾,确保教师到科研处办事能“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科研支部积极探索通过制度设计,挖掘服务潜力,实现一人多角,一专多能,及时补台,减少缺位。为此科研支部多次召开研讨会、推进会,专题讨论以上两个制度的相关内容,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制度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利地推动了在工作中的落实。1、以学习型党支部培育项目为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师生服务满意度为目标,积极推进科研支部首问负责制、科研支部岗位AB角制度等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由于科研处对外头绪较多,而目前基本上是一人一岗,为解决对外交流与对内服务的矛盾,确保教师到科研处办事能“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科研支部积极探索通过制度设计,挖掘服务潜力,实现一人多角,一专多能,及时补台,减少缺位。为此科研支部多次召开研讨会、推进会,专题讨论以上两个制度的相关内容,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制度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利地推动了在工作中的落实。 二、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加强制度创新, 为服务上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2、适应学校科研转型发展的需要,加强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的制度体系。近年来,在主管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科研处多次深入各学院、兄弟院校实地调研或组织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了解学院及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广泛了解和比较兄弟院校的相关政策和做法,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科研转型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科研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近年来科研处已酝酿出台近10多项新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科研管理的制度体系。如科研奖励办法、纵向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学术期刊认定和考核办法、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等。
科研处服务对象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服务是根本,对外服务是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对外的服务对象分为上级部门(约20多个)、有关区县科委及产学研合作单位等三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和联系,为学校科研发展争取更多有利资源,近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市科委高新处、基础处、纳米中心、科技奖励中心、上海市技术交易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教委及教委科技处、科技发展中心、以及宝山区、松江区、长宁区科委等部门的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上级部门和相关区县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上级部门对我校科研内涵的理解,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研发展。 三、加强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为学校科研 发展争取更多资源,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国家教育部科技司、社会科学司、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教育部科技司、社会科学司、科技发展中心 国家级 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市科技处 基础研究处 社会发展处 高新技术产业处 社会发展处 科普工作处 市科技发展中心 上海市教委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对外部门 上海市科委 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 市科技创业中心 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 市级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哲社规划办公室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办公室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区县 松江区科委,宝山区科委,长宁区科委等,以及产学研合作企业等
上级部门 • 1、国家教育部科技司、社会科学司、科技发展中心 • 2、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5、上海市教委(主要有以下几个部门) • 上海市教委科技处 • 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 •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 6、上海市科委(主要有以下几个部门) • 基础研究处、社会发展处,高新技术产业处,社会发展处、科普工作处,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 • 7、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 8、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9、上海市哲社规划办公室 • 10、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办公室 • 11、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 另外还有各区县科委,如松江区科委,宝山区科委,长宁区科委等,以及产学研合作企业等。
教委副主任袁雯 教委科发中心主任朱安达 科促会领导来访 国家自然基金委领导
尤其是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我校一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无法掌握有效的信息,影响了我校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持续发展。为突破这个瓶颈,科研处积极想办法 ,思对策,经过多次策划,多次到北京沟通和汇报,进而从生疏到熟悉,从熟悉到理解,同时在主管校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我们成功邀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到我校现场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积极邀请著名学者武书连到我校作有关大学排名、大学内涵发展路径的专题学术报告,为我校长远发展、内涵发展指点迷津,另外我们还到江南大学、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上理工、应用技术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兄弟院校调研学习,以开拓视野,拓展思路,为学校科研政策的完善寻找好方良药。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 国家自然基金委领导来访 科委高新处领导来访
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四、突出工作重点,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1、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工作重心,攻坚克难,以点带面,提升学校科研能级。近几年来,科研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阶段性重大工作为重点,积极牵头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协同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一流学科申报以及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等重要工作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为我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搭建了更坚实和更宽广的平台。
2、更新服务理念,理顺管理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随着学校科研总量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十年增长近十倍),工作内容和头绪也逐年增多,而科研处人员数近十年一直未见增长,如果还想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不能适应学校科研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我们一方面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另一方面及时更新服务理念,理顺管理机制,加强二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强化学院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项目管理。2、更新服务理念,理顺管理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随着学校科研总量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十年增长近十倍),工作内容和头绪也逐年增多,而科研处人员数近十年一直未见增长,如果还想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不能适应学校科研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我们一方面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另一方面及时更新服务理念,理顺管理机制,加强二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强化学院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项目管理。
如实施了科研管理费按一定比例划拨学院使用,校基金项目强化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其培育、引导、激励的作用,通过设立高水平项目培育专项、知识创新团队专项、学术专著出版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形式,补学校科研短板,促优秀成果凸显。如实施了科研管理费按一定比例划拨学院使用,校基金项目强化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其培育、引导、激励的作用,通过设立高水平项目培育专项、知识创新团队专项、学术专著出版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形式,补学校科研短板,促优秀成果凸显。 为更方便为广大教师服务,我们及时调整办公布局,优化服务环境,我们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化的模式将办公室搬迁至行政楼205室,处内所有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为前来办事的老师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
1.科研项目和经费再创新佳绩。2011年我校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11年科研处共受理纵向项目申报30余类,共计514余项,立项334项,其中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国家哲社基金项目3项 ,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含1项合作项目),并首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在文科类国家级项目上,又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并首次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2011年我校科研纵总经费达1.6亿元,比上一年度大幅增长近60%。 五、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
2.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再获新突破。 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提升我校知识服务能力,学校科研处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念整合学校学科资源,对接产业重大需求,我积极协助处领导推进“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研发中心”申报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2012年5月,该项目已通过教委答辩审核并已成功立项,每年将获得市教委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3、重大科研成获奖取得重要突破 2011年共获得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项,其中三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机械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在2011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评选中获研究报告三等奖, 2012年初我校徐新成教授的“环保节能型钢制汽车车轮平衡块及其制造技术”又取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12年共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已公示),一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机械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机械制造工艺成果奖一等奖。另外还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近三年共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共17项,占我校十年来所获省部级奖项总数的一半以上。
4、产学研合作开拓了新领域 科研处还积极参加教委科发中心、高校技术市场、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上海市技术交易所及松江区、宝山区科委组织的各类产学研对接和交流活动。在今年我校工博会参展工作中,我校展区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上海市教委袁雯副主任、上海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朱安达主任等众多领导及全体校领导都莅临我校展区视察、指导。今年我校除了广泛在各学院征集参展项目外,还首次组织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展。由于工作出色,我校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同时还获“优秀展品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优秀奖一项,所获奖项涉及了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所设立的所有四类奖项,是我校历年工博会参展获得各类奖励最多的一年,取得了我校历年工博会参展工作的最好成绩。
5、科普工作再创新业绩 2011年度,我校科普工作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2010-2014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及“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2011年上海市科普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中,我校科普教育基地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圆满完成各阶段工作,最终获得7项作品奖。其中,轨道交通学院顾佳华等同学的“现有楼顶水箱的节水改造”作品,获得一等奖。该项目参加2012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 “青少年科技发明”板块内的“上汽杯”学生创新活动优秀作品展示,项目负责人顾佳华荣获第十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我校科普教育基地也被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组委会办公室授予“优秀组织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和“杰出工作奖”各一项。
通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文明部处和文明窗口创建等工作的推进,科研处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取得较突出的工作成绩,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多人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奖励。 2011年度,科研处先后有两人荣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工作者和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高等学校先进个人等教育部颁发的科研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还有多人分别获得2011年度、2012年度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个人奖、2011年度上海高校技术经纪工作先进个人奖、2011年度上海高校推进产学研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度上海高校技术合同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杰出工作奖等荣誉。
科研处作为一个集体也分别获得2011年度、2012年度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2011年度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先进集体、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2011年上海市科普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2012年第七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两年来我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是全校各级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科研处将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才为本,以科研人员的需要为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积极开拓,不断提升科研和学科核心竞争力,推进我校知识服务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服务教师,为开创学校科技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两年来我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是全校各级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科研处将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才为本,以科研人员的需要为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积极开拓,不断提升科研和学科核心竞争力,推进我校知识服务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服务教师,为开创学校科技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