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07 Views
兩岸農業交流貿易和中國黑心食品. 吳 明 敏 2008.09.24. 兩岸農業交流主要期程. 2004 年 3 月,農漁民的堅定支持,民進黨勝選連任 2004 年 5 月,中共發表 517 聲明 『 建立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安排, …… 台灣的農產品也可以在大陸獲得廣闊的銷售市場 』 2005 年 4-5 月,連戰和宋楚瑜訪問中國 2005 年 8 月,水果輸中(北京) 2006 年 4 月,經貿論壇農業措施七項 (北京) 2006 年 10 月, 21 項兩岸農業合作措施 (海南). 國共論壇主要承諾措施( 1 ). 承諾 22 種水果准入,其中 15 種零關稅
E N D
兩岸農業交流貿易和中國黑心食品 吳 明 敏2008.09.24
兩岸農業交流主要期程 • 2004年3月,農漁民的堅定支持,民進黨勝選連任 • 2004年5月,中共發表517聲明『建立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安排,……台灣的農產品也可以在大陸獲得廣闊的銷售市場 』 • 2005年4-5月,連戰和宋楚瑜訪問中國 • 2005年8月,水果輸中(北京) • 2006年4月,經貿論壇農業措施七項 (北京) • 2006年10月,21項兩岸農業合作措施 (海南)
國共論壇主要承諾措施(1) • 承諾22種水果准入,其中15種零關稅 • 准入和零關稅:鳳梨、釋迦、木瓜、楊桃、 芒果、蓮霧、番石榴、檳榔、柚、棗、椰子、 枇杷、梅、柿子和桃 • 准入無關稅:香蕉、桔類、李子、柳橙、 檸檬、火龍果和哈密瓜 • 承諾11種蔬菜准入和零關稅(尚未實施零關稅) • 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 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
國共論壇主要承諾措施(2) • 承諾8種水產品准入和零關稅(尚未實施零關稅) • 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和貽貝 • 緊急採購台灣滯銷水果和蔬菜;提供用地、水電、稅收、租金、工商註冊登記、子女入學就業以及不要求台灣主管部門出具衛生證明書等「優惠」
中國全力吸收台灣農業資源(1) • 透過法人團體、大學和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轉移科技 • 1997年,農業發展基金會於漳州舉辦香蕉栽培技術與運銷改進等 • 2001年起,福建農科院與興大、台大、屏科大,分別簽署農業科技合作協議,移轉果樹技術等以及為其培訓農業人才
中國全力吸收台灣農業資源(2) • 福建農科院完成「台灣農業文獻 資料庫」、中國農科院與福建農科院成立「閩台農業科研基地」。 • 以福建為例,至2005年底止,已引進台灣優良農漁品種2,500餘項 • 在中國各省設立許多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台灣農民創業園、台灣農業科技示範區以及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等
兩岸農業交流,台灣單邊「輸血」 • 2006年10月中旬,賈慶林在海南島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開場致詞時說:「希望台灣同胞幫助中國的新農村建設」,連戰接著說,兩岸農業可以「互補」 • 台灣的資金、技術和人材是流動的,中國的土地搬不走、人不可能讓他來、市場在彼岸,機會多在中國 • 中國人不尊重知識產權,商標仿冒和產地標示魚目混珠,生產成本低廉 • 台灣的農會等農民組織不健全,很難在中國一級城市的農產品高價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具敏感性高科技農產品外流舉例 • 茶:臺茶12號、臺茶14號、烏龍 • 木瓜:臺農2號、臺農5號 • 蓮霧:黑金鋼、黑珍珠 • 棗子:印度棗、王冠、蜜棗 • 鳳梨:鳳梨17號、鳳梨18號、鳳梨19號 • 芒果:臺農1號、農民黨1號、金煌 • 釋迦:臺東1號、鳳梨釋迦 • 金錢斑、龍膽石斑、鯔魚、虱目魚、金目鱸、鮑魚、 七星鱸 • 其他:香菇菇類、蝴蝶蘭等 • 主要流往中國。其他如:越南、泰國、韓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等
日本食品和動植物產品進口 • 兩岸農業交流的結果是,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市場,打擊我農產品在日本等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 日本食品和動植物產品進口 • 1990年自台灣進口21.4億美元,自中國進口19.1億美元 • 2006年總進口值484.1億美元,自台灣進口9.9億美元,2.0%,第十三名;自中國進口82.3億美元,17.0%,第二名
台灣農產品進口值 • 1990年:總進口值61.4億美元,其中自美國進口24.4億美元,39.73%,第一名;自中國進口1.1億美元,1.84%,第九名 • 2007年:總進口值104.5億美元,其中自美國進口34.7億美元,33.23%,第一名;自中國進口7.1億美元,6.81%,第二名
中國黑心食品舉例-天山網 • 米(陳化糧、民工糧)及加工製品、醬油、金華火腿、蜜棗、蔬菜水果、豬肉、瓜子、海蝦、雞蛋、臭豆腐、月餅、豆奶、饅頭、花卷、銀耳、紅辣椒、花椒、草莓、獼猴桃、火鍋底料、綠茶、泡菜、土豆、韭菜、龍口粉絲、乳酸菌飲料、衛生筷、黑木耳、雞精、飲水機、醫療器具、假藥、葡萄酒、果脯、蜜餞、平遙牛肉、紅薯粉條、腐竹、鮮竹筍、豬肉、黑心豆芽、“鄉巴佬”食品、黑餡餃子、香腸、白酒、潲水油、毒奶粉、桂圓、果汁、方便食品、飲料、醬油、蚝油、味晶、米粉、鹵臘方便熟食、禽肉食品、鮮牛奶、紅油老湯、豬油、山西老陳醋等……
中國是黑心食品的輸出大國 • 歐盟:帶殼花生、粽子、蜂蜜、罗非鱼、蝦、稻米等 • 美國:維他命、蜂蜜、肉桂、馬蹄、冷凍乾燥草莓、 幹紅棗、冷凍劍魚、人參、鯰魚等 • 日本:冷凍菠菜、松蘑、鰻魚、茶葉、下雜米等 • 台灣:鹽、花菇、香菇絲、巴西蘑菇、豬腳筋、 香米、茶葉、汞綠茶、毒菸、百合、落花生、生薑、 蒜頭、茼蒿、小白菜、菠菜、萵苣、青椒、大蔥、 扁豆、香菜、黃瓜、四季豆、水產品(如大閘蟹、 白蝦、金鯧魚、加魚內魚、黃魚、鱸魚、鮸魚等)等 • 其他國家、地區:南韓、菲律賓、印尼、越南、新加坡、香港、澳門、巴拿馬等……
廣東私鹽氾濫,利潤為公鹽5倍 廣州九成街市賣假鹽 缺碘含水銀導致大頸泡損智力 明報 2006年3月15日
三聚氰胺乳品事件 • 三聚氰胺(化學式:C3N3(NH2)3),俗稱蜜胺、蛋白精,被用作化工原料。具毒性,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 三聚氰胺含氮量66 % ,中國業者為提高奶製品品質的表像,乃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乳製品含氮量,造成嬰幼兒罹腎結石,甚至死亡 中國5萬4千多嬰兒生病, 1萬3千人住院
三聚氰胺乳品事件重要期程 • 2007.7 美國「吃出健康國際公司」(Food for Health International)推出China-Free • 2007.12 三鹿集團受到投訴 • 2008.6 三鹿集團檢驗乳品 • 2008.8月初 石家莊共產黨接到投訴,9月初才通報上級 • 2008.8.11 三鹿公司內部文件-決定隱瞞 • 2008.9.12 台灣官方由媒體獲知消息 • 2008.9.21金車主動下架乳品、三鹿乳粉含「阪崎氏腸桿菌」 • 2008.9.23行政院宣布中國進口乳品和植物蛋白質成品下架
CAS標章 • 第三條 CAS標章適用之產品為國產農產品或使用國產農產品為主原料之加工產品,其類別如下: • 點心食品 • 蛋品 • 生鮮截切蔬果 • 水產品 • 生鮮蔬果 • 有機農產品 • 林產品 • 鮮乳 •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 肉品 • 冷凍食品 • 果蔬汁 • 食米 • 醃漬蔬果 • 即食餐食 • 冷藏調理食品 • 生鮮食用菇 • 釀造食品
6月14日起開始使用TAP、OTAP、UTAP標章 2009年起有機農產品全面轉換為OTAP標章 2010年起優良農產品全面轉換為UTAP標章
國共聯手,傷害台灣農產品市場價值和台灣主體意識國共聯手,傷害台灣農產品市場價值和台灣主體意識 • 農委會98年度農業管理預算減列建構產銷履歷之安全農業體系等經費57,154千元,農糧署農糧管理預算減列重要農糧產品生產申報制度等經費11,889千元 • 農委會畜牧管理編列29,782千元,農糧署編列25,600千元,推動CAS。違反立法院第六屆委員會不再辦理CAS的主決議 • 農委會表示:外銷採TAP、OTAP和UTAP,內銷採CAS • 農委會防檢局動植物防疫檢疫管理經費,98年度預算738,897千元,較97年度減列122,004千元,扣除減列豬瘟及口蹄疫防治經費115,546千元,仍減少6,458千元
進口食品管理相關法規 • 食品衛生管理法、輸入食品查驗辦法、輸入食品查驗作業要點 • 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7條第1項規定,訂定輸入食品查驗辦法,並依據同法第24條第2項規定,衛生署委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港埠辦理輸入食品查驗,並以該局訂定之輸入食品查驗作業要點,作為執行輸入食品查驗之依據 • 衛生署也委託該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等協助查驗 • 依據輸入食品查驗作業要點,其他相關文件有:輸入食品報驗申請書、進口食品基本資料申報表、輸入查驗食品免貼中文標示具結書
輸入食品查驗方式 • 依據輸入食品查驗辦法第6條規定,輸入食品之查驗,得依下列查驗方式執行:逐批查驗、逐批查核、抽批查驗、驗證登錄 • 以抽批查驗為原則,必要時逐批查驗。查驗不符規定者,該進口商下一批相同食品之查驗改採逐批查驗,必須連續五批檢驗合格,俟後輸入相同食品才得以改列為抽批查驗 • 為規避逐批查驗,進口商可能改採其他公司名稱報關 • 「抽批查驗」分為「一般抽批查驗」及「加強抽批查驗」,機率範圍2%至5%,及20%至50%,明訂調降查驗等級之規則,促使業者加強衛生自主管理
議題提醒(1) • 兩岸農業交流結果,資金、技術、人材大量流往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排擠我農產品的國際市場 • 北京政權承諾清楚加註「產地台灣」和「產地中國」,未能積極落實;多項農漁產品承諾零關稅,仍停留紙上作業階段 • 台灣的農民組織不健全,國際市場競爭力薄弱 • 台灣的農林漁牧產業的上下游之原料、半成品甚或成品,許多源自中國,應立法放大「中國」兩個字;鼓勵社團和民間企業推展China-Free運動;推動愛用國貨運動
議題提醒(2) • 美日和歐盟等先進國家,均採「產銷履歷制度」管理進口產品安全,國民黨反其道而行,大力推動CAS •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負責邊境查驗,人力、經費和專業編制顯然不足以確保國人健康,劉兆玄「6個月至1年內進口食品安全」的政治承諾,一定跳票 • 和進口中國乳品(或黑心食品)相關的進口商、通路商、製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的損失(含商譽),責任歸屬、何以處理?推估損失應包括上下游、長短期和關聯產業
吳 明 敏 電話:04-2285-0022 傳真:04-2285-0033 E-mail:mmwu01@yahoo.com.tw 敬請 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