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37 Views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 3 课 地球的运动. 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明霞.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运动. 地球运动. 公转运动. ① 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产生原因. ② 地轴倾斜 : 与黄道面成 66°34′ 倾角.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思考: 1. 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2. 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有何关系? 3. 若黄赤交角为 0° ,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4. 黄赤交角的变化与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有何关系?. Z. D. 1.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 确定日期和季节.
E N D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课 地球的运动 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明霞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运动 地球运动 公转运动 ①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产生原因 ②地轴倾斜: 与黄道面成66°34′倾角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思考: 1.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2.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有何关系? 3.若黄赤交角为0°,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4.黄赤交角的变化与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有何关系?
Z D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日期和季节 3 .确定地方时 A B N C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5.确定昼夜长短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A E D B F C 巩固 CD 1.时刻为正午12点的是, 比B晚1小时的是。 2.太阳高度0°的是, 其中处于极昼的是,处于极夜的是,B、E、F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 3.将A、D、E按时刻早晚排列依次是。 F ABC A C E B F D E A
⑦ ② ⑤ 0° ⑥ ③ ④ ① A B C D 春秋分、冬至、冬至、春秋分 1.ABCD代表的节气分别是。 2.AB图中①②③④的时间分别是。 3.图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4.图D时刻北京时间是。 6时、18时、24时、12时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有极夜 14时
6 N 22 15 B 18 (23º26′N ,45ºW) 昏 晨
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23º26′N ,0º) 3:00 12 0
☆ 北 60° 南 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A.30°N,90°E B.60°N,150°E C.36°34′N,90°E D.53°26′N,150°E
30° 60° 90° E E E A N 70° 40° N 10° N B 根据右面局部地区的晨昏线示意图(AB为晨线)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时44分 B.14 时00分 C.4时00 分 D.12时20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0°S ,60°E)B(20°S ,120°W) C(10°N ,60°E)D(20°N ,120°W) 3.若黄赤交角为20°,则( ) A.此时北半球为夏至 B.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将变小 C.70°N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D A
Z 读“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6月21日 6月22日 晨线 (1)ACB是晨线还是昏线?。 (2) A地理坐标,并说明A在Q的 方向。在图上标出太阳直射点Z。 (3)C点是月日时。 (4)比较ABCDE的白昼长短,按从短到长依次是,其中A、B、C昼长分别是、、 。 (66°34′N,60°E) 西北 6 22 4 D B E C A 24小时 16小时 12小时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a。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a。 ① H = 90°-纬度差 ②a + H=90°时效果最佳 即: H = 90°-a a =纬度差
读“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读“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 支架 a =纬度差 (5)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城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此时,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