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60 Views
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MH) ,是一种急性、致命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全身麻醉药(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和琥珀胆碱,在易感个体所激发的,以骨骼肌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全麻危象。.
E N D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急性、致命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全身麻醉药(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和琥珀胆碱,在易感个体所激发的,以骨骼肌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全麻危象。
与MH相关的重要事件发表年代1960 Denborough 等 MH家族发病的初步报告 1966 Hall LW 等 氟烷与琥珀胆碱合用发生MH 1968 奥村 等 日本最早的MH报告 1970 Endo、Ford 骨骼肌小胞体Ca诱发的Ca释放(CICR) 1971 Ellis MH骨骼肌咖啡因、氟烷收缩试验(CHCT) 1970s 丹曲林(Dantrolene)临床应用 1985 欧洲 MH机构成立(EMHG) 1987 北美 MH机构成立(NAMHG) 1988 盛生 等 日本国MH标准 1990 Maclennan 人19染色体的 Ryr 基因突变 1994 Larach 等 MHCGS临床评分
自1960年报告以来,对此病有较多的报道和深入研究,围麻醉期监测及治疗的进步,丹曲林(Dantrolene)的应用,使该病的死亡率由70%~90%降到目前的5%~10%。但是,我国对该病的认识、监测、治疗、报道及管理均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提起麻醉界的重视。自1960年报告以来,对此病有较多的报道和深入研究,围麻醉期监测及治疗的进步,丹曲林(Dantrolene)的应用,使该病的死亡率由70%~90%降到目前的5%~10%。但是,我国对该病的认识、监测、治疗、报道及管理均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提起麻醉界的重视。
发 病 机 制 肌肉收缩的调节机制紊乱: • 肌肉中的小泡体释放Ca肌肉收缩 重吸收Ca • 诱发药物 促使C a 释放和再吸收障碍 肌细胞内Ca 肌肉持续收缩 • 产热剧增,肌细胞破裂
一、恶性高热的诊断(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骨骼肌代谢急剧增加,耗氧量、CO2、乳酸和产热均显著增加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肌肉强直、高热(可达43OC); 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CK上升,心率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大脑损伤、肺水肿、凝血障碍等器官衰竭。
急性危象的早期表现中首发的症状有:呼末CO2增高 心率增快 体温升高 咬肌强直
临床诊断标准,目前全世界尚无统一。2.北美以1994年Larach等提出的恶性高热评分(Clinical Grading Scale (CGS))为依据。
表1 恶性高热评分 项目 指标 记分I强直 全身肌强直(全身麻醉后) 15咬肌痉挛(琥珀胆碱后) 15II肌肉破坏 CK >20000在琥珀胆碱诱导后 15后,无琥珀胆碱 CK>10000麻醉 15 围术期咖啡色尿 10尿肌红蛋白 >60ug/L 5血清肌红蛋白>170ug/L 5血/血浆/血清K+ >6mmol/L(除外肾衰) 3III呼吸性酸中毒 PETCO2 >55mgHg(控制呼吸下) 15 Pa CO2 > 60mmHg (控制呼吸下) 15 PETCO2 > 60mmHg(自主呼吸) 15 Pa CO2 > 65mmHg(自主呼吸) 15 高碳酸血症 15呼吸急促 10
Ⅳ体温升高 体温快速增高 15围术期体温增高>38.8℃ 10V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3 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3 VI家族史 省略(MH敏感者的诊断用) Ⅶ其它指标 动脉BE< -8mmol/L 10 PH<7.25 10丹曲林后代谢或呼吸酸中毒迅速好转 5 阳性MH家族史(患者麻醉用药不同) 10静息血清CK升高(阳性MH家族史) 10 以上每项只可记一个最高分。
表2 MH可能性分析 记分范围 等级 可能性0 1 无可能性3-9 2 不可能10-19 3 可能性较小20-34 4 可能性较大35-49 5 可能性很大 50+ 6 基本确定
3.1988盛生等提出日本国MH标准。 依据体温的不同分为: 剧症型(fulminant-MH,f-MN); 亚型(abortive-MH,a-MH) 。
(1)f-MHa.体温>40oC b.体温每15min升高0.5oC,最高体温 在38 oC以上。 以上符合一条,并有其他下列症状: 肌强直(含咬肌强直) 原因不明的心动过速,血压变化, 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重度呼吸性、代谢性酸中毒 肌红蛋白尿LDH、GOT、GPT、CPK、血清K+↑异常出汗 新出血倾向
(2)a-MH除体温不够以上标准外,余者同上。a-MH考虑为f-MH的前期状态,两者有类似和不同点,其差异为: PaCO2 f-MH比a-MH明显低,f-MH者未见 有PaCO2>100mmHg;PH、BE、f-MH显著降低; 血清K+、肌红蛋白,f-MH明显高。
(3)盛生法与 CGS 法相比,有不同处需商榷:1)盛生法以“体温”作为重点,而 CGS 法体温仅为 15(或10)分;2)CPK 值发病后1~2日才达最高值,而 记分达15分;3)CGS法中异常窦性心动过速仅为3分, f-MH中90%有窦速。4)f-MH中50%无咬肌强直,但CGS法中与 体温同样为15分。
(二)MH易感性试验1.MH的肌肉活检试验肌肉活检作咖啡因氟烷收缩试验(CHCT)对MH有高度敏感性,是迄今MH唯一有效的确定性试验。全世界目前仅有40个中心可作此试验。患者或家族必须前往其中之一个中心作试验, 试验的花费:在美国典型的费用是超过2 500美元。
2.其他试验目前尚无替代CHCT的更敏感有效的试验。 血浆CK试验可能对MHS(MH敏感)家族的鉴别 有帮助。 肌钙摄取,肌肉或血小板ATP减少; 淋巴细胞肌磷酸化酶活动引发的钙释放; 核磁共振光镜分析技术测定无机磷酸盐(Pi) 与磷酸肌酸(Pcr)的比率等。
3.罗纳丹受体(Ryr)试验MH有明显的基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Ryr是一种咖啡因和罗纳丹敏感性钙池的钙释放通道蛋白。人19染色体长臂上的Ryr基因突变可能是MH的分子基础。但MHS家族中有不同的突变或连锁方式,这些基因异常与CHCT结果有明显的分离现象。
二、MH 的发病情况:MH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患。其发生率各家报 道不同,有报道全麻约为1:15 000~1:200 000。加拿大1970年小儿麻醉为1:14 000;英国1980年全麻1:200 000; 丹麦1985年吸入全麻1:84 500; 澳大利亚1984-1993年全麻1:175 000; 意大利1990-1993年全麻1:200 000;
日本国1961-1994年f-MH 308例;成年为主,老年少,男性:女性 约3.3:1;a-MH 73例,约半数为10岁以下 的小儿, 男56例,女17例。
一组报道503例MH,资料来自26个国家1940-1992年,1975-1979年是高峰年。其中小儿(〈15岁〉占52.1%,男性占56.8%。报告中268例有人种的分类:高加索人67.8%,亚洲人10.1%,黑种人9.8%,中东人6.6%,中南美洲人3.5%,美洲本土人1.5%。一组报道503例MH,资料来自26个国家1940-1992年,1975-1979年是高峰年。其中小儿(〈15岁〉占52.1%,男性占56.8%。报告中268例有人种的分类:高加索人67.8%,亚洲人10.1%,黑种人9.8%,中东人6.6%,中南美洲人3.5%,美洲本土人1.5%。
来自北美恶性高热档案馆1992~1998.1的资料。依据MH的CGS标准的D5和D6共有365例报告。其中14例与地氟醚麻醉有关,经丹曲林治疗存活,该组均未作活检咖啡因氟烷肌肉收缩试验。来自北美恶性高热档案馆1992~1998.1的资料。依据MH的CGS标准的D5和D6共有365例报告。其中14例与地氟醚麻醉有关,经丹曲林治疗存活,该组均未作活检咖啡因氟烷肌肉收缩试验。
三、治疗(一)根据美国恶性高热协会1999年修订的紧急方 案。1.给予支持,给予丹曲林 立即停止相关麻醉药及琥珀胆碱,纯氧过度 通气。2.快速注射丹曲林2.5mg/Kg,重复单次注射。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4积极降低患者体温。
5.抗心律失常,不能用钙通道阻滞剂6.监测etco2、血气、血钾、尿量等7.拮抗高钾血症 8. 保证尿量>2 ml Kg -1 h -19.儿童意外的心跳骤停应首先考虑抗高钾治疗。10.测定CK,每12 h一次,直至正常。11.ICU监测36 h,以免复发。
(二)MH敏感患者的处理1.订出MH的治疗计划2.用激发MH麻醉药的单位,应储备丹曲林。3.避免应用激发MH的药物。4.不主张用丹曲林作常规预防措施。5.如果需要,预防性丹曲林对肌无力和肌肉 疾患病人应慎用。6.MH敏感者的麻醉机需作准备。7.麻醉后可疑MH,应改日手术,至少需观察4小时。
(三)药物准备为了保证急性MH的及时处理,需备有丹曲林。此药直接作用于肌肉,使之松弛和降低代谢,抑制钙从肌浆网释出。丹曲林每支含20 mg,和3g甘露醇,用前与60ml灭菌水混合。因有效期为3年,储备36支药每年需花费650美元。
四、组织机构和咨询1985年和1987年欧洲和北美相继成立恶性高热组(NAMHCT)。 美国恶性高热协会(MHAUS),负责有关MH的教育、咨询、提供资料、小册子、帮助发生MH时的处理,MHAUS开通热线。 北美档案馆是MHAUS的工作机构,登记有关特殊病人和他们家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