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likes | 753 Views
宗教问题 和宗教政策. 浙江省民宗委 莫幸福. 一、什么是宗教. 1、 宗教与信仰: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信仰不等于宗教,因为还有政治信仰、世俗信仰、名人崇拜等。那什么是信仰呢?《辞海》的解释是: “ 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 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信仰是终极信仰,事关人们的核心价值和安身立命问题。 (某些领导干部的信仰)。. 2、宗教的历史地位.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人类思想发展:巫术—宗教—科学。 法国哲学家孔德:人类思想进化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E N D
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 浙江省民宗委 莫幸福
一、什么是宗教 • 1、宗教与信仰: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信仰不等于宗教,因为还有政治信仰、世俗信仰、名人崇拜等。那什么是信仰呢?《辞海》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信仰是终极信仰,事关人们的核心价值和安身立命问题。 (某些领导干部的信仰)。
2、宗教的历史地位 •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人类思想发展:巫术—宗教—科学。 • 法国哲学家孔德:人类思想进化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史前时代—古代文明—轴心时代(释迦牟尼、孔子、琐罗亚斯德、柏拉图、耶稣)—科技时代。 • 宗教自身的发展:原始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 • (尊重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
3、宗教的七个层面 (1)教义与哲学层面:灵魂、神、神学。(基督教新教),(禅与哲学)。 (2)礼仪与实践层面:巫术、禁忌、献祭、祈祷 (3)经验与情感层面:依赖感、敬畏感、惊异感、神秘感、罪恶感、安宁感。(十字架在北京)。 (4)叙事与神话层面:神话、传说、历史 (5)伦理与律法层面:伦理、道德、戒律、法律 (6)社会与制度层面:教阶体制、信仰体制、修道体制、社会相应制度。(圣统制)、(活佛转世)。 (7)圣物与圣地层面:寺院、宫观、教堂、清真寺、圣地、洞天福地。浙江佛教。
4、各家的宗教定义 • (1)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定义浓缩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精彩论断中,他指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 (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宗教是骗子遇到傻瓜的产物。 • (3)杜尔凯姆:关于神圣的信仰和行为的统一体,本质是社会的产物。 • (4)弗洛伊德:宗教是集体精神官能症。 • (5)中国古代:神道设教
二、如何正确认识宗教 1、宗教与世界: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对世界的思维认知、情感体验和信仰活动。 2、宗教与社会部门: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经济、宗教与文化、宗教与道德、宗教与科学。(美国的宗教与政治);(印度教);(爱因斯坦: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3、中国宗教的五个特性: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国际性。 4、我党对宗教认识的三个阶段:意识形态(鸦片论)—文化形态(文化论)—社会存在(适应论、和谐论)。 5、当前,我们不能简单一味地把宗教视为落后保守的东西,但我们必须辩证地、唯物地、历史地说明,为什么现在宗教不简单是落后的保守的东西,以此不同于社会一般人的思想立场;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各宗教的实际来表达宗教对人们生活的积极的、好的作用,但也必须辩证地、唯物地、历史地说明这些积极的、好的作用究竟如何,以此不同于宗教界自身的立场。
宗教对个体的关怀 • 1、人的宗教或信仰需求:信念、目标、力量 • 2、人的宗教体验与宗教感情:佛教的觉悟和涅槃、基督教圣灵充满、道教的长生成仙。(爱因斯坦:恐惧阶段、道德阶段、宇宙感情阶段)。 • 3、精神慰藉:有限与无限、爱与恨、孤独与群体 • 4、敬畏依赖:渺小与崇高、堕落与升华 • 5、终极关怀:生与死、善与恶、天堂与地狱
三、浙江省宗教基本情况 • 浙江是全国宗教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齐全,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基础深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大,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伊斯兰教和道教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
目前,全省共有可统计的信徒180余万,其中基督教信徒160万,天主教信徒16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2万余人,佛教、道教信徒无法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可统计的信徒180余万,其中基督教信徒160万,天主教信徒16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2万余人,佛教、道教信徒无法统计。 • 全省宗教教职人员有2.5万人,其中佛教僧尼9800余人,道士、道姑4700余人,伊斯兰教阿訇10余人,天主教主教、神甫、修女、修生220余人,基督教牧师、教师、长老、传道等教职人员1万余人。 • 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10187处。
省级爱国宗教团体有6个,即省佛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省基督教协会、省道教协会。市县两级宗教团体225个,经批准的宗教院校6所、培训中心32处。省级爱国宗教团体有6个,即省佛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省基督教协会、省道教协会。市县两级宗教团体225个,经批准的宗教院校6所、培训中心32处。
(一)佛教寺院数量众多、影响广泛 • 佛教传入我省有1800余年历史。浙江被称为“东南佛国”,道场多,祖庭多,在国内外影响大的寺院多。 • 近年来,佛教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内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二是出现了世俗化、利益化倾向。三是藏传佛教、台湾佛教等也企图在我省设立据点,发展组织,影响信徒。
(二)我省道教在全国具有独特的位置 • 我省道教有近2000年的历史。道教所言十大洞天浙江有其三:分别为委羽山洞、赤城山洞和括苍山洞。 • 道教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匮乏,自身建设薄弱,对道教内部的教务指导能力较差,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的能力不足。二是与民间信仰交织在一起,道教活动不规范,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我省是全国天主教工作三个重点省份之一 • 天主教于17世纪初传入浙江,是当时西方传教的重点地区。按天主教传统,浙江天主教划分为杭州(含嘉兴、湖州、金华、衢州)、宁波(含绍兴、舟山)、温州(含丽水)、台州四个教区。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罗马教廷重点对我省温州地区进行渗透,温州成为全国天主教地下势力三大重点地区之一(另两个是河北保定、福建闽东)。目前,全省有天主教徒16万,其中,温州有11万,占全省的70%。
一是受罗马教廷和境外势力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神职人员“圣统制”观念根深蒂固。一是受罗马教廷和境外势力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神职人员“圣统制”观念根深蒂固。 • 二是打击和教育转化地下势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非法活动呈明显的对抗态势。 • 三是梵蒂冈坚持插手我天主教事务,境外渗透呈明显的进攻态势。 • 四是各级天主教爱国组织力量薄弱,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基督教是我省五大宗教中人数最多、影响较大的教派(四)基督教是我省五大宗教中人数最多、影响较大的教派 • 从内部来讲,主要是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管理混乱。一是信徒增长过快的势头仍未减缓,全省大约以每年2-3%约合3至5万的速度发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二是成分复杂,教徒素质参差不齐。三是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组织、非法组织和自封传道人屡禁不止。四是相当数量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存在,成为邪教与其他非法组织滋生的温床。五是神学思想保守,有的过分强调“属灵”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境外渗透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境外渗透的形势依然严峻。 • 一是海外的直接渗透和干涉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宗教组织,渗透活动的手段逐渐现代化、方式日趋合法化、途径更加多样化。 • 二是经贸、文化、教育活动中涉及宗教的现象越来越多。 • 三是各种宗教交流和传播越来越广泛。
(五)伊斯兰教传入浙江历史悠久,近年来外来穆斯林急剧增加,基层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五)伊斯兰教传入浙江历史悠久,近年来外来穆斯林急剧增加,基层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 义乌小商品市场,商贸旺季有来自西亚等四十多个国家的穆斯林20000余人驻留,每周五有近6000人参加礼拜。 • 在绍兴县柯桥的中外穆斯林也有5000人,其中国外的超过2000人。
四、宗教问题的成因和未来趋势 • 我省宗教领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是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国际和国内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归纳起来,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因值得关注。 • 一是宗教深厚历史文化的影响。我省宗教历史源远流长,五大教中,传入我省最长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短的也有160余年历史,且伴随而来的宗教文化积淀深厚,并广泛渗透于民情民俗之中,植根于信教群众的思想文化生活之中,其中,也不乏有其糟粕的东西影响着信教群众。
二是极“左”思想带来的后果。50年代后期开始,极“左” 的宗教政策逐渐盛行,温州等地被列为全国的“无宗教试验区”,强迫教徒“献堂、献庙、献圣经”,甚至强迫主教、神甫、修女、和尚、尼姑结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使部分信教群众对党的宗教政策至今持怀疑态度,部分受到打击的人员至今还耿耿于怀。特别是到了“文革”中,宗教信仰更被全面禁止,信徒被迫转入地下,于是大批地下势力、地下教会、私设聚会点、自封传道人等应运而生,以致逐步自成体系,温州、萧山等地教徒发展尤为迅速,形成了现在人多势众的局面。
三是市场经济先发的负面效应。我省经济改革起步早,市场化取向明显,“四个多样化”特征突出,而社会管理却相对滞后,客观上为宗教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其的发展有了充分的空间。三是市场经济先发的负面效应。我省经济改革起步早,市场化取向明显,“四个多样化”特征突出,而社会管理却相对滞后,客观上为宗教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其的发展有了充分的空间。 • 四是海外势力的渗透。我省市场经济活跃,对外开放程度高,又是侨乡省份,境内外联络非常便捷,天主教、基督教等境外势力从80年代开始便把浙江作为渗透的重点地区,扶植了一批骨干,影响了一大批信教群众,尤其对我省非法宗教势力的掌控起着重大的影响。
各教特点及今后走势 • 从各教的特点看,天主教政治上比较敏感,最容易被境外势力所利用;基督教发展速度最快,非法、违法活动较多,潜在的隐患较大,是境外渗透的重点;伊斯兰教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最容易引发事端和矛盾,是宗教领域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重点;佛教香火兴旺,财力雄厚,世俗化、商业化倾向严重,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僧人素质高下不一;道教总体上有衰落的趋势,与民间信仰问题交织在一起,管理有一定难度。
新情况新问题 • 1、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不断加剧并日趋复杂。一是来自海外的直接渗透和干涉。二是经济贸易文化教育活动中涉及宗教的现象越来越多。三是各种宗教交流和传播越来越频繁。 • 2、宗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宗教与社会各界的利益矛盾增多。 • 3、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宗教兴旺活跃相比,我省一些干部对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些地方对宗教管理的投入和对爱国宗教团体的支持显得滞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宗教在和谐社会中的几个难题 宗教的排它性:每个宗教都声称拥有独一无二的真理,贬低其它信仰,与其它信仰的对立。 宗教的扩张性:特别是基督教从保罗到利玛窦,从耶鲁撒冷到全世界。韩国的渗透。 宗教思想的保守性:受迫害的历史与反迫害的传统。与时俱进还是固步自封,甚至逆历史潮流而动。
我省宗教今后的走势 • 1、宗教领域国际化,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持续扩大,抵御境外渗透的压力不断增加。 • 2、宗教问题政治化,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 3、宗教传播科技化,其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加。
4、宗教活动利益化,传统宗教信仰与市场经济交融越来越紧密,宗教团体和场所与社会各界在利益上的纷争将会增加,使宗教的特殊复杂性进一步呈现。4、宗教活动利益化,传统宗教信仰与市场经济交融越来越紧密,宗教团体和场所与社会各界在利益上的纷争将会增加,使宗教的特殊复杂性进一步呈现。 • 5、宗教信众结构复杂化,教徒发展有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 • 6、宗教内部矛盾多样化,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突发事件逐年上升。
五、我省的青少年信教问题 • 我省青少年信教的只是少数,尤其是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更少,大多数青少年不信仰宗教。 • 但某些地方青少年信教相对流行,宗教活动有所升温。 • 调查表明,约有7%的青少年信仰宗教,且以信仰基督教、佛教为主。
青少年信仰宗教原因 • 主要原因是家庭影响,长辈的信仰对青少年信仰宗教十分重要。 • 个人的经历和对未来命运的期望,以及缓解心理平衡的需要。 • 周边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西方对我国青少年信仰的关注 • 国际有关人权法律和妇女儿童信仰宗教的规定。 • 一些教会、教堂热衷于举办主日学、教理班、小子班等。 • 西方国家炒作“家庭教会”、“学生团契”等。 • 大学生信教问题日渐突出。
六、高度重视宗教问题 • 宗教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问题,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宗教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事关我国对外关系和国家形象,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宗教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 正确处理教内关系; • 正确处理教际关系; • 正确处理政教关系; • 正确处理社会关系; • 正确处理国际关系。
模式: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 宗教—服从—国家—善待—宗教; • 宗教—适应—社会—宽容—宗教; • 宗教—融入—文化—接纳—宗教。 • 宗教—对抗—国家—制裁—宗教; • 宗教—冲突—社会—排斥—宗教; • 宗教—损害—文化—淘汰—宗教。
中国宗教的三个特性 1、源远流长: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对反复出现、长期存在的事物,应把握其规律——根本是长期性; 2、人多势众: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对大量出现、普遍存在的事物,应掌握好政策——关键是群众性; 3、错综复杂: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对宗教问题,应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特殊的复杂性。
1、源远流长 (1)宗教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 (2)佛教: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前565—485年)。 (3)道教:公元2世纪,张道陵。 (3)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 (4)基督教:1世纪,耶稣,保罗,罗马,《圣经》,天主教,教皇,梵蒂冈,东正教,宗教改革,基督教新教(耶稣教)。 (5)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
2、人多势众 • 2007年,世界人口约为66.158亿,信仰宗教者约为56.74亿,大约占总人口的85.76%。 • 其中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约21.955亿人,占总人口的33.2%。 • 穆斯林约13.6亿人,印度教徒8.88亿人,佛教3.86亿人,以上四种传统宗教信徒就占世界宗教总人数的88%以上。 • 新兴宗教1亿多,引人注目的飞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伊斯兰国家情况 伊斯兰会议组织57个成员国,其中,32个国家的穆斯林占总人口86%以上。13亿穆斯林中10亿生活在伊斯兰国家,3亿分布在世界各国。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宗教,超过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年世界穆斯林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按照现有发展速度,到2023年,其总数将超过基督教总数,成为世界第一大教。 国际性伊斯兰教组织有世界穆斯林大会、伊斯兰国家会议、伊斯兰世界联盟、世界穆斯林大会等。
3、错综复杂 宗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现象 (宗教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因素;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宗教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十分活跃;宗教将长期存在) 宗教在国家内政外交中的影响巨大 (基督教在美国内政外交的影响;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影响) 宗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宗教问题;苏东局变中的宗教问题;地区冲突背后的宗教问题)
宗教的社会功能 • 1、正功能与负功能—积极性与消极性:道德教化与约束、心理调适与宣泄。(神圣同盟、三股势力) • 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长期性与复杂性。(海外渗透),(民间信仰)。 • 3、宗教与社会整合—联结、控制社会成员,群众性。(民族与信仰,西藏,新疆)。 • 4、宗教与社会冲突:教内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国际冲突。
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关系 •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其区别是:一是二者的概念不同,属于不同的范畴;二是二者的构成要素不同;三是二者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不同;四是二者的社会作用不同。二者的联系:信仰是以人为载体的,而人总是归属于某一具体民族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民族信仰的宗教,也不存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现实社会,在受宗教影响较深的一些民族中,由于宗教观念积淀于民族心理和文化生活深层,宗教问题常常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 在社会主义时期,还需正确区分: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宗教与迷信的关系;宗教与邪教的关系。
七、创建和谐宗教的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渗透;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徒是我们的基本群众。 宗教信众的广泛性决定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就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世界上影响大的宗教,都有大量的信徒。宗教涉及人们的精神追求,掌握着大批群众,直接沟通着信教群众的情绪及潜意识。因此,观察宗教问题,必须关注宗教背后的群众问题。
宗教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 • 宗教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绝大部分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拥护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构成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宗教方面的矛盾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宗教工作中,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对信教群众,要始终立足于拉,立足于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既不能把他们推向对立面,也不能因怕惹事生非而采取不接触,不作为的方式。
宗教和谐是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宗教和谐是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如果数以百万的宗教信徒因宗教信仰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长期对政府充满怨气,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是一句空话。反过来,如果宗教方面非法、违法活动得不到有效地治理,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也难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宗教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能否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是衡量新时期宗教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
宗教法律法规 • 1、国务院令第14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1994年1月31日)。 • 2、国务院令第426号《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1月30日)。 • 3、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 (2006年3月29日)。
国家宗教事务局的规章 • 第1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2000年9月26日) • 第2号令:《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2005年4月21日) • 第3号令:《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2006年12月29日) • 第4号令:《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2006年12月29日) • 第5号令:《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2007年7月18日) • 第6号令:《宗教院校设立办法》(2007年8月1日)
立法的目的和宗旨 • 保障和规范并重—《条例》的目的宗旨: • 几个《条例》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二: • 一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 二是规范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政府在宗教事务管理领域依法行政。
关于宗教团体的规定 • 《条例》专门对宗教团体作了规定,制度了四项制度: • 一是宗教团体的登记管理制度; • 二是宗教出版物审批管理制度; • 三是宗教院校审批管理制度; • 四是宗教培训审批管理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的规定 • 第一、宗教活动场所的定义。第21条:“本条例所称宗教活动场所,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登记,供信教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寺观教堂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 第二、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制度; • 第三、两种类型的宗教活动场所的区分,两类场所设立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时限; • 第四、宗教活动场所的内部管理; • 第五、宗教活动场所的外部监督; • 第六、大型宗教活动的管理; • 第七、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审批; • 第八、风景名胜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的权益保障。
宗教教职人员的规定 • 1、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和备案制度; • 2、藏传佛教活佛传承继位批准制度; • 3、天主教的主教备案制度; • 4、宗教教职人员担任或者离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应履行的手续; • 5、宗教教职人员跨地区主持宗教活动备案制度; • 6、非本省户籍的宗教教职人员户籍迁移规定; • 7、宗教教职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规定。
关于宗教财产问题 •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受法律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等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 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外部监督。 • 规范资金用途,引导服务社会。 • 依法解决纠纷,避免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