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68 Views
第四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医务监督. (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 Medical Supervision). 运动医学教研室. Questions 体育教学中规定跑100米要达14秒及 格,合理吗? 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 同一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应相同吗? 你知道新的中小学体育课标吗?. 第一节 健康分组. Health Grouping. 一、健康分组的依据:. 1、健康状况 2、发育状况 3、机能水平 4、运动史. 二、健康分组的原则及体育教学安排. 三、分组的注意事项.
E N D
第四章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医务监督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 Medical Supervision) 运动医学教研室
Questions • 体育教学中规定跑100米要达14秒及 格,合理吗? • 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 • 同一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应相同吗? • 你知道新的中小学体育课标吗?
第一节 健康分组 Health Grouping
一、健康分组的依据: • 1、健康状况 • 2、发育状况 • 3、机能水平 • 4、运动史
三、分组的注意事项 1 分组后宜保持暂时稳定,待锻炼后根据 情况可转组。 2分组困难时可先分在较低组别 3分组须以本人的基本状况为依据。由于 精神紧张、疲劳、发热、感冒等出现暂时 机能异常不宜进行分组
四、体育运动的禁忌症 1、体温增高的急慢性疾病者 2、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3、有出血倾向者。 4、恶性肿瘤转移阶段。 5、女子严重痛经、经血量 过多的行经期。
五、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组 1、心脏杂音: ⑴、生理性杂音: 机能正常、常运动者,编入基本组。 机能正常、少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机能异常者,编入特别组。 ⑵、病理性杂音: 应查明患有何种心脏疾病,依照医嘱免修体育课或只进行医疗体育。
2、血压增高(原发性高血压): ⑴血压增高、无自觉症状、心脏正常、机能正常者,如常运动编入基本组;少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⑵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改变、平时常运动者编入准备组,锻炼期间应加强医务监督。 ⑶血压增高明显至170/100mmHg,即使无任何发现均应编入特别组。
⑷“青春性高血压” 发生于青春期男性18岁以下、女性16岁以下,收缩压较高而舒张压正常。不应中止原有的体育锻炼,应加强医务监督,适当控制运动量,不宜参加导致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的运动和比赛,避免进行重力性练习。
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自我监督 一、自我监督的意义 二、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1、主观感觉: 自我感觉 运动心情 睡眠 食欲 排汗量。
2、客观检查: ⑴晨脉:早晨醒后起床之前的脉搏。 机能良好者,基础脉搏稳定或逐渐减少;如发现比平时增高达12次/分或以上,常表明机能反应不良。如有节律异常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⑵体重(W) 1.过度训练 2.营养紊乱,不良 3.消耗性疾病 1.体质性改变如青少年 2.营养摄入过多 3.外源摄入类固醇 长期监控 初参加系统训练1-4周体重下降,5-6周稳定,6周后稳中有升.每天运动可有1-4Kg的变化 体重持续↓ 体重持续
每次训练课前后监控 • 每次训练课前后可评价运动量或作为复水的依据 通常中小运动量次晨体重即可恢复 ;大运动量需1-2天
3.其它指标 肌力: 正常时,握力和背力等肌肉力量逐渐增强,如肌力下降表示机能不良。 运动成绩: 运动成绩长时间无增长或甚至下降,常表示机能不良或早期过度训练。 伤病预防性检查: 反弓试验-肩袖损伤 半蹲试验-髌骨劳损。 女子运动员应填写月经卡
大运动量训练的医务监督 一、大运动量训练时机体的变化 大运动量训练 再加量 减量调整 机体负荷增加 机能提高 机能不良 心肺储备能力调动 成绩提高 成绩下降 持续大运动量训练 量适宜 量不适宜 机体产生生理性适应 机体不能产生生理性适应
二、医务监督常用的指标及应用 1、脉搏(Pulse,P) 晨脉 安静脉搏 运动前脉搏 运动后即刻脉搏 恢复期脉搏 (1)晨脉搏可监测机能水平变化.机能良好,基础脉搏稳定或有所下降;机能不良,突然上升12次/分或以上。
运动后即刻心率 运动后5-10分钟心率 运动量 小于144次/分 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小运动量 144-180次/分 比运动前快2-5次/10秒 中运动量 大于180次/分 比运动前快6-9次/10秒 大运动量 (2)测定运动前后脉搏可评定运动量
运动成绩 即刻脉搏 机能水平 训练水平 训练安排 提高 下降或不变 良好 提高 加量训练 下降 上升 不良 下降 减量训练 下降 下降或不变 良好 下降 加量训练 (3)定期测定完成某专项练习后的即刻脉搏,结合运动成绩进行前后比较,可以评定机能水平和训练水平。
⑷运动中测量即刻脉搏,可控制负荷的强度。 ⑷运动中测量即刻脉搏,可控制负荷的强度。 ⑸测定恢复期脉搏, 可控制负荷密度。
2、血压(Blood Pressure,BP) • 基础血压、安静血压、即刻血压、恢复期血压 ⑴基础血压, 运动员大多在正常范围的低限内,大于正常值或突然比平时高出20%或以上,表示机能不良。 ⑵运动中血压的变化,可反应机能状况。评价如一次机能试验。 ⑶可用于评定运动强度,强度越大,脉压差越大,恢复时间越长。
收缩压 (毫米汞柱) 舒张压 (毫米汞柱) 恢复时间 运动强度 上升20-30 下降5-10 3-5分钟 小强度 上升30-40 下降10-20 20-30分钟 中强度 上升40-60 下降20-40 24小时内 大强度 血压评价运动强度
3、尿蛋白(Urine Protein,UP) ⑴概念: 尿蛋白-尿液中出现的蛋白质 • 运动性尿蛋白--排除病理原因,运动后出现尿蛋白增多现象称为运动性尿蛋白。 注:运动性蛋白尿
2、影响因素 a.运动项目:速度、耐力项目多见 b.训练水平:低者多见。 c.运动强度:尿蛋白量与运动强度正相关 d.机能水平:不良时,尿蛋白突然出现或升高。 e.年龄:小者多见。 f.精神因素:精神紧张者多见。 g.环境因素:低温、高原环境发生率高。 h.个体因素: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作群体间比较。
大负荷运动 尿蛋白±/- 尿蛋白下降或消失 尿蛋白下降 加量训练 继续原量训练2-3天 量合理 减量训练 检查有无疾病 原量过大 尿蛋白++++ 机能良好 训练水平高 尿蛋白不降 尿蛋白仍不降 尿蛋白的应用
4、其他指标: HB T/C CK BUN ECG 等速肌力
作业 • 如何利用体重监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