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49 Views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主 讲 人:王 惠芳博士,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系. 现代会计专题之. 相关研究成果. 1 、论文: “ 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再分类与披露管制新思路 ” 《 会计研究 》 , 2009 年第 9 期 2 、论文: “ 信息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重新界定与监管 ” 《 宏观经济研究 》 , 2010 年第 12 期 3 、论文: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及框架构建 ” 《 审计研究 》 , 2011 年第 2 期 4 、专著: “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监管 ” 2007 年 7 月
E N D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主 讲 人:王 惠芳博士,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系 现代会计专题之
相关研究成果 1、论文:“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再分类与披露管制新思路”《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2、论文:“信息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重新界定与监管”《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3、论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及框架构建”《审计研究》,2011年第2期 4、专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监管”2007年7月 5、论文:“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实施效果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6、论文:“信息披露监管: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协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7、论文:“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财会月刊》2007年第10期
会计信息披露:证券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 • 数字:5784(2005年-2011年) • 人物:刘姝威 “2002年经济年度人物” “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 技术》
????? •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如何?政府有哪些防范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效果如何?未来应怎样做? • 作为投资者,如何通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探查”其运营“黑箱”及其市场后果? • 去上市公司任职,如何为管理层制定一个理性的(双赢的?)会计信息披露策略? • 去政策制定单位工作,如何制定有用的政策? • 我们写这方面的论文,如何找到一个有意义的、新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选题?
主要内容 一、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成因 三、政府管制及其效果分析 四、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五、如何写论文?(有哪些好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1、什么是会计信息披露? • 披露:disclosure, make information openly ,publicly,公开,公示的意思,私人信息向公开信息的转化。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 • 会计信息披露属于证券市场范畴: • 披露主体: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y) • 披露对象:全体公众(public)
1、什么是会计信息披露? • 披露内容: • 有关公司经营、关联、风险、薪金和治理方面的信息。(以会计信息为主体的基本面信息) • 披露形式: • 首次披露:上市招股书(initial report) • 持续披露:年报(年报业绩预告)、中报、季报(periodic report) • 临时披露:临时报告(provisional or supplementary report) • 其他形式,如投资者信息沟通会(conference call)、公司网站 • 披露方式: • 强制.VS. 自愿
1、什么是会计信息披露? • 某公司的年报 • 某公司的信息披露网页(巨潮网站www.cninfo.com.cn,全景网www.p5w.net,freely surfing)
2、为什么要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1)法学解释:保护投资者利益 • 信息披露:证券监管的要求,保护投资者利益。 • 美国大法官Louis.Brandies(1967):“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电灯是最有效的警察”。 • 历史教训:自律,买者自行小心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充分披露 • 因此,需要强制信息披露。
2、为什么要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2)经济学的解释:公司自发动力 • 阿克洛夫(Akerlof,1970):《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平均估价,优良 公司退出市场,市场成为柠檬市场 (lemon Market)。 • 利用信息披露缓解信息不对称 引发的柠檬问题,从而提高市场效率。 • 因此,即使不强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也会自愿披露。
2、为什么要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3)会计学的解释:会计目标的要求 • 受托责任论: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事宜。 • 决策有用论: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 • 总结:披露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从法学、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会计信息披露都很重要。当然,关注的角度不同。
3、披露问题在会计领域的角色 确认 公司 证券市场 及其投资者 (1)披露是会计结果(语言)在证券市场的反映,是连接会计与证券市场的一个中介。 (2)会计准则、盈余管理等会计问题会通过披露表现在市场上,而市场的反映又会通过披露给会计提出一些新问题。 (3)披露是会计“经济后果论”的重要证据和研究工具。 (4)如何通过市场完善会计,又如何通过会计完善市场,披露的研究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答案。 现实问题:披露一出问题,人们便指责会计(会计准则、会计理论)。“会计五假” 会计理论 与实务 计量 披露 记录 报告 决定是否投资或继续投资
4、披露问题在公司治理领域的角色 财务会计治理 公司 证券市场 及其投资者 (1)除了会计问题,其他治理问题也会影响到披露结果。 (2)披露同时又是公司治理的工具,即通过良好的披露机制可以反过来完善公司治理。 因此,公司治理是否影响了信息披露质量,而信息披露是否又提升了公司治理,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 披露 其他公司治理 决定是否投资或继续投资
1、现状(取得的进步) • 披露法规与指导越来越完善 • 自愿披露意识越来越强 • 披露内容越来越充分 • 披露质量相对较高
2、存在的问题 • 证券市场的顽疾,古今有之,中外有之: • 披露数量方面: • 总是尽可能地不披露,对坏消息更不愿意披露。 • 披露质量方面: • 虚假信息: • 虚假利润表信息:虚增收入,少计费用,少提资产减值准备 • 虚假资产负债表信息: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虚减负债 • 虚假表外披露:重大的、股价敏感信息 • 次假信息: • 粉饰性(操纵性)信息 • 披露不及时 • 敷衍性披露(如避重就轻,缺乏实质内容,语焉不详)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第一类:回避(隐瞒)不利信息: • 案例一:中信泰富隐瞒外汇交易巨亏信息案 • 案件回放:2009年4月3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 案调查科调查中信泰富公司,调查泰富是否存在“公司 董事做出虚假陈述” • 事由:在2008年9月7日,公司董事会就已获悉因投 资外汇期权交易而发生巨亏147亿港币,直到 2008年10月20日,该公司才正式对外公布利空 信息 • 结果:10月21日,股价由14.52港元跌至6.52,董事会 主席请辞。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案例二:黄光裕涉嫌犯罪被调查 • 2008年11月21日:传闻 • 2008年11月24: 发表公告称“目前国美电器没有接 到任何部门与本传言有关的法律 文件”。 • 结果:停牌,股价从4.5港币下跌 到1.12港币。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针对社会有关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先生的传言,国美电器集团做如下声明: 国美电器管理层正在核实相关情况,目前国美电器没有接到任何部门与本传言有关的法律文件。 国美电器是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具有成熟的管理运营体系,经营管理一切正常。对于传言,海尔、格兰仕、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美的、夏普、飞利浦、索尼、松下、西门子、方太、老板、帅康等家电业巨头向国美电器发来声明,鼎力支持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的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优秀,管理层对未来业务增长充满信心。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第二类:虚假信息披露 (1)公司名称:浙大海纳,新太科技 • 罪名:虚假记载银行存款、短期投资 (2)公司名称:天科股份、美雅集团、内蒙古草原兴发 • 罪名:虚假记载主营收入、利润 (3)公司名称:SST深泰 • 罪名:虚增存货、虚增预付账款 (4)公司名称:安信信托 • 罪名:虚假记载投资收益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浙大海纳: • 虚增银行存款(披露2亿,实际只有1200元,虚增短期投资,差额0.3亿) • 隐瞒公司重大担保事项及占款。 实际控制人 飞天系 邱忠保 珠海溶信 海南皇冠 担保及占款 来掏空 浙大海纳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第三类:操纵性(粉饰性)信息披露 • 杭萧钢构案 • 案件回放: • 2007年2月12日:董事长在内部会议上透露有一笔合同大单,涨停; • 2007年3月13日:股票连续拉出几个涨停后,公布有一笔300亿的合同大单,之后股票又连续涨停。 • 2007年8月4日:公告“安哥拉项目存在履约不确定性”,股票跌停。 • 后果:内幕人获利丰厚,而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状告杭萧钢构虚假陈述,赔偿金额500万。 • 被列为2007年证券市场十大违规公司之首。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ST科龙: • 2006 年12 月25 日收到佛山市顺德区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补贴和奖励资金7000 万元,该笔收入对公司2006 年经营业绩扭亏构成实质影响。 • 2007年1月9日:股票连续涨停,但公司发布公告称“尚未有明确财务信息足以修改本公司做出的对2006年业绩(亏损)预告” • 2007年3月22日:正式披露利好消息,“本公司 已于2006 年12 月25 日收到上述款项,此为影响本公司2006 年度业绩的因素之一”。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天一科技 • 公司股票分别在2007年4月27日至5月8日和2007年5月10日至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达到20%,公司分别于5月9日和5月17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均称近期无针对公司的重组计划。但时隔不到两周,公司于5月29日又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讨论定向增发等重组事宜。 • 信息披露前后矛盾,严重误导投资者。
3、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呈现出新特点:由表内会计信息转变为一些表外的不确定性信息——“披露管理”? • 会计信息披露成了证券市场的“定时炸弹”(基于信息的股价操纵) • 讨论焦点:上市公司为什么不愿意说?为什么要说假话?
4、成因分析 • 先来看看充分真实的披露需具备的前提(Grossman,1981): • 理性投资者 • 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 • 管理层受到有效激励 • 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 • 披露是无成本的,信息内容是影响决策的唯一因素。 • 因此,在市场价格最大化目标指引下,拥有好消息的会披露,而拥有坏消息的公司如果保持沉默,则“聪明”的市场会有效识别其信息类型从而给出一个较低的估价,最终管理层会发现其最优策略是披露所有信息。
4、成因分析 (1)披露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不愿披露某些信息。
4、成因分析 (2)管理层自利、舞弊(内幕交易):管理层都是自利的,指望它们说“我是无能的,我的愚蠢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是不现实的。另外,内幕交易及舞弊。 (3)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功能缺失。
公司治理层次 shareholders’ meeting (股东大会) Power organ (权利机构)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会及管理层) Implementation organ (执行机构) Board of supervisors (监事会、独立董事、 审计委员会) Supervision organ (监督机构)
4、成因分析 (4)市场方面:疏忽大意和漠不关心的股东(投资者) 一个实证证据:披露坏消息的公司的股价表现不如那些应披露而不披露的公司股价 • 总结:不披露也会有成本,但种种因素使得不披露成本小于披露成本。
4、成因分析 会计的思索: (1)“利润是万恶之源”。有没有一个比利润指标更易计量,更易反映公司经营状况,但又难以操纵的会计指标? (2)会计准则如何防范信息操纵?要不要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建立准则,这也许会带来谁将为此负责的问题。 (3)”软信息已成为公司披露管理的重点“。如何通过会计系统(比如会计信息系统)使得这些软信息的操纵无处遁形? 总结:会计如何成为“硬约束”?
1、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管制 • 从规范体系 规范披露的 法律责任 公司法 证券法 法律层次 会计准则 披露准则 披露内容、 披露格式、 披露频率 法规、规章层次 交易所规则层次 通知、指引、 办法 具体、细化的指导
1、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管制 • 从主管部门:以证监会为监管主体,交易所为具体执行部门,其他部门协同。
2、为什么是政府? 一度是热点: • 市场机制失灵:生产者垄断、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 政府可以实现公平、威慑力,证券市场的“守夜人” • 节约信息搜寻与证实成本 • 实现统一、标准化
3、政府管制的效果 • 取得了很多成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意愿度以及真实披露意识都有所提高。 • 存在的问题(政府失灵): 设计层面:政府也同样存在信息约束,对一些信息难以进行管制。 执行层面:政府部门的效率、寻租、合谋等行为 表现:处罚力度不够,监管时效性差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深交所有,上交所没有
4、政府管制的改进思路 • 目前的管制重心在事前的强制披露。但仅能保证披露充分,却不能保证披露真实。 • 应该强化法律责任,通过严格的法律机制来达到震慑的目的。 •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上市公司的虚假披露?是有意,还是无意?是故意,还是过失? • 这个问题就是会计和法律界要做的。 • 所罗门国王法则
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 • 关注披露的动因:投资者因素、公司治理因素、管理层因素是否影响了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借此来研究如何从公司自身、市场方面去促进披露。 如:“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披露关联度研究” “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 • 关注披露的经济后果:披露质量的提升是否改进了公司治理,提高了公司价值(股票表现),降低了资本成本?或提升了投资效率?如果是,则说明信息披露对公司有正的效能。 如:”信息披露、信息中介与企业过度投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
研究现状 • 关注某类信息的披露、动因及其后果:不同的信息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与功效,因此,对信息进行细化研究。 如:“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困境评析”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 “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 关注披露管制的效果及改进思路 如:“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的经济后果——来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研究现状 • 关注会计准则与披露 如:会计事项、准则公共领域与会计信息真实性 • 关注新型财务披露模式 如: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
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 • 找到一个新的视角或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 立足上市公司实际,用实证数据、实证分析来说话,做到以事实服人。(用数据或案例)
2、我们如何写? (1)写什么 • 尽量不要用大题目,虚题目: • 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探讨》 • 立足于某类信息的披露,如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风险信息等 • 立足于某类披露形式:如业绩预告、股价异动公告
2、我们如何写? • 研究披露动因 如: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披露质量比较 行业竞争度与会计信息披露 公司盈利能力与披露质量 董事薪酬与披露质量 分部信息的披露动因 • 研究披露后果(主要是披露质量与财务决策有效性的关系) 如: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 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等
2、我们如何写? • 研究如何从会计准则的技术层面去“防堵”公司虚假披露? • 会计准则改进——基于披露视角 • 披露模式问题 • 能不能不按信息内容来排列,而是按照信息重要程度、股价敏感程度或监管难易程度来排列 • 一些延伸问题: • 披露问题中会计责任的界定(披露有问题,并不仅仅是会计的问题) • 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披露建立我国的上市公司数据库 • 利用信息披露来研究公司其他问题:如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内控缺陷认定现状等等。
2、我们如何写? (2)怎样写? 用案例研究或实证研究的方法去写。 (3)去哪里找数据? 深交所网站(www.sse.com.cn)——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可以找到深市公司的披露质量等级) 巨潮网站(www.cninfo.com)——公司资讯(可以找到公司在各种时点披露的各种信息) 上市公司资讯网(www.cnlist.com)——有关上市公司的各种热门统计 我校图书馆——国泰安数据库,巨灵数据库(上市公司各类数据的专业统计)万德(目前不能用) 以上资源除我校图书馆外,均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