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52 Views
教育技术管理 3 -1. 浙江师范大学 孙祯祥教授.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3.1 领导科学理论 3.1.1 领导作用理论 1 、领导的定义 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领导是促使属下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任务的艺术;领导是影响群体的活动、使之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即行使权威与决定;领导是在某种情况下通过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现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种目标的影响力,等等。.
E N D
教育技术管理 3-1 浙江师范大学 孙祯祥教授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 3.1 领导科学理论 • 3.1.1 领导作用理论 • 1、领导的定义 • 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领导是促使属下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任务的艺术;领导是影响群体的活动、使之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即行使权威与决定;领导是在某种情况下通过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现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种目标的影响力,等等。
领导是行为或过程,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其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即:领导是行为或过程,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其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即: • LD=ƒ(L,F,S) 式中:LD——领导;L——领导者;F——被领导者;S——环境。 • 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这三个因素组成的。领导者不等于领导,领导者是领导活动过程的主体 。 • 2、领导的性质
3、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力) • (1)权力影响力 :包括控制影响力 、奖惩影响力。 • (2)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 职位因素 、传统因素 、资历因素 。
(3)非权力影响力 • (4)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品格因素 ;才能因素 ;知识因素 ;感情因素 ; • 5、领导的职能 • (1)制定战略目标 • (2)建立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 (3)选好人、用好人 • (4)合理决策 • (5)密切联系群众,注意调查研究 • (6)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3.1.2 领导素质理论 • 1、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的理论 • (1)指挥能力;(2)职业成就与自我实现的需要;(3)才能;(4)自信心;(5)决断能力;(6)不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和金钱奖励;(7)同下级亲近;(8)创造与开拓;(9)成熟老练。 • 2、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 • (1)合作精神 ;(2)决策才能 ;(3)组织能力 ;(4)恰当地授权 ;(5)善于应变 ;(6)勇于负责 ;(7)敢于创新 ;(8)敢冒风险 ;(9)尊重他人 ;(10)品德高尚 。
3、中国学者的观点 • 四种精神:⑴ 无私奉献精神。⑵ 探索革新精神。⑶ 科学求实精神。⑷ 充分民主精神。 • 六种能力:⑴ 组织与指挥、监督与协调的能力。⑵ 决策与计划的能力。⑶ 知人善任的能力。⑷ 洞察能力与创造能力,包括创新观念与创新思维。⑸ 竞争能力。⑹ 语言表达能力。
3.2 学校领导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影响 • 3.2.1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 • 1.广义的信息化领导力概念 • 领导研究模型 : • 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模型 :
2.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概念 • 校长领导力: • 王铁军 观点: • 比较普遍认可的描述是:校长的领导力是指在学校特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规范环境下, 校长个人素养与学校团队领导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影响力。 •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 萨乔万尼:把校长领导力分为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 。 • 刘美凤 观点: • 王陆 观点:
我的观点: • 所谓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以及学校管理团队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能够规划、建设信息化发展愿景,并能影响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与智慧。
3. 教育信息化对校长领导力的期望 • ⑴ 培养学生的数字时代生存能力是今天教育的目标; • ⑵ 学校要将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整合于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生活技能; • ⑶ 对学校效能的评价不再完全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而是拓展到学校是否能培养学生获得在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