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1.3k Views
新聞報導 專題報導 報導文學. 思考電子報的走向. 平面媒體報導. 新聞:僅陳述新聞事件的本身 , 一般 沒有 記者個人主觀的見解 在當中。多 採「倒金字塔式」寫作法。 社論 :以 新聞事實為根據發表評論,有代表的意見、觀點、立場,希望透過事理的分析,讓讀者了解對此事件的看法或見解,進而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或關心事件本身的面貌及背後的問題,甚至希望形塑成為輿論。 評論是一種結論性(起承轉合)的文章書寫。會簡述或說明新聞事件,對事件背景提出分析、解釋;以專欄、短評方式呈現。. 專題報導.
E N D
新聞報導 專題報導 報導文學 思考電子報的走向
平面媒體報導 • 新聞:僅陳述新聞事件的本身,一般沒有記者個人主觀的見解在當中。多採「倒金字塔式」寫作法。 • 社論:以新聞事實為根據發表評論,有代表的意見、觀點、立場,希望透過事理的分析,讓讀者了解對此事件的看法或見解,進而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或關心事件本身的面貌及背後的問題,甚至希望形塑成為輿論。 • 評論是一種結論性(起承轉合)的文章書寫。會簡述或說明新聞事件,對事件背景提出分析、解釋;以專欄、短評方式呈現。
專題報導 • 為了讓讀者對某一新聞事件或社會現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會利用一整版或跨版作深入報導,以多元的面向,呈現多元觀點。 • 尤其在重大政策變革、活動、體育盛事,經常運用專題報導,讓讀者有更寬廣的視野。 • 在專題製作上,首先,須確定議題;接著,必須分析議題相關層面或角度……再就各層面擬列問題大綱,研擬可以採訪的相關人士或單位,最後彙整採訪回來的資料,處理成不同角度的報導。
何謂專題報導? • 針對一個主題, 進行初步資料採訪收集之後,進行分析, 將不同的觀點、 資料分類, 並加以比較。 • 報導者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客觀分析得出結論。
如何構思、企劃專題 • 確認主題 • 篇幅、時間,決定字數、照片數與大小 • 編、採、寫各方,滾動式修正 • 編輯是首腦 • 時間、空間、人力考量 • 採訪、書寫上關注的面向差異
議題在哪 • 在日常生活中 • 在你會關心 會喜愛的事物上 • 在不公不義的事件背後 • 或可以使社會更好的期待中
我的範例 • 愛的書庫 • 行動繪本館 • 老人巴士 • 營養午餐能不能贏 • 不種稻子種豪宅 • 捐錢未必行善 • 讀書不能輸! • 零體罰還不靈! • 少子化風暴 • 再見!花教大
蘇花高四個面向 • 隨選舉搖擺的公路 • 當鐵路遇上高速公路 • 20%的怒吼 • 是誰需要蘇花高?
這是一條隨選舉搖擺的公路! • 是外地人比本地人更積極關懷的公路! • 這是條口水比行動激烈的公路! • 也是人類需求與環保良知抗衡的公路! • 但是,誰願意用心傾聽花蓮人的聲音?承諾實現花蓮真正的建設需求,蘇花高時代仍遙遙無期,花東永續發展永遠是政策虛擬的狂想曲。 • 『擁有蘇花高?或是一無所有?』讓花蓮人被迫深陷兩難困境!
花蓮青年範例 • 先看我的檔案 • 再看看你們的檔案
主題很重要 • 我們呢? • 腳能走多遠?耳目在哪? • 想想看…
報導文學 • 新聞報導的延續,史傳文學的基礎。運用文藝寫作的手法,反應現實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一種文體。 • 具有新聞及文學雙重價值。
報導文學的特點 • 強烈的現實感--形象生動的寫出真人真事 • 深刻的議論性--從情節與場面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觀點,態度與評價,甚至加進大眾觀感、歷史感(承繼與創新的意義) • 鮮明的文學性--除不允許虛構外,可以綜合多種文學寫法與技巧,發揮作者的風格,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性。 • 貼切的人道關懷與人生理想--報導文學寫作的抒情內涵,正是發現問題改善社會。
報導文學的中心 • 以人物為中心,類似傳記 • 以物品、景觀、地理為中心,有一定的空間布局 • 以事件為中心,有情節、次第的發展性 • 以現象為中心,舉凡身心狀況、政經情勢、文教、生態環境皆是。
報導文學 • 被視為特殊的文體,多以散文形式呈現。 • 記敘類文體,融和了新聞性與文學性,以生動的筆觸描寫,反應時代精神與歷史本質的一種寫作型態。 • 李利國曾用「行動的文學」、「實踐的文學」來闡釋報導文學的行動特色。 • 古蒙仁強調一般文學是用「手」寫的,報導文學則是用「腳」寫出來的。 • 高信疆:以文學的筆、新聞的眼,來從事人生探訪與現實報導的生動寫作方法。 • 報導文學透過新聞報導與文學結合的散文型式,及時反映現實事件與問題,讓文學創作愈發豐富與活潑,也讓新聞報導更加柔軟。
特色析述如下: 真實非虛構 • 記敘類文體的真實,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真實,它所反映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而「真實」,就是報導文學的生命元素。 • 新聞寫作的基礎概念在於客觀報導與陳述事實。尤其在用字遣詞上,更是要求做到簡潔精確,同時要摒棄個人的見解和情緒,以期達到公正客觀的原則。 • 反應在報導文學作品中,就是「真實」。 • 報導的目的在於溝通,能夠巧妙運用藝術的手法,透過大眾普遍可知的文字,傳遞報導的意涵,便可算是一篇理想的報導文學作品。
報導文學 • 對社會人生現象的寫實描述,並非如同相機般機械式的描摹,它適度加進了作者主觀的感情成份,進而使客觀存在的事件變得更活潑與生動。 • 在文字的應用上偏向簡樸與白話 • 它應該具有一種樸實的美感,在語言與文字的運用上雖力求樸實,但在寫作的筆法中,卻不能因為受限於真實與質樸,而淪為一種流水帳式的記錄性文章。
技巧 • 在情節的鋪陳,要能引人入勝,就必須要有完整的結構性與嚴謹的佈局,透過情節的表現與材料的剪裁,進行刻劃。 • 報導文學不是空洞說教式的文體,而是在作品中展現藝術形象的生動,報導文學對細節的刻劃,不論是人、事、物的內在情感或基本型態,都適度反映了對象特質,而這種特質正是報導文學所必備的元素。 • 透過細節的描述,配合篇章的佈局,才能使作品更具藝術的感染力。
時效性與真實性 • 報導文學的母體是新聞。源自於新聞學中的迅速傳遞有效訊息的概念,這種觀念應用於報導文學的作品中,適時地反映社會問題,並且深入剖析與探討。 • 「真實性」不僅是新聞學上所要求的基本條件,也是報導文學的必要條件。報導文學因此與其他文學樣式逐漸有了區隔,反倒是與新聞的實事求是、切合社會脈動的特質較為貼近些。
不是小說 • 好的報導文學作品在文學性的表現上,應超越新聞通訊。 • 它必須具備小說中所具有的藝術條件,如人物刻劃、環境與氣氛的描寫等,但是卻不能如同小說一般,為了強調藝術手法而過份渲染與虛構情節。 • 報導文學的真實性一再被強調,要回歸到它的時代性。根據真實事件加以闡述,而不是捕風捉影。
報導文學與旅行文學 • 都是散文的一部份。報導文學是客觀地描述人事物,比如說要報導一個人,要寫明他的姓名、年齡、出生地、職業等基本資料,常要照片加以佐證,目的是為了讓閱讀者明白 • 要切實地瞭解觀察對象,不可有自己主觀的想像;較少加入個人主觀地價值判斷,必須客觀地報導事實。 • 而旅行文學是旅者心靈與景致的對話,文字的表達修飾、轉換,會加入個人主觀的判斷、情緒的變化,是一種很自我主觀的型態。
寫作上有許多相同的特色 • 都強調用字須精鍊、語意要流暢清晰、段落要分明等。 • 涵蓋層面,雖然以現實社會為主,但它的表現形式卻結合了新聞學與小說、散文、詩歌、甚至是戲劇的手法。 • 有侷限也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