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41 Views
校校是明星、生生皆英才.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楊朝祥. 失栽培,天使成惡漢. 達文西繪製 「 最後晚餐 」,出賣耶穌的猶大是最後完成的,為了能畫得唯妙唯肖,達文西特別到菜市場找了個惡漢做為模特兒,惡漢到了畫室,看到一幅安琪兒的畫作,眼淚竟掉了下來,原來 ………. 現代國中學生的特質. 青春年少狂飆期 物慾橫流社會中的新世代 升學主義橫行的犧牲者 生涯發展方向不定的迷惘者 人云亦云的同儕認同追求者 求新求變的個人主義者 科技衝擊下的 E 世代. 何謂優質的孩子 ?. 健康、快樂 獨立自主、忍受挫折 主動學習、知道如何學習 創造、思考能力
E N D
校校是明星、生生皆英才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楊朝祥
失栽培,天使成惡漢 達文西繪製「最後晚餐」,出賣耶穌的猶大是最後完成的,為了能畫得唯妙唯肖,達文西特別到菜市場找了個惡漢做為模特兒,惡漢到了畫室,看到一幅安琪兒的畫作,眼淚竟掉了下來,原來………
現代國中學生的特質 • 青春年少狂飆期 • 物慾橫流社會中的新世代 • 升學主義橫行的犧牲者 • 生涯發展方向不定的迷惘者 • 人云亦云的同儕認同追求者 • 求新求變的個人主義者 • 科技衝擊下的 E 世代
何謂優質的孩子? • 健康、快樂 • 獨立自主、忍受挫折 • 主動學習、知道如何學習 • 創造、思考能力 • 正確工作態度 • 融洽人際關係 • 良好生活習慣
忍受挫折,砂礫成珍珠 日本養珠場的獨生女要到美國留學,出國前夕,媽媽將女兒叫到房間,給了女兒ㄧ串僅有一顆養珠的珍珠項鍊,「媽媽!不是野生的珍珠才寶貴嗎?為什麼給我養珠的項鍊呢?」「不錯!但是我要你學養珠的精神,當一顆砂礫……」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1. 史丹福研究中心: 你賺的錢12.5% 來自知識,87.5% 來自關係。2. 國際羅勃‧海扶公司: 員工離職,34% 因為成績未被認同或讚揚, 29% 因低薪,13% 職權混淆,8% 人事衝突。 3. 行為研究: 成功20% 來自智商,80% 來自其他因素, 主要是情感智慧(EQ)。 4. 被解僱的員工,95% 是因人際關係差勁,5% 因技術能力低落。
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 • 配合學校、協助孩子適性發展 • 提供優質學習環境、誘發孩子潛能 • 學習方法重於學習內容,失敗的學習比成功學得更多 • 多鼓勵,少給壓力 • 不必在意贏在起跑點上(龜兔賽跑的迷思) • 了解IQ、培育EQ •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不必與人相比 • 在意他人言,將無所適從
只要鼓掌、鴨子也有一雙腿 有位富翁很喜歡吃鴨腿,家裡殺了鴨子,但每次廚師僅端出一條腿; 富翁特別帶廚師到養鴨的池子,看到一群鴨子在睡覺, 富翁問:「鴨子有幾條腿?」 「一條!」 「怎麼會?」 …………………………
輕如一杯水,拿久也是壓力 一個杯子中裝了點水,拿在手中,輕如無物。 拿著不放,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半個鐘頭,杯子開始沉重…. 但如果將杯子放下,等一段時間之後,再拿起杯子……
休息一下,讓靈魂趕上 有一位探險家準備多年,希望能到古印加王國去探險。 到了當地後,就請了幾位土著當嚮導及背負沉重的器材,匆匆的出發了。 探險家極為興奮,雖然幾乎無路可走,卻一馬當先,土著們在後面一路追趕。 到了第四天早上,探險家也是天還沒有亮就匆忙起床……………………
在意別人言,什麼都不適 有一天,父子兩人帶著一隻驢子進城,父親看孩子小,就讓孩子騎在驢子背上, 「這孩子還真不懂得孝順,竟然讓老爹走路,自己享福!」路人說。 「孩子!你走路,讓老爹騎。」 ……………….
父母對升學應有的態度 • 多元智慧,每個孩子都有一片天 • 能發展專長智慧的學校,就是最佳的選擇 • 父母提供建議,尊重孩子的選擇 • 每個孩子都是寶貝,追求唯一,自然就是第一 • 生生是英才,校校皆明星
放對地方的人才就是天才 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污點」,床第間的私密用語到了街上即成「髒話」。 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把它吞下去是「營養品」,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噁心」,。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 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勿小覷自己的力量!! 一天,拿破崙在森林中散步,突然傳來喊救命的聲音, 拿破崙往前一看,看到一個人在湖中載浮載沉,大喊救命! 「如果你不自己上岸,我就殺了你!」 拿破崙拿出手槍瞄準這個人說, ………………………..
傳統教學的瓶頸 • 知識為中心的教學 • 學校為中心的教學 • 教室為中心的教學 • 教師為中心的教學 • 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 • 考試為中心的教學
九年一貫課程之新構思 • 國家課程→學校本位課程 • 剛性課程→彈性綱要 • 理論知識→生活能力 • 知識建構→激發、伸展人的自然本能 • 預定的、僵化的教材→動態的課程發展 • 專制的灌輸→民主的互動 • 教案的執行者→學習的促進者 • 單打獨鬥者→專業夥伴 • 學院師資培訓→現場培育
父母對九年一貫課程應有的態度 • 認識九年一貫課程的真諦,成為課程支持者 • 協同教師幫助孩子成長,成為教師教學夥伴 • 伴同孩子共同成長,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 • 提供社區教學資源,成為課程協同執行者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 關心孩子生活,重視身心健康 • 勿以物質補足孩子精神的空虛 • 勿信「打是愛、責罵是期待」 • 勿因「愛護變剝奪、關愛成壓力」 • 勿以自己的「面子」要孩子犧牲「裡子」 • 同理心、適當的稱讚 • 了解「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 以身作則、與孩子共同成長 • 聆聽孩子的心聲
同理心、化干戈為玉帛 兩位武士,不約而同的從不同的方向走入森林,第一位武士在樹下看到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樹下看到了銀色的盾牌, 金盾牌! 銀盾牌! 兩個人為此爭吵不休, 氣得兩人拔出劍來準備一決勝負,兩人廝殺了一整天都分不出勝負, 當兩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時才發現, 原來這是………..
不是不報、因時未到 ㄧ對夫婦,對自己的父母極為不孝,但對自己的獨生子卻是百依百順,呵護有加,有一天,特別為爺爺奶奶準備的破碗及舊盤不小心掉到地上全部破碎了,孫子嚇得嚎啕大哭,「不哭,不哭,沒關係,破碗及舊盤不值錢!」……
作為父母的反省: 我們生的孩子數目少了, 但所給孩子的時間更少;父母常怪孩子不聽話, 但自己更少聆聽孩子的心底話;時常投訴孩子愛發脾氣, 但自己卻更常對孩子發脾氣;常常怪孩子口不擇言, 但自己卻衝口而出說「你這蠢蛋」、 「真不中用」;
明明是自己不懂得如何向孩子解釋清楚, 卻怪孩子「年紀少,不會明白」;常常抱怨孩子不愛家, 但自己卻更是忙於工作,無時間在家;自己很多事都不和孩子說, 但卻要求孩子對自己事事交代;常常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但實際上,只是自己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
如果父母能重視子女的成長,好好聆聽他們的話,如果父母能重視子女的成長,好好聆聽他們的話, 天下就不只「無不是的父母」, 更無「不是的孩子」!
積習不改,斷送生機 一個登山家不管氣候惡劣,大雪紛飛,希望能打破紀錄,在最短時間登上阿爾匹斯山。 天色已黑了,他仍然努力的往上爬,突然一腳踩空,整個人往下跌落。 自由落體一段時間後,登山家突然感到身體被腰間的繩子緊緊的拉住,懸在半空中。 登山家上下不得,只有大喊:上帝救我! 突然……
感謝您的聆聽! 謝謝!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