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16k Views
第九章 信号分析和频域测量. 9.1 频谱 分析的基本概念 9.2 扫描式频谱仪 9.3 数字实时频谱仪 9.4 频谱仪的应用 9.5 谐波失真度测量 9.6 调制度测量.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 从信号的运动规律(随时间变化)上分为:. ---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2 从连续性上分为:. ---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3 从信号的幅值和能量上分为:. ---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4 从分析域上分为:. --- 时域与频域;.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E N D
第九章 信号分析和频域测量 9.1 频谱分析的基本概念 9.2 扫描式频谱仪 9.3 数字实时频谱仪 9.4 频谱仪的应用 9.5 谐波失真度测量 9.6 调制度测量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 从信号的运动规律(随时间变化)上分为: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2 从连续性上分为: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3 从信号的幅值和能量上分为: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4 从分析域上分为: ---时域与频域;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而非周期信号又可分为准周期信号和瞬变信号。随机信号可分为平稳随机信号和非平稳随机信号,而平稳随机信号又可分为各态历经信号和非各态历经信号。信号分类如下图所示。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根据作为独立变量的时间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又可把信号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简称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时间和幅值均为连续的信号又称为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值均为离散的信号则谓之数字信号。
幅值 频率 时间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 信号频谱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的关系 信号的时域描述只能反映信号的波形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但不能明确揭示频率对幅值和相角的影响。频域描述补充了以上不足,即以频率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揭示了信号幅值等信息随频率变化的特征。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三角级数展开式 例:方波信号的频谱
周期信号频谱的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1. 离散性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由离散的谱线组成的,每一条谱线表征一个谐波分量。 2. 谐波性 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不存在非整倍数的频率分量。 3. 收敛性 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对应谐波的幅值成正比,且随频率的增高其幅值越来越小。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对于任意一个非周期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当周期信号的重复周期T趋于无穷大时转化而来的。 非周期信号是时间上不会重复出现的信号,一般为时域有限信号,具有收敛可积条件,其能量为有限值。这种信号的频域分析手段是傅立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可分解 为无数多个频率谐 波之和;而且是连 续和,不可列;区 别于周期信号。 或 求解: 非周期信号在单位频宽上的幅值,称为幅值谱密度。 相位频谱。
非周期信号频谱的以下特点: 1. 连续性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不可列的。 2. 收敛性 随频率的增高其幅值越来越小,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段,例如非周期的矩形脉冲信号(0-1/τ内)。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1 矩形窗函数的频谱 尺度的展缩; 时域与频域对称;
S(t) S(t) S(t) t t t 1/ 2. 单位脉冲函数( 函数)及其频谱 函数: 是一个广义函数,是物理不可实现的理想信号。
函数的抽样特性(a)、卷积特性(b) (t-t0) (t+t0) 函数的均匀频谱特性(c) 函数为非周期函数,频谱按傅里叶变换求取:
函数的其他有用推导 由对称性可得: 由时移性可得: 由频移性可得:
3.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即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或频谱密度是由位于基频 和基频整数倍频率处的一系列脉冲所构成,其脉冲强度等于该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系数Cn
4. 正、余弦函数的频谱 对上述正、余弦函数等号两侧求傅里叶变换得: 两者的时域频域图为(略)
5.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的频谱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解析表达: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及其频谱,仍为周期脉冲,周期互为倒数
周期 离散 付氏变换 非周期 连续 时域 频域 离散 周期 非周期 连续 9.1 频谱分析的基本概念 9.1.1 频谱 1. 基本概念 • 频谱:组成信号的全部频率分量的总集 通常指随频率变化的幅度谱 频谱测量的基础是付里叶变换 • 频谱类型:离散谱(线状谱),连续谱 • 时域与频域分析:
2 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 • 离散性:频线离散,由无穷多个冲激函数组成 • 谐波性:谱线只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出现 • 收敛性:谐波幅度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减小 • 脉冲宽度与频带宽度 • 重复周期变化对频谱的影响 • 能量谱和功率谱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 频谱连续:频谱密度函数F (jω)是ω的连续函数 • f (t)为实函数时,F(jω) = F*(-jω) f (t)为虚函数时,有F(jω) = -F*(-jω) 。 • 幅度谱|F(jω)|关于纵轴对称 相位谱e j(ω)关于原点对称
4 离散时域信号的频谱 • 序列付氏变换:以e j n作为完备正交函数集,对给定序列做正交展开。 • 频谱是周期性的,周期为2π。 • 周期离散序列,频谱离散 非周期离散序列,频谱连续
9.1.2 信号的频谱分析技术 频谱分析的内容: • 信号本身的频率特性分析: 如幅度谱、相位谱、能量谱F 2(jω)、功率谱等测量; • 线性系统非线性失真的测量: 如噪声、失真度、调制度等测量。 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 FFT分析法:适于瞬态信号的频谱测量。 • 扫描分析法:在任意瞬间只有一个频率成分能被测量,无法得到相位信息。 适于连续信号和周期信号的频谱测量。 扫频式、差频式
频谱分析仪分类 • 分析处理方法:模拟式、数字式、模数混合式 • 基本工作原理:扫描式、非扫描式 • 处理的实时性:实时、非实时 • 频率轴刻度:恒带宽(线性刻度) 恒百分比带宽(对数刻度) • 输入通道数目:单通道、多通道 • 工作频带:低频、高频、射频、微波等
9.2 扫描式频谱仪 9.2.1 滤波式频谱分析技术 1.基本原理 带通滤波器:选出待分析信号 中心频率是多个或可变的 检波器:获得频率分量的幅度(直流信号) 显示器:将直流信号的幅度显示出来 • 并行滤波式 • 扫频调谐滤波式 • 扫频外差滤波式 • 数字滤波式
并行滤波式频谱仪 也可以是多个检波器后再接电子扫描开关
u x 电调谐 视频 Y 放大 滤波器 检波器 锯齿波 X 放大 发生器 扫频调谐滤波式频谱仪 中心频率可调谐的窄带滤波器; 结构简单,电调谐滤波器损耗大、调谐范围窄、频率特性不均匀、分辨率差,适用于窄带频谱分析.
f x IF Y 滤波 检波 放大 f L 扫描信号 LO X 放大 发生器 扫频外差式频谱仪 ——窄带滤波器中心频率固定 ——将要分析的频率分量搬到固定的滤波器处进行滤波
数字滤波式频谱仪 数字滤波器可以实现与并行滤波式等效的实时分析。 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由时基电路控制。 数字滤波式频谱仪在现代频谱分析仪中占有重要地位。频率分辨力高,具有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可编程性等优点。
2.带通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 带宽 分辨力带宽(RBW)反映滤波器区分两个相同幅度、不同频率的信号的能力 3dB带宽(半功率带宽) 矩形滤波器带宽 有效噪声带宽
波形因子(矩形系数) 波形因子SF小的特性曲线更接近于矩形,选择性好 带宽选择性:反映区分两个幅度差60dB信号f1与f2之间的最小频率间隔,较小幅度信号峰谷差3dB。 模拟式数字式滤波器
0dB -10dB 倍频程 -20dB 选择性 -30dB -40dB -50dB 0.2 0.5 2 f f f f 5f 0 0 0 0 0 对数频率 1 1 倍频程 倍频程 • 等绝对带宽或等信息量带宽: • 一次分析中滤波器带宽恒定 • 线性频率刻度下关于f0对称 • 恒百分比带宽: • 绝对带宽B与中心频率f0的比值(即相对带宽)是常数。 • 对数频率刻度下关于f0对称 • 常用“倍频程选择性”表示远离中心频率一倍频率处(0.5f0和2f0)的滤波器衰减量。 • 恒带宽与恒百分比带宽 n=2, 即2倍频程 n=1/3,1/3倍频程
滤波器响应时间(建立时间) • 定义:信号从加到滤波器到获得稳定输出(达到稳幅幅度的90% )所需的时间TR。 • 特点:它与绝对带宽B成反比:TR∝1/B。 • 性质1:窄带滤波器建立时间长,但频率分辨率高、信噪比好;宽带滤波器响应时间短,测量速度快; • 性质2:响应时间限制扫描分析速度,影响实时性。 扫描时间太快,滤波器无法建立稳定输出
f1 fx fL= fI+fx fI 9.2.2 外差式频谱仪 • 基本思想——“超”外差式接收机 本振频率>输入频率 无线电接收机中普遍使用的自动调谐方式 改变扫频本振频率来捕获待测信号不同频率分量 方案:改变本振fL使得差频输出送入到固定中频为fI的带通滤波器。 所以,只需连续调节本振fL ,输入信号频率范围内所有频率分量就依次连续进入中频滤波器,输出该频率分量的响应。 fI = ΔfL1 - fX
中频信号处理 f x 视频 输入 IF Y 滤波 检波 放大 滤波 电路 f L 扫描信号 LO X 放大 发生器 1 外差式频谱仪的组成 • 频谱分析的传统途径,在高频段占据优势。 • 频率范围宽、灵敏度高、频率分辨率可变,目前频谱仪中数量最大的一种。 • 频率分辨率决定于中频滤波器,但需多次变频。 • 被分析的频谱依次被顺序采样,不能进行实时分析。 只能提供幅度谱,不能提供相位谱。
2 输入通道 又称射频前端,其作用是对测试范围做混频处理获得固定中频、调节输出电平。 !相当于宽频段、窄带宽外差式自动选频接收机 • 输入低通滤波:滤除分析范围以外的频率分量。 • 输入衰减:避免电平过高引起失真,阻抗匹配。 • 低噪声放大:从电平上保证获得较佳混频效果。 • 混频器:频率变换 | mfL±n fX | = fI 令m=n=1, | fL±fX | = fI fI = fL - fX fI = fX -fL
| fL± fX | = fI 低中频方案的镜像频率交叠问题 ——镜像频率也可以通过中频滤波器! 而且,如果输入频率的范围大于2fI,镜频更宽,将与镜频在本振处交叠。 ——镜频滤波器? 通常频谱仪输入频率非常宽,一般的抑制镜频滤波器难以实现调谐。 ——采取高中频方案,本振频率相应提高。 fI = fL - fX fI = fimage -fL 镜像频率问题:被分析信号中 fL -fI 的频率分量以及 fL + fI 的频率分量同时通过中频滤波器
抑制镜频的高中频解决方案 频率变换 低通滤波 输入频率 本振频率 镜像频率 范围 范围 范围 f f = - = - f f f f f f I I L X I imag L • 镜频范围远在输入频率范围之上,两者不会交叠; • 中频频率越高,镜频距本振越远,可避免因交叠而带来的滤波器实现问题。 • 用固定调谐的低通滤波器滤去镜频。
固定中频 3.9GHz 340MHz 10.7MHz 射频输入 低通滤波 带通滤波 带通滤波 100KHz ~3GHz 329.3MHz 4GHz~6.9GHz 3.56GHz 第一本振 第二本振 第三本振 多级混频 • 高中频很难实现窄带带通滤波和性能良好的检波,需要进行多级变频(混频)处理。 • 第一混频实现高中频频率变换,再由第二、三级甚至第四级混频将固定的中频逐渐降低。每级混频之后有相应的带通滤波器抑制高次谐波交调分量。
3 中频信号处理 完成固定中频信号的自动增益放大、分辨率滤波等处理。中频滤波器的带宽通常可程控,以提供不同的频率分辨率。 • 中频信号幅度调节:自动增益电路。末级混频的增益必须能够以小步进精密调节,以保持后续电路中的最大信号电平固定而不受前端的影响。 • 中频滤波器:减小噪声带宽、分辨各频率分量。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由最后一个中频滤波器的带宽决定。数字滤波器选择性较好、没有漂移,能够实现极稳定的窄分辨率带宽。 4 检波器 • 中频信号:调幅波 • 包络检波器:产生与中频信号的电平成正比的直流电平。 • 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并联RC电路串接而成。合适的时间常数选择,频率扫描速度太快检波器会来不及响应。
5 视频滤波器 用于对显示结果进行平滑或平均,以减小噪声影响。 • 基本原理:低通滤波器 视频滤波器截止频率(VBW)小于RBW时,视频系统跟不上中频信号包络的快速变化,使信号的起伏被“平滑”掉。 • VBW选择:扫描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以实现滤波平均。 • 经验公式: 正弦测量——RBW/VBW=0.3-1 脉冲测量——RBW/VBW=0.1 噪声测量——RBW/VBW=9 (削弱噪声峰峰值的变化,效果明显)
6 踪迹处理 • 频谱仪进行一次扫描所得的频谱图的迹线即“踪迹”(Trace)、“扫迹”、“轨迹”、“轨迹线”。 • 标记(Marker):最大/最小值、相对幅度或频率,有助于改善相对测量精度、减小读数误差。 • 踪迹平均处理:对同一输入信号多次扫描所得的踪迹进行的平均。 线性加权踪迹平均、指数加权踪迹平均 踪迹平均的平滑与视频滤波的平滑原理区别
9.2.3 外差式频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 输入频率范围 • 频率扫描宽度 • 扫描时间 • 频率分辨率 • 频率精度 • 相位噪声/频谱纯度 频率指标 幅度指标 • 动态范围 • 1dB压缩点和最大输入电平 • 本底噪声 • 灵敏度/噪声电平 • 幅度测量精度 • 本振直通/直流响应
1. 输入频率范围 正常工作的最大频率区间,由本振频率范围决定。 可从低频段至射频段、微波段,如1KHz~4GHz。 2. 扫描宽度(Span) 分析谱宽、扫宽、频率量程、频谱跨度。 表示一次测量(或频率扫描)所显示的频率范围,可以小于或等于输入频率范围。 自动调节或人为设置。 3.扫描时间(Sweep Time,ST) 完成一次全扫描宽度测量所需的时间——分析时间。 越短越好,但为保证测量精度,必须适当。 最小扫描时间由测量通道的电路响应时间决定。
4.频率分辨力(Resolution BW) • 频率分辨力:表征将最靠近的两个相邻频谱分量分辨出来的能力。 中频滤波器3dB带宽(RBW) 受本振稳定度和相噪影响 RBW通常按照1-3-9或1-2-5步进。最小一档RBW值就是频率分辨力指标,如90Hz。 • 裙边分辨力:两个相邻频谱分量幅度相差60dB时的分辨力(BW60dB ), 与形状因子相关。
频率分辨力 • 频率分辨力的动态特性 • 中频滤波器的动态特性(扫速过快时): 谐振峰巅向扫频方向偏移,峰值下降,3dB带宽被展宽,曲线不对称。 ?由L、C元件组成的谐振电路,信号来不及建立和消失时间,特性曲线出现滞后和展宽。 • RBW、VBW、ST及Span联动设置: VBW>RBW:不受VBW影响,与RBW2成反比: VBW<RBW:ST与VBW成线性反比。 视频带宽减小n倍,扫描时间增加n倍 谱仪一般具有自动配置扫描时间功能
5 频率精度 即谱仪频率轴的绝对频率的读数精度。 频域取样量化误差 固有频偏 SPAN精度 参考频率精度 RBW精度 6 相位噪声/频谱纯度 相噪,频率短稳指标。表现为载波边带,也称边带噪声。通常用在源频率的某一频偏上相对于载波幅度下降的dBc数值表示,如<-90dBc@10KHz。 相噪由本振频率或相位不稳定引起。有效设置频谱仪参数可使相噪达到最小(RBW减小,相噪降低),但无法消除。相噪也是影响谱仪分辨不等幅信号的因素之一。
7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同时可测的最大与最小信号的幅度比。一般70-120dBc 影响因素: • 混频器的失真特性——限制最大信号电平 • 混频器是非线性器件,信号电平加大时,高次谐波影响加剧 • 二阶、三阶交调失真:二次、三次谐波的影响,二阶失真以基波功率增量的平方增加,三阶失真以立方增加 • 灵敏度——限制最小信号电平 • 本振相位噪声——限制观测近端微弱信号能力 与输入信号一同进入混频器的输入端,影响近端测试 近端测试:测量点离信号载波较近,如100kHz之内 相位噪声边带限制
8 1dB压缩点和最大输入电平 1dB压缩点: 动态范围内,因输入电平过高而引起的信号增益下降1dB时的点。表征过载能力。 为避免非线性失真,参考电平必须位于1dB压缩点之下。 最大输入电平: 可正常工作的最大限度 0dB衰减时,第一混频是决定性因素 0dB以上衰减时,反映衰减器的负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