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学总论.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杨铁一. 传染病学大纲 --- 总论. ⑴ 掌握 ① 感染与 传染病 的概念;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 :清除病原体 ;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② 传染病 的 4 个基本特征 :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病(感染)后免疫性。 ③ 传染病 的临床特点 : 病程经过有一定的规律性 : 潜伏期 、 前驱期 、 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发热及热型,各种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肝脾大。 ④ 传染病 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传染病学总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传染病学总论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杨铁一

  2. 传染病学大纲---总论 • ⑴ 掌握 • ① 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 5种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 ② 传染病的 4个基本特征: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病(感染)后免疫性。 • ③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经过有一定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发热及热型,各种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肝脾大。 • ④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 ⑤ 基本综合治疗最为重要,传染病特异性的病原治疗。

  3. 传染病学大纲---总论 • ⑵ 熟悉 • ①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及土壤传播),易感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环境、社会因素)。 • ② 传染病的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涂片和分离(培养);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学试验技术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测定、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气相色谱);基因检测。 • ③ 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严格报告制度,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措施。 • ④ 传染病的一般对症治疗,维护重要器官功能,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和调整免疫功能。

  4. 传染病学大纲---总论 • ⑶ 了解: • ①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 ②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特异性免疫应答)两大类。 • ③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病原体的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 ④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 ⑤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5. 传染病定义 •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 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6. 有关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如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有关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如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 • 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 •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有些消灭。 • 有些传染病仍广泛存在,新的传染病发现,国外新发现的传染病传入。

  7. 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成就 • 急性传染病 2万/10万----230/10万 • 丝虫病县 884---49 • 麻风病 50万---2万 • 麻疹、脊灰、白喉、百日咳 1183万-10万 • 血吸虫病人 1000万--20万 • 黑热病 53万---基本消灭 • 婴儿死亡率 20%----0.3% • 人均寿命 35岁----69岁

  8. 世界传染病的现状 • 1999年世界因病致死 5200万人 • 死于传染病 1700万人 • 肺炎及呼吸道感染引起死亡 440万人 • 霍乱、伤寒、痢疾造成 310万人死亡 •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者分别 3.5亿, 死亡110多万 • 麻疹死亡 100多万儿童 • 百日咳 35.6万儿童 • 破伤风死亡 46万儿童 • 艾滋病1981-1996 2180万感染,发病 770万, • 其中550万人丧生 • 至2001年 HIV6400万人 • AIDS死亡242万人,全球每天15000例新HIV感染,8000人死亡

  9. 近20年世界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 1、肆虐于拉美登革热,曾使60多万人患病,死亡24万人。 2、扎伊尔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病死率占病人数80%。 3、白喉在俄罗斯流行并波及东欧15个国家,全世界发病统计约10多万例,死亡8000多人。 4、1996年在日本流行的O157大肠杆菌所致出血性肠炎,10天内有6259名小学生及92名教职员发病病死9人。 5、在南亚流行新霍乱弧菌O139(1993孟买、加尔各答15000人发病,死亡230人)。 6、东南亚流行麻疹。 7、在蒙古流行鼠疫大暴发。 8、1997年5月香港特区发生的禽流感。 9、2002年11月-2003年在中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全球累计8422例病人。死亡916例。

  10. 目前对我国人民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目前对我国人民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二、艾 滋 病 三、流行性出血热 四、狂犬病 五、结 核 六、性 病 七、感染性腹泻 八、霍乱 九、流脑、乙脑

  11. 传染病学总论 •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 第二节:传染病发病机制 • 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 • 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 • 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 • 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

  12.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13. 感染(传染) • 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 • 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 感染谱 (infection spectrum) •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 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 •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14.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 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15. 感染谱—病原体与人体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感染谱—病原体与人体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一些传染病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如麻疹、水痘、天花、流行性腮腺炎等。 •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如乙肝重叠甲肝或戊肝。 • 继发感染—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病毒性上感继发细菌感染。

  16. 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 • 病原体被清除 •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 病原携带状态 • 潜伏性感染

  17.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 胃酸杀菌作用。 • 正常体液溶菌作用。 • 组织内细胞的吞噬作用。 • 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激活补体系统杀灭作用。

  18.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 1)隐性感染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对防止流行的扩散有其积极的意义。隐性感染的增多,人群对某一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可降低,而当传染病流行时,发病率可降低。 • (2)隐性感染可能处于病原携带状态,而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成为传染源带来消极因素(如伤寒、菌痢、乙型肝炎) • (3)隐性感染在五种感染中最常见,往往10倍于显性感染。

  19.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 显性感染结果: • ① 痊愈 • ② 死亡 • ③ 慢性化

  20. 病原体携带状态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者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症状,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或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 •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 • 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如伤寒、菌痢、白喉、霍乱、流脑、乙肝等。

  21.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 • 急性携带者——小于3个月。 • 慢性携带者——大于3个月。慢性乙肝大于6个月。

  22. 潜伏性感染 •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庖疹病毒、水豆病毒、结核杆菌等。 •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 • 不是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23. 除清除病原体外,上述四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但一旦出现,则容易识别。而且,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除清除病原体外,上述四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但一旦出现,则容易识别。而且,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潜伏 显性 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 频度

  24.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 侵袭力(invasiveness) • 毒力(virulence) 包括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 数量(quantity) • 变异性(variability)

  25. 侵袭力 •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 直接侵入人体:钩端螺旋体、钩虫丝状蚴、血吸虫尾蚴等。 • 经消化道进入:志贺杆菌; • 经呼吸道进入:结核杆菌等; • 侵袭力较弱,需经伤口进入人体,如破伤风杆菌、狂犬病毒等。

  26. 毒力 • 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 毒素包括外毒素与内毒素 • 外毒素存在白喉、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中。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 • 内毒素存在伤寒杆菌、菌痢杆菌中。内毒素则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 细菌素:抑止其他细菌生长、利于本身生长、繁殖。

  27. 外毒素 内毒素 G+(主要) G- (主要)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细菌外层细胞壁的部分成份, 细菌死亡时释放出来。 蛋白质或特殊的酶 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是脂多糖 亲组织性能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病变 无亲组织性 对热不稳定 对热相对稳定 产生的药理与病理生理反应是专一的,不同外毒素产生不同反应 毒性相对弱可以被抗体中和

  28. 外毒素 • ① 白 喉 • 全身毒血症; • 侵犯心肌使心脏脂肪变性,玻璃样颗粒变性; • 心肌纤维断裂并累及传导系统; • 对神经引起髓鞘变性、周围神经麻痹。 • ② 胃 肠 型食物中毒: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 肠毒素致肠功能紊乱。 • ③ 神经性食物中毒:肉毒杆菌 。 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肉毒素,作用于脑神经核、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及自主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使肌肉收缩运动障碍,发生软瘫。

  29. 外毒素 • ④ 破伤风 • 脑干运动神经核 • 脊髓前角灰质 • 痉挛毒素 使其不能释放 横纹肌收缩 • 抑制性递质 • (甘氨酸) • 溶血毒素 局部坏死、心肌损害。

  30. 内毒素 • 1. 血循环 视丘体温调节中枢 • 前列腺素E2 发热。 • 2. 激活血管活性物质 • 5 羟色胺 血管扩张。 • 激肽释放酶 静脉回流量减少。 • 激肽 心输出减低、低血压、休克。 • 3. 糖代谢紊乱 先发生高血糖 低血糖。

  31. 数量 • 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 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疾病所需的最低病原体数量有较大差异,如伤寒需要10万个菌体,而细菌性痢疾仅为10个菌个。

  32. 变异性 • 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 • 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逸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或使疾病慢性化。如流感、乙肝、丙肝病毒等。 • 致病力减弱:见在人工培养多次传代的环境下病原菌,如结核病预防的卡介苗。 • 致病力增强:见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后的病原菌。见肺鼠疫。

  33. 免疫应答 一、保护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 因子 特异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二、变态反应 特异性

  34.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 • 皮肤粘膜屏障: • 鼻毛; • 呼吸道粘膜表面纤毛,阻滞排除病原体; • 分泌溶菌酶、粘多糖、胃酸、蛋白分解酶杀死细菌。 • 正常消化道粘膜菌群的拮抗作用(如口腔中唾液链球菌抑制白喉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大肠杆菌抑制金葡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35. 血脑屏障: • 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组成,能分泌某种体液因子,以阻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和大分子物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 胎盘屏障

  36. 吞噬细胞的作用: • 固定吞噬细胞:肝脏Kupffer细胞;肺脏尘细胞;结缔组织中组织细胞。 • 游走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37. 粒细胞分三类: • 嗜中性粒细胞 髓过氧化物酶 • 嗜酸性粒细胞 乳酸 • 嗜碱性粒细胞 溶菌酶 杀灭微生物 • 组蛋白 • 乳铁蛋白

  38. 体液因子 • 正常体液中有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补体, • 溶酶体和干扰素。 • ① 补体 • 存在与人的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元活性的糖蛋 • 白,参与杀菌、溶菌、灭活病毒和溶解细胞,并可促进吞噬细 • 胞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 • 补体可分为9种C1、C2……C9,C1又分为C1r、C1q、CIS三个 • 亚单位,共有11种成份。 • 血清中个补体的含量以C3最多,C8、C9量最少。 • 补体很不稳定,大部分对热敏感,加热56。C30min即可灭活。 • 在急性感染时,补体量先升高后降低。 • 先天性疾病如C3缺乏症,C5无能症,往往易受化脓性细菌的感染。

  39. 体液因子 • ② 溶酶菌 • 是一种小分子,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在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量较多,能裂解革兰氏阳性细胞壁,而使细胞溶解,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面有一层多糖脂蛋白,因而不易受溶酶体影响,对病毒无作用。

  40. 体液因子 • ③ 干扰素 • 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对热及酸比较稳定,自然界的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体、原虫或其提取物、真菌产物、植物血凝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核苷酸聚体,如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啶酸,简称聚肌胞及一些小分子芳香胺,如替洛隆,都可在各种细胞诱导生成干扰素,干扰素及其诱导剂可以抗病毒,也可抗肿瘤、原虫等感染。

  41. 体液因子 • ④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42.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对细胞内寄生病原体的清除作用,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 • 体液免疫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从浆母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通称抗体。

  43. 抗毒素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 抗病毒抗体:能和相应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 袭易感细胞的能力,但不能直接破 坏病毒。 • 抗菌抗体: 能与相应的病原菌结合使之易被吞 噬细胞吞噬,在有补体参与下能使 细菌溶解。 • 抗原虫抗体:调理素。

  44.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45.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46.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 入侵部位 • 机体内定位 • 排出途径

  47. 入侵部位 • 病原体的入侵部位与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入侵部位适当,病原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及引起病变。如志贺杆菌和霍乱弧菌都必须经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必须经伤口感染才能引起病变。

  48. 机体内定位 • 病原体入侵并定植后,可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也可在远离入侵部位引起病变,如甲肝等。各种病原体的机体内定位不同,各种传染病都有其各自的特殊规律性。

  49. 排出途径 •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排出途径,是病人、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 • 志贺杆菌——粪便排出。 • 脊髓灰质炎病毒——粪便、飞沫。 • 疟原虫——虫媒叮咬、输血 • 乙肝——输血、母婴传播等。

  50.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 直接损伤 • 毒素作用 • 免疫机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