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漫话清高

漫话清高. 金开诚.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 “ 清高 ”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 .思考 “ 清高 ” 的当代意义。 3 .学习随笔的基本写法 。. 作者介绍. 金开诚 ,1932 年 11 月生 , 江苏无锡人。汉族。 1981 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 北京大学学报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

snow
Download Presentation

漫话清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漫话清高 金开诚

  2.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清高”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思考“清高” 的当代意义。 3.学习随笔的基本写法。

  3. 作者介绍 金开诚,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汉族。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 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京剧、书法及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楚辞选注》《艺文丛谈》《文艺心理学概论》等及论文120篇。

  4. 速读课文 概括段意 1、释清高 2、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的事迹 3、清高与富贵无缘 4、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5、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 6、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7、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8、当代应如何扬弃“清高”这一概念

  5. 审题: 在本篇课文里,学者金开诚以“漫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解了“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思想行为在今日社会中的表现。

  6. 箕山许由洗耳泉

  7. 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等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等 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

  8. 古人心目中纯正的清高 ——陶渊明

  9. 清高与富贵无缘

  10.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妻鹤子)

  11. 倪云林的山水画 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

  12. 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

  13. 李白 孟浩然

  14. 评定清高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也是很模糊的

  15. 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清高? 首先我们要明确清高的含义。清,意即清白正直;高,就是孤高。所以,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 其次,我们要明确,清高与富贵无缘。如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彰显个性而辞官归隐,以“力耕”谋“衣食”,是纯正的清高。 最后,有才艺本来“学而优则仕”,但这类人竟然不做官,这类人才可成就真正的清高。

  16. 当代应如何扬弃“清高”这一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那么保留一点清高的气质,也不失为一种精神安慰,至少能减轻一点心理失衡。就是对发财致富乃至既富且贵的人来说,倘若能够讲一点清,讲一点高,对人对己也是没有坏处的。

  17. 品读鉴赏 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这是一篇文化随笔,也是一篇说理散文,文题中的“漫话” 最能体现其文体特点,作者文笔飘逸灵动,材料翔实,事例精当,记叙、说理、抒情有机融合,论述层层深入,例证令人信服,体现了学者渊博的文史知识和清晰而严谨的逻辑思维。

  18. 清高物语一 清高,不是因为优越,而是因为优雅。优越产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高傲是不能与清高相提并论的,仿佛植物,有的雍容,有的飘逸,是很不相同的。一个处处想向别人表明自己清高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清高,真正的清高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而不是为了做给人看。

  19. 清高物语二 你可以是清高的,但却不能因此把别人视为浊物,否则,还是缺乏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有一些仿佛清高的人,是因为从来不缺乏牛奶和面包。一旦发生生存危机,他便会斯文扫地,抢得比谁都疯狂。中国历代文人都不缺乏清高超拔之士,所缺的是清醒冷静之人,狂热时候的清醒和挫折时候的清醒。

  20. 清高物语三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清高。要么吐气若兰,要么气质似竹,要么心净如水,要么才情若海。一个庸俗苟且之辈,倘若也要做出一副清高状,只能让人觉得滑稽。有一些时候,沉默也可以用来表明一种清高,但其意义也仅仅限于表明了清高。遗憾之处在于,这种清高往往于时无益,于事无补。因而,往往也就带上了消极的色彩。

  21. 清高物语四 有一点清高,可以获得人的好感;太过于清高,却易招致人的反感。这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注意的。清高,可以用来修身,却不能用来治国,更不能用来平天下。 清高不会茂盛,也不会灭绝。就在这块土地上稀疏地生长着,其顽强的生命力是值得敬佩的!

  22. 清高物语五 真能清高没什么不好,怕的是耐不住清高之寂寞之孤独。清高在中国文人(文化人)精神中属于气节,靠这气节滋润思想,获得穿越时空的创作而流传后世。以市场意识计较,这清高气节乃迂腐不堪之糟粕,无利可图,近于自绝于现世的落伍和自刎。

  23. 清高物语六 清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这清高源于他们的骨气,源于他们对学识价值的认定。然而,在权力和金钱的现实面前,有些教授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清高。我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求。清高”不一定是现代人应该寻觅的最高境界,但在普遍的浮躁面前,提倡一点清高恐怕还是有好处的。

  24. 思考题: 共同学习最后一段,讨论“清高”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意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