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30 Views
網路與生活. 高二一班 13 張俊鴻 17 許藝齡. 目錄. 網路的過去式 偉大的貢獻 網路安全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網路文化 網路犯罪 台灣網路使用調查 6 個現象值得持續注意 網路使用年齡分布圖 心得 資料來源 (案一下可以連結喔). 網路的過去式. 在 1950 年代,通信研究者認識到需要允許在不同電腦用戶和通信網路之間進行常規的通信。 1960 年美國國防部 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 ( ARPA )出於冷戰地考慮建立的 ARPA 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中心。
E N D
網路與生活 高二一班 13 張俊鴻 17 許藝齡
目錄 • 網路的過去式 • 偉大的貢獻 • 網路安全 •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 網路文化 • 網路犯罪 • 台灣網路使用調查6個現象值得持續注意 • 網路使用年齡分布圖 • 心得 • 資料來源 (案一下可以連結喔)
網路的過去式 •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認識到需要允許在不同電腦用戶和通信網路之間進行常規的通信。 • 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出於冷戰地考慮建立的ARPA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中心。 • 1973年ARPA網擴展成網際網路,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國和挪威電腦。 • 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史丹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定義了在電腦網路之間傳送報文的方法 • 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路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路NSFnet,這是網際網路歷史上重要的一步。 在1991年8月,在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項目 網際網路代表那些使用IP協定架設而成的網路,而今天,它則用來泛指各種類型的網路,不再侷限於IP網路。一個網際網路(internet,開頭的「i」是小寫字母)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路之集合,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路。而網際網路(Internet,開頭的「I」是大寫字母)專指美國的前身為ARPA網、使用IP協定將各種實體網路連結成此單一邏輯網路。「網際網路」這個來自「Internet」的譯名,「Inter」音譯為「因特」,「Net」意譯為「網」。
偉大的貢獻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6月8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不列顛帝國勳章佩戴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與羅勃·卡力奧一起他是監視全球資訊網發展的全球資訊網聯盟的主席,建立的第一個網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http://info.cern.ch/,它於1991年8月6日上網,它解釋了全球資訊網是什麼,如何使用網頁瀏覽器和如何建立一個網頁伺服器等等。蒂姆·伯納斯-李後來在這個網站里列舉了其它網站,因此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資訊網目錄。構成全球資訊網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很簡單,伯納斯-李的功績是將它們有效地組合在一起使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他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無償地將他的主意提供出來而不收費。2003年全球資訊網聯盟決定所有由聯盟提出的技術都是無償的,所有人都可以簡單地使用。
網路安全 經過多年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為全人類提供便利。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會議,網路日誌(blog)、網上購物等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基於B2B,B2C等平臺的電子商務,跨越洲際的商務會談以及電子政務等等為商業與政府辦公創造了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環境。但是隨之而來的不全是正面的影響,垃圾郵件、網路蠕蟲病毒、惡意代碼、惡意程序等等也影響者人們的正常生活。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網路安全?大家都是坐在自己的電腦前,和其他人或電腦溝通,網路哪有什麼安全不安全的?事實上「網路」本身還蠻安全的:電話線、電纜、或是光纖的組合,「網路」本身沒有什麼危險性。網路安不安全的問題在於:用網路傳遞資料是否很容易遺失、毀損、或是被人截取?用網路傳輸資料到彼端之後,彼端電腦如何保管這些資料?這些安全性問題,基本上牽涉到的因素很多:軟、硬體的技術問題,以及使用者的觀念和使用方式。從以下的表格,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影響網路安全的幾個因素。 技術層面社會層面(使用者)無心之過軟體設計不良、當機、病毒忘記密碼、人為疏忽惡意為之密碼破解、病毒、 木馬駭客、職員故意破壞
網路文化 因網路發展而產生的新行為: • 瀏覽網站 • 即時通(Instant Message, IM):能將訊息立刻傳到另一方的技術。 • 駭客(hacker):以找尋網站上的防護漏洞為樂的人。 • 怪客(cracker):以破壞或癱瘓網站為樂的人。 • 快閃族:利用在網路上張貼消息而使一群人在特定時間在特定地點作出特定的動作,大多數的快閃活動是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 網路遊戲農夫 :以出售線上遊戲中的特定物品(金幣、特殊物品)來賺錢的人
本來已有的行為轉由網路作為媒介 : 由使用傳統郵件轉成使用電子郵件。 由在同人雜誌發表文章轉成利用網路發表文章,參見:網路作家。 由筆友轉成網路交友 由電話性交轉成網路性交 由一般的電腦遊戲轉成線上遊戲 由郵購及直銷轉成網路購物
因應網路而產生的新用字行為: 注音文:為了快速打字而發展出來的特殊用字習慣,常以注音符號的子音部份來代替本字,此文體流行於台灣的網路論壇、網路聊天室及電子佈告欄上。 顏文字:利用文字來組成圖形以表達心情等。常見例子有:XD,:), orz 火星文:主要以注音文及英文字母的發音來代替中文字以達到特殊的閱讀效果,但通常會造成閱讀上的困難,此文體亦流行於台灣的網路論壇、聊天室、BBS等處。 縮寫:以英文為母語的網路使用者常利用字母來代表一段文字以節省打字時間。例如:BTW: by the way;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網路犯罪 網路犯罪是一種新興的犯罪型態,屬智慧型犯罪,其中的共同點就是使用電腦設備及資訊,目前警政署大約區分為以下 8類: • 媒介傳佈色情 :設立色情網站 、銷售色情光碟影片 、聊天網站或其他方式進行援助交際 • 賣禁藥 :FM2、搖頭丸、毒品及其他禁藥 • 詐欺:金光黨、括括樂(還有透過手機簡訊哦...) • 恐嚇:網路千面人 • 毀謗污辱:公佈電話地址、散佈寫真 • 駭客侵入:Epson 手機遭侵入、金融犯罪、破壞或移植
台灣網路使用調查6個現象值得持續注意 • 朝向全民上網美景,女性非常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使用者加入網際網路,2002年的調查甚至首度出現,參加調查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的現象,雖說這並不能代表網路中真的是女多於男,但或許能表示女性更為積極地表達意見。 • 使用搜尋引擎仍是網路上最主要的活動:最常進行的前三項活動,根據二年來的調查,依舊是「使用搜尋引擎」、「通信」、「瀏覽新聞」,除了「使用搜尋引擎」以28%幾乎維持不變,「通信」和「瀏覽新聞」則是互有3%左右的消長。「使用搜尋引擎」在各個年齡層比例頗為平均,是全民旨宜的網路活動。
Content is still King:從填答者在「瀏覽固定網站的主要原因」、「上網主要困擾」的答題中,歸納來看,網站內容的質與量,才是吸引網友固定瀏覽的主因,總計就占了34%。至於「上網後塞車」,雖然仍居「上網主要困擾」的第一名,但是近三年來的調查發現,「上網後塞車」、「線路不穩,不易撥通」、「費用負擔沈重」,這三項有逐年下滑的現象;反而是軟體方面的問題,包括「垃圾資訊太多」、「擔心隱私問題」、「網站內容貧乏」,則是出現逐年上昇的趨勢。 寬頻推動下的無線上網與線上遊戲:與2001年相較,聽過WLAN無線上網的比例增加了15%,有六成的網友知道這種上網方式。18%的網友曾用過無線上網。另外,有60%的填答者表示最主要上網地點是「在家上網」,而家中主要上網方式約有七成是寬頻上網,其中以無線上網作為家中主要上網方式占了0.7%。
消費者用網路購物對抗經濟不景氣:在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整體的網路購物依然出現小幅逆勢成長,過半數的填答者在最近半年曾在網路購物,而過去半年網路消費總金額 (不含不動產、期貨、股票交易):2002年平均總消費金額為7,503元,較2001年的7,151元,略微增加。影響網路購物的主因,歸納來看以屬於價格概念的三個原因(低價、折扣、贈品),合計占了54%。 八成接受網路廣告,內容符合需求和抽獎活動最為吸引人:八成的填答者會點閱網路橫幅廣告,廣告電子郵件亦有超過六成以上的人持接受態度。在吸引網友的原因中,都以「符合興趣或需求」為主。至於填答者所參與的廣告活動,以參加抽獎(77%)最多,其次為加入會員(42%)。
心得 面對日新月異的的網路世界,網路以融入你我的生活圈,與生活密不可分,然而他亦帶來許多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如何從中取捨,便成為人們值得深思熟慮的部分。 以我親身使用網路經歷而言,我使用電腦去處理文件、成績、報告等事務,在網路上可以獲得的資訊,簡潔又便利,網路發展之快速,許多新興行業誕生,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也產生了不少的弊病,許多不肖人士更利用網路進行詐騙等行為,也造成了新的社會問題,然而身為現代人,我們必須有對網路有全面性的了解,才能使自己免於淪為歹徒眼中的「待宰羔羊」,以我而言,我曾經沉迷於線上的電玩,面對線上遊戲的誘惑,我失去了許多,真的失去了許多,因為它浪費我的不只是金錢,更是寶貴的時間,到了高二體悟更深,了解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面對網路,如何「正確」的使用必然成為現代人的一大課題。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6%B2%E9%9A%9B%E7%B6%B2%E8%B7%AF&variant=zh-tw • 網路使用年齡分布圖: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q=tbn:nj5xcM5sEoYwpM:http://tech.sina.com.cn/i/c/2002-07-22/1_2-1-15_2002072295032.gif • 網路犯罪防治:http://www.tcpsung.gov.tw/oweb/networking.htm • 資訊化對生活的衝擊與影響 :http://www.cc.nctu.edu.tw/~ltc/8710034.html
謝謝您的觀賞 希望經過我們的解說,我們彼此都有所斬獲,對「網路與生活」有更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