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69 Views
高 三 复 习 课.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于涛. 理综第 26 题专题复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考试说明 123 页.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 能力测试 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 化学科学素养。. 2010 年浙江高考. 考试说明样卷 26 题.
E N D
高 三 复 习 课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于涛
理综第26题专题复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考试说明123页 •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2010年浙江高考 考试说明样卷26题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NaN3
(2010)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考查形式 • 1.以物质推断为载体 • 2.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为依托 • 3.以填空、选择为具体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 (2010)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考查内容 • 1.物质推断 • 2.化学用语(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 • 3.文字表述 • 4.知识迁移
考查内容 • 1.物质推断 • (1)熟悉的元素熟悉的物质 • (2)熟悉的元素不熟悉的物质 2010:NaN3 2013:AlH3 2014测试卷:CaHCl (通常周期表前20号元素,再加熟悉的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铁、铜)
考查内容 1.物质推断 练习:无机化合物A中含有金属Li元素,遇水强烈水解,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是具有良好前景的储氢材料。在一定条件下,2.30g固体A与5.35gNH4Cl固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B和4.48L气体C (标准状况)。已知气体C极易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电解无水B可生成金属单质D和氯气。 (已知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 方法: 1.定性预测 2.定量验证
考查内容 (1)电子式 2.化学用语 09:H2O 10:Na2O 11:I2 13:NH3 练习: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CO2 MgCl2 ②S2Cl2 NH4Cl ③C2H2 NaH 关键是表达要准确
考查内容 2009:Cu2O与稀硝酸,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 2010:氧化钠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钠, 2011:酸性条件下I-与IO3-, I-与Fe3+的离子反应 2012: CuCl2与KI溶液的离子反应 2013:AlH3与H2O,NH3与氧化铜 (2)方程式
未知方程式的书写 • 例1(2009北京):将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反应,得到含FeCO3的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若碳酸亚铁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未知方程式的书写 1.根据信息写出主要物质 • 2.判断反应类型 • 3.配平 多为氧化还原反应
3.文字表述 • (1)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0: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Na2O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二者的混合物。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碳酸钠;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物
考查内容 3.文字表述 • 例:(2011)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实验方案的设计 方法Ⅰ:取适量食盐,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氯水(或H2O2),再加KSCN溶液至过量,若显血红色说明有Fe2+。 方法Ⅱ:取适量食盐,加水溶解,加入K3Fe(CN)3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有Fe2+。
(1)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步法 • 1.取试样 • 2.实验操作 • 3.现象描述 • 4.得到结论 注意:若题干中没有结论,要先提出假设,再进行方案设计。 关键是步骤完整
(2)化学原理解释问题 • 例:2011:已知: KI+I2 KI3将单质碘溶于碘化钾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关键是看得懂问题,听得懂暗示! 否; KI3.H2O受热或潮解后产生KI和I2,KI易被O2氧化,I2易升华。
(2)化学原理解释问题 • 2013:AlH3与NH3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__。 可能;AlH3中的H为-1价,NH3中的H为+1价,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练习:1.试用平衡原理解释步骤②中减压的目的: ▲ 。 LiCl﹒H2O LiCl + H2O减小压强,有利于上述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无水LiCl的制备。(2分) 练习:2.由LiCl溶液制备干燥的LiCl·H2O晶体时常采用减压烘干,目的是:。 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2)化学原理解释问题 • 1.找准化学原理 • 2.按题意答题 关键是看得懂问题,听得懂暗示!
考查内容 4.知识迁移 • 2010:(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已知在汽车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Fe2O3)的作用是与Na反应 2014测试卷:已知不能用钠还原CaCl2来制备CaCl,请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得到CaCl的化学方程式(以CaCl2为原料)。
小结 关键是:胆大心细 元素及其化合物 化学基本用语 知识层面 化学基本原理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面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 氮化镁:Mg3N2 • 物理性质:是由氮和镁所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六方晶系。在室温下为黄绿色的粉末。 • 化学性质:会和水反应产生氨。 • 用途:1、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它元素的氮化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 请根据以上信息,以推断Mg3N2为载体,自编一道26题,考查形式与浙江高考试题相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祝各位同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