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九讲 腹后壁及腹膜后隙

局部解剖学. 第九讲 腹后壁及腹膜后隙. 南华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谭建国 万 炜. 腹 后 壁(腰区). 一、境界 boundary. 二、层次 stratification. 后正中线两侧的层次 amphi-posterior median line. 2. 后正中线上的层次 posterior median line. 三、临床要点. 一、境界:. 1. 上界: 第十二肋. 2. 下界: 髂嵴. 3. 内侧界: 腰椎棘突的连线. 4. 外侧界: 腋后线的延长线或髂嵴最高点向上 的垂直线.

solei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讲 腹后壁及腹膜后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局部解剖学 第九讲 腹后壁及腹膜后隙 南华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谭建国 万 炜

  2. 腹 后 壁(腰区) 一、境界boundary 二、层次stratification • 后正中线两侧的层次 • amphi-posterior median line 2.后正中线上的层次 posterior median line 三、临床要点

  3. 一、境界: 1.上界:第十二肋 2.下界:髂嵴 3.内侧界:腰椎棘突的连线 4.外侧界:腋后线的延长线或髂嵴最高点向上 的垂直线

  4. 二、后正中线两侧的层次: 1.浅层结构 (superficial structure) 2.肌层与肌间三角 (myometrium and trigone) 3.胸腰筋膜(腰背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4.血管、神经与淋巴 (blood vessel) 5.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5. 1.皮 肤 浅层结构 厚且移动性小,毛囊和皮脂腺丰富。为化脓性感染的好发部位。 2.浅筋膜 致密而厚脂肪较多。皮下组织内有浅血管、皮神经和浅淋巴管等。

  6. 肌层与肌间三角 (一)浅层肌:包括背阔肌、腹外斜肌 (二)中层肌:内侧为骶棘肌(竖棘肌) 和下后锯肌;外侧为腹内斜肌。 (三)深层肌:包括腰方肌、腰大肌及 腹横肌的起始部。 (四)腰上三角与腰下三角

  7. 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一)浅层(后层) 位于竖棘肌后面。 (二)中层 位于竖棘肌与腰方肌之间。并形成腰肋韧带。 (三)深层(前层) 又称为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的前方。

  8. 腰上三角 1.构成: 1)内侧界:竖棘肌外侧缘 2)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3)上界:下后锯肌或下后锯 肌与第十二肋下缘 4)顶:背阔肌 5)底:腹横肌腱膜及深面肋 下N、髂腹下N、髂腹股沟N 2.临床意义:腰疝好发部位、腹膜后隙脓肿穿破的 部位,常为腹膜后隙器官手术入路。

  9. 腰下三角(petit三角) 1.构成: 1)内侧界:背阔肌前下缘 2)外侧界:腹外斜肌后缘 3)下界:髂嵴上缘 4)顶:皮肤、浅筋膜 5)底:腹内斜肌 2.临床意义: 腰疝好发部位、腹膜后隙脓肿 穿破的部位,盲肠后位阑尾时该区有叩痛。

  10. 血管、神经与淋巴 (一)血管 1.动脉:来自肋下动脉及腰动脉。 2.静脉:与动脉伴行。 (二)神经 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等。 (三)淋巴 与腰动脉伴行注入腰淋巴结,部分注入主动脉后淋巴结。

  11. 腰腹联合切口 1.用途: 肾及肾上腺、上段输尿管手术、腰椎结核并发腰大肌脓肿病灶清除术、膈下脓肿引流术等。 2.方法: 自十二肋下缘下方竖棘肌外侧开始,到同侧髂前上棘上方2cm作一“S”形的切口。

  12. 3. 层次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浅层及背阔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深筋膜中层、腹横肌及腹横肌起始腱膜 腹横筋膜及腰方肌筋膜 腹膜后隙 4. 注意事项: 1)切开腰肋韧带时,勿损伤胸膜窦。尤其在十二肋较短或左侧手术时。 2)注意保护位于腹横肌起始腱膜深面的肋下N、髂腹下N、髂腹股沟N

  13. 后正中线上的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 3. 棘上韧带 4. 棘间韧带 5. 黄韧带 6. 硬脊膜外腔 7. 硬脊膜 8. 硬脊膜下腔 9. 蛛网膜 10. 蛛网膜下腔 11. 软脊膜

  14. 6.硬脊膜外腔 1. 构成: 位于硬脊膜外面;椎管内面的骨膜和黄韧 带所围城的腔隙。 2. 内容: 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椎内静脉 丛及脊神经根经过。 3. 特点: 1)呈负压。 2)与颅内不相通。 4. 临床要点(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 1)穿刺部位:第3、4腰椎棘突间进针。 2)负压实验。

  15. 蛛网膜下腔 1. 构成: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 2. 内容:脑脊液、脊神经根 3. 特点: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相通 4. 临床意义: 1)蛛网膜下腔麻醉 2)抽脑脊液检查

  16. 腹膜后隙 (一)定义: 腹后壁腹内筋膜与腹后壁壁腹膜之间的间隙。 上到膈,下至界线。 (二)腹膜后隙的延续 1)向上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 2)向下与盆筋膜间隙(直肠后隙)相通。 3)向两侧与腹膜外筋膜相通。 (三)内容: 大量的脂肪、肾kidney、输尿管的腹段ureter、肾上腺 suprarenal gland、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腰交感干、 腹腔神经丛及胸导管的起始部等。

  17. 肾(kidney) (一)大体形态 (二)肾的位置 (三)肾的毗邻 (四)肾的被膜 (五)肾门、肾蒂 (六)肾的血管与肾段

  18. (一)大体形态 肾的体表投影 肾与12肋的关系

  19. (二)肾的毗邻

  20. (三)肾的被膜 1.肾筋膜 2.脂肪囊 3.纤维囊

  21. (四)肾门与肾蒂 1.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 2. 肾蒂: 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 被包于结缔组织内,总称为肾蒂。 肾蒂内主要结构排列关系: 1)由前向后: 肾静脉 肾动脉 肾盂 肾盂 肾动脉 肾静脉 2)由上到下: 3. 肾门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22. (五)肾门的位置 肾门的位置: 位于第1腰椎水平,距第1腰椎棘突下缘 外侧约5cm。 肾门的体表投影: 1)肾前点: 第9肋的前端。 2)肾后点: 第12肋的下缘与竖棘肌外侧缘的交角处。该角 称为肾角或脊肋角。

  23. (六)肾的血管与肾段(renal segment) 前段和后段; 前段又分为 上段、上前段、 下前段、下段

  24. 输尿管(ureters)腹部 (一)位置:位于脊柱的两侧,腰大肌的表面。 (二)毗邻: (三)血供:

  25. 输尿管腹部的血供: 输尿管内侧 为供血通道,有丰富的不同节段 的营养血管来源:主动脉、肾动脉、 生殖腺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等 在输尿管内侧呈纵向吻合后发出垂直 血管支进入该管道。因此,在输尿管 的内侧是较危险侧。 输尿管的外侧 无营养血管进入,是较安全侧

  26. 肾上腺(suprarenal gland ) 主要知识点:肾上腺的毗邻关系、肾上腺的血管。 (一)位置:位于肾的上端,包被于肾脂肪囊及肾筋膜内。 (二)毗邻 (三)血管

  27. 肾上腺的血管: (一)动脉: 1.肾上腺上动脉 2.肾上腺中动脉 3.肾上腺下动脉 (二)静脉: 1.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2.右侧汇入下腔静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