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52 Views
數學科之教學方法. 第二週 (4/28~5/4). 教學法( Ⅰ )-合作學習教學法. 一種適合於常態班級的教學策略。 教師將學生分成異質性、 3-6 人的小組。 在積極正向且互賴的學習條件下,組間成員運用合作技巧以達個人及團體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成效,同時從學習歷程中學會社會互動技能。 教師扮演學習的引導者及協助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角。. 教學法( Ⅱ )-建構式教學法. 儘管兒童與我們看到同樣的現象,但卻作出不同的解釋,因為兒童們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他們自己的建構,這就是建構主義觀點的核心所在。
E N D
數學科之教學方法 第二週 (4/28~5/4)
教學法(Ⅰ)-合作學習教學法 一種適合於常態班級的教學策略。 教師將學生分成異質性、3-6人的小組。 在積極正向且互賴的學習條件下,組間成員運用合作技巧以達個人及團體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成效,同時從學習歷程中學會社會互動技能。 教師扮演學習的引導者及協助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角。
教學法(Ⅱ)-建構式教學法 儘管兒童與我們看到同樣的現象,但卻作出不同的解釋,因為兒童們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他們自己的建構,這就是建構主義觀點的核心所在。 認識是一種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要建構活動觀點,因此,認識的結果會因個體的不同而有差異。 這意味著教師應該試圖去瞭解學生的錯誤,混淆與困惑正代表學生們目前的認知。
教學法(Ⅲ)-探究式教學法 一種適合於常態班級的教學策略。 教師將學生分成異質性、3-6人的小組。 在積極正向且互賴的學習條件下,組間成員運用合作技巧以達個人及團體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成效,同時從學習歷程中學會社會互動技能。 教師扮演學習的引導者及協助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角。
教學法(Ⅳ)-直接教學法 教學的過程包括: 老師於教學前進行錯誤類型分析及學習策略分析。 擬定教學長、短期目標。 老師講解,學生回答,學生要模仿老師所示範的策略。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相似的習題,老師給予回饋、增強並提出修正。 學生在老師少量的指導下,做練習題,老師給予回饋、增強並提出修正。 學生獨立練習做練習題,正確率達85%以上
教學法(Ⅴ)-協同教學法 輪流主導模式 team teaching 一主一副模式 one teaches, one assists 一主一觀察模式 one teaches, one observes 教學站模式 station teaching 平行教學模式 parallel teaching 個別或小組補救模式 complementary instruction